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网络情绪化传播分析]情绪化传播 正文 2019-11-16 07:41:37

    [网络情绪化传播分析]情绪化传播

    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情绪化传播分析

    网络情绪化传播分析 如今我们身处以信息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环境,人们不仅从网络里获取信息, 还将获取的信息再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形成了一个网状的交流模式,各种信息接 踵而来。但是逐渐发现,一些不良信息、不真实言论的网络问题也随之而来,尤 其对当事人的缺陷、丑陋、尴尬之处探寻传播的兴趣过于关注,就如美国学者尼 古拉斯米尔斯所言,“我们的网络世界如今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阴暗的东西上, 比如,快速传播他人尴尬,夸大他人缺陷等等”。①揭开他人隐私,放大别人缺 陷,甚而演变成欺凌与审判,让我们不得不为之警醒。用传播学的理论解释分析 这一现象,是本文探究的议题。

    一、网络情绪化传播现象 谈到网络情绪化传播不得不说一个案例,莱温斯基和克林顿“拉链门”事件。

    一个是白宫实习生,一个是美国前总统,两人产生了一段办公室恋情,莱温斯基 向自己的好友崔普透露与总统交往的内容,电话被好友秘密录音,还将录音交给 了检察官。于是一起桃色新闻调查轰动了整个美国,更是轰动了整个互联网,一 种“情绪性舆论”蔓延整个网络,莱温斯基成为全世界公开羞辱的对象,被公开羞 辱对个人而言代价很大。

    二、心理暴力与大众传播 互联网还没问世之前,大众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 互联网的到来推动了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给大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之 旅,从传统媒体传播单向性强的特点演变到多向互动极强的新媒体传播。日本传 播学者清水几太郎认为,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现在社会是 一个由“大量复制的信息”支配着的社会,大众媒介不管出于盈利也好还是宣传也 罢,将广大受众淹没于表层信息的“洪水”之中,使其丧失了对公众事物的理性思 考和判断能力,大众传播对于现代人来说类似于一种“心理暴力”。②互联网络中 出现的种种非理性的信息传播,受众必须要保持自我净化能力,理性地看待网络 信息,而非被网络牵着鼻子走。

    三、受众心理和传播行为研究 (一)从使用满足到受众传播心理研究。在网络环境中,受众参与公共事 件比较突出的心理有猎奇心理、从众心理和表现心理。有时总是乐于接受新奇的、反常的、罕见的信息,而在接触信息并且传播的过程中又希望被认同,不被群体 排除在外,于是总是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进而使得群体影响由压力变为动力;

    另一方面,受众个体在群体前总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当自己的意见与群体保持一 致时这种欲望更为强烈,希望得到群体的支持或赞赏,显示出一种“夸示动机”。

    基于这三点,受众在新媒体圈层的活动显得游刃有余,用传播学“使用与满足” 理论佐证这一观点再合适不过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媒介的使用更为频繁,媒 介类型也更为多元。网络受众,也就是网民们的一些表现也是在这一框架之下, 比如一些网民喜欢在微博上发言,或是开通自己的博客,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 自己的情感通过互联网而得到了宣泄和抒发,如若是能得到“粉丝”的青睐,那在 感情上就得到了共鸣和满足,这比一个人独自在家写写日记,无人问津自己的心 情要有存在感得多。再举例来说,一些网民喜欢在论坛上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 传视频,发自己的美照,晒出自己的个性,通过使用网络来引起他人关注,满足 表现欲望,将自己展现在他人面前,从而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构建自我形象。(二) 从沉默的螺旋到舆论的产生。何为舆论,“大家都在说的就是舆论”,是“能够公 开的大家的意见”,这里的大家指的就是公众,也可以理解为网络受众,强调能 够公开就是指言论有支持的人群,与之唱反调就会被孤立,就有遭受制裁的危险。

    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公众事件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 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网络生活中占优势的“多数意见” 在这场博弈中胜出,这种多数意见就是“舆论”。公众事件中有意见领袖发声,或 是有了舆论的引导,受众关注的事件信息点就会集中于一处,另一方面,媒介可 以通过对报道议题的选择和报道数量的集中,来影响受众对具体事件的关注度, 所以绝不能孤立地看待公众和媒介,他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四、正确引导 网络舆论当好把关人“非理性谩骂,群体攻击,盲从冲动”等等网络舆论问题都属 于网络“心理暴力”的发泄,网络舆论引导不力和相关网络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是 引发网络舆论问题的最大原因。错误的舆论意见会使舆论导向发生偏离,网络舆 论问题随之而来。“把关人”可以是有影响力的意见引导者、政府宣传部门、公共 行政部门、有影响力的媒体等,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谣言、羞辱言论,传 播的公信力要高于普通公众。公共行政部门一向都是通过对传统媒体的监控来表 达自己的声音从而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但是这样的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媒体网络。

    以往的处理是把某些信息过滤了再公之于众,于公众来说,这些信息是隔着一块 “毛玻璃”的,会失去主动选择接受信息的权利。然而新媒体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 公开和“草根化”,更加强调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一味地采取陈旧的模式不 创新,还是继用对负面信息封锁、删除,只会愈加引起公众的反感和不信任,当 然舆论引导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谣言止于公开”如若没有第一时间内在公众平台上将事实澄清,将受众的观点扭转,那么谣言与羞辱的原液持续发酵会一发不 可收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新媒体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察制度设立并 未完善,受众观点及言论的审查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审核后进行反馈和传播, 所以监管部门或是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做好 “把关”工作,第一,加强对互联网平台运营的管理和提高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准入 门槛以提升互联网平台综合素质。第二,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互联网 正常良好的运行。第三,公共行政部门需要打破以往固化的观念,推成出新,找 到一条引导舆论的新道路,既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也达到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的 目的。结语针对网络情绪化传播现象,运用传播学理论深刻揭示心理暴力在互联 网传播的原因。刺激和助长网络心理暴力的因素极为复杂,不能简单概括而论。

    减少乃至杜绝新媒体下的情绪化传播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正确的舆论引导, 更加需要的是受众自律,需要受众努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以此保证网络良好地 运行和健康地发展。

    作者:陆红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网络情绪化传播分析]情绪化传播》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