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探析5篇|小... 正文 2019-10-22 07:34:16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探析5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有哪些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探析5篇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探析5篇 第一篇 一、完善评价体系的全过程,实行科学课成长“档案制” 要想完善评价体系的全过程,教师就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课外、生活以 及与科学有关的各项活动,教师还要努力细化工作,让工作变得可操作化。教师 可以采取每上一节课就进行一次评价的方式来完善评价体系,但是,随着对小学 科学课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一节课一评价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科学的需 求,这时教师就要采取通过评价学生在上课中的表现、在课外参与有关科学的探 究性活动和期末综合测评等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期末选出科学探 究优秀的学生,形成科学课成长“档案制”,从而让小学科学评价体系得以完善, 使得教师评价方法在操作方面更加便捷。

    二、将互评、自评、师评三者融为一体,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将原先由教师一人的评价发展至教师、学生以及家长 等多种角色当中。由于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进行评价,所以为了有 效的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就要实施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建立以小组为单元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间或小组内的形式参与相互的评价。

    三、明确评价方向,让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达成评价的中心,首先,要求教师在充分考虑科学研究、价值观、科学知 识的基础上来制定教学目标,并且还要根据每节课重点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教学 目标,然后师生再根据每节课的重点来一起评价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状况;
    其 次,教师也要将每节课所需要的材料、资料等准备好,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依据 每节课的实际情况来确立,并要将每节课的评价体系录入科学日记中。

    四、采用多种评价措施,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一)对学生的科学知识实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 学生进行单元评价和期末测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况能在科学、合理的 测试上得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还能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品质。(二)通过建立评价长效机制,并在依照长期目标的前提下来帮助学生完 成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不断的观察、修订自己的观察方案,从而让学生进一 步完善自身的观察日记,进而来实现小学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通过以上方法,不 仅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日渐浓厚,还能日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不 断地关注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能。

    与此同时,通过上述的评价策略,还能使学生不断地丰富其探究成果,提 高其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但是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 下几点:一、意识到小学科学的教学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 评价主要是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 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创新教学方式,例 如在上“现状与结构”这一单元时,课本上所定义的物体是由锥、台、柱、球这四 种简单形状来构成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形状的 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体构成的印象与了解。教师只有改 进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能实现教师的授课宗旨,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二、在进行教育评价时要抓住侧重点要想科学、合理的确立评价 目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根据教学的目标来确定,教师只有根据不同课堂的重点 来确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让不同的课堂评价有的放矢。三、以逐渐完善的 形式来促进教育评价机制的形成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机制不可能一开 始就十全十美,因此,就要求教师要从点滴小事入手来逐渐的完善评价机制。首 先要从单一的评价机制开始,然后逐渐的建立多项评价机制,最后建立系统的评 价机制,从而就能逐渐的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 体系能确保基础改革的顺利进行,倘若能有效的制定并加以实施,其影响深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与此同时,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也作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评价要致力于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评价,能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薛明星 工作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实验小学 第二篇 一、善于利用学生周围资源,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深入地进行挖掘和分析,并将 其主动渗透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对于学生周围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 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1.生活化的活动资源往往会在科学教材中得到体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 充分利用教材,主动钻研并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科学知识的获取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和认识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分析和钻研。

    在小学科学知识的课堂学习之中,学生要亲身参与和经历每个科学知识的来历, 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为之设计的观察、研究和认识活动中来。如果教师设计和 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善于发现隐藏在学生周围的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原理丰 富多彩,各具特色。在面对这些新鲜又特别接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教学内容,教材 中仅有的那些结合实际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完全不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 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近距离地接近和了解学生周围的生活事件、现象及情境, 并且经过教师的整合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具有超强探究性和操作性的科学课堂的 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极具生活特色的问题的探究中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来源 ―――生活,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知识的真理。

    3.注重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科学教学中要打破传统 的教学模式,不要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科学知识的单独学科之中。因此,教师要 突破学科的限制,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大课堂,提倡学生在 科学教学中选择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和钻研,使学生在科学知识 的探究中找到更加广阔的应用途径和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科学知识 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头脑充电,更加 愿意经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形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现 代化的教学设计。科学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和依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科学活动在 学生的真实生活背景之下进行,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知识 的交流和探究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全面准确理解和牢固扎实掌握, 并且能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学习思想及有效方法,获取更 加广泛的科学学习经验及生活经验。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来进行有效的科学知识探究,然后再将科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之中, 使学生自己的生活更加科学。在进行科学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为学生准备充足 的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探 究活动不能够凭空进行,必须拥有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这是小学生进行生活 式探究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探究材料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越发容易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 收集和采用最为接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材料,避免学生因为材料的陌生感而丧失进 行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 前自己准备生活中经常用的一些材料,如直尺、白纸、小刀、塑料瓶、小鼓等生 活中离不开的东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想到的所有办法让 这些材料发出声音。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得到教师的要求之后结合教师要准备的 材料回想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进行科学探究的动力和欲望。而且,学生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会比较容易地想出发出声音的各种办法。生活化的问题也 会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愿参与到科 学探究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每一个环节,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科学课堂应更加趋于生活化。

    三、注重课堂外的知识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是进行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学生学习科 学知识,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学生对于科学的 学习不应该被束缚在这狭小的课堂之中,课堂教学之外才能够为学生学习科学知 识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例如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应该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及探究 相联系,就能保证学生在科学知识的获取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发展。因此, 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对课堂外的现象及事物 进行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研究,促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用科学的思想去看待 和解决问题。总之,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的探究活动设计,让学 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科学的 动机及兴趣,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主动培养及提高自己的科学意识,从而养成 运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作者:纪爱香 工作单位:河北省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第三篇 一、趣味教学法应用的意义1.好奇、好动、好学是学生的天性,而趣味教学法具有奇特、惊险、有趣 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天性。趣味教法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上 来,使学生边玩、边探究、边学习,寓教学于“游戏”之中。

    2.趣味教学法实际上是探究性教学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小学生对科学 探究活动是最感兴趣的,因此,探究性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保持 对学习的兴趣,并随着时间的积累,培养出学生勤奋和坚韧的良好性格。

    3.兴趣爱好和求知欲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提供动力基础,同 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后的良好成果,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教育最 大的成功。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开展趣味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可 以极大地减少他们的厌学情绪。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语言幽默风趣。前苏联教育学家斯维洛夫曾经表示:“教育家最主 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那就是幽默。”没有幽默感的教师好比一尊雕像,没有感情, 无法与学生很好的沟通交流,也不乏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善于运用幽默语言 的教师则具有亲和力,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 维,开发学生悟性。生涩难懂的知识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 在轻松的师生交互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我深知其中道理,并且我在课堂上也 是这么做的。例如在讲授“电磁铁“这一课时,原本在归纳总结电磁铁的性质特征 时,要用很长并且不容易上口的文字来叙述,但我担心学生对过于复杂的语句难 以理解与识记,于是我灵机一动将电磁铁的性质特征简略为“可有可无、可南可 北、可大可小”,在说完六个“可”之后,紧跟着一个“可口可乐”。当时,全班学 生都乐了,哄堂大笑。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固,我的教 学目标也顺利完成了。

    2.鼓励学生表达。科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应该是探索的课堂, 这就需要学生的自主表达,相互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思维碰 撞。课堂主体本该是学生,因而教师应当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关注学生的情 感,尊重学生的需要,凸现学生的地位,还学生讲的权利,变“一言堂”为“群言 堂”。小学生天性活泼,善于表现,我们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接嘴”视为“大逆不道”, 既然他们想讲,就应该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学生“大讲特讲”的同时也是培养 他们语言综合概括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好时机。3.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科学。教师在小学科学教 学中要充分体现生活化,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 兴趣,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 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例如,在学习空气这一课时,我引用这样一个情境:用漏斗装水,水进不去,先 让学生猜测其中的原因,思考解决的方法,探究出其中的科学道理:空气能占据 空间。学生自然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把漏斗向上顶一下,让空气进去,水自然也 进去了。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选用学生常见的材料:胡萝卜, 鹅卵石,橡皮,泡沫,竹牙签,回形针,铁螺丝,小木珠。这些材料学生在生活 经常遇见,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生只不过没有很好地把它们作为探究材料进行 探究,探究他们在水中是否沉浮。因此在探究时,学生有了先前的生活经验,他 们对这些物体的重量、材质有初步的认识,在探究这些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 轻重是否有关系时,就比较容易。如果我们的材料是学生不熟悉的,学生进行猜 测时,会多走一些弯路。

    4.利用多媒体教学,化难为易。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 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 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 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小学科学教材中部分知识内容抽象,难 以理解。教师只是单纯地靠口头讲解,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其知 识内容。例如,在学习“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时,活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的形式 完全展现,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就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 体技术,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 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在学习“日食和月食“一课时, 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这两种天文现象,光靠想象是不科学的。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 放整个日食、月食的过程视屏,然后再对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概念,学生在亲 眼看过之后对于所学知识就更容易理解了。

    5.将游戏融入教学。中国现代著名学生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是人 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
    而严谨的小学科学学 习能够似游戏一样诱人,那么孩子们势必会乐此不疲地陶醉其中,徜徉于迷人的 游戏化的科学海洋之中,他们的身心情智必将自然和谐地得以发展。”我在教学 “植物和我们”一课时,围绕“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个部分”这个内容教学。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植物的各部分的认识,并将食物与植物建立对应关系,我通过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来实现教学目标。我让学生将教室布置成菜市场,并让 他们自带植物,扮演卖菜与卖菜的角色,然后互相探讨,我们平时都吃了植物的 哪部分。我通过这种角色扮演游戏,逐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 哪个部分,而且根据已有经验将食物与植物建立了对应关系,为感受植物与人类 的密切关系埋下伏笔。趣味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式教学,使课堂充满 趣味性,学生乐学,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趣味性教学,教师教得轻 松,学生学得欢乐,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以上只是我对趣味性教学的看法和 一些尝试,只是一些浅显的认识。通过趣味性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还需我们广大教 师积极探索。

    作者:刘振洲 工作单位:河北省昌黎县朱各庄镇指挥完全小学 第四篇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教师是科学课堂上学习的组织 者、引导者和监督者,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 上学习科学的主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课堂上既要让每个学生 获得最基础的科学知识,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切 实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改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满堂灌”为学生自主探 索,合作探究;
    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
    真正发挥教师在 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突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要想真正实现 素质教育,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 观念,切实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课堂上注重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在实施小组学习时,一般都会再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合作之初,由于学生 对合作学习生疏,不明白,不清楚,不知道如何开展合作,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 乱讲一通,甚至在课堂上讲无关课堂学习的内容;
    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
    要么 人云亦云,没有经过合作学习,根本没有什么新意可言;
    要么不闻不问,对小组 内的意见根本提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所以,教师要想在小学科学课堂 上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三、课堂教学中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合作学习也需要建立在学生个人具有一定小 学科学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小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原因,他们的合作与成 人的合作是不尽相同的。成人是已经具备较为全面深厚的知识上进行合作的,他 们合作的目的是在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共同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用不着去 关心每个人要怎样发展,发展得怎么样;
    学生则不然,他们的任务是在学习人类 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经验,目的是学习知识、掌握 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就要在小 学科学学习课堂中,认真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作者:冉东波 工作单位:重庆市酉阳县毛坝乡中心小学校 第五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走过场 通过教研活动、随机听课观察了解到小学科学教师大多习惯于书面备好课 就去上课,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仅仅关注科学知识,纸上谈兵式的“讲实验”是平时 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有部分教师会利用科学教学参考书后的光盘,让学生看 看实验,把“看”实验等同于做实验。

    (二)操作不规范 许多教师没有把实验材料准备作为备课的一部分,在上课之前往往不提早 准备材料,临上课时才找材料,能找多少算多少,也不管够不够用,能不能用, 材料的结构性不强,随意现象比较多。

    (三)指导不到位 部分教师准备好了材料,没有事先做一遍,教师自己对实验操作的步骤、 实验操作的要点不清楚,不能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和演示,给学生提实验要求提不 到点子上,到学生实验时一旦出现实验失败或失真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就让学生停下来,换一种材料重新做过,或者告诉学生做出来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怎 样的。实验仅仅是过一下场,结论与实验似乎毫不相干。

    (四)关注不全面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实验的结果,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 问题往往关注得较少。如,解剖油菜花,在解剖前,师生共同商量解剖的方法与 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多,有很多同学操作有失误,如镊子拿的 方法错误,油菜花解剖后,各部分粘得不准确等等,而我们在学生展示汇报正确 答案后,没有给予操作错误的学生再练习一次的机会,学生也就没有纠错的机会。

    二、原因分析 科学课堂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不规范的场景,由此引发了我们 对于科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反思。

    (一)科学课程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 1.兼职教师多 通过调查我区各小学科学教师现状,兼职教师在科学任课教师中占四分之 三以上。一些兼职教师往往以自己所教的语数课为“主业”,把科学教学当作“副 业”,主观上不重视科学教学。

    2.专任教师忙 科学专任教师的课务普遍一周有15节左右,还要兼顾学校科技比赛的辅导 等各种工作任务,精力分散导致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准备不足,显得力不从 心。

    (二)科学专业素养缺乏,业务不精通 现任的小学科学教师普遍为师范专业出身或大学毕业,没有科学专业的学 习经历,且多数小学科学教师为“半路出家”,可以说是边学边教,造成了目前小 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科学素养跟不上教学要求。鉴于此,我们不 得不思考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规范要求,如何让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开展 实验课的教学,如何引导或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三、解决策略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直接影响着科学探究的效率,关系着学生科学素养的 培养。如何帮助学生做到实验操作规范,真正提高课堂探究的效率,我们从以下 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的实验前准备 1.提高科学素质,深入研究教材 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科学教师的要求比其他教师更高。科学 实验很多仪器的使用,比如滴管的使用、放大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中等,需 要教师认真地查阅相关的资料,掌握科学常见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自己会规范 地加以使用。同时,教师要深入教材,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书中的 每一次实验,教师都要通过研究教材,明白这个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同时对于这 个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的地方了如指掌。

    2.备好实验器材,做好“下水实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材料是开展实验教学的有力保证。小 学科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活动,充足的实验材料是自主操作实验的 有力保障。维护好固有的实验器材。要经常性的检查实验室里的酒精灯、测力计 等常用工具,及时添加酒精,检查测力计、橡胶管等,保证实验能正常开展。精 选好课时实验材料。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 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材料 很多,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精心选择,为学 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活动材料。比如,《油菜花开了》一课,教师要为学生 准备完整的油菜花,保证学生在解剖的时候,不会出现油菜花的各部分不完整的 情况。做好每一次“下水实验”。教师亲身经历了实验的过程,就容易把握学生在 课堂上生成怎样的问题,就可以事先控制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从而有效控制某 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的产生。有些问题,即使无法避免,也可以事先想好应对的 方法,不至于面对问题时措手不及。如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一课,教师自己 动手做摆,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摆在摆动时会打转,会碰到铁架台等等,教师 在反复实验后,就能想出一些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就可以尽量 避免这些问题出现。(二)有效的实验中指导 课堂是实施科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自己会做实验,还不足以保证在课堂 上能实施。要让实验课高效,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学生实验前的指导、实验 习惯的培养、小组如何合作、如何组织汇报交流等等。

    1.规范学生的实验方案 制订实验方案其实就是从操作角度对探究作出具体化、程序化的假设,对 实验的途径和方法作出恰当选择,对收集证据的范围与要求作出正确判断,对所 需要的材料、仪器和技术等作出准备,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条件。学生要能在 教学中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从三年级开始逐渐地 指导学生规范地设计实验方案,从而规范实验操作,提高课堂效率。如,在研究 “凤仙花的茎”的作用时,教师提供实验设计表格,让学生口头进行设计,对于三 年级学生来说,不需要让他们填写,但经常出现实验表格,学生遇到问题就会潜 移默化地用这种模式去设计实验方案。到了四五年级,就可以指导学生动笔写一 些简单的实验方案。

    2.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1)学生认识仪器,知道使用方法 科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成败,影响着探究的效率。很 多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例如,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有很多要 求: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 液面相平等。点燃酒精灯要用侧面由下而上点燃,点燃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 要放在不锈钢实验盘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教 给学生,并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技能。

    (2)教师规范演示,不做反面示范 一些实验操作要用到一些科学仪器,必须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这 些仪器的操作方法,才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有效探究。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 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 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而 且语言也要科学规范,不能口语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切不可故 意做出错误的动作,然后再告诫学生:“这样的操作是不正确的,不能这样操作!”这样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3)学生明确目的,自觉进行实验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 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

    如,《比较水的多少》学习量筒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前面的几次实验结果引出量 筒这一种仪器,再追问学生,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量筒?通过讨论,学生知道 量筒的用途非常广泛,在学习它的使用方法时会更加的投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 力,提高实验的效率。

    (4)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有效 学生小组实验并不意味着我们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这时教师的主 要任务是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甚至突发事件,以免造成课 堂的混乱。例如,在讲六年级“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 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就要巡视,不断地帮助学生,指出看不到标本中微小物体 的原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会正确地使用显微镜,都能看到他们感兴趣的微小世 界。

    3.规范学生的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过程的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 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记录要及时规范,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因此,教师指导 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要及时有效地记录,逐步养成记录的习惯。科学实验提倡 人人记录。当然,相对动手活动来说,记录显得有点枯燥,对于有些发现,学生 心里明白,却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表达,教师要尽量使记录变得简洁明了。三四 年级的学生平时我们可以教学生用一些符号、图画、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五六 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完整地填写实验记录单。

    (三)理性的实验后交流 实验后的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学生进行科 学探究实验后,有了自己的数据和想法。教师要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挖 掘学生对数据和现象背后的思维过程,知道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

    1.丰富交流形式,让交流多样化(1)组织科学交流会 学生在实验探究后,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提高其交流的 水平。科学交流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当主持人,派出代表陈述 自己小组的发现,其余小组自发地补充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教师只 做课堂的协调者即可。

    (2)提供多种交流方式 教师不要把交流局限于说和写上,学生可以用手势、画画、讲故事、绘制 表格、表演等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发现成果。这样的课堂更生动,学生的学习热 情更高。

    2.注重提问方式,让交流更活跃 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的提问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要有开放性,把学生 的注意力从学到了什么转到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上。如“你发现了什么?“” 你的理由是什么?”“你与他的不同在哪里?”等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以批判的 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回答。教师通过层层提问,帮助学生构建了自己的概念。

    3.给予思考时间,让交流更饱满 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得到的发现和疑问,都是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呈现的。

    在每一次的交流汇报前,应该给学生时间整理和思考自己的发现,因为有时间才 能思考,才会有智慧的生成。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有 效指导学生实验,规范实验教学,就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有助 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有助于课堂探究效率的真正提高。

    作者:张永祥 工作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小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探析5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有哪些》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