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发展战略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新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文学经典处境管理论文_什么是... 正文 2020-01-12 07:26:54

    文学经典处境管理论文_什么是出境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经典处境管理论文

    文学经典处境管理论文 摘要: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 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 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 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 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

    关键词:消费文化;文化语境;文学经典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 伴随的,是消费文化的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文化是消费 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1] 消费文化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 至超过了二十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 十年的冷战等等”[2]。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 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客观地面对消费文化语境这一人类文化历史链条 中特定的时空结合部,透过它观察当下的文化、文学、文学经典问题,才能更清楚 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探索埋藏在各种现象之下的矛盾运行轨迹和 规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寻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文学经典”则有可能成为 我们观察这一文化变革的晴雨表,同时,站在当下消费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才能使我 们更加辩证地审视“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的可能性。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经典”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这些“经典”在 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 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 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 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 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艺术品质 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 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舆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可能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这些因素所起的 作用甚至超越文学经典本身(如“红色经典”的形成主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 及文学体制化的结果)。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 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 固,“文学经典”总是处在恒态与动态、短暂与永恒、解构与建构的矛盾统一之中。

    我们只有撇下今天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种种预言,着眼于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才 能认清文学经典的当下生存状态,并进一步揭示推动着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种种 矛盾,把握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探求文学经典的生存之道。

    二、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外部矛盾 消费文化浪潮改变着传统“文学经典”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引发了当下一 系列与文学经典有关的文化现象,“红色经典”、“四大名著”的改编,甚至“戏说经 典”、“大话文化”等都是其突出的文化表征。其实,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无论是“文学 经典”的尴尬还是解构,也无论是经典的危机还是地位的丧失,都首先缘自于文学 经典与消费文化的各种悖反和冲突,这些因素构成了文学经典所面临的外部矛盾。

    首先,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和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的矛盾。

    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文学的自足性不断增强的历史。从古至今,对“文学”是 什么的追问,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如果说中国古代还没有像西方现代意义上 的文学分野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已经是一个有着自足的语言审美系统和 完善的体制化管理系统的文学了。这对文学接受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识字能力、 一定的鉴赏能力、一定的思维能力等都变得必不可少。一旦社会分工将文学从其 他艺术门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自在体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社 会精英们言说的工具。以发轫于2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为例,其启蒙的出发与指向 又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就是“谁启发,谁蒙昧”呢显然,在这种对中国现代文学性质 界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还是一种精英意识。

    作为人类文学活动的结晶,文学经典早已经超越一般文本,具有了相当的稳 态性及神圣性。文学史的编写,是文化精英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价值趋向有 意识地构造经典的活动,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经典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固化已有 文本被文学史家所认可的崇高地位。而公众对文学经典阐释的热情,只是从另外 一个侧面证明了文学经典的超越公众意识的特性,即大众对精英意识的追捧。相 比较而言,公众接受的程度,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参照,我们甚至连此处的“公 众”这个字眼都要加以怀疑―――“公众”究竟指的是哪些人以茅盾的《子夜》为例,这部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有谁进行过受众接受的实证分析来说明其已经 被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在1930年代的中国,国民的识字程度可以说是小说被“广 大”公众接受的最大障碍,若对受众的接受能力进行检视分析,其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以消费同时作为起点和终点的消费社会却是以最大多数的公众的参 与为特征的,公众不仅参与了具体的消费行为,同时也参与了消费文化的创造。没 有了大众,消费行为就无法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消费文化也无法获得自己合法 的生存空间。同时,消费社会所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传播 方式的变革,在大众传播媒体的参与下,普通受众对消费文化的接受成为可能。以 赢利为根本目的的消费市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自然不会无视日益增长的大众的 文化需求,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满足市场需求并生产出相应的文化产品,甚至利用消 费市场中物质产品营销的惯用手段如广告、炒做等来刺激欲望、制造需求,从而 形成了大众文化的繁荣景象。但应该看到,消费市场的无视文学与一般物质产品 本质区别的生产和营销方式,使得“文化产业产生了一种威胁个性与创造性的同 质性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中,“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的生活方式的产生,与浮华消费 和风格化的自我呈现融为一体”。[3]这种畸形的繁荣背后,是大众欲望的无限膨胀 及不合理的夸大。

    而一种文化形态一旦形成,都会极力维护自己的地位。在消费社会中,“消费 是弱势群体自我表达和再现的方式,是与既有体制之主流价值对抗的方式。消费 是一种涉及再现的政治策略”。①这样,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排斥乃至拆解便不 可避免。如1990年代沸沸扬扬的王朔现象,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 化立场的矛盾对抗。还有“Q版语文”现象,也反映了大众希图解构已有经典,站在 大众文化立场去消解精英文化意识影响的努力。

    其次,文学经典的既定价值定位和消费文化中多元价值观的矛盾。

    文学为人类提供了诸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等多方 面的价值满足,但是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多种文化传播方式的诞生,使得人类的精 神需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实现,这便加剧了文学的危机感,文学经典也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正如有学者面对“大话文学”流行的担忧:“‘大话’文艺的创 造力充分体现在对于这些被时间和传统所固定了的文本结构、意义与阐释符码的 颠覆。……到了今天这个中国式的后现代消费时代,经典所面临的则是被快餐化 的命运。”[4]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和文学以及文学经典本身的特点有关。

    文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审美思维特性,有学者认为,“‘发问’是文学的哲学品质 的首要表现。亦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与哲学有着最深刻的贯通―――哲学作为文化思维的核心,其责任是为社会提供思想动力和文化价值根基,这是文学介入社 会历史的立足点之一。”[5]文学往往通过审美的方式将读者引向对人生终极价值 的追问,对生命存在的形而上思考;而经过文学史沉淀的文学经典,更是以其深刻 的思想性征服了一代代的读者。很难想象,那些没有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冲击,不 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无法引导读者思考关于人生、世界等问题的作品,能够成 为文学经典。

    可是消费时代的到来却打破了人们关于文学经典的种种幻想,大众文化借 助于媒体的力量不断地散播着世俗情绪、享乐意识,那些曾经在文学史上无立足 之地的欲望化、浅表化、娱乐化写作一夜之间合理化、合法化、时尚化,以金钱 交易为基础的商业法则深深地嵌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也成为消费社会普遍的 价值衡量法则,这种法则不可避免的成为衡量文学的一把尺子。“上帝死了”,“我” 便是上帝,每个人都被这个狂热的消费世界不断地中心化,社会价值观也由此不断 地走向多元化。在商业运行法则的驱使下,快餐式的作品通过大众媒体以华丽的 包装、令人眼花缭乱的热点,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快感,使人们通过这些文化快餐 满足着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这样,当走进商品序列的文学经典一旦无法满足那 些被消费文化所驱使甚至异化了的消费者的欲望时,便再也无法躲避残酷的市场 法则的规约。于是,“经典”遭遇冷落成为“现实的一种”: 一改韩剧“苦情戏”风格的《浪漫满屋》同名小说于8月19日登陆北京图书 大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昨日已销售326本,日均销售32本,比余华的《兄弟》 日销售还高出7本。

    《我叫金三顺》则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今年8月该书一经出版,在全 国上柜不到一周2万册就售罄,重印2万册仍然供不应求,本周已经登上上海图书畅 销榜第6名。不久前韩剧《我叫金三顺》已经由国内电视台高价引进,更令这本书 的市场前景看好。[6] 在兰州西北书城经常上演这样一幕:很多中学生围在漫画书栏处,或蹲或站、 或者干脆坐在地上,专注地看着手里的漫画书。相比之下,名著书栏处的中学生却 寥寥无几。[7] 再次,文学经典意义的立体化和大众需求平面化的矛盾。

    文学经典的内蕴在整体结构上体现出立体化的特征。任何文本的接受都是 读者从可感知的语言层获取更多的包容于内部的意义信息的过程,但是“文学经典”包容的意义信息具有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兰・巴特说, 经典是具有可写性的文本。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接受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 在“文学经典”中找到相应的信息,从而对文学经典的意义不断进行阐释。

    文学经典本身意义的复杂性和可阐释性,是其意义立体化的基础。文学经 典是具体的文化语境中的个体―――作家的心智劳动的成果,作家个人经历的独 特性和丰富性往往是产生文学经典意义的土壤。孙犁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曾 经谈到作家人品和文品的关系:“这些作家,文章写得好,我以为不只在文字上,而且 在情操上。对于文章,作家的情操,决定其高下……”作家的文学修养、知识面、实 践经验、写作技巧等等,是和作品意义的生成密切相关的。同时,文学是对生活的 审美反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存在,无论“生活”在作品中以什么样的面貌 呈现,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它固在的复杂性。文学经典所反映的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决定了其意义的复杂形态。另外,读者接受活动的展开,是文学经典意义的立体化 实现的条件。受众一旦进入文学经典的意义的实现过程,其意义便不再完全是由 作家和生活所决定,文学经典的意义因而变成了一个被动的存在,受众的参与使得 其意义日益立体化。如《红楼梦》意义的生成,就是从一般生活信息的传达深入 到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进而达到更具形而上色彩的哲学思考。

    但是,消费社会中消费行为的社会化、大众欲望的合法化、传播途径的多 元化,使得大众的文化需求在“量”上日益膨胀,在“质”上却趋向平面化,突出表现 是:取消深度的倾向;追求同质化的时尚、奢侈、快感等;大众需求呈现群体性的个 体化等特征。其原因首先是大众传媒对文化消费的介入。以先进的信息科技为支 撑的电视、电影、报纸、广播、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往往屈从于商业的利润法则, 除了制造出各种文化繁荣的表象以迎合受众以外,更是强加给受众以各种不切实 际的消费观念:“大众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再生产工具,它一 方面是遵循商业逻辑进行生产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又是操纵大众意识的工具。

    它充分充当‘把关人’的角色,通过创造‘模拟环境’,诱导人们接受它们宣扬的消费 意识形态,从而推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形成蔚成风气的消费文化。可以说, 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充当了最佳孕育者和助产士的角色。”[8]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是消费社会中公众消费行为的“合理”进行及其结果。在消 费中,多元化的大众的需求都指向被商业的利润法则引导的潮流和时尚之中,这样, 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商业和消费的共谋中渐渐地趋向同一层面,以便适应消费 时代生产的大批量和大规模的要求,促使更大的消费,产生更多的利润。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文学经典”,与声音媒介、图像媒介相比体现出祛时尚化、祛奢侈化、祛快感化的特征,因此,文学经典也就很难摆脱 被解构的命运。

    第四,文学经典的历时性和消费文化共时性的矛盾。

    如果从时间角度来考察文学经典的建构和接受,以及消费文化的生成和蔓 延,即可发现文学经典的历时性和消费文化的共时性之间的矛盾。文学经典的历 时性构成首先源于文学经典接受过程的超时性。文学经典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引发 受众不断阐发的内驱力,在横向空间纬度上,它可以被不同的受众按照自己的要求 加以诠释,从而获得文学经典在空间中的拓展,同时也可以在纵向的时间经度引发 再阐释的欲望和生存空间的再拓展,从而获得相对恒久的超时性。其次,传统文学 经典传播介质的历时性。与电子传媒相比,纸质媒介生产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从毕 曰升发明活字印刷的那时到现在的激光照排,其生产已经走向大规模的“机械复 制时代”。由于其载体的物质特性,为固化于纸质传媒并承载历史沧桑的文学经典 大大扩展了自身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和文学经典的历时性相比,消费文化则带有更多的共时性特征。消费社会 中消费的一次性倾向导致商品的符号化和消费文化的时尚化。大众媒体通过自己 特有的传播手段,使得时尚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社会中“肆虐蔓延”,形成风尚,同 时又通过时尚的不断更迭制造着走马灯似的繁荣表象。符号这个虚拟的存在引导 消费者往往忽略了商品的物质实在性,而更多地沉溺于消费商品时折射出的个人 欲望的虚幻的满足中。而且,消费文化赖以传播的手段如电视、网络、广播等电 子传媒在有效地扩大其传播范围的同时,也潜藏着由于过分依赖高科技而引发的 失语乃至瘫痪的巨大威胁。更重要的是,传播手段的不断变革会引起消费文化从 形式到内容的变化,使其很难取得恒态的存在方式。这样,消费文化虽变化多姿但 却无法超时存在。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的消费系统,公众会更多 地倾向于将文学经典也作为商品的一次性消费,而忽略对其意义的历时性发掘,因 而使得文学经典也遭遇时尚一般转瞬即逝的命运。例如,影视界在上世纪八九十 年代出现了四大名著改编热,以及近些年通过各种媒体参与8出现的“红色经典” 改编的再度升温,仍摆脱不了其“热”后的短暂命运。

    三、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自身的悖论 悖论一:文学经典主观上的价值回位与客观上的价值失位。文学经典进入消费文化语境时,必然要面对给自己重新价值定位的问题。

    大众文化在消费时代的兴起,出现了解构经典的倾向,使得文学经典面临着价值失 落的危机。“大话”之中庄严感的丧失、欲望之中精神资源的贫乏、娱乐之中审美 意识的迷失,种种现象都呼唤着文学经典的价值重构。当然经典化的客观要求也 是促使其价值定位的原因之一。已有的文学经典究竟应该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起 什么样的作用当代文学能否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经典这是当代文学必须要面对 的问题。因而,采用什么样的价值坐标来建构经典和评价经典,成为当代文学非常 迫切的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所谓经典必定是指那些载入史册的优秀文学作品, 因此它便首先涉及文学史的写作问题。”[9]也有学者指出:“必须看到,文学经典建 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起码要有如下几个要素:(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 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4)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 人’);(5)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6)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观念。”[10]凡此种种观 点都说明了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密切关注,以及人们主观上寻求文学经典价值 回位的努力。事实上,这种努力已经在学界成为共识。

    如果我们反过来审视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在这种努力的背后所隐含的难以 抹去的忧思:文学经典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确正在失去自己的价值位置。需 要注意的是,学界这种对文学经典价值定位的努力,似乎更引发了另外一种危机。

    因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多元价值的碰撞与冲突客观上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文学经 典为自己规定了崇高的、超越的、神圣的、近乎完美的价值立场时,便内在地引 发了多元价值的消解欲望,而消解的后果便是文学经典价值的又一次迷失。同时, 由于文学经典的价值界定牵涉到经典本身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两个方面,而内 部要素往往是一种稳态的存在,外部要素却经常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之中,当其内 部要素的稳定性和外部要素的易变性产生矛盾时,文学经典便会处在进退两难的 尴尬境地,摇摆于价值的失位与回位之间。

    当代消费文化的泛滥,引起了文学经典的各种外部要素的巨大变化,而其内 部要素的相对稳定性又促使着文学经典化进程的持续,文学经典借助学界的力量 消化各种外部因素变动带来的影响,以维持其固有的地位。但这种主观上的努力 却面临着客观的消费文化的生态背景,消费文化形态的流动性、易变性,使得刚刚 形成的价值定位顷刻间土崩瓦解,从而再一次陷入了价值的迷失状态。所以说,文 学经典的这种悖论性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是很难克服的。

    悖论二:文学经典意义的主观解构与客观强化。文学经典接受上的历时性及其意义上的立体化特征,都使其处在不断的解 构与重构交替的进程中,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也不例外。以四大名著的解构为 例,这儿有一则材料: “大话”这个词读者一定不会陌生。自1998年《悟空传》网上流传到2003 年《沙僧日记》出版,唐僧师徒全部经过了“大话”洗礼,在一个个网络写手的笔下, 《西游记》由经典走向“非典”。

    据了解,迄今《水煮三国》已经重印23次,销量突破80万册。可以预料,到今 年年底它将轻松突破百万大关,成为本土财经书的一个奇迹。

    当然,跟风也有不同的境界,从市场反响和媒体评论来看,《麻辣三国》、《麻 辣水浒》和比较另类的《诸葛亮日记》,有脱颖而出之势。《麻辣水浒》、《诸 葛亮日记》和另一本不同于“水煮”风格的《闲看水浒》都是今年6月出版。因此 可以说,在《水煮三国》出版一周年之际,又形成一次游戏《三国》、《水浒》的 小高潮。[11] 我们要反思的是,名著解构热背后的经典意义的重构,是否削弱了文学经典 的影响力是否使得文学经典结束了经典化的进程,而进入了一般文本的序列答案 应该是否定的。首先,文学经典的改写本能够被市场认可,无疑促进了文学经典传 播空间的扩大。不可否认,在当下,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些改写本而进一步了解文学 经典文本的。其次,虽然文学经典的原有意义被解构,但是却生成了新的意义。表 面上看,这种新的意义确实和文学经典所内蕴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意识、审美 意蕴相去甚远,但实际上,这是文学经典的经典魅力影响的必然结果。文学经典的 意义本来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可供人们不断阐释的结构,无论这种新的意义建构在 理论家看来是何等离谱,但它终究是对文学经典意义的再诠释。同时,已经固化在 文学经典文本中的意义信息并不会因此消失,相反会与新的意义信息同时存在,甚 至可能互相作用,产生出全新的意义。比如,通过阅读《水煮三国》,有些人可能会 回过头来重新阅读《三国演义》,从而获取已经固化了的意义信息(即经典意义), 同时获取高深的管理知识。所以从长远来看,文学经典的意义是强化了而不是削 弱了。

    悖论三:文学经典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实际质量的贫乏。

    消费社会文学经典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今天,不仅大众受教育的程度 普遍提高,而且参与文学写作的新的群体如所谓的网络写手、自由撰稿人、少年作家、名人作家等不断出现,大大地扩充着写作者的队伍。同时,文学生产、传播 的条件和手段不断地得到改善,如微机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作家用笔写作的习惯,而 且疾速提高了作家生产的文字数量。文学作品传播的速度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 高,在作品的商业运作体系中,有些作品甚至还没有生产出来,宣传与广告等一系 列营销战略就已经展开。贾平凹的《废都》、刘晓庆的《我的路》等,都是这种 运作模式下的产物。消费社会对于商品的大规模消费,要求作品大批量地生产,这 也促使了文学生产能力的提高。

    但是,文学生产能力的提高仅仅是为文学经典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 条件,并不能就此而形成更多的“经典”。从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来看,文本的内在的 “质”的规定性是经典化的基础,各种外部条件只会加速或者延缓文本经典化的历 程。在消费社会中,商业的运行法则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 的生产,作家为了提高文学产品的销售量,不得不屈从于市场,这样,各种媚俗的、格 调低劣的作品便不可避免地大量涌现。如果作家坚持自己纯正的文学立场,则可 能面临不被读者接受的尴尬,而这显然是消费社会的文学生产机制包括生产主体 ―――作者所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所以,一旦当文学文本缺乏思想和艺术沉淀 的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时,即使消费文化用各种商业化的手段“造经典化”,这些所谓 的“经典”也终会被时间所淘洗。

    四、对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未来走向的思考 第一,在文学经典价值坐标的厘定中,构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互动平台, 寻找两种文化的契合点。

    要摆脱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二元对立的固有思维模式,不能只看到消费文 化语境中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不相容的一面,更要看到二者之间互相包容和互相 补充的一面。文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所谓高雅与低俗、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界限并 不是绝对不变的,过去的大众文学,可能就是今天的精英文学,两者常常处在一种 不稳定的变动状态之中。但不管怎样,它们往往是互相补充的,谁也离不开谁,在特 定的文化语境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消费文化的出现,使文学经典面临一系列矛 盾,这与我们对大众/精英文化、高雅/通俗文化之间关系的不全面认识密切相关。

    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学经典面临的矛盾才会逐步消除。同时,如 果我们把文学经典问题的出现当作处理两者矛盾的一个契机,则会达到双赢的局 面。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厘定文学经典的价值坐标,虽然这个问题在学界有较多的争议,但是往往限于学术理论概括层面,而没有将实践这个很重要的环节考虑 进去。正如有学者所言:“调查与统计是文学经典化的必要手段,佛克马在北大讲演 时曾做过问卷调查,国内学者却很少有人这样做。出版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 观。”[12]如果将实证分析纳入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也许经典的价值坐标就远非如 理论家们想象的那样。

    同时,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的价值定位也具有相对性,其被再次解构 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可以为文学经典的价值定位建立一个坐标:时间是经 典化的纵向贯穿线,而共时态的空间则是文学经典本身以及和它相关的各种外部 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力场”。一般地讲,当文本经典化进程开始的时候,首先是文 本的内核如思想内涵、审美意蕴、艺术手法、题材、体式等在起作用。也就是说, 它本身必须具有足够丰富的信息含量,而且这些信息能够和处在文学经典外部的 各种要素如政治意识形态、读者接受、出版发行、市场运行等产生交流,形成一 个全方位的互动的“力场”。如果这个“力场”可以在时间的经线上持续运行,则其经 典程度就越高,从而构成所谓的“恒态经典”或者“文学经典”。但如果无法持续运行, 则该文本必然会退出经典化进程,也即构成所谓的“动态经典”或者“文学史经典”。

    当然,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文本的各种外部要素有可能会先于作品本身产生巨大 的推动力量,使其强行进入经典序列。这种价值坐标的建立,有望消解精英立场和 大众立场的矛盾,构建两者之间交流的文化平台。如那些并不被精英学者看好的 武侠小说,当其内蕴足以和外部的各种要素产生强烈的交流时,并且这种交流可以 持续很长时间的话,那么它就进入了经典文本序列,可以成为“文学经典”。

    第二,深刻认识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的特殊规律,为文学经典走向市场创造必 要的条件。

    只有深刻认识当前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所面对的各种矛盾,才能因势 利导,化解矛盾,为文学经典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尤其要深化对文化产品消费市 场的认识和研究,文化产品消费市场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消费市场的特殊规律,两 者不可以等量齐观。在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上,产品的价值如何实现产品销售的商 业策划如何进行如何追求利润的最大实现如何引发大众的购买欲望……这一系 列问题都期待着我们去探索。尤其是具体到文学经典,当它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 上的时候,怎样去规避消费市场对文学经典的潜在威胁怎样引导市场对文学经典 的消费这些问题变得相当迫切。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学经典不但有商业价值, 而且其商业价值往往大于一般的文本,市场的认可度也更高: 读书月组委会曾经在2000年做过一次同样的调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依然受到年 轻深圳人的偏爱。四大名著在深圳保持较大的销售量已经持续多年。这个迹象表 明,年轻的深圳人渴望着对传统的接续。[13] 表面上看,文学经典的改编本销售量非常大,但是深层考虑的话,其实这些 都是借助于文学经典的市场号召力的结果,如果没有文学经典的本身价值,也就没 有了这些以文学经典为资源的改编本的商业成功。虽然文学经典可能遭遇暂时的 市场冷落,但从长远来看,文学经典消费的市场前景仍然是相当广阔的。

    第三,跳出语言文本是文学经典生存惟一方式的狭小视阈,转向建立文学传 播跨媒体的理念。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参与文化构建的意识和可能比原来大大地增 强了,这为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受众背景;而同时存在的受众的接受 选择指向平面化、快感化、时尚化,缺乏理性的规范,这对于文学经典的语言文本 的接受显然是不利的。但站在更开阔的视野看,各种大众媒体却能够以自己的传 播方式拉近和大众的距离,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传播乃至推销文化产品, 进而影响大众的接受偏好和思想意识。所以,建立文学传播跨媒体的理念成为消 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生存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文学经典完全可以利用现代 传播科技的成果拓展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图像文本、声音文本、电子文本等 都是文学经典可以借重的介质。文学经典可以利用大众文化的宠儿诸如电视剧、 电影、网络等走进大众生活,以更加具有亲和力的方式接近大众,让大众心甘情愿 地接受。如近几年来非常兴盛的“电视散文”,以其优美的画面语言和娓娓动听的 朗诵感染了不少的观众,其中选择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散文。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许多人才开始接受这些经典作品。还有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也是推动文学经典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尽管因为媒体特性的差异会有许多不尽 人意之处,甚至引起一些非议,但是在文学经典的大面积传播还没有寻找到更好的 途径之前,仍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子。在这方面,有好多成功的例子。如钱钟 书《围城》的改编,当电视剧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些评论家甚至 将其看成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电视剧之一。不少受众都是在看了电视剧之后才去阅 读原著的,因为导演对这部小说的主题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就更易于让那些非专 业的文学接受者进入经典。这样,文学经典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的平台让更多的人 参与到对它的接受活动中来,在扩大文学经典影响力的同时,引导和规范文学创作 的健康发展,构建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第四,要使文学研究尽快走出和大众相对隔绝的“象牙塔”,拉近和大众的距离。

    近些年来,在一系列学术评价体制的规范与制约下,理论研究反而有封闭化 的趋势,很多理论成果仅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流通。虽然这种相对封闭的 学院式研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推动学术研究保持其理论性和独立性,但是却不利 于大众对于学术成果的消化和接受。尤其是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这种问题更 显突出,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也不例外。目前,文学批评的规范化的学术话语 固然可以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学理性,但这对于文学经典的接受却存在着不 利的因素。一方面,实际的情况是大众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往往局限在比较浅显的 层面,却无法把握经典复杂深刻的思想意蕴、艺术魅力,急需要审美引导。而另一 方面,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尽管具有阐释经典的能力,却无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要弥补这种“断裂”,专业的文学研究者首先应该逐渐改变自以为是(高深艰 涩)的话语方式,致力于建设大众传播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的批评话语和文论体系, 以加快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接受。同时,探索学者和大众之间交流的多种途径,为大 众提供易于为他们接受的理解方式。在这点上不乏成功之例,如近年来收视率颇 高的CCTV-10的《百家讲坛》节目,通过学者的理论研究提高了普通大众对社 会现象、文学作品等的认识和理解。许多知名学者之所以能够给普通观众留下深 刻的印象,也正是源于文学经典与大众传媒的紧密结合。当然,提高学者和大众以 及作家之间交流的途径并非局限于此,我们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探寻其他更为有效 的途径。如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导作家树立“精品意识”, 为读者创做出更具影响力的经典作品来。

    [注释] ①狄塞陶(MicheldeCerteau)、费斯克:《消费作为一种对 抗性的战术》,转引自陈坤宏《消费文化论》,台湾扬智出版公司1995年11月版, 第101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文学经典处境管理论文_什么是出境》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