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中国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素质教育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 正文 2019-10-27 07:40:09

    素质教育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关系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素质教育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关系论文

    素质教育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关系论文 摘要 从“ 应试教育”转向家质教育,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全 面实施索质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是要有一支高家质的教师队伍。高家质教师除了在 学历上要达到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而且应具备以时代精神为主体的思想品德 紊养、以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和以开拓创新能力为核 心的能力结构以及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众质。培养高家质的教师应“ 双管齐 下” 一要从“ 源头”抓起,切实推进高师院校的教育改革,抓好教师的职前教育二 要“截旅”提高,建立竟争淘汰机制,加大在岗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力度,努力造就 一支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众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 索质教育高家质教师教师培养进 近年以来,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综合国力竟争的强劲推动下,全球范围内 兴起了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以前所未有的 决心和力度倾注于教育。美国于年启动了一项面向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和 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 肠计划” ,年召开了全美第一次教育高峰会议,哭辞年 通过了美国力年教育目标法。日本则提出了在“ 轻松宽裕”中培养“ 生存能力” 。

    印度也主张实行“ 全面的教育”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 提出了“ 全民教育” 、“ 和平文化” 、“ 全纳性教育”等重要思想,特别是卯年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 告。报告用全新的观点分析了跨世纪教育所面临的六个方面问题教育与发展教育 与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和谐教育、劳动与就业教育、科学与研究。同时, 还提出了三个跨领域的主题教学过程与教师职业通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 育组织与体制。呼吁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教育的四大支柱来重新设 计、重新组织学知此抑,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做玩。。,即学会在一定的环 境中工作学会共同生活玩翻罗,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发展, 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最后,报告认为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人类 走向世纪的通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科技发展和知识普及进步 的贡献者。这些观点和主张令人耳目一新,催人奋进。

    所有这些,对于正在积极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不音是一种 鼓舞。我国的教育改革根据基本国情,顺应世界潮流,在邓小平提出的“ 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指引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党中 央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加强了教育立法,制定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 等教育法等重要法律,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护空间。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素质 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年,我国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在对传统教育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 “ 素质教育”的观念,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逐步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从本 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 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 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 生动活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 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正如李岚清副 总理所总结的“ 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热爱祖国、学会做人、学 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 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四有’新人’。可见,素质教育是 与“ 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模式。

    家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阶段,是在教育数量速度和规模 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一种质量教育,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对卯年代出现的解决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等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理念。素质教育具 有如下鲜明的特征一是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 智慈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而且重视社 会发展需要。二是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和人格, 使每一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三是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 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 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四是基础性,素质教育讨论的范围一般限于“ 基础教育” , 实际上指“ 基本素质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必然具有基础性。五是普通性,素 质教育是“ 为人生作准备” ,是公民教育。六是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 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 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 莫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 ,“ 中小学要由‘ 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 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拨地发展” 。明确地揭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从“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原国家教委于年月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十项措 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建立督导评估体系,改革升学考试制 度,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区域教育实验,加强教育科学 研究,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大力调整教育结构。

    奥珍年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站在迎接世纪的挑战,增强综 合国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高度,全面部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计,中共中央、 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我国的素质教育 开始进人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从领域上看,素质教育由主要是在中小学领域推行, 扩展到各级各类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由教育部门的工作变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 责任在推进方式上,由过去主要是经验总结推广转变到科学化、法制化推进的轨 道在范围上,由区域性推进变成全国的整体推进在措施上,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 改革,而且要从教育结构、体系、体制,包括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以至教育思想 全方位推进。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基础教育领域里的 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江泽民同志在 年月日会见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和出席教师节庆祝活动代表时提出“ 教 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 崇高的社会职业。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 摇篮” ,“ 科教兴国是我们的战略决策” ,“ 师范教育具有超前性,更应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现代 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根 本任务来抓’。“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 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这为我们建设一支面向世纪的高素质的教师 队伍指明了方向。

    从学历要求上看,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达到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在发达 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硕士研究生已在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占有一定比例, 还包括一些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小学教师接受硕士教育已经形成制度,高等学校 普遍开设了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每年招收仪名学员攻读教育 硕士学位。美国一些州政府要求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以后的六年之内必须 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否则不能继续在教育部门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要求是低的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为中等师范毕业,初中教师的合 格学历为大学专科毕业,高中教师的合格学历为大学本科毕业。而实际现状离这 还有差距,据原国家教委年月日公布的统计公报,至卯年底,全国小学教师学历 合格率是卯,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职业高中教师学 历合格率是,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我国基础 教育师资的学历要求分成合格要求和较高要求。第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 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全部达到合格要求,同时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率先达到 较高要求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用十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使全国中小学教 师的学历基本达到较高要求,达到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来看,高素质的教师尤其应该具备以下素养、以时代 精神为主体的思想品德素养列宁曾经指出“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 想政抬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决定。’,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武装人,以高 尚的精神塑造人,培养“ 四有”新人的祟高事业,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教 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以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影响学 生,而且以“ 为人师表”的姿态将自己的道德、人格、情操责任感、正义感及献 身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思想品德 素养具有特殊的意义。高素质教师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表现在忠诚于社会主义教 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充满热情和关心面对知识经 济,既要“ 学会生存” ,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自觉成为终身学 习的典范,更要“ 学会关心” ,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生存 问题,形成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和全球意识,推进教育民主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 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既需要有国家民族意识,又要具备国际化开放 观念。

    以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文化素质是教师所应 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素质。

    乌申斯基说过“ 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 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 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 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让社会需 求指导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传统的文化知 识,而且要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创造未来的能力。所以高素质的教师要有广博 合理的知识修养,既能在一个学科中有较深的造诣,又具有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底蕴。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指出“ 克服‘ 应试教育’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 质量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够居高临下,举一反 三。真是一语中的。

    二、以开拓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 认为未来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 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学习的能力、 教 育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社会里,人类知识总量呈“ 滚雪球”式增长,印年代 到年代初科学知识增长率已从提高到,知识陈旧率也越来越快。罗马俱乐部早在 卯年就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教 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教师要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掌 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知识、 调整知识结构。

    教育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组织能力、实验能力与社会 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必须具备的要求。尤其是从“ 应 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教师若没有 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组织能力、灵敏的教学机智,是无法把几十名个性 丰富的学生组织得有条不紊,并创造出思维活跃、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 得以全面发展。

    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高素质教师能力结构的核 心。菲律宾大学赫兰德博士在总结加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所起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 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使人们能够对科学、技术 和社会关系应付自如,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科学教育必须培养综合化的技能、态 度和知识,即开拓能力发挥作用。”同时指出,对教师来说,“ 开拓能力是使教 育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自然科学和社会形式的变革,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 发展计划做出贡献而必须具备的某种能力。这种开拓创新能力表现为科学的思维, 提出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也表现为教育教学中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

    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 教师其他素质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 下了一个定义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 态。” 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发展了健康的概念,认为“ 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使人容易陷人紧张、焦虑、压抑和苦闷之中。

    为此,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既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 持心理平衡,又要以良好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发现和纠正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 题,使学生从心理上适应社会竞争、克服生活中的挫折,锻炼承受心理能力。此 外,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需要教师有个健 康强壮的身体加以保证。

    三、高素质的教师如何来培养我们认为,应该“ 双管齐下” ,切实抓好教师的 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 一方面,要从“ 源头”抓起,切实推进高师院校的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 作为当前高师改革和发展的主题。首先,高师教育中注重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竞 争的优势在人才,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人才的高师教育,在发展科技第一生 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如果不 改变现状,不走素质教育的革新之路,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其次,高师 注重素质教育,也是师范教育性质任务所决定的。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 机,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精于素质教育的师资人才,在提高全民素质 的时代任务中,高师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师教育的素质教育抓好了,对整个基 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培养与提高劳动者和接班人跳素质,将发挥出持久的全面的 奠基、示范和辐射作用 。再次,高师教育只有注重素质教育,才能适应基础教 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高师教育只有密切注视并掌握中学教育转轨的新动向、 新趋势,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主动强化自身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教育的转轨 需要,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注人新活力,走出新路子,创出新业绩。最后,高师 教育注重素质教育,还是高师学生进一步发展成才的基本条件。素质教育是人才 成长的必经途径。高师教育只有加强素质叔育,才能在校期间,逐步培养学生具 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能力结构和身心素质,从终身需要出发,为学生 打下进人社会做人、办事、健体的基础,并进而为其修身处世、立业发展成为高 素质的教师提供墓本条件,促使他们对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培养教师的方式、方法应是多元化、多样性的。鼓励综合性高等学 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借鉴国际上通行傲法, 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教育学院。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培养 高素质的教师。在具体运作中,一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应该看到高师教育不 同程度地存在着单一、封闭、狭窄等弊端。当前,高师教育特别要强调三个转变 即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传授专业技术的“ 授技型” 向 “ 育才型”转变从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向真正全面地培养能力为主转变。

    要通过广泛深人的教学思想大讨论,逐步形成共识,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 质量观和人才观。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按照知识、能力、素质构建新 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确认大师范、新师范和开放式师范教育的新观念,敢于 迎接市场挑战,善于抓住自我发展的机遇,按照世纪对师资素质的要求,对学生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人才。

    二要加快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效益。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 先行。国家对师范教育采取优先办好的重要决策,实行适度超前发展、大力提高 质量和效益的方针。从世界师范教育体系的发展来看,师范教育体系结构重心向 高等师范教育这一头转移,即中等师范学校逐步消失,这是一种教育发展与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辅相成的必然趋势。这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已得到验证,同样, 在发展中国家也将成为可能。在我国,少数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呈现出 这种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师范教育从低到高、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态 势。这种态势的形成,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人口等诸多因素作用 的结果,表明了师范教育不断寻求自身发展与整个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同步性。我 们应紧紧抓住这一趋势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童,优化结构,合理调整学校 布局,提高办学效益,办出高质量的师范教育,大地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合 格师资,努力造就一批未来教育家。

    四、要重视师德教育,培养良好品格。思想道德教育在高师整个素质教育中具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要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师生头脑,通过“ 两校” 团校和党校、“ 两 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解决好理想、信 念、人生价值观等问题。结合高师特点,突出师德教育。

    育人德为本,围绕着育人这一中心,抓好两代师德建设,在师生中开展“ 铸 师魂、立师德、练师能、树师表、扬师风”为中心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教 育,着力塑造面向世纪的教师人格。

    四要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渗透。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学科教育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载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则是其素质的外化形式。因此,高师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过 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开发 学生潜能,为高师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这是高师培养师资人才、 提高质量教育的核心环节。原国家教委师范司推出的“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世纪教 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是一项具有前瞻性、起点高、立意新的教学计划, 其积极实施将会开创高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五要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再好的教育方针、再合理的人才培养 模式和培养计划,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匹配,还是要落空的,至少不 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高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手 段简单落后的状况。这显然不利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按照现代的教学思想 大力改革高师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方面,要贯彻“ 启发式”原 则,变“ 灌输式”为“ 启发式” ,变训练式为开发式,把被动变为主动。搞双向 交流,不搞单向传导,重诱导,重探索。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口说笔写外,还 应充分运用幻灯、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微格技术、网络和计算机 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六要丰富实践空间,培养各种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能 力,尤其是要具备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只传授知识,不重视能 力培养,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不能适应 时代要求的。为此,应为高师学 生能力的培养创造丰富的实践空间通过课堂教学、师能训练、教学实习、科技制 作、文体比赛、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高师学生获取、加工和使用信 息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操作上,一要加强教育,铸造“ 师魂” 。“ 师魂”就是教师的政治 灵魂。“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教师职业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 正确的政治观点”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 教师的立场、观点、政治态度、思想境界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 此,通过继续教育,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使广大教师对社会的要求,对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 地位有充分的认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二要努力培养,陶冶“ 师道” 。“ 师道”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 道德具有祟高性、示范性和深远性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是不 行的。教师对学生的教,既要通过言传,更要通过身教。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 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 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责,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努力 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遵守和做到的,教师自己就要更 加严格地遵守和做到。

    三要注重训练气炼就“ 师能” 。“ 师能”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它包 括教育实践能力、教旬在床经验和教育研究能力。通过继续教育,使广大教师更 新学科知识,增强学科教学的有关技能,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使教师提高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教育思想及教学观念的转变, 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完成从“ 教书匠” 到“ 能师” 、“ 人师” 、“ 名师”的转变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吃透教学内容,做 到深刻、独到和广博,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机智和绝招,令人叹为观 止,真正享受到“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最终进人教学的最高 境界一不教之教,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专家型 教师―教育家。

    四要加大投人,提高“ 师薪” 。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近年虽有了提高, 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是比较低的,有些地方还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这些情况造 成了教师心理失衡,影响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择 业观念和行为选择,主要依据是职业地位,人们要看某一职业在社会发展中所体 现的职业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各职业比较中政府和社会所“ 给予其工作条件、报 酬和其他物质利益”的状况。因此要加大对教育的投人,适当提高教师的薪金。

    把继续教育作为教师晋级提薪的重要依据,激发教师的内在积极性,为教师“ 提 供能与其他专业相竞争的工资、福利和工作条件” ,解决“ 后顾之优” ,逐步使 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并引人献身的崇高职业。

    从国际比较来看,一个国家的振兴不在于有没有教育,而在于有什么样的 教育,以及把人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然而 只要我们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按照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养一支适 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一定能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素质教育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关系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