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
  • 融资决策
  • 财务分析
  • 投资决策
  • 财务控制
  • 其他相关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财务管理 > 融资决策 > 电视剧的文化策略研究论文 ... 正文 2020-01-14 07:27:06

    电视剧的文化策略研究论文 促销策略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电视剧的文化策略研究论文

    电视剧的文化策略研究论文 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 开始首播,1个多月以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可以说,电 视剧几乎与中国电视一同诞生。当时的电视剧主要是尝试用一种戏剧化的形态来 阐释国家政策和理念,是利用电子媒介进行宣传的试验性手段,如同当时处在非 普及状态的电视一样,电视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大众消费。直到70 年代末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随着电视业的发展和电视机的迅速普及 (注:据有关人士宣布,1999年,中国电视机拥有量为3.5亿台,43套卫星节目, 8000多万户有线电视用户,1997年统计中国电视观众每天看电视时间为2.54小时。

    参见田聪明(原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的中 国广播影视媒体――在2000年亚洲娱乐与传媒大会上的讲演》,《电视研究》北 京:2000年第6期,第4-5页。),电视剧才逐渐成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资源。2000 年,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已超过1万部集,与20年前年产量9集的数量相比增加了1 千倍以上,其总节目时间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年产量的100倍左右(注:2001年2 月6日,“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在北京铁道大厦召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 局的官员在会上透露,2000年度经过批准拍摄的电视剧共有1271部、总量达22231 集,发行播出的剧目有687部、9104集,电视剧产量继续上升,比1999年提高了 21%。参见《广电局有关领导指出:2000年电视剧存在六大问题》,《每日新报》 2001年2月17日。)。电视剧不仅产量众多,而且观众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大 陆共有有线、无线和卫星电视频道3000多个,平均每个频道播出电视剧至少2集, 每天在中国大陆播出的电视剧超过6000部集,观众数量达数亿人(注:例如,1997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三国演义》,据央视媒介调查公司数据,全国收视 率最高达到46.7%,这意味着一天之中,中国约有4亿6千7百万人观看了这部电视 剧。)。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处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与国 有性双轨运行的背景下,一方面受到国家政权的控制、干预和引导,同时又受到 市场经济、消费文化的强力冲击,成为了当代中国媒介在各种权力角逐中演变历 程的缩影,它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分化和冲突,同时也对当 代中国社会的时代风尚、价值观念、文化潮流产生着复杂和深刻的影响。

    一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正处在一个旧世纪的终结和一个新世纪的降临、 一种社会形态的渐隐和另一种社会机制渐显的时期,社会转型的冲突、分化、无 序与寻求共容、整合、有序的努力一起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剧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用“中国特色”来搭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桥梁的过程中,消费市场 和消费社会也在中国悄然出现,整个社会越来越被这一消费现实所深刻影响,于 是,中国电视剧既经历着从国家文化向市场文化的过渡,又面临着国家文化与市 场文化的共存,所以,对于中国电视剧来说,一方面是“主旋律”电视剧在继续努 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通俗电视剧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 文化产业格局。而参与电视剧生产的一些“知识分子”,作为政权和市场这两种力 量的代理人,也作为电视信息传播的“看门人”则常常试图借助于这两种强势力量 来表述知识分子对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批判性认识和反省。国家的政治控 制、市场的经济支配、大众的文化诉求、知识分子的理性意识都成为制约电视文 化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社会力量。国家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共生现实,可以 说是一幅巨大的历史天幕,中国电视剧便在这幅天幕下书写自己的历史。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电视剧的政治意义和政治效果,反复强调,电视剧以现 代化的电视传媒为载体,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接受便捷而不受时空限制等 特点,其影响力和感染力都超过了其他传媒。所以,电视剧应该表现“社会主义 主旋律”,“杜绝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观赏性轻导向性、重历史题材轻现实 题材、重闹剧轻正剧、重长篇剧轻短篇剧、重重大题材轻普通题材、重起用域外 演员轻国内演员等倾向”。同时政府官员还明确批评,“不少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没 有用浓墨重彩去表现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奋进精神,却热衷于 表现不健康的男女情爱,用一种不加批判甚至欣赏的态度去表现‘婚外情’或‘三角 恋’”,“有些电视剧追求离奇的情节、追求收视率而严重违背史实和常识,给青 少年灌输了模糊观念和错误思想”。对于政府来说,“电视剧工作者不要仅仅认为 自己只是个文艺工作者,应该认识到首先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其次才是电视传媒 的文艺工作者”(注:参见《中国电视》2000年第7期第4页。)。基于对电视剧 的重视,政府电视主管部门采取了种种行政和导向手段来保证中央与省级电视台 在黄金时间要播出表达主旋律意识的国产电视剧,减少娱乐性古装戏、武打戏等 通俗电视剧的播出。显然,电视剧的市场化、通俗化与政府的主旋律要求之间存 在 意识形态冲突。市场化冲击了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娱乐倾向中 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影响了国家意识形态所维护的道德秩序,所以, 国家意识形态便通过政策、甚至法规来确定符合国家利益的公共政治标准和道德 标准,限制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宣泄和个体欲望的表达。

    在市场文化与国家文化相互冲突的同时,执著于启蒙传统及高雅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文化也常常表现为中国电视剧的一种微弱的批判力量。一些传统知识 分子围绕着电视剧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审美本质,电视剧的社会功能,电视剧 创作主体的使命与责任,电视剧与观众,电视剧与市场,电视剧与文化全球化问 题,电视剧文化中的媚俗倾向等等对电视剧的市场化提出了批评。2000年,一位 教授在一篇长篇论文中,列举了精英知识分子与流行文化之间的12种冲突(注:
    曾庆瑞:《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上)――回眸20世纪90年代一场电视剧文化 的较量》,《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这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批 判立场对电视剧市场化所带来的结果几乎做了完全否定,以一种“激进”的“反市 场化”的姿态代表了相当部分知识分子对包括通俗电视剧在内的大众文化现状的 一种忧虑。当然,中国也有相当部分知识分子对电视剧的市场化所带来的平民性、 通俗性做了积极的肯定,认为电视剧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媚俗性虽然应该引起人们 的警惕,但这种变化使电视剧能够脱离教化传统、脱离贵族化的精英传统,为大 众带来心理愉悦和精神释放,本身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80年代以来,关于电视的雅与俗、主旋律与娱乐性、市民化与艺术化、通 俗化与精品化、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还原历史与戏说历史等等无休无止的理论 争论,从80年代初期围绕《敌营十八年》到90年代末期围绕《还珠格格》的一次 次批评,其实都反映了政府立场、商业立场和知识分子立场之间复杂的意识形态 冲突。而在这些冲突的同时,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之间也常常在通过权力较量、 谈判、协商来寻找结合部和协作点。

    二 在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大量出现,应该说是电视文化冲突的一种必然 结果。无论是国家立场,或是市场立场,以及知识分子立场,几乎都不约而同地 选择了“历史题材”作为自己的生存和扩展策略。“历史”远离了当代中国各种敏感 的现实冲突和权力矛盾,具有更丰富的“选择”资源和更自由的叙事空间,因而, 各种力量都可以通过对历史的改写来为自己提供一种“当代史”从而回避当代本 身的质疑。历史成为了获得当代利益的一种策略,各种意识形态力量都借助历史 的包装粉墨登场。

    在众多的历史剧中,大量“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是国家意识形态 表述的重要现象,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党史上记载的每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特 别是那些改变了历史进程、走向的事件都几乎陆续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中国近代 现代历史上所有曾经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也 都几乎成为了电视剧题材,无论是以“记事”为主的文献性电视剧,或是以“记人”为主的传记性电视剧,它们都将视野“投向今天正直接承传着的那段创世纪的辉 煌历史和今天还记忆着的那些创世纪的伟人”,“历史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 形态话语,它以其权威性确证着现实秩序的必然和合理,加强人们对曾经创造过 历史奇迹的政治集团和信仰的信任和信心。……主流政治期待着这些影片以其想 象的在场性发挥历史教科书和政治教科书无法比拟的意识形态功能。”(注:尹 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第8页,北京出版社1997年。)这些历 史剧对文献性与故事性、纪实性与戏剧性、历史观与生命观、历史事件与人物个 性、史与诗的特殊理解和处理,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电视剧类型。

    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古典和近代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增加也是“主旋律”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历史人物题材如《司马迁》、《林则徐》、《孔子》、 《詹天佑》、《杨家将》等传纪性的电视剧,或者是历史事件题材如《北洋水师》、 《太平天国》等文献性的电视剧,它们都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爱国主义精 神为基本视角,用中国文化的历时性辉煌来对抗西方文化的共时性威胁,用以秩 序、团体为本位的东方伦理精神的忍辱负重来对抗以个性、个体为本位的西方个 性观念的自我扩张,用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行径来暗示西方国家对现代中 国的虎视眈眈,用爱国主义的历史虚构来加强国家主义的现实意识,历史的书写 被巧妙地转化为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支撑和承传。

    根据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电视历史剧,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则是国家行 为、市场力量和知识分子参与的一种共享资源。根据同名古典小说改编的36集电 视连续剧《红楼梦》于1987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和香港亚洲电视台同时播出,最 高收视率达到70%以上,在内地和香港同时掀起了“红楼热”。此后,中国四部古 代小说经典的其余三部――《三国演义》(1994)、《水浒传》(1998)、《西游记》 (1988)――都陆续被 改编为电视剧。政府将这些电视剧看作中国古典文化精华,希望通过这些 古典文化来抵抗西方文化和境外文化的冲击,通过弘扬文化传统来创造民族的共 同性,通过民族想象来支撑国家的政治凝聚力。所以,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 都给予了电视剧“名著改编”以巨大支持,而承担电视剧拍摄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 心也将这些古典名作的改编看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任务。正如《红楼梦》 等电视剧的制片人在谈到名著改编时所说,“我们要为民族发展拍摄生命力强的 作品,需要影响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更多人。能赚钱更好,不能赚钱也是对我们中 华民族的一种弘扬……”(注:杨君:《现在――与12位媒介人的对话》,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5页。)。正是在这样的意识引导下,这些电视剧大多采用了还原小说原作的改编原则,“忠实于原著,慎于翻新”,力图用原作本来的 艺术力量来争取观众的认可。事实上,由于原作本身的文学魅力、大投资制作的 精致以及文学经典的知名度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这些电视剧都得到了观众的普遍 关注。如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购买了此剧播映权的 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也激起了“三国 文化热”。当然,古典小说改编过程中的保守倾向也使《三国演义》等电视剧受 到了一些人的批评,认为缺乏现代意识和电视魅力。所以,在90年代后期,43 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改编,则在再创造和电视化两方面做了明显改变。编 剧之一杨争光在谈到改编策略时说,与原来小说不同,电视剧“表现了水浒好汉 们从个体到群体,从起始的英雄气到最终的悲壮结局的全过程。……以忠和义的 矛盾为焦点来组织人物、构置情节,英雄们的性格从单纯走向复杂,情节由线条 织成网络,痛快张扬的气氛为苍凉悲壮逐渐取代。”(注:杨争光:《苦尽甜来 ――电视剧〈水浒传〉剧本的诞生》,《齐鲁晚报》1998年2月17日。)该剧不 仅得到了多数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认可,而且政府评论也认为,“《水浒传》的成 功给四大古典名著的改编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显著成就, 不仅对广大观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观众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普及和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教育,掀起了阅读这些名著的热潮,并且向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灿烂 的文化遗产,增进了东西方国家的了解和文化交流,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写下 了光辉的篇章”。(注:张大勤:《辉映历史激励当代――50年回眸:国产电视 剧发展概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北京:1999年第8期,第9页。)除了四 大名著的改编以外,中国还拍摄了一系列根据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和文学记载改编 的历史剧,如《官场现形记》、《封神榜》、《聊斋》、《唐明皇》、《东周列 国志》等,这些改编“既建立在原作基础之上,建立在姊妹艺术(如戏曲、曲艺) 改编的基础之上,也标志着电视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阶段”。(注:吴冰沁:《论 四大古典名著的改编与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 第321页。)四部古典小说的改编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拍摄不仅在政府、市场、 知识分子之间找到了结合部,而且也在中国大陆与海外华人、大陆文化与全球华 文化之间找到了结合部。

    90年代后期,大量“戏说历史”的电视剧的出现,则是市场力量最集中的代 表。这些戏说历史的电视剧选择的题材都与当前中国现实的政治力量没有直接关 联,《戏说乾隆》和《还珠格格》是其代表,1999年《还珠格格》在中国风靡一 时,在上海甚至创造了42%以上的收视记录(注:田易莲:《国际文化再现与商 品化:两岸电视戏剧节目由抗争到交流的演变》,台湾:两岸暨香港影视媒介与 流行文化发展研讨会(1999年6月日)论文。)。《还珠格格》上、下两部共60余集电视剧播出之后,剧中嬉笑自如、无拘无束的青春女性小燕子成了街谈巷议、 妇孺皆知的人物。该剧不仅在电视市场上创造了播出权几十万元一集的价格,而 且不少电视台在播放该剧时还在剧中插播广告,有的电视台插播广告的时间甚至 超过了播出电视剧本身的时间。这表明,“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在中国的确有一个 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这些电视剧中,历史被虚拟化为假定的陌生舞台,上演的完 全是一种宣泄性的游戏。这些电视剧在给予观众解构过去所形成的历史概念的快 感的同时,也将当代人的压抑、苦闷、不安通过历史的游戏得到了释放。这些戏 说历史的电视剧不仅在中国大陆,而且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中华文化圈中都 得到了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华语文化一种普遍的历史解构和道德解构的 需求。

    而历史题材电视剧,事实上也为知识分子立场提供了一定的表述空间和修 辞策略。从《宰相刘罗锅》(1996)到《雍正王朝》(1998),再到《铁齿铜牙纪晓 岚》(2001),尽管这些电视剧都采用了通俗情节剧的叙事模式,甚至采用了喜剧 的类型化手法,但是它们都通过对特定历史人物和历史环境的营造,不仅仅是回 忆历史,而且也是模拟现实。例如,北京同道文化 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它不仅通过100多位 人物、600多个景点叙述了清代从康熙到雍正年间的政权斗争,而且还借助与历 史的相似性和对历史的重新改写发掘了历史与当前中国现实的权力关系和社会 现实的联系。以古鉴今、借古讽今历来是中国的叙事传统。这些电视剧显然继承 了这一知识分子的叙事传统。这些电视剧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对历史的重写, 其意义不在于还原历史,而在于温故而知新。

    三 如果说历史剧创作是各种社会力量共有的策略,那么类型化电视剧的出现 则是电视剧市场化的结果。中国电视剧从《渴望》开始出现了类型化倾向。在各 种类型的通俗电视剧中,以《渴望》、《皇城根》、《京都纪事》、《儿女情长》 等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以《爱你没商量》、《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 《牵手》等为代表的言情剧数量最多。此外,以《公关小姐》、《广告人》、《情 满珠江》等为代表的都市商战剧也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公关小姐》甚至在某些 地区创造了52.76%的收视率,最高收视率达到了90.78%(注:蔡镶:《1981-1992:
    我国通俗电视剧的回顾与前瞻》,《电视研究》北京:1993年第4期,第2-7页。)。

    在这些电视剧中,社会的现实矛盾和权力较量、人们实际的生存境遇和体验都被 戏剧化为人物的善恶冲突,社会或历史经验通常都被简化为“冲突―解决”的模式化格局,通过叙事的策略性过程的处理,文本中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最终被“驯 服”,随着那个被预订好的叙事高潮的到来,最后是一个善恶分明、赏罚公正的 结局。

    1991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的《编辑部的故事》则带动了中国城市电 视喜剧的风行,1995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的《我爱我家》的播出,使 情景喜剧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通俗电视剧形式。情景喜剧的形式虽然是舶来品, 但其叙事的策略却是本土化的,这体现为其常常采用幽默、滑稽、戏闹的传统喜 剧形态,常常启用为中国老百姓所熟悉的喜剧演员和明星,用小品似的故事编造、 小悲大喜的通俗样式,将当下中国普通人的梦想和尴尬都作了喜剧化的改造,最 终将中国百姓在现实境遇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无奈、困惑、期盼和愤怒都化作了相 逢一笑。这些低成本的平民化、世俗化的喜剧,通过对一些杜撰的喜剧人物的滑 稽言行换取了观众自我解脱和 视剧《一地鸡毛》和《月亮背面》虽然知名度并不很高,但其艺术成就远 远超过了他导演的在中国影响很大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

    虽然中国出现了不少直接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电视剧,如表现所谓“好人 好事”的以共产党干部和社会公益人物为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铁人》、《焦裕 禄》、《党员二楞妈》、《中国神火》、《长江第一漂》、《铁人》、《有这样 一个民警》、《埔江叙事》、《岁月长长路长长》等等,以及配合政治形势拍摄 的电视剧《澳门的故事》等,但是真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电视剧还是那些在市 场与政府、效益与责任之间采用了一种妥协的“政治立场”的通俗情节剧,最典型 的代表就是《北京人在纽约》、《外来妹》、《大潮汐》、《情满珠江》、《东 方商人》、《人间正道》等,这些电视剧是主旋律电视剧的娱乐化,娱乐电视剧 的主旋律化的典型,它们用政治娱乐化、娱乐政治化来建构了主流电视剧的特点。

    如《北京人在纽约》一方面通过“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满足了中国观众“发财、 成功、出国”的三个世俗梦想,同时又通过将美国地狱化和将个人奋斗漫画化的 方式完成了当时中国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和西方文化的抵制和排斥。这 些电视剧的商业化努力始终与主旋律定位密切联系,娱乐性与政治性之间经过相 互较量和相互协商,都在逐渐寻找结合部和协作点,于是,出现了娱乐电视剧主 旋律化和主旋律电视剧娱乐化的殊途同归,一方面娱乐电视剧常常借助政治力量 来扩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主旋律”电视剧也常常借助大众文化的流行逻辑来 扩大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

    而1999-2001年流行的《警坛风云》、《罪证》、《刑警本色》、《永不瞑目》、《121枪杀大案》、《女子特警队》等所谓“公安电视剧”,应该说也是 这种通俗剧主旋律化和主旋律通俗化的结果。“公安”题材为电视剧在犯罪奇观、 离奇情节、生死考验与国家形象、政权力量、社会公正之间找到了一个中介点。

    主旋律为警匪故事提供了政治包装,警匪故事为主旋律提供了市场卖点。显然, 从家庭伦理情节剧到情景喜剧,从婚恋言情剧到公安反腐剧,这些电视剧类型是 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正是流行文化的本来特点。

    四 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电视剧市场空间及其庞大,所以,中国电视剧不仅 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也相当丰富。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由于其回避了现实矛盾的 直接表述同时又可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相似性来与现实沟通具有独特的题材优 势;
    同时,历史题材电视剧还由于历史本身的陌生性和假定性为其艺术虚构提供 了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也具有了某些艺术虚构的优势,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最引人 关注的创作现象,出现了不少引起轰动的作品。无论是正说或者是戏说,历史题 材电视剧大多与政治密切相关,因而也成为中国观众政治关注惟一能够得到相对 自由传达的公共领域。而其他电视剧类型则尽量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在大众需要 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结合点,用儿女情长、用美女英雄、用嬉笑怒骂来表达当代 人的生存渴望、困惑和期待。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正是由于中国电视剧消费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电视剧生产在中国还 将得到继续发展,而且这种发展除了继续面向广阔的本土电视剧市场以外,还将 面向国际电视剧市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电视剧市场以及全球华语电视剧市场。

    在亚洲地区,华语电视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尽管美国节目在这些地区有一定 影响,但是在那些有着丰富选择的地区,最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不是美国电视剧, 而是那种与本土文化有着渊源和现实联系的电视剧。而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对亚 洲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实际上为中国电视剧的输出提供了文化基础,多部历 史题材电视剧在亚太地区的成功发行表明中国电视剧可能在全球的区域性市场 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仍然有潜力,毕竟 不仅中国大陆有12亿人口,台湾还有2100多万人口、香港有600多人口,另外还 有2000万华人在东南亚各国,400多万华人分散在世界其他地区(注:资料来源:
    赵玉明《华语电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华语电视国际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第12页。),而受到华文化历史和现实影响的人口数量 就更是难计其数,虽然人们处在已经改变过的物理空间中,但共同的文化、语言 和历史仍然能够为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联系,正像有学者在讨论这种电视文化的亲同现象所指出的那样,“观众将倾向于选择那些与他们自己的文化最接近和更 紧密的节目”(注:
    JohnSinclair,NeitherWestnorThirdWorld:TheMexicanTelevisionIndustryWithinthe NWICODebate,MediaCultureandSociety,12/3.343-60.)。应该说,这样一个 巨大的已有或者潜在的消费群对于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 基础。当然,中国目前的电视产业化程度与这样的发展前景相比还有巨大差距, 中国实际上还没有形成真正具有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中国论文联盟-全球化运作 能力的电视剧产业集团,甚至也没有形成工业化的电视剧生产基地,当然更缺乏 现代文化产业的管理经验,所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如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一 样,要经过相当一段过程才能真正参与全球的文化产业竞争中。

    在全球化前景下,许多人都善意地谴责和实际地抵抗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 中国家的“文化侵略”,有人甚至预言,“全世界将被带入一个被少数全球公司所 支配的巨大的资本主义体系中。仅仅只会剩下一、两个这样的公司,而所有的决 定都将被利益和平均线所驱动。媒介将充斥各种娱乐节目而几乎不再有任何严肃 的公共事务的内容。强调的只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商品化。”(注:
    DavidDemers,GlobalMedia::MenaceorMessiah,Cresskill::HamptionPress,1999.P.62)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当代的自由经济学家、媒介巨头以及汤林森这样的学者为 文化全球化辩护(注:
    SeeJohnTomlison.CulturalImperialism,Baltimor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1. ),他们甚至提出全球化已经使民族性概念受到置疑。索尼、新闻集团等拥有好 莱坞公司的企业并不以美国为据点,那么,人们将如何来判断民族媒介产品呢? 是根据制作、发行、放映权或是主创人员的国籍或是本土的内容、风格和文化特 性?显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一方面世界性扩张,一方面本土化包装, 民族性、国别性将越来越难以区分。但实际上,正是这种难以区分,显示了全球 化的一种同质化的结果,当世界媒介成为一种媒介、世界文化成为一种文化的时 候,其实也正是人类文化生态环境的危机。

    当然,民族性不能成为中国拒绝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借口。正如阿哈麦德指 出,民族主义并不必然具有进步性和落后性,“民族主义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总 是取决于各国的阶级力量与社会政治事务的组合状态,它组织了权力集团,其中 任何具体的民族主义诉求总是会产生具体的历史效应。”(注:
    LishGreenfild,Nationalism:FiveRoadstoModernity,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 y Press.1992.P.11.)因此,如果民族性成为妨碍改革开放的一种意识形态力量,那么全球化就是一种革命性的推动力量。中国电视所面临的危机并不一定来 自美国文化的威胁,而我们谈论WTO也并不是以排斥或者拒绝外来文化为目的, 其实,WTO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西方媒介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 照,重要的是中国电视传媒自身必须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只有改革才是生存和 发展的出路。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致力于探索电视传媒的政治、 经济、文化规律,建立一种具有符合全球发展和国情现实的电视剧产业和市场, 从而积极地参与全球文化的交流,创造具有国际化胸怀的民族电视文化,通过视 听影像来建构华夏文化的认同和交流平台。只有这样,中国电视剧才能成为世界 性多元文化思潮的组成部分,为全球化提供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保持这种 多元,当然不是根源于一种复活保守传统、推广民族神话的国族一体的狭隘的民 族主义,也不是用“文化帝国主义”的借口来自我封闭,而是维护一种能够相互补 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世界格局。

    放松的一笑。尽管这些电视喜剧那种明显的媚俗倾向和露骨的商业诉求以 及八面玲珑的市侩风格,受到了不少精英批评者的排斥,但它的确为处在特殊国 情中的民族电视探索了一条类型化的出路。

    在中国,受到日本电视剧影响,1998-1999年还出现过一段青春偶像剧的 高潮,而在90年代后期,真正最有影响力的类型化电视剧应该是新武侠电视剧。

    特别是根据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小说改编的武侠电视剧成为中国各电视 屏幕上的重心。1999年春节,甚至出现10多家省级卫星电视台同时播放《天龙八 部》的景观,只要人们打开电视机,晚上黄金时间各个电视台都在播放同样一部 武侠剧,其覆盖的密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渴望》。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也不惜 资金参与武侠电视剧的制作,拍摄了《笑傲江湖》。尽管从播出香港武侠电视剧 《霍元甲》开始,中国播出武侠剧已经有20多年历史,但是武侠剧在中国仍然拥 有大量的观众。据央视―索福瑞1999年在山东的收视数据,山东卫视台和齐鲁台 分别播放的武打片《白眉大侠》收视率为19.9%、《倚天屠龙记》为16.2%、《新 神雕侠侣》为37.4%、《天之娇女》为29.9%,而《燕子李三》则高达41.3%(注:
    徐霞:《从收视率看我国电视剧的发展走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 1期,第14页。)。显然,无论是东方道德或是东方刚勇都在武侠原型中被凝固, 而大众的种种希望、寄托和梦想则通过这些想象中的武侠故事得到了传达。

    尽管面对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双重威胁,但现实主义美学形态在中国的 电视剧文化中仍然占有自己的位置,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自觉的人文主义倾 向的电视剧,如《围城》、《一地鸡毛》、《月亮背面》、《无悔追踪》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这些电视剧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叙述,呈现了在社会 转型状态中人性的变异、人生的曲折、命运的不公正,揭示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 政治、经济和文化矛盾、冲突。这些电视剧用朴实的风格、平平淡淡的节奏来表 现普通百姓日常的人生、日常的体验、日常的欢乐和痛苦,体现了一种平民化的 创作态度,一种充满关怀的人文意识,它们因为对当下中国普通人身心状态和境 遇的关怀而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博大的同情心和真诚的现实精神,与大众共享对 于自我以及自我所生存的这一世界的理解,从而与观众达成心灵的融合。尽管这 一类型的作品并没有成为这一时期电视剧的主流,甚至多数都没有能够在作为中 国政治中心的北京播出而大多是在某些审查比较宽松的地方台播出,其观众面也 不能与武侠电视剧相比,但是这些电视剧却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剧在艺术上最 重要的收获。冯小刚导演的两部电.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电视剧的文化策略研究论文 促销策略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