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会计理论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电算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CPA行业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会计审计 > 会计研究论文 >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 正文 2020-01-09 07:27:34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会计电算化的课程

    相关热词搜索: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 方式,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 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 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重点掌握从事会计电算 化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学生也通常希望能够掌握好相关的职 业技能,以便顺利就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培养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对 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其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重要的一 环。基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需求,考试应成为促进学生掌握技能的重 要措施和手段,通过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开 发创新思维,培养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提高。

    一、传统考核方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弊端 (一)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多数学校把各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分为考试和考查两大类型,成绩由平 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普遍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模式。

    平时成绩指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成绩,期末成绩指期末试卷成绩。成绩的登记情 况由平时成绩、总评成绩、试卷分析三部分组成,在总评成绩登记表里要求不及 格率不能高于20%,在试卷分析中要求成绩在图表中呈现正态分布状况。

    这种考核方式简单易操作,但期末考试成绩仅反映了一次考试的完成情况, 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助长了学生考前背 一背,考后基本忘的应试观念和行为,不能激发学生的日常学习积极性,特别是 对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无法适应现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二)考核时间过于统一 在目前的考试体系中,期末考试成绩占的比重最大,学生考完试课程学习 也结束了。考核结果没有能在教学过程中反映而在教学结束后反映,无法起到及 时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学方案调整的作用。也使得学生容易忽 视学习过程,只注重卷面分数,使学生成为考生。

    (三)考核主体主要为校内教师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考核学生的主体主要是以校内任课教师为主,考试 题库也主要依赖校内任课教师建立,这未免造成考核结果的片面,特别是对于实 践课程,只由任课教师来评定,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学生成绩评 定以知识考核为主, 即使学校鼓励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增强技能训练, 加大 实践教学的力度, 但由于反映学生能力与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仍以知识目标为 主, 客观上导致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考核内容脱离实际 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考核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带有教师的主观思想, 考核的内容不一定能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步调一致,如果仅仅是校内任课教师组织 考试内容,难免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脱节。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考核、考核什么内容会极 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体现高职学生的特点, 准确地反映出 学生的真实学习表现与综合水平, 在我院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 多年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研究,我们调整了期末考核的比例, 加强过程监控, 注重形成性考核,形成了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学校考核与行业职业技能 鉴定结合的考核体系,重点评价高职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 地学习。具体如下:
    (一)考核模式 我们将会计电算化的考核分成针对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两 部分,各占50%的比重。

    1.形成性考核(50%) 学习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该项考核中, 实训参与及任务完成情况占20%,实训报告占20%,课堂讨论占10%。

    2.期末考核(50%) 期末考核取消传统的笔试形式,采用以证代考的方式。根据高职培养目标 的要求,有些课程结束时学生必须拥有某种资格证书,以证代考,可以使课程的考核与资格证书的认证联系起来,以学生是否取得资格证书为标准来确定成绩是 否合格。

    (二)考核内容 1.形成性考核内容 我们将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内容分为划分成16项子实训任务和一项综合 实训任务,具体如见表1所示。

    形成性考核贯穿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单项实训有利于学生初 步掌握在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 为进一步完成后续综合实训打下基础。综合实 训是培养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训练综合技能的有效途径, 是学生学习会计电算 化的成果检验。通过每次考核结果诊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并依据考核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 案,提高正在进行中的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学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2.期末考核内容 会计电算化课程利用国内较大的会计软件运营商用友软件的认证考试平 台进行期末考核,这种方式在学生考试的同时也提供给他们取得资格证书的机会。

    同时,企业的认证考试题库更加接近企业实际,使学生尽早与实践接轨。

    (三)考核过程控制 为保证每一实训的实施效果,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 论,相互帮助。在单项实训中做到逐人考核,综合实训分组进行。教师做到每次 实训考核后,及时进行标准示范,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起 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及时反馈、补偿,不断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形成性考核贯穿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整个教学 过程,对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价,通过每次考核结果诊断课 程教学实施方案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 息并依据考核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正在进行中的教学活动的质量, 使教学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四)考核标准依据考核内容、考核模式制定考核标准。下面以总账系统的任务五凭证审 核为例予以说明,如表2所示:
    每一实训任务的分数评定为百分制,将各项考核成绩按比例折合计算,其 中知识考核成绩占30%,技能考核成绩占50%,素质考核成绩占20%。

    知识点考核成绩用来测评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结构及有关概念、发展趋势、 工作规范、工作原理和各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等职业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技能点主要用来测评学生是否具有应用会计核算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工作、 维护系统安全、执行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组织实施各项会计电 算化工作等岗位技能。

    职业素质要求用来评价学生是否具有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法制观念和规范 意识;
    是否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应 变能力;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否具有团结协作、沟通 等职业能力。

    知识考核、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考核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的形 成性考核成绩由各教学环节的成绩计算而成。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知识学习、 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紧密结合,即教什么、练什么就考什么。这样,学生要得 到较高的综合考核成绩就必须重视每一次课堂学习与实训。

    三、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在近四届学生中的的教学实践, 实行这种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并 重的考核方式和传统的考核相比, 尽管一开始有些学生平时的实训练习和实训 报告的提交训练仍然是被动的, 但经过一段时间,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 显提高,多数学生愿意接受这种方式, 并认为形成性考核对他们的技能训练与 知识学习有促进作用,期末认证考试是他们的知识与实践进一步融合,提高了就 业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的价值体现在:
    (一)考核目的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以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学习与建立为主要目 的的形成性考核,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记录, 对学生积极参与学 习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提高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生产现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通过多阶段、多侧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表 现,能更准确地反映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

    (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考核方式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每一次学习的重要性,学会了控 制每一次实训的过程及结果,并及时改进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 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在形成性考核中的单个实训、综合实训以及学生期末要参加的erp软件工 程师的认证考试,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专业教师自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 识,更需具备过硬的技能,客观上督促教师向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转变。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