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艺术教育对学生科技创新力... 正文 2019-10-28 07:40:52

    【艺术教育对学生科技创新力影响】艺术创新与科技创新不同

    相关热词搜索:

    艺术教育对学生科技创新力影响

    艺术教育对学生科技创新力影响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在素质教育这一全方位的教育思想中, 使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适应社会、服务 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其科学精神的形成, 而且有利于塑造其人文精神,使理工科大学生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身,形 成健康人格,既成才又成人。因此,选择怎样的积极有效的途径加强理工科大学 生的艺术教育,不仅关系到理工科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质量,也决定着理工科大学 生能否在树立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人文精神。

    一、科技创新的条件 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定义,一直未能达 成共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 动机和环境6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我国学者刘丹对创新能力做出了如 下定义:“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 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创新 能力不应该只是一个方面的定义,它应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从内部因素来讲, 创新能力是人类开拓精神的一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将信息归纳为生产实 践的手段,并将其转化成为社会生产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创新理念、 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手段三个方面。从外部因素来讲,得有使创新能力存在并得以 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指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基础,即创新的社 会基础和科学基础。科技创新以物质世界作为实现的主体或平台,它植根于客观 上的实际需求和可能性条件,来源于现实生活。人类的创新能力都是围绕物质的 客观实在性来培养和发掘的。科技创新主体认识客体并改造客体的活动,必须遵 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进行科技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说,“宇宙的一切现象, 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 而只有物质的形态变化”[2]。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具有自觉的创新能 力。在创新能力的促进下,人自身的其他能力得到提升并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力, 进而推动人的生命活动呈现出一个持续的变革、更新和创造的过程。人在人化自 然过程发现自然界的某种有用物并使其成“资源”并产生经济价值。通过人类活动 实现自然资源、人工资源的生产和占有。人的素质和潜能的提高,是科技创新能 够实现的关键。科技创新活动不是重复的生产实践活动,它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 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使人的本质全面呈现。科技创新活 动是富有探索性和开拓精神的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出科技创新主体的综合能力。科技创新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是创新主体各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 物化的产物,它既真实地反映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也全面地、系统地展现了 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力量。因而,科技创新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客观事 物不能适应和满足人们需求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并遵循和利用客观 规律对旧事物进行改造、改进的结果。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性 (一)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辩证统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 思维进行培养,以达到提高其艺术水平和审美力的目的。科学与艺术就像是硬币 的两面,即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艺术的熏陶能影响智力开发、集合想 象力、启迪创造力,从而推动科学前行;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为艺术开拓了更为广 阔的空间,因此,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的探求和 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 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3]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 化的最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沉淀和升华。科技是理性思维和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艺 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灵动创造。科技追求慧与用,艺术追求美,科技探寻自 然规律,艺术感受世界形象。科技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 标是真理普遍性、成果永恒性、意义深远性,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科技与艺术的交流互动,理性、感性、悟性的汇通互补,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创新 能力、增强对世界整体的立体认识。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艺 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出自身能力,包括培养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形 象思维能力等。而科技创新须依靠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激发与互补,从大跨度 联想中得到启迪,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是辩证 统一的。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文活动和创新能力都是用感性认识作用于客观存在的行为活动,两者 通过感性思维模式,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4]审美是审美个体将对美的感性 构成能力作用于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新能力则是将人类对科学的 认知显像成为客观存在,并对其进行认知表达和实践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感 性的构成能力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审美活动与创新思维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都是由感性认识激发灵感,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然后 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社会目标,将意识转化成为客观存在,并作用于生产实践。

    因此,二者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艺术教育注重形象化的认知模 式,其核心是直觉,通过直觉的第一印象感悟,然后再真实地展现对美的认知。

    创新思维也依赖于第一印象的直觉感受。直觉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源的作用, 与审美意识一样,直觉的感性认识往往是来自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因而具有真实 性、形象化的特征。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感触的直觉是美和科学诞生的前提条 件。因而,艺术教育和创新思维都依赖于直觉,且统一于直觉。创新思维是创新 的源泉,为人类提供思维观点、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行动计划和未 来预见等,是人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增强实践目的 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创新能力是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能力。创新能力的 形成源自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源自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 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能力的 提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延伸与发散,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两者密 切相关且相互促进。

    三、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工作,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一)重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加强艺术教育工作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理轻文的观念,阻碍了 文理兼容、相互渗透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导致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 呈现出“瘸脚现象”。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在加强对自身内在价值认知的同时, 也要重视其外在功能,即艺术教育对教育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机构是发展艺术 教育的保障。高校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 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在行动上,要建立一支专门 的专业化艺术教育管理队伍,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来规划、督导和组织艺术教育 的教研活动,将艺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 高校要实现艺术教育计划就应该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 动。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其成为一 个完整的教育系统,使不同学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强艺术 课程综合化的合理设置。首先,要完善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其次,要注重交叉 学科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设置;再 次,要依据“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实现课程综合化的设置。通 过完善课程设置,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获得更多学习艺术知识的 机会,从而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科研生活,进而激发其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促 进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的交叉与互动,能实现客观世界的真善美,有助于人精神 活动的知情意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伦理学、美学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高 校培养出人文精神浓、科学精神厚、创新意识强、创造能力高的优秀大学生。” [5] (三)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 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 型的艺术教育体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将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二是 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艺术化。

    (四)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 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连续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 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艺术素养 有大幅度提升,将艺术教育落到实处。改变过去以学生在短时期内艺术修养和审 美能力的提升程度为标准的单一艺术教育评价方式,放眼大局,用长远的眼光来 评估学生艺术教育的效果,将学生各项表现的综合评比作为其艺术教育的评价标 准,这样既能使我们的教育目的锁定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同时也能给学生在艺 术教育的课程上减压,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五)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高校进行艺术教育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潜移默化,更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体现艺术教育的浓厚氛围。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绿化”和一些形象化造型设计上的 “美化”,体现出一定的美学价值;利用名人雕塑、艺术碑墙、现代化的教学辅助 设施以及整洁干净的学生宿舍等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无言之教”;通过富有历 史、文化内涵的典雅、古朴之美的人文景观,带给学生深沉、悠长的精神愉悦, 让学生领悟美的情趣,进而达到了美的创造,这既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眷 恋,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综上所述,科技创新需要具备创新思维的 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高校的艺术教育是培育理工科大学生这些未来的高素养科技工作者的沃土。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素养 的作用日益凸显,并最终内化为人改造客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导向,引领人 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艺术教育对学生科技创新力影响】艺术创新与科技创新不同》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