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论文_全时化... 正文 2020-01-09 07:28:44

    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论文_全时化新闻理念探讨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全时化新闻理念探讨论文

    全时化新闻理念探讨论文 [内容提要]网络时代的新闻实践为传统新闻有关“及时性”的规则及潜规 则贡献了新的喻指,从理论本质及实务运作上重新给定了面向未来的新闻时代的 另一个关键词――“全时性”。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观对传统的新闻价值指向给予 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深刻、更人本、更辩证地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意义。

    它在网络新闻实务中体现出全天候向度、全历史向度和全过程向度,并从绝对时 间、及时度、后续度、首发时刻、相对时间等方面带来了丰富的有关时间技术的 思考。

    [关键词]及时性全时性网络新闻 Abstract:Newspracticesinthenetworkeracontributenewsignificancetotheruleoftimeless ness.Ittheoreticallyandpracticallyredefinestimelessness――akeywordtowardsthefutur enewsage.Timelessnessinanetworknewseramakesgreatimprovementsinthetraditionalne wsvalueandreflectsthetimeconceptofnewsmoreprofoundly,humanlyanddialectically. Keywords:timeliness;
    timelessness;
    networknews 传统新闻时代对“及时性”的固守,与网络新闻时代对“全时性”的追逐,是 近20年来世界新闻潮流演进在新闻价值观方面的两种不同的理念表现。网络时代 的全时化趋向与当代新闻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理念 的形成基于网络媒介的独特的介质属性,因此,它为网络新闻的业务运作、尤其 是采写与编辑的作业形态都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从及时性到全时性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

    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 是在离发布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 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
    对报纸来说,这种时效性经历的时间跨度较大 一些,而杂志则更大。尽管电子媒介已经把近代传统媒介发布新闻的定时性有效 地拓展为及时性,使得时效性的概念比一个世纪以前要先进得多,但在当代,这 种价值标准仍然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

    让我们从传统概念的及时性的理由谈起。首先,按照曼切尔(M・Mencher) 的观点,新闻是高度易腐的商品,而陈腐的新闻缺乏吸引力①。这里的含义是指:新闻只有在活泼新鲜的时候才被称之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见闻,否则它就不再具备 新闻的本体内涵;
    众所周知的事情或是早已发生的事情,显然是不能够在引起受 众的注意力方面与那种活泼新鲜的新闻相抗衡的。

    其次,在西方新闻界,由于知晓权是一项公众的基本权力,因此知情的及 时与否,反映其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程度。越先进的社会,就越把及时报道新闻作 为一种社会体制来贯彻;
    反之,在理念上越落后的社会则越不重视消息的及时披 露。这里牵涉到另一个动因:越先进的社会,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也越快,对于 新闻工作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报道某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就意味着它还将错过 下一班车――下一批新闻。

    然而,有关时效性的理论,在传统的新闻学思想中又存在有不少具有辩证 色彩的潜规则,比如:1.及时性并不代表新闻的一切。2.报刊记者不指望与广播 业的同行在时效性上竞争。3.报纸和杂志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通常会更多着眼于 事件的为什么发生和如何发生,而不是着力于事件何时发生。4.有些本来应该及 时报道的事件虽然过时了,却仍然有其特殊的影响。5.对于某些新闻报道来说, 为了某种特殊的原因(国家利益、新闻道德等),牺牲时效性也在所难免。

    分析一下这些潜规则,我们会在更深刻的理解及时性的新闻观方面有所发 现:1.及时性并不代表一切的观点,实际上揭示了“快”只是新闻品质与秩序的一 种元素,而未必是首要的元素。因为新闻的主体毕竟是新闻本身,而不是其速度。

    2.关于报纸和广播的不可比性,反映了不同的介质由于其技术特征的不同,应当 努力避免展现自己的弱点。3.报刊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深度和阐释上,经历了数 十年来电子媒介的挑战而不衰,这反映了智性的理解始终是受众接受新闻的本初 动机之一。4.新闻应该是力求新鲜的见闻,这建立在一个相对的概念上。对于不 知道某一新闻信息的人来说,迟到的新闻尽管影响了新闻价值的分量,但是它仍 然具有某种新闻性――可以让不知道的人由不知变为知,其中,本原意义上的新 闻价值仍然存在。5.某些因故不发或迟发的新闻,体现了我们对于新闻的理解仍 然要屈从它所在的系统的规则:新闻处在一个上层建筑的系统内,而上层建筑普 遍依存于国家、社会、民族或种群的利益关连之中,因为较大的系统的要求,而 牺牲较小的系统理念,这种情形,殊为常见。典型的例子是在刑事案件报道中, 出于某种社会责任或法律义务,新闻记者一般会被要求不在其报道当中过早暴露 破案进展或披露某些犯罪的细节,尽管那些内容及其时效性也是新闻的一部分、 甚至还是较为引人入胜的部分。

    本此,我们如果从网络环境出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网络时代的新闻实践为以往传统新闻有关及时性的规则及潜规则贡献了新的喻指:一方面它使得其 中的某些法则如及时化、技术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另一方面又对其中的某些 思想如单一媒介观、把关人式的深度观进行了反拨。这样,我们可以从本质上重 新给定面向未来新闻时代的另一个关键词――全时性(timelessness)。而从观念 进步的过程上来说,全时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则受启发于BBC对于随时化新闻服 务理念的明确倡议。

    1997年底,在新闻全球化竞争背景下,BBC建成了24小时新闻频道 BBCNEWS24,除了改善新闻节目质量和加强连续报道及深度报道之外,还特别 把时效性的革命作为其竞争的关键手段,并明确对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 闻”(NEWSWHENYOUWANTIT)的定义②。这一概念的实践特征在于:1.全 天候服务,不分昼夜。2.按需供给。联系到BBC的其他改革举措,如:广播、电 视、图文电视的战略整合式发展及良好的协同作业形态,在推出BBCNEWS24的 同时推出欧洲最大的BBCON-LINECHANNEL网站,并很快使后者在作业方法和 理念上与BBCNEWS24达成一致……我们即可观察到,随时化的新闻服务思想既 对正飞速跃进的网络新闻业作出了理念的呼应,同时也启发我们对网络新闻自身 所蕴涵的全时化新闻观作出基本的阐释:
    1.新闻的全时化观念并不主动的来自传统媒介的实践――仅就做法而言, CNN早在1985年即已开始电视的24小时新闻播出,但10多年间并未很快形成观念 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网络新闻时代的召唤。2.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以受众 (消费者)为导向,而不再以新闻文本与故事(产品)、或新闻机构与人员(生 产者)为导向来理解新闻运作和发布(生产),这意味着媒介的时间战略终于可 以有能力真正听命于受众的“安排”或“指向”。3.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倡导以 人为本的服务。24小时内每一个收听收看新闻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 因此,一视同仁、无论先后,成为媒介从观念到技术的新闻服务指针;
    在时效性 上,则表现为更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更加及时地更新,以及更科学的专 题服务与搜索服务。4.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 速发布(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 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历史感,而与 此同时,“受众主动式”的深度优势亦展现无遗。5.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并不 只针对网络新闻或传统新闻,而是针对一切面向未来的媒介新闻,它与泛介质 (PAN-MEDIA)的网络概念相呼应③,从虚指性的观念角度提示了未来新闻时 代的最重要的特质。因此,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观对“及时性”这一传统的新闻价值指向给予 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强烈、更深刻、更细腻、更人本、同时也更辩证地 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意义。

    二、全时化的新闻采写 在网络新闻时代,全时新闻观念对于新闻的采写有着显在的规定意义和指 导作用,它把网络新闻采写在时间概念上分成三个向度:第一层是全天候向度的 新闻采写;
    第二层是全历史向度的新闻采写;
    第三层是全过程向度的新闻采写。

    1.全天候新闻采写。

    全天候采写的新闻思想,要求媒体在每天24小时内能够完全不间断地“产 出”新闻产品。这一点非常符合网络时代普通人群对于新闻传播的期望值;
    并且, 在实践中,也更加有助于在多元化的信源环境下、总体意义上的媒介仍然能够实 现传播的“强大效果”。而对于新闻采写来说,则意味着媒体必须有强大的工作阵 容,包括记者、编辑和技术力量,以实现“在需要时提供新闻”。全天候采写要求 记者能够在任何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所反应并完成自己的采写任务;
    同时, 也要求记者之间富有组织协调性,能够以接力的协作方式完成全天候的新闻追踪 任务。

    全天候写作的观念,要求记者注意到某种不确定的写作语态:在新闻文本 的竞争当中,考虑到自己的写作与其他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或其他的网 络媒体的竞争,并同时具备时间战略和叙事修辞的优势。而要取得叙事上的优势、 提高新闻质量、吸引受众的视线,就不能把采写看成是一个止于当前的信息表达。

    对于全天候的强调,使得新闻机构关于新闻采写的管理已经延伸到一个新高度:
    不再把新闻采写的工作认为是个体作业的累加,而是看作一个整体的互动。要将 所有层面的工作人群加以资源整合,才能使他们在时间的调配、流程的组合以及 风格的统一上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体现出全天候新闻采写的真正的竞争优势。

    2.全历史新闻采写。

    全历史采写要求新闻文本必须有完整的历史向度。网络新闻采写应该满足 受众对于时间向度上的无限跨越的渴望。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 都有自己的宏观背景、中观背景和微观背景。这些纷纭繁杂的背景,有的满足了 对新闻的定性的阐述,有的满足了对新闻定量的认知。有的历史背景横跨最近的几周、几个月,有的则跨越到数十年。新闻文本要能够使得受众能自如地进出于 这些新闻背景,同时又能更加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当前的新闻“前景”。为此,新闻 记者必须:1.有能力搜寻到完整的新闻背景资料。各类主题数据库与综合数据库、 搜索引擎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为此提供很大的便利。2.有能力将使这些资料中真正 有用的部分很有逻辑性地分布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之中,即妥善地、科学地使用新 闻背景。3.既能够在新闻的正文中合理地使用历史背景以增强文本力量,同时又 能有意识地担负编辑的职能,包括编配全面的、理想的各类文本的链接组合。4. 当在线方式的访问不能解决历史向度的所有资料问题时,有能力以传统形式的访 察来完善资料库。

    在一个网络信息海量涌现的时代,受众对新闻背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加强烈。对于专注于阅读显示屏上那些数百字的新闻的受众来说,他们仍然 不觉得枯燥和简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显示屏的背后往往有着超乎寻常的历 史穿透力:他们可以向文本内及四周的超链接提出问询,而记者全历史的采写则 能够以超文本立即回答他的悬疑。

    3.全过程新闻采写。

    全过程采写要求对特定的新闻事件的后续进程保持恒久的兴趣。当今世界 瞬息万变,新闻层出不穷,而新闻媒体则首先是在发布量上面临挑战。在网际, 大量的新闻尤其是其滚动式的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受众来说,一方面领略到 了信息时代快捷的信息传播技术,另一方面又常常感觉到对于新闻的认知、接受 开始出现阻滞。这种阻滞来自三个方面:1.新闻太多,无法消化。2.尽管可以随 时上网,但由于不是全程关注,因此对某些重要新闻无法全面跟踪其进展。3. 对于所跟踪的新闻事件,又常常因为信息量太大而难以领会或记忆。

    这样,就给网络新闻的采写提出了科学应对的要求:1.面对大量的新闻内 容,写作时要区分主次,做到繁简有度的写作。2.在此基础上,要有余力全程跟 踪某些重点新闻事件,做到对后续消息无所遗漏、即时发布。3.既在写作上花时 间、下功夫,又在编辑上精心推敲,确保使全过程的特征与全历史、全天候的特 征密合无间。4.对既有的大量跟踪报道或后续文本,也需要突出重点,方法上包 括:1.作重点篇目或栏目推荐;
    2.有简编版面或栏目;
    3.在超文本结构上“推”、“拉” 结合;
    4.有最简练的“最新综述”。

    三、全时化的新闻编辑在网络新闻工作中,写作与编辑的职责常常是一体化的,因此,在谈到全 时化的新闻观念问题时,我们还有必要从编辑岗位的角度,阐释全时编辑观念比 之于以往的及时编辑观念的不同。

    1.“三个向度”(全天候、全历史和全过程)的全时化旨趣,在网络新闻的 编辑工作中同样存在 “及时”编辑观念强调快速,而“全时”编辑观念强调的则是恒常。前者表达 时刻的概念而后者则诠释完整的时间。显然,我们在作网络新闻的编辑时,虽然 也不得不考虑速度、时效性的问题――甚至比以往的新闻传媒都更加重视在第一 时间内对新闻作抢先发布,但是更加重要的一个议题是:我们能否进行全天候、 全历史和全过程的信息编辑服务。

    全天候向度的编辑要求我们不把编辑工作看成某一天的某一时段的任务, 而是看成是二十四小时、甚至是超二十四小时的滚动版连续操作――因为我们的 新闻受众有可能会处在世界的各个时区,并且都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生活习性, 他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行为。全历史向度的编辑则要求我们把任何新 闻都看成是对整段的历史线索的追寻。任何一则新闻都并不是刚刚才出现,而是 由来已久。从此刻向以往作回溯,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大量的新闻事件发生,也 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产生,那些与编辑对象有类似的、关连的、或能够对其作出阐 述的事件与报道都是全历史编辑工作的内容。我们把它们放置成链接,编成专栏、 专题报道,也可能聘请专家来加以评述,组织交互式讨论,甚至策划更大规模的 跨平台的新闻战役。全过程向度的编辑是一种跟踪、一种对未来的俯瞰,它要求 编辑在做眼前工作时能面向将来,这也承继着全历史向度的对时间的态度。我们 把任何一则新闻都看成是对在历史里飞驰向前的事物的报道,眼前的新闻将以飞 快的速度和常变常新的面目,不断出现在当前对该新闻有兴趣的人面前。最为深 刻的一种编辑思想是,我们不是在编辑新闻,而是编辑历史;
    我们也许并不是真 的只在为某一个或某一群受众服务,而是在为时间服务。我们并不是对眼前的信 息作编辑,而是在为全球化的信息仓库提供未来的查询。

    从及时化的编辑思想到全时化的编辑思想,看上去只是字词上的差别,但 它对于观念的调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早已不再是一个确定 的新闻任务,而是一种充满着不确定的责任与压力的使命。

    2.网络新闻的全时化编辑带来了丰富的有关时间技术的思考如前所述,网络新闻的介质属性决定了其技术属性,如果你所编辑的内容 不仅仅包括文字符号,还要有图表、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
    不仅仅有当下,而且 还要有过去和未来,那么,网络编辑就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同的文本属性所带来的 复杂的技术要求,时间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时间技术在网络新闻的编辑中,可以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其作业形态来说,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绝对时间。网络新闻绝对时间的长短,通常是指某一个新闻文本的 延时性。我们给予一个新闻文本多长时间的主动展现,这种延时设定,是在以一 种非常典型的非语言的符号方式,表达我们对于新闻的编辑眼光和新闻价值取向。

    (2)及时度。及时化的程度,也就是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讲求程度。如是 否是在第一时间上传,是否使用了有强时效意味的编辑手段:短新闻、标题新闻、 字幕、在线通告、插播或实时转播,等等。

    (3)后续度。后续度就是对连续报道或深度后续报道的实施程度。是否 做了后续的新闻跟踪,是否有深度透析、新闻预测、阶段综述,这反映了编辑在 时间向度上对该新闻的重视程度和对题材的把握能力。

    (4)首发时刻。首发时刻体现了编辑对于某些静态新闻的首发时刻的控 制与设计。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只讲求及时性的效果,对于某些静态化的新闻稿 件,如环境考察、就业问题等,这一素材和文本应在何月、何日、何时,在星期 几,在哪一个频道,在白天或夜晚的哪一个时段报道和发布,能否对当时某一个 新闻事件有跟随效果,能否引起更强的阅读效应和交互效应,这些问题都将引发 编辑对首发时刻的选择。

    (5)相对时间。当两条新闻以同样的时间长度、同样的时刻、同样的版 式作发送时,它们仍然会有时间意味上的不同,因为网络新闻时间并不仅是时间 的绝对值,还包括受众可能会接触或浏览的机会时间。是否发布在第一条,是否 在主频道里有链接,是否以其他的信息来推荐该新闻,是否以多媒体的形式来吸 引受众,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网络新闻的时间成本计算和时间战略技巧问题,同 时,也集中体现了网络新闻编辑基于全时化新闻观念的特殊旨趣。

    注释:
    ①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第138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

    ②彭兰《数字化时代的BBC》,载《国际新闻界》,1998.2。③杜骏飞《网络新闻学》,第1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论文_全时化新闻理念探讨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