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三种机制 第三种调整机制(下) 正文 2019-12-08 07:27:25

    三种机制 第三种调整机制(下)

    相关热词搜索:

    第三种调整机制(下)

    第三种调整机制(下) 3 第三种调整机制在环境资源法中的运用 第三种调机制在中国的应用,特别是治理方式的推行和治道变革,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企业治理或公司治理的加强;
    二是 与政府体制改革相联系的治道变革或行政改革;
    三是与民间组织相联系的社区建 设,这实际上是中国治理的综合反映。从法学研究角度看,关于公司治理已经成 为经济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治道变革则是行政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于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则成了民法学研究的热点。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的重点是 将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和社区建设、各种生态区建设结合起来,以促进中国的 社会生态化、生产清洁化和市场绿化。

    3.1 根据第三部门的特征发展中国的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使中国 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法治化 研究和发展中国的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即非政府非营利环境资源 保护组织),首先应研究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即第三部门)的特点,然后根据其 特点为其法治化创造条件。

    3.1.1 深刻理解第三部门特别是环境保护群众组织的特点 以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特别是非政府非营利的环境资源保护组织为代 表的第三种社会组织形式,又称第三部门、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民间组织或公 民社会组织。

    中国的第三部门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 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政参政活动的非官方公域 (public sphere)。其基本特点应该是:以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为基础、以社会 资源流动与社会分化为基础的私域;
    公民社会的内部联系既不是基于血缘亲情关 系,也不是基于垂直指令关系,而主要基于内生于市场经济的平等自治的契约性 关系;
    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以法治原则为指导;
    其内部活 动和管理实行自治原则和独立原则,个人参与社团活动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并 畏以相应的责任为基础;
    依法参与国家管理和市场监督。

    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作为公民社会主要载体的民间组织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它们的非官方性,即这些组织是以民间的形式出现的,它不 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
    其二是非营利性,即它们不把获取利润当作生存的主要 目的,而通常把提供公益和公共服务当作主要目标;
    其三是相对独立性,即它们 拥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无论在政治上、管理上, 还是在财政上,它们都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政府;
    其四是自愿性,参加公民社会 组织的成员都不是强迫的,而完全是自愿的,因此这些组织也叫公民的志愿性组 织。

    根据赵黎青的看法,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同市场体制中的 企业和国家体制中的政府有着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非政府组织在一 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社会公益性事业;
    第二, 非政府组织的服务对象是被主流社会组织体制所忽视或排斥的边缘性社会群 体;
    第三,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的组成是基于有着共同的信念、目的和兴趣的个 人之间的联系之上的,具有志愿性;
    第四,非政府组织是通过基于共同的价值观 之上的协商与承诺的方式获取资源的;
    第五,非政府组织采取的是非等级的、分 权的网络式组织体制。

    非政府非营利环境组织,以及作为个体存在和活动的、具有生态意识 的自然人即生态人,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目的明确性、坚定性和一贯性, 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为非政府,他不会因政治考虑或行政 服从而放弃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为非营利,他不会因经济利益而放弃环境保护的 要求;
    因为是生态人,他始终保持着人的天然本性即自然性和生态性,始终保持 着与环境资源的天然联系与交流,因而最能自觉地表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能体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本能要求。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以及作为个体存 在和活动的个人,对环境的维持生存的基本功能、环境的作为发展条件的主要作 用、环境的作为感观享受的美学价值最为敏感、执着,因而能以环境保护为宗旨, 能采取各种手段与各种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斗争。当代社会学和法学理论普 遍认为,社会团体可以强化权力制约和民主参与监督,具有自治性、多元性、社 会性、开放性的社团组织的大量存在,是抗衡专权、监督权力的一只“独立之眼”;

    社会团体能促使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获得有效的实现和保障,是化解利益矛盾冲 突、宣泄社会不满的“安全阀”;
    社会团体是实现社会自律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 重要力量,作为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重要纽带的社团组织是一种“特殊公共领 域”;
    社会团体使民主与法治价值的合法性得以确认和弘扬。社团组织是现代社 会“民主的生命线”、“现代法制思想的基础”。当然,非政府非营利的民间环境组 织,以及作为个体存在和活动的自然人,也有一些不利于环境资源保护的个性和特点,这就需要政府行政管制、政策引导和市场游戏规则来补充。

    从理论上说,第三部门的兴起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 统思维方式,即政府组织与民间组织、公域与私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市场 与计划的截然分离。第三部门的形成表明,政府不是合法权力的惟一源泉,公民 社会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例如,巴伯(Benjamin Barber)把公民社会称为 “我之域”(the place for us):一个自由的社会生活的独立领地,政府与私人市场 都不是统治者;
    我们通过家庭、团体、教会和社区的共同行动为我们自己(的目 标)进行创造的王国;
    调解作为经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特殊个人与作为统治者一 员的抽象集体的第三域(另外两个分别是国家与市场)。巴伯认为公民社会概念 中涵盖的五个内在要素是:(1)公民社会是志愿性团体的一个自由或自治的空 间。(2)它提供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调解机制。(3)通过这个中介结构,个人可 以成为公民。(4)社团生活的三个空间可以容纳我们复合的身份(即消费者, 家庭成员和公民三种资格)。(5)调解机构越多,越精细,越多样化,公民社 会就越好。巴伯认为,公民生活( civic life )既不同于我们的私人生活,这时 我们作为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
    也不同于公共和政治生活,这时我们通常只 是投票或呼吁权利。巴伯所描述的这个“我之域”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公共的,不 是私人的,而是市民的(civic)。他认为公民社会是治理的新主角,这个市民空 间提供了更为直接、更为紧密、更为持久的参与,它比传统意义上公共的或政治 的部门更能切实地改善和塑造我们的生活。公民社会可以通过浸透着合作、大度、 默契、容忍和共同寻求的价值、风格和方法来完善治理。

    非政府非营利环境资源组织,是指从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 境资源的活动的第三部门,它们的活动宗旨、目标、组织形式、活动的原则和方 式、成员的组成和道德信仰都与环境资源问题、环境资源保护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有关。这些组织除了第三部门的共性外,还具有热心于保护环境,富于环境道德、 环境意识、环境文化、环境科学技术和环境法治观念等特点。由于中国的特定国 情,中国的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 织和群众运动的特点。

    3.1.2 掌握社会调整机制的特点 主要通过第三部门发挥调整作用的机制称为社会调整机制。非政府营 利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向其成员提供关系到人的尊严的非垄断性公共物品。

    民间 组织发展壮大后,它们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它们或是独自承担起社 会的某些管理职能,或是与政府机构一道合作,共同行使某些社会管理职能。由民间组织独自行使或它们与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便不再是统治,而是 治理。所以,玛丽-克劳德?斯莫茨这样说:“关于治理的多项研究都以唯一的 一个前提为出发点:现代社会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分裂,是一张由大量相互差别、 各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组成的网。诸多社会部门(消费者、运输用户、狩猎者、 店主等协会)有能力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资源,却无需考虑它们的活动在总体 上将对社会造成什么后果;
    它们组织网络,制定自己的标准。” 之所以要采取社会调整机制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因为政府调 整和市场调整机制的局限性,也是因为社会调整方式的特点和优势。由于现行的 政府体制,政府往往以代表公共利益的身份出现,但政府不是公共利益的唯一代 表,并不总是代表公共利益,更不总是不偏不倚地代表公共利益;
    政府主要代表 强势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代表社会管理阶层的利益,代表在经济上占优势的主导 阶级或大财团的利益。另外,政府目标具有多重性,其中许多目标与环境保护相 悖,政府行为主要考虑的是政治方面和政治影响。由于政府结构和代表的局限, 政府调整往往失灵或无效。由于现行的市场机制,市场主要代表商人的利益,企 业或商人根本缺乏环境保护的动机和要求,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经营活动要 么是对市场要求的被动适应,要么是迫于政府管制或公众压力;
    市场主体的主要 目标是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或企业最大利润,对那些缺乏市场利益的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对外部性问题,往往发生市场失灵现象。

    事实说明,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是“市场 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表现。市场本身存在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缺陷,市场机制 运行的基本出发点是假设市场主体都是一味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或利润的“经 济人”,这种经济人往往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而损害别人的利益。政府行政 制度也存在某些缺陷,行政机制的后盾是国家强制力或行政强制力,这种机制容 易将一部分人的不合理的意志强加给其他人,使造成外部不经济性的行为人缺乏 进一步减少外部不经济性的积极性,甚至在经过行政许可后对其外部不经济性产 生心安理得甚至扩大外部不经济性的倾向,如在缴纳排污税后产生污染环境合法 的思想。对于导致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单纯依靠产权界定下的 市场交易、公共支出下的政府制度,都难以克服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弥补弥补政 府行政制度和市场制度的不足,通过社会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特别是作为市场制度 主体的“经济人”和作为政府制度主体的“政治人”在道德上的自律,对于抑制产生 环境污染破坏的外部性具有重要意义。有些西方学者将通过社会道德对外部不经 济性的约束称为良心效应(conscience effect)或社会制裁(social sanctions)。

    这种良心效应的基本含义是:产生或引起外部不经济性的行为是一种缺德的或败德的行为,行为人对自己造成或引起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损 失深感不安,在良心的驱动下主动减少其外部不经济性即环境污染和破坏,或者 主动对受到损害的诸方予以各种形式的补偿。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些大量的小规模环境行 为共同作用和不断累积的结果,少数管理不善的大企业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所占的 比重并不大。对大量的小型企业和分散的个人 ,采用行政管理的方法往往不能 见效,如果真正要对这些小型的、大量的行为都予以行政控制,必将带来沉重的 财政负担;
    而社会调整方式恰恰在这些领域可以弥补政府或行政调整的不足。通 过政府外的力量(主要指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民)来进行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 由于他们不属于政府编制、不拿国家工资、不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必然能减少行 政费用和国家财政负担。社会调整方式将非政府的社会力量作为调整的主体,将 非政府非营利和社会大众置于基础性地位,将调整的重点放在具体的环境冲突的 化解方面,因而适宜于大量发生的、分散度较大的、面广的行为,适宜于微观环 境管理事务。从利益角度看,社会调整依靠不同于单纯经济利益的其他多种个人 利益机制,依靠公众认识自己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定的环境权益是启动社会调 整的动因和保障,主体采取环境保护行动是出于追求环境利益的需要。从道德角 度看,社会调整依靠社会舆论、公众意识和道德风气,不少公众采取的环境保护 行动往往是环境文化、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催化的产物。

    3.1.3 促进中国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要建立健全我国的第三种调整机制即社会调整机制,前提是建立健全 我国的非政府非营利环境资源组织(简称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要根据中国 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的特点和弱点,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将中国环 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的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

    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是环境保护领域的民间组织,是我国第三部门 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发展环境保护事业、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依 靠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参加。公众和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对环境资源保护 的参与方式和参加程度,将决定环境资源保护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

    1996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对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 织和群众运动已给予高度重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键在题为“依法保 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阐明了我国对待环境资源保 护群众组织和群众运动的政策,他指出:“环境保护事业需要群众团体和广大公众的关心和参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建立社会公 众的环境保护参与和监督机制,是强化环保执法的群众基础。各级政府要保护公 众参与的积极性,提供参与的机会。在制订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过程中,要充 分听取公众的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和民主,这也是进行环保教育和普法宣传的 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挥各种群众组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作用”,“对于关心环 境保护事业的各种环保群众团体,应该积极支持,加强领导,引导其健康发展”。

    他还特别表扬非政府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自然之友”等环保群众团体,在宣传 环境保护、唤起公众环境意识、提倡环境社会公德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接 着,《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日)明确规定了“建 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 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的政策。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 月28日)、《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等法律均已规定公众参与的 内容。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和群众组织的作用范围 和不足。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不可能代替政府组织。任何群众运动和群众组织 都有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如某种程度的自发性、无组织计划性、分散性等(相 对于政府行为而言)、所代表利益的有限性等,环境保护群众组织也不例外。目 前有些国家出现的少数 “恐怖环保”的组织,已经引起包括大多数环保分子在内 的人民的反感。例如,美国“地球解放阵线”自1997年开展活动,1998年10月破坏 了科罗拉多州的几栋楼房,2个月后袭击了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家木材公司,2000 年12月实施了4次攻击性活动。他们奉行的“武力环保”活动,逃避警察监督,已 经造成多起财产损失。因此,应该制定正确的政策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扬长避 短,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奉行的是“竞争──合作主义”,这种主义赖以成立 的基本条件是:一是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培育,二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改 善,三是扩大民主参与和健全法治体系。为了促进和保障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 的发展,必须坚持我国宪法规定的信仰、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原则,坚持“多 元性和多样化”的原则,坚持“政(政府组织)群(民间组织)分开”和“依法管理” 的原则。为了发挥环境资源保护组织的积极作用,应该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公民 和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的环境权、知情权、参与环境管理权,支持、鼓励和保 障公众和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参加环境资源管理监督、提起环境资源方面的公 益诉讼(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逐步形成有效的环境资源社会调整机制。3.2 根据治理的特征建立健全中国的环境资源治理机制,使中国的环 境治理法治化 与第三种调机制相连的是治理理论。治理和善治理论是21世纪国际社 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之一,它所提倡的一些价值日益具有普遍性。20世纪90年代以 来,对治理(governance)、善治(good governance)和治道变革(governance transitions)的研究,是各社会科学的学者为了理解公共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发 展趋势,解决公共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新问题而发明的新词汇。根据一些学者的 说法,善治与治理,目前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范畴。

    从 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治理理论是人类在寻求解决社会一致和有效性问题上做出的 一次深刻的认识转折与制度突破。新的调整机制应当是多中心的、自主的、分工 合作互为补充的治理结构,私人经济部门和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第三部门或公民 社会在新的治理结构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研究和建设中国的环境资源治理机制(即第三种调整机制),首先应 研究治理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为其法治化创造条件。

    3.2.1 深刻理解治理的特点 英语中的“治理”一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 纵。长期以来它与“统治”(government) 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于与国家 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但是,自从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 和经济学家赋予“治理”或“治道”(governance)以新的含义,不仅其涵盖的范围 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经典意义,而且其涵义也与“统治”相去甚远。它不再只局限于 政治学领域,而被广泛作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不再在英语世界使用,并且开始在 欧洲各主要语言中流行。目前所使用的“治道”(governance)概念不同于习惯上 所说的“统治”(government),根据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 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治理或治道的定义和含义如下:治理是各种公 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 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 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它有4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治理过 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
    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治理不 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主要 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 理,其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治理模式一方面要求多元竞争、权力分化,另一方面又强调多元合作、权力整合,最终达到“和而 不同”的“和合”政治哲学境界。从政府角度看,“治道”(governance)的基本含义 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以满足公众的需要,是指公共事务的 管理过程。它大致有三方面的含义:政权的形式,如总统制、议会制等;
    在管理 国家经济和社会事务中运用公共权力的方式;
    政府设计、规划和实施政策的方式, 以及履行政府职能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治道的含义是,为实现经济 社会发展,在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资源的过程中运用公共权力的方式。简言之, 治道是关于治理公共事务的道理、方法、逻辑等。

    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罗茨(R.Rhodes)列举了六种关于治理的不同定 义。这六种定义是:(1)作为最小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它指的是国家削减 公共开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2)作为公司管治理,它指的是指 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3)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 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4)作为善治 的治理,它指的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5)作为社会-控制体 系的治理,它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6) 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它指的是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

    研究治理理论的学者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对流行的各种治 理概念作了一番梳理后指出,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们对作为一种理论的治理已经 提出如下五种主要的观点:(l)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 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它认为政府并 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 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2)治理意味着在为 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线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它表 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 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这 样,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线和责任便日益变得模糊不 清。(3)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 依赖。进一步说,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
    为达到目的,各个 组织必须交换资源、谈判共同的目标;
    交换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各参与者的资源, 而且也取决于游戏规则以及进行交换的环境。(4)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 成一个自主的网络。这一自主的网络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威, 它与政府在特定的领域中从上述各种关于治理的定义和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治理一词的基本 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 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 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所以,治理是一种公 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 理方式。从理论上说,治理它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笛卡尔的两分法传 统研究范式,即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民族 国家与国际社会、社会与自然对立,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两者整合或合作过 程;
    它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国内和国际公共事务、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 关系的新规制和新机制;
    它强调管理就是合作;
    它认为政府不是合法权力的惟一 源泉,公民社会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
    它把治理看作是当代民主的一种新的 现实形式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研究的贡献,具有积极的 意义。

    不少学者认为,区分治理与统治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治理的前提条 件,如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罗西瑙(James N. Rosenau)在 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明确指出:治理 与政府统治不是同义语,它们之间有重大区别。他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 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与统治不同,治理 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 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换句话说,与政府统治相比,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

    它既包括政府机制,同时也包括非正式的、非政府的机制。让?彼埃尔?戈丹认 为:“治理从头起便须区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概念。” 治道与统治的最基本的区 别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不一定是政府机关;
    而统治的权威则必 定是政府。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 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治道是政治国家与公 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 的合作。治道的主要特征“不再是监督,而是合同包工;
    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是 权力分散;
    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
    不再是行政部门的 管理,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
    不再是由国家‘指导’,而是由国家和私营部门 合作”。

    治理与统治的最基本的、甚至可以说是本质性的区别就是,治理虽然 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
    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统治 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治理的 主要特征“不再是监督,而是合同包工;
    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是权力分散;
    不再 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
    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 市场原则的管理;
    不再是由国家‘’指导‘’,而是由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所以, 治理是一个比政府更宽泛的概念,从现代的公司到大学以及基层的社区,如果要 高效而有序地运行,可以没有政府的统治,但却不能没有治理。

    3.2.2 掌握构成善治的条件 治道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但治道也不是万能的,它既不能 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 的配置。治道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也可能发生失灵的现象。“治道”危机的主 要表现有:三种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在公与私之间很很难明确或消弥 其界限;
    很难通过法律确立一个可以预知的政府行为模式、第三部门行为模式;

    政府优先考虑的事项与其发展目标不一致;
    政府封闭的、不透明的决策体制和信 息封锁导致浪费和腐败。为了克服治道失灵或治道危机,学者们提出了“善治”、 “有效的治理”、“元治理”(meta-governance)等概念,其中以“善治”最有影响。

    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主要特征是三种组织 (行政性政府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或三个部门(公共部 门、私人部门、私人公域)对社会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 种新颖伙伴关系,是两者共存的最佳状态。从全社会的大范围看,善治离不开政 府,但更离不开公民;
    从某个社区的小范围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不能没有 公共管理。政府的治理需要通过公众参与加以改善,公众参与治理需要政府的引 导。善治有赖于公民的自愿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 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20世纪90年代以来善治的理论与实践之所以得 以产生和发展,其重要原因就是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的日益壮大。正是公民社会 的成长与壮大,才引起当代社会治道的变革和治理结构的变化。治道水平的高低 关系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是否强劲、合理、持久。治道水平的改进取决于 法制建设与制度创新,取决于政府和民众转向制度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决心和 效果。在市场经济中,国家和政府应该是经济行为规则的制定者、实施者和看护 者,是经济纠纷的中立裁判者。现代治道就是要在制度层面上创立一个中性的现 代国家政府,在经济层面上维持一个公平竞争的自由市场,在社会生活中建设一 个合作、协调的私人公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 官民合作为特征的善治,这是第三种种调整机制最基本的价值所在。第三种调整机制就是通过构建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合作、营利 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合作、强制与自愿合作的社会调整 机制,弥补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达到对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善治”。

    关于衡量善治的标准或构成善治的基本要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归纳, 包括但不限于合法性(legitimacy)、透明性(transparency)、责任性(accountability)、 法治(rule of law)、回应性(responsiveness)、有效性(effectiveness)以及参 与、有效、稳定、廉洁、公正等,笔者重点介绍如下几种要素:
    (1) 合法性(legitimacy)和法治(rule of law)。这里的合法性即 正当性,是指社会秩序和权威被公众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与法律规 范没有直接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看是合法的(legal)东西,并不必然具有合法 性。只有那些被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内心所认可的权威和秩序,才具有政治学中所 说的合法性。合法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便越高。取得和增大合法性的主要途径, 是尽可能增加公民的共识和政治认同感。所以,善治要求有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 者最大限度地协调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以便使公共管理活 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同意和认可。这里的法治,是指根据法律而不是按照个别 人的意志治理国家;
    法治的核心是强调主权在民、民主政治、法律权威、法律治 理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治是一种通过法律来体现、实施和保障的和谐有序 的社会秩序,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律是三种组织和公共管理 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 的直接目标不仅是治民、而是重在治官,是管理经济、社会和环境事务,维持正 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及其他基本政治权利。法治与人治相 对立,是政治专制的死敌。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法治,才能使公共权力的运作达 到依法行政与依法自治的合作。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 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善治。

    (2) 稳定性(Stability)与公正(justice)。稳定性是指社会或人类 生态系统内部各组织、各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或良性循环,意味着社会生活(包 括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平与安全、团结与睦、稳定与有序、居 民的安全以及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连贯性等。社会或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公民 的基本人权、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一个 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主 政治的有效推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或人类生态 系统的稳定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社会或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也是衡量善治的重要指标。公正一般指不同种族、性别、阶层、文化程度、宗教和政 治信仰的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权利上的平等;
    还包括在人类生态系统 中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在当代,作为善治要素的公正特别要求有 效消除和降低富人与穷人、富国与穷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之 间的两极分化,维护妇女、少数群体、穷人等弱势人群的基本权利。社会或人类 生态系统只有公正、公平才能稳定。

    (3) 责任性(accountabilit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这里的责 任性包括回应性(responsiveness)和廉洁性(cleanness)。责任性是指人们(包 括三种组织)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对自 己的行为负责。在公共管理中,它特指与某一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 的义务。责任性意味着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 职能和义务。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地履行他或它应当履行的职能和义务,就是失职, 或者说缺乏责任性。公众,尤其是公职人员和管理机构的责任性越强,表明善治 的程度越高。善治要求运用法律和道义的双重手段,增强个人及机构的责任性。

    回应性是指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 应,不得无故拖延。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 和回答问题。回应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也就越高。廉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奉公守 法,清明廉洁,不以权谋私,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寻租。严重的腐败不仅会 增加交易成本,增大公共支出,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而且会破坏法治,腐蚀社会 风气,损害社会的公正,削弱公共权威的合法性。所以,公职人员的廉洁直接关 系到治理的状况。有效性是指组织运转和管理活动要讲究效益和效率,要以尽可 能小的或尽可能合理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最佳的效益和综合的效益。有效 性还包括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最大限度地降低管 理成本和社会成本等内容。善治应该克服或减少无效的或低效的管理活动。善治 程度越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4) 透明性(transparency)与公众参与(civic participation/engagement)。

    透明性是指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公共信息的公开性。每一个公民都有 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共信息,包括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法 律条款、政策措施、行政预算、公共开支以及其他有关的公共信息;
    第一种社会 组织都有义务提供和报告自己所掌握的公共信息。透明性要求上述这些公共信息 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 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透明程度愈高,善治的程度也愈高。这里的 参与主要指公众对涉及公共利益和自己利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活动的参与。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 程。善治推行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第三部门、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依靠公民 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从全社会的范围看,善治离不开政府,但更离 不开公民;
    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

    治理与善治理论与传统政府统治理论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其适用范围 超越了国家的界限甚至人域即进入了人类生态系统。当人们将治理的分析框架应 用于国际层面甚至超越人域时,全球治理理论或地球村治理理论便应用而生。全 球治理又称“世界范围的治理”、“全球秩序的治理”等,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 际规制(regimes)和其他国际治理措施解决全球性的冲突、生态、人权、移民、 毒品、走私、传染病等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秩序。

    研究全球治理的著名学者安东尼?麦克格鲁说:“全球治理不仅意味着正式的制 度和组织……国家机构、政府间合作等……制定(或不制定)和维持管理世界秩 序的规则和规范,而且意味着所有其他组织和压力团体……从多国公司、跨国社 会运动到众多的非政府组织……都追求对跨国规则和权威体系产生影响的目标 和对象。很显然,联合国体系、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活动是全球治理的 核心因素,但是,它们绝不是惟一的因素。如果社会运动、非政府组织、区域性 的政治组织等被排除在全球治理的含义之外,那么,全球治理的形式和动力将得 不到恰当的理解。”地球村治理实际上就是指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治理。关于全 球治理和地球村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委员会在其《我们的全球之家》中作了比 较充分而全面的阐述。该委员会认为:“要提高全球治理的质量,最为需要的, 一是可以在全球之家中指导我们行动的全球公民道德,一是具备这种道德的领导 阶层。我们呼吁共同信守全体人类都接受的核心价值,包括对生命、自由、正义 和公平的尊重,相互的尊重、爱心和正直。”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些普世价 值,该委员会为全世界公民制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包括:安全的生 活;
    公平的待遇;
    为自己谋生和谋取福利的机会;
    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人们之间的 争端;
    参与各级治理;
    为摆脱不公正而进行自由、公平申诉的权利;
    平等的知情 权;
    平等地分享全球共同利益的权利。相应的义务是: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安 全和福利的影响;
    促进平等,包括性别平等;
    追求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共同资 源,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
    保护人类的文化和知识遗产;
    积极参与治理;
    努力消 除腐败。今天,虽然仍有一些思想家支持一个世界政府,更多的人则关注其他实 体产生和支持下的制度化权威。目前至少有10个描述世界政治的相关术语已经得 到人们的认可:非政府组织、非国家行为体、无主权行为体、议题网络(issue network)、政策协调网( policy networks)、社会运动、全球公民社会、跨国 联盟、跨国游说团体和知识共同体(epistemic community)。全球治理的对象,包括已经影响或者将要影响全人类的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基本人权、跨国犯罪 和生态环境等跨国性问题。其中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防治、生态环境的建设、稀有动植物的保护等,如国际石油资 源的开采、向大海倾倒废物、空气污染物的越境排放、跨国酸雨、气候变化、臭 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有毒废料的国际运输、渔业捕捞、濒危动植物种 保护、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枯竭等。

    3.2.3 加快治道变革,建立健全中国环境资源治理机制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治道变革方 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并没有建立健全法治化的治理机制。这方面还有大量 的工作需要我们继续进行,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在环境资源领域尤其如此。

    笔者认为,加快环境资源领域的治道变革,给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提出 了新的任务,必将形成一些新的环境资源法学研究热点问题。结合我国环境资源 法制建设的实践,这方面的热点、重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环境资源治理的方法、方式、措施和制度。二是研究如何实 现环境资源善治,善治的内涵、要素和标准。三是研究政府适应第三部门要求的 治道变革。四是研究如何将政府行政调整、市场调整和社会调整如何有机地联系 起来、结合起来,如何实现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的一体化或整合,形成环境资 源法的综合调整机制。五是研究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如何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型 向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第三部门并重或整合的方向发展,研究环境资源行政法 (公法、管理之法)、环境资源民法(私法、商法)和环境资源法经济法(经营 之法)功能的分离、互补与整合。具体来讲,包括:研究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如 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和环境产业的民营化,将公共事物引入内部市场机制,将产权 机制引入公共物品和公有财产资源的管理;
    政府如何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如何以 环境资源市场为基础作出亲环境资源市场的政策选择,政府行政行为如何实现与 市场功能的衔接和配合;
    研究政府行为的法治化,特别是对营利性企业组织和第 三部门如何依法加强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指导、行政协调和行政合作;
    研 究政府环境决策的民主化,如何增加决策的民主化、执法和透明度和信息的公开 化,如何保障公民和环境资源保护组织的环境权、知情权、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权;

    研究政府权利的多中心化,政府在保证政府职能有效实施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和 协调好与营利性企业组织、第三部门的关系,如何培育环境资源市场和第三部门, 增强行政机制的适应性、包容性,减少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社会调整机制的冲 突与磨擦,降低行政机制的实施成本,建立政府与市场、政府场地第三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
    环境资源行政管理模式如何从“秩序与管理型”向“给付服务型”转 变,如何在“权力型”的基础上开拓“非权力型”的行政管理空间;
    营利性的企业组 织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承担某些虚拟的政府职能;
    如何贯彻利益共生、利益 增进、利益促进原则,促进环境资源的产业化、环境企业的市场化和环境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3.3 第三种调整机制在中国社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种调整机制在中国最富有前景的应用,是通过这种调整机制促进 中国社会的生态化。为此,必须将社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结合起来,并努力使中 国社会生态化的进程法治化。

    3.3.1 社区建设与社会生态化 本文的社区(community)不仅仅指社区组织,而是指社会的一个层 次或社会的缩影,是可以具体观察到的现实社会细胞即小社会:社区首先是一个 地域概念,占有一定的环境和自然资源;
    社区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人口或人群;
    社 区中的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了某种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 并有紧密的社会交往,形成地域性群体。社区是由一定区域内的政府组织、居民 和环境组成的综合体,是国家的一个重要层级。在中国,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地 域范围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的稳定和发展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的基础。

    无论是发展环境资源保护群众组织,还是发展第三部门,最踏实的一 步从基层社区建设入手。联合国所倡导的“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 区生活并与政府组织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进一步协调 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与整个国家的生活合为一体,进而使社区发展成果为国家 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各国社区建设的一个 重要发展趋势和特点,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 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区范围内建设各种生态区,逐步实现社区生态化、社 会生态化。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形成的生态自治主义 (Ecocomunalism)、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m Marxism)、新马克思主义主义 (Neo-Marxism)、生态社会主义(Ecosocialism)和生态马克思主义(Eco-Marxism),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社会的主张和途径。生态自治主义者提出了走向绿色 社会之路,这就是创建生态社区或绿色社区;
    绿色社会是一个合乎自然的、合作 和谐的社会,是在生态学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态社区,是一个在人与人的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消灭了统治、征服与压迫的绿色社会。1965年穆利?布 肯(Murray Bookchin)发表了《生态学与革命思想》一书,认为,人类社会组 织形式是整个生物社会的一部分和自然的扩展,是一个生物与人类结为一体、和 睦相处的社会。为了走向绿色社会,在美国兴起了所谓“第四世界运动”,意思是 如同第三世界努力摆脱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殖民统治一样,他们要摆脱资本主义 制度而创造资本主义沙漠中的绿洲。在80年代末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剧变后,西方 学者曾广泛讨 在新的一轮社区建设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社区环境和社区组织、人与 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建设。例如在美国,“自30年前提出‘放眼眼全球,立 足本地’(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以来,它已成为整整一代人保护环境的 战斗口号。但它所激发的理想──各个社区动员起来,从自家后院着手,为整个 地球的健康负责──仍然是口号多于现实。如今,公众强烈反对城市和市镇发展 失控和拙劣规划,即众所周知的‘无序扩张’,在其激励下地方性环保运动焕发出 新的生机。” “随着人口增长引发对住房、道路以及相关服务需求的飚升,千百 万人看到无序扩张的恶果覆盖自然景观,侵蚀他们社区的特色。除了交通阻塞和 破坏美景带来的沮丧之外,污染严重化、地方供水紧张,以及树木、湿地、农田、 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开阔空间的迅速消失等也引起了日益增长的关注。由市民、 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和公众官员组成的联盟急于寻求解决办法,组织了名为‘明 智发展’、‘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的各种运动。” 由自然资源保护协 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出版的新书《解决无序扩张:全美明智 发展社区范例》(Solving Sperawl:Models of Smart Grouth in Communities Across America)介绍了35个例子,说明一些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如何找到克服无序 扩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办法。

    一些美国全国性、各州及地方团体 联合成立了“明智发展美国”(Smart Growth America)组织 ,该组织成员之一的 美国规划协会(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APA) 启动了一系列项目 以支持“明智发展”的创新建议,其中包括最近完成的为土地使用规划设计新示范 法律的7年项目。曾任美国内务部长的布鲁斯?巴比特(Bruce Babbitt)在2001 年11月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演说中宣称支持在城市和社区建设中采用生态方 法,他表示,在为21世纪制订环保蓝图时,美国必须从目前土地使用上的“以人 为本”的决策方式转换到一种“立足生态”的规划制度上来。

    《立足生态的城市土 地使用规划》(Ecologically Based Municipal Land Use Planning)一书的作者霍纳 切夫斯基敦促各社区重新将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高于一切的发展前景来使用,使保 护地区的“生态基础设施”成为此类计划的最优先考虑因素,强调“我们需要回到 考虑总体规划,回到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上来”。3.3.2 社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在中国的结合 在中国,为了推进循环经济,进行生态省、生态市、模范城市、生态 县、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组 织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1995年3月发布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 设规划纲要》,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从1996年至1999年,全国先后分4批开展了 15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生态省2个(海南省、吉林省),生态地、 市(盟、州)16个,生态县(市)129个,其他7个。1999年完成第一批33个生态 示范区试点单位的考核验收,2000年3月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第一批17个生 态示范区。2001年新增13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85个国家生态示范 区建设试点,到2002年国家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地区已经达到297 个。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决定在全国开发创建文明小城镇的活动。中央文明委发出了《关于在城市深入开 展创建文明社区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结 合贯彻该《若干意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启动争创“环境执法全国100 佳活动”。2001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印发了《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 制导则》(试行)。2001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该计划明确提出:“十五”期间,国家计划新建12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00个生 态农业示范县,积极推进海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等生态省建设;
    建 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调蓄区和防风固沙区等15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40 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到2005年,使全国6%的县(市、区)成为社会经济持 续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良好地区。2002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我国于1990年代开始建设生态城市的探索。1995年以来,在生态市、 生态县、生态村、生态住宅、生态农场、生态小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层次建 立了一批很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到2001年全国已经先后命名了张家港(1996 年授予)、深圳、大连、珠海、威海、厦门(以上是1997年授予)、中山、昆山、 烟台、荣成、莱州(以上是1998年授予)、海口、汕头、苏州(以上是1999年授 予)、青岛、文登(以上是2000年授予)、杭州、宁波、大庆(以上是2001年授 予)等19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划到2005年建设50个环 保模范城市和200个环境优美城镇。在生态县、镇和社区建设方面,2001年10月 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 确定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的通知》,确定了115个镇(县城)作为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在生态园区(包括生态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工业园区、生态农 业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建设方面,国家经贸委决定在“十五”期间推进北京、 上海等10个城市和化工、冶金等5个行业的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工作,推进清洁生 产工业园区示范试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计划在“十五”期间创建15个ISO14000 风景名胜示范区、新建5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示 范样板。

    199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1999年2月6 日,省人大第二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
    第二届八次会议 于1999年7月30日通过了《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同年3月30日,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批准海南省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为了为生态省建设提供理论、舆 论支持,传播生态文化,成立了“海南省生态环境教育中心”和“海南省生态文化 研究会”,组织召开了各种形式的生态省建设研讨会。

    2001年12月1日,吉林省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决 定从2001~2030年,利用30年时间进行生态省建设。

    3.3.3 运用第三种种调机制促进中国的社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结合 2002年8月,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协会、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中国生态学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在深圳市召开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

    这次会议讨论通过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明确提出了21世纪城市发展 的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与行动措施,阐述了建设生态城市包含的5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生态安全;
    二是生态卫生;
    三是生态产业代谢;
    四是生态景观整合;

    五是生态意识培养。该宣言呼吁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建设 生态城市,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和旧城的生态改造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 励手段,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城市设计、管理生态恢复工作。

    目前,海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等建设生态省和 生态社区的基本作法和经验如下:将生态省建设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 省战略、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城市化、信息化等工作结合起来,将人口、资源和 环境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指标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 之中,坚持经济建设、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
    以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为指导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工业园区,可 以加速工业体系的生态化进程,做到产品无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工业经济生 态化的有机统一,从原料、产品、企业、区域等方面实现生态化;
    结合农业结构 调整“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业园地、基地;
    结合工业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或关停高消耗、 高污染的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产品;
    结合 城市化、小城镇建设,把生态省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保护和建设一 批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社区和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在 抓好试点和样榜的基础上,由点到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坚 持公众参与原则,发动和依靠公众参与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村镇和生 态社会建设,特别是要依靠公众进行生态社区建设;
    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省 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紧生态文化和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通过 生态文化的长期渗透,促使各级领导和公众逐步树立明确的生态价值观、绿色消 费观,以及主动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责任意识,从而为这项工作打下广泛、坚实的 社会基础;
    制定有关生态省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对生态省建设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建设生态省活动的执法和司法,把生态省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当代中国社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中的第三 种调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相互合作、协调的社区内的行政性政府组织、营 利性企业组织和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建设相互依靠、补充、促进的行政调整机制、 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
    建设一个公正、权威、廉洁的社区政府和高效的 行政机制;
    建设一批自主、自我管理的营利性企业组织和一个统一、开放、自由 买卖、公平竞争的市场和市场机制;
    建设一些自愿、自治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和 一个合作、协调的治理机制;
    建设一个清洁、舒适、生态平衡的自然环境和人工 环境,包括保护和改善山水园林,建设和改善城乡住房、交通道路设施和其他城 市基础设施等;
    建设各种生态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和清洁工厂;
    加强社区的精神 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事业,提高社区的文化、 科技、教育和道德水平;
    建设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
    建设人与自然之间的 和谐共处关系;
    实现社区的民主化、法治化、市场化和生态化、实现社会范围内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1. [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贾西津、魏玉等译:《全球公民社会 ──非营得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Development, Edited by Zhao Liqing Carolyn Iyoya Irving, First Published in 2001 by Hong Kong Press for Social Sciences Limited. 赵黎青和Carolyn Iyoya Irving编辑的《非营利部门及其发展》 (英文),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 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4. 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 邓正来著:《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6. 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1995年版。

    7. 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The Emerging of Civil Society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Governance in Reform China),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2年版。

    8.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State and Civil Society),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9. 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8。

    10.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武汉大学法学院·蔡守秋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三种机制 第三种调整机制(下)》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