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 正文 2019-11-25 07:32:32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企业融资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企业带来 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如何建立有效的企 业新型融资体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能否走出困境,实现资本重组与资本 结构优化,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本文拟从我国体制改革的国情出发, 把融资市场化的目标同解决国有企业和银行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不同融资 方式间的比较分析,努力探讨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的选择。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并求得发展,需要不断地筹 集到资金。从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企业成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内 部资金积累和外部资金投入。内部资金是指企业留利和折旧资金,由于现阶段我 国企业的留利水平低,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资金,而外部资金需要从金融市场 上筹集,其中短期资本通过货币市场筹集,长期资本则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按照 资金是否在供求双方调剂,可以把长期资金的筹集方式划分为两种方式,即直接 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由资金供求双方直 接协商进行的资金融通。通过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进行的融资均 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是由企业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地向资本 的最初所有者筹资,它的基本形式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零散储户或其他委 托人那里收集来的资本以贷款、购买企业股票或其他形式向企业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的优劣如何,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银行的信贷范围比较广泛,使得融资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而可以调 节资金的供求与运转,开发多种金融商品与融资渠道,使融资成本相对降低、金 融风险减小。同时,由于金融机构掌握融资的主动权,能对企业构成信贷约束, 有利于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与配置。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间接融资具有相对优 势。而有的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出发,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对企业的低 息贷款往往以银行亏损为代价,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较淡薄,企业对资金的不合理 占用上升,银行呆帐、坏帐大量增加,由此来看间接融资的成本从总体上并不比 直接融资低。其次,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约束,在发达国家里是“硬约束”,然而在 发展中国家,政府经常干预银行信贷计划,使银行信贷约束趋于“ 软化”,容易 产生拖欠贷款现象,使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有效运转,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 风险。由此他们认为,间接金融优势论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直接融资方式则具有相对优势。

    从实践中看,各国在融资方式安排上都是二者并举的。不过,不同国家往往 由于历史传统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美国和英国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由 于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接近完全竞争,往往形成以资本体系为基础的 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而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产业发展受政府指导性 计划干预,金融与产业间建立起政府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银行在企业参股,积 极参与企业经营,银企之间是一种生死攸关的链条式传递关系。这样其融资模式 只能是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很少有机会利用资本市场来筹 资,只能转向通过商业银行这种信用中介。因此,直到本世纪70年代,英美等国 通过企业债券和股权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60%,通过银行中介 的间接融资占 40--—50%,而日本等亚洲国家则相反,日本的间接融资在外部融 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0—95%,直接融资只占15—20%。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 生了缓慢的反向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比重,日本企业则增加了直接融 资的比重。

    (二) 改革至今,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条件下,在市 场机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 体制下,国家财政代表政府直接注资主导国民经济运行,并通过各种指令性计划 和行政手段牢牢控制着社会资金的配置和流向,金融的市场化性质被否定,完全 成了计划经济的附庸工具,这时,根本谈不上企业自主地选择市场化融资方式。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 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从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为举债和吃饭 型财政,而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 资源的能力下降。(见表1)(2)在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中,金融由原先作为财政 的“出纳”转向逐渐独立,并担当企业融资中介,通过“居民储蓄存款ü银行贷款给 企业ü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 ”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政 府则从过去的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严格控制转到现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 现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杆来调节社会资金配置。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 结构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85年“拨 改贷”全面推开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几乎所有流动资金都依靠 信贷资金。(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信贷资金占企业固定投资来源的比重始终在23%以上,而自筹资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实上来源于信贷资金。这 样,在经济运行中便形成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而成为一种以社会 资金为支撑、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国家办企业的“借贷型经济”,表现出货币计划 经济的特征。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转变(%) 摘自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 随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体制产生出新的问题,可以 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目前国有企业的固定资 产负债率平均为70%,流动资金负债率已达到平均80%,从总体上看将变成风险 极高的全负债运行企业,甚至是资不抵债企业。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融资几乎只 有通过银行,其资产的资本金部分没有资金来源和注资渠道而无法注入;
    另一方 面是由于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体系并非建立在如发达国家一样的理性约束 的基础上,与融资体制相配套的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十几年来,以放 权让利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国有企业吃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的不良倾向,造成国有企业大量举债经营, 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资金负债结构的失衡,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

    其二,由于体制原因,银行必须保证国有企业重点资金的需要,而国有企业借款 不负经济责任,甚至只借不还、负盈不负亏,使银行的信贷约束逐渐软化,企业 的低效益与高负债经营引起的严重的亏损,不可避免的要引起银行的呆帐坏帐。

    据测算,目前不良贷款占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余额的25—30%,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的逾期、呆帐、坏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国有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将消耗殆尽。同时,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中的死帐乱帐问题, 以及前些年一度出现的“泡沫”经济破碎后的沉淀问题(如高档房地产积压),都集中反映到了银行,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了愈来愈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巨大 的通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内长期、潜在的系统风险越来越大,导致社会资源配 置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现在,我们实际靠政权威信、 政府信誉使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资金吸纳能力,如果某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 商业银行系统风险及其经济社会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问题从深层次看,实质是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 出路只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由计划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发挥市场机制 在货币资金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 ) 在市场化的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二者相互 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平衡。要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和银行面临的问题,最佳选择 就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将国有企业的资本化筹资活动彻底推向市场。

    一、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发展直接融资 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负债结构的优化、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实行都有利 于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影响改 革大局的严重问题。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的国有企业资本金比率低于10%,有些企 业甚至是全负债经营。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愈来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国有企业的增资减债、兼并破产、抓大放小等政 策措施,但由于国有企业资本金缺口太大,这些措施都一时难以奏效。而可用于 补充国有企业资本金的社会资金来源应该是比较充足的,具体来说:一是随国民 收入分配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居民的收入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化趋势,居民个人 已日益成为储蓄和投资的主体,(见表3)到1998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 额(包括外币)已超过50000亿元;
    二是国际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而中国广大的 市场对国际资本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由于投资方式单一,我国居民的金 融资产的约85%都形成了银行存款,通过银行又贷给企业形成企业债务,这也是 企业高负债、低资本的历史原因。同时,国有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也受到发 展条件和高融资成本的限制。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在企 业融资中的比重,才能更有效地把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和国际资本转化为企业的 资本金。表3 国内储蓄结构 (亿元 ) 二、我国金融结构的实质性改善要求扩大直接融资 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面看,深化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构造合理的融 资结构,是分散银行风险、改善银企关系,从而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重要 一环。如本文前面所述,由于国有企业的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有银行,使企业 的低效益与高负债引起的严重亏损,不可避免的转嫁给银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 产。而增加直接融资,减少企业资金中信贷资金的比重,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改善银企关系的根本出路。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者 认为直接融资成本要高于间接融成本,因此目前应以深化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为重点来推动金融改革,不应过分强调直接金融的筹资作用,对此我们应认识到, 国有银行的改革关系到全国无数高负债国有企业的生存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 完成,而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可以使社会资金分流,减轻国 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压力,国有银行面临的系统风险也会随之降低。一 般来说,直接融资中的社会成本是个别金融风险,而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政企 银企关系尚无根本转变时,银行间接融资难以摆脱的更大的是系统风险,二者相 比,风险成本大小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说,要从根本上消除金融体系风险出 现的温床,改善我国金融结构,拓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资本形成的效 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与资本流动,就必须发展直接融资,这不仅关系企业自身 存亡,也直接影响到金融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当然,我们应当注意,一方面在强 调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尚处于起飞 阶段,间接融资方式仍需在融资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如果一味强调直接融资,忽 视银行应有的间接融资作用,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 发展直接融资是同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应当认清深 化资本市场不仅是为了改变我国企业资本的注入方式,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资本来 源的改变,可以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逐 步消除金融体系累积性风险形成的体制根源,所以不能仅仅把到证券市场“圈钱” 等同于发展直接融资,而要配合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发展直接融资的 同时不断发掘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功能,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总之, 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不断改进间接融资,以建立适合我 国企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新型融资体制,我们就会看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下降,资本金将会得到充实;
    风险社会化会使社会投资者关注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效 率,并逐步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化解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避免金融风险,最 终实现从“货币计划经济” 向“资本运营经济” 的战略性转变,使国民经济走上良 性运行的轨道。

    ( 四 ) 综上分析,目前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前提下,应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第一 ,应规范直接融资行为,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健康发展。要加快直接融资相 关的法制建设,尽快出台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投资者、中介机构、融资者等市场 各方的权利义务,规范融资者和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 益。也要加强对直接融资企业的规范管理,严格企业的信息披露,规范企业的利 润分配行为。要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有序的市场规则,保证直接融资市场的长期 稳定发展。

    第二,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既要在规范和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可 允许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进入证券市场,也应加快规范证券投资基金, 以吸引更多的居民进行证券投资,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第三,合理引导和 规范中小企业的内部集资和入股。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内部集资和 入股有存在的必要性,但不能使之处于无序发展状态,要进行规范和引导。

    第 四,在规范的前提下加快商业票据业务的发展。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逐步试 行商业承兑汇票,分散票据风险,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
    有步骤地建立区域性和 全国性的票据市场,提高票据的流动性。

    第五,加快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应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设立一些产业投资基金,尤其是风险投资基金。将所筹集 的资金,用于高新技术的开放利用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培育 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资料:
    (1) 周天勇,《改革面临重大转折》,《经济研究》1997 年5月 (2) 夏讯鸽等,《坚持融资市场化方向,解除国企资金困难》,《现代企业 导刊》,1998年9月 ( 3) 《积极有序发展直接融资》,《人民日报》1998年8 月3日第10版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企业融资方式》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