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民法论文 > 历史人物论文1500字 近代历... 正文 2019-09-23 09:10:49

    历史人物论文1500字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范文一:以《囚歌》看叶挺 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

    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 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 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 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 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 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 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 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 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 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 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 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 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 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 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 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没.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 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4月8 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同机遇 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 朽》的悼念文章。

    [讲解]: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 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 期的无理 拘押。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 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 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 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 出来。一方面,反动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另 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随后的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廖廖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 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 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 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 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自由的精灵被隔绝 在法西斯的高墙之外,受难的人们时时渴求着自由的温存,却无法与之结合。牢 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 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 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 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对于自由的信徒,革命的斗士,死亡并不是什么骇人的东西。他们明 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们已与死亡比邻而居。志士的被囚,对很多人来说,这 便可能是他们整个抗争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们无惧于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是 他们生命中的最后辉煌。叶挺高歌“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种意味。

    实际上,在他们选择成为自由斗士的开始,他们便已领悟到这选择与死亡之间存 有割不断的脐带。“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 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 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叶挺将军的诗》一文中曾如此评价叶挺将军的《囚歌》:
    “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叶挺将军的这首诗,曾被谱 上乐曲,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一起,被囚禁在这所法西斯集中营中的志士们所 咏唱,维持着他们作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严。

    叶挺囚居旧址 在恩施市老城西门外高井河西岸。叶挺(1896一1946),字希夷,广东 惠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 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 命军独立团团长、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后,因第六战区 司令长官兼湖北省府主席陈诚与其同为原保定军官学校同窗,为做“转化工作”, 于1942年冬,被国民党转囚于当时的湖北省府所在地恩施。故居地背靠红色砂山, 面对小河与城墙,与外界隔绝,其地形极易看守。旧址为土木结构民居,中为木 构架,围以土墙,正屋3间,东厢房2间,建筑面积共180平方米。原为富户李子 尚产业,后为佃户刘贵金居住。叶挺因此时与夫人李秀文、长女叶杨眉住正房, 刘贵金住厢房,看守居于西室。1943年夏曾转押广西桂林,至年底再次押回恩施, 次子叶正明、四子叶华明,亦曾随住,直至1945年9月押往重庆。1983年,叶挺 国居旧址经过维修,并扩建了纪念馆330平方米,以及将军亭、纪念碑等。--------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 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 期的无理拘押。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 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 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 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 出来。一方面,反动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另 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随后的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这廖廖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 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 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 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 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自由的精灵被隔绝 在法西斯的高墙之外,受难的人们时时渴求着自由的温存,却无法与之结合。牢 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 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 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 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对于自由的信徒,革命的斗士,死亡并不是什么骇人的东西。他们明 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们已与死亡比邻而居。志士的被囚,对很多人来说,这 便可能是他们整个抗争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们无惧于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是 他们生命中的最后辉煌。叶挺高歌“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种意味。

    实际上,在他们选择成为自由斗士的开始,他们便已领悟到这选择与死亡之间存 有割不断的脐带。“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 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 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叶挺将军的诗》一文中曾如此评价叶挺将军的《囚歌》:“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叶挺将军的这首诗,曾被谱 上乐曲,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一起,被囚禁在这所法西斯集中营中的志士们所 咏唱,维持着他们作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严。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论文——蒋介石 关键词:蒋介石 性格 对政治生涯影响 摘要: 由于任何时代具体的社会生活都是异常复杂,评价历史人物是 不应有固定的限制或一个适用于万世不变的公式性的标准的。

    有的学者说:评价历史人物,不仅要看其阶级性和政治实践,更重要 的还要看个人素质。因为个人素质是由许多条件构成的,如经济条件、政治条件、 家庭教养、传统道德观念和知识文化素质等等。

    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个人都是一定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 代表者,任何个人的活动,都受到他们所属的那个阶级和社会阶级斗争形势的制 约与规定。因此,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需要对他们进行阶级分析。但仅以阶级 成份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标准,便极容易否定中国历史上一切卓越的历史人 物,造成民族虚无主义,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 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中国历史上对社会进步有过积极贡献 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等差不多都属于剥削阶级。所以我们在对历史人物 的评价时应回避中国传统道德观对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消极影响。

    鉴于此,本文着重于对蒋介石个人性格的探讨,而对众所周知的关于 蒋介石的生平政治实践不在多费笔墨。

    正文:蒋介石简介 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 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 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 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1948年召开国 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 及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蒋介石不论是成名之前还是之后, 都饱受着生活带来的折磨,以至于形成他残暴,孤僻,专横,狭隘,多疑,极端 的性格。

    首先让我们探讨下蒋介石的出身,按中国传统来说蒋介石的出生是受到歧视的。他母亲是二婚,当过尼姑,似乎不怎么光彩。他爸爸是盐商,在过去也不 是什么光彩职业。这对一个小孩来说就从小蒙上了阴影,很自然的滋生出自卑, 孤僻的性格,这也成为蒋遭受人生苦痛,无法正视自己的根由,因为他从心里就 不愿接受自己,不愿做回真实的自我。

    蒋从小顽劣,据记载,奉化有旧历新正参拜宗祠后分芝麻糖的习俗, 但蒋介石小时候不肯按次序领糖,要抢先。经别人阻止后,竟倒地弄得满身污泥, 然后往人群中乱钻,别人只好让他先领。又据蒋介石同学蒋周兰的女儿玉英说, 蒋介石在私塾读书,不守规矩,遭塾师打手心,但还未打着,就已倒地打滚哭闹。

    他哥哥因为同他不是一个妈妈生的,对他妈妈非常不孝。据他养子蒋纬国晚年说, 蒋在四五岁时,曾经误将取暖用的『夹炉』当成坐的『板凳』,致使他的臀部和 阴囊都受到了严重的灼伤,后来为了止痛在其阴囊上涂沫了猪油,因为狗的咬伤, 丧失了生育的能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蒋的心灵,给遭受创伤的心又撒上 了一把厚厚盐。

    蒋不断遭受着来自家庭内部的折磨,家庭的矛盾让他变得暴躁,多疑。

    据他养子蒋纬国晚年说,蒋怀疑毛福梅有外遇,一次抓住毛的头发,将毛从二楼 拖到楼下, 毛向他跪下,请求不要将自己赶离家门,他还又踢又骂。他的小老婆姚 冶诚好赌,他天天同姚吵架,气不过就经常在日记里咒姚为何不死。对于小舅子宋 子文也特别讨厌, 经常怀疑他居心不良,骂他跋扈,少年得志;骂姨夫孔祥熙是头 猪,骂外甥孙科是阿斗。

    由于封建传统的影响,蒋介石过早的成家,1901年,奉蒋母之命,14 岁的蒋介石与邻村女子毛福梅,在老家浙江省奉化县溪口结为夫妻。毛家一边务 农,一边经商,在当地算是殷实之家。毛福梅的两个哥哥也进过学堂,读书识字。

    但毛家以传统女性的标准管教女儿,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毛福梅裹着 小脚,还不识字。她又比蒋介石大5岁。此时的蒋介石,已读过9年书。两人无论 在年龄、思想还是在感情上差距都很大,这也就造成了蒋的婚姻悲剧,从此蒋也 就开始走上了逃离的道路,逃离自己的现实生活,逃离与自己没什么感情的妻子, 以至于后来毛福梅遭遇日军轰炸身亡,蒋介石依然可以与日本人狼狈苟且! 不幸 的婚姻,不幸的家庭,更易让从小就走在社会边缘的人走向孤僻,走向极端,他 能让人在某些特殊时刻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而一旦自己发迹了,有了 机会便会想方设法置仇敌于死地。这就是一个变态的心理,在遭受不断的创伤后 的变态! 1921年前,戴季陶作为蒋的最好的朋友,其实很看不起蒋。1920年3月,戴季陶醉酒,「以狗牛乱骂」,蒋介石一时激动,闪过与戴拚命的念头,但他旋 即冷静下来,检讨自己,「彼平时以我为恶劣,轻侮我之心理,于此可以推知」, 「我岂可不痛自警惕乎」!1921年9月6日,蒋介石「随友涉足花丛」,遇见旧时 相识,遭到冷眼,自感无趣,在日记中提醒自己交朋友要谨慎,否则就会被引入 歧途,重蹈覆辙。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蒋逐渐走向影忍,逐渐变得成熟的过程。

    作为一个统帅,最高指挥者,蒋也很常见的有一些与他们的通病,那 就是听不进忠言逆耳,忍不了别人的批评,自以为是. 1943年7月的某日,史迪威 日记中记录了一位中国内阁官员的谈话,其中这样评论蒋介石——“他想成为一 名合乎道德的君主,一名宗教领袖,一位哲人。但他没受过教育!如果他受过4年 大学教育,他也许就能理解现代世界的情况,但我们清楚地看到他对此一无所知。

    他根本不懂。假如他懂的话,情况是会好一些的,因为他想干好。没人对他讲真 话没人。他不爱听不快的事,于是所有人只讲他爱听的。不可能和他讲理跟孙中 山可以但这个人!如果谁顶撞了他,他会勃然大怒。所有人都绕着圈子避开危险 和难题。他不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他大量发布命令如同雪片一般每个人都唯唯 诺诺,他从不知道实际上做到了哪些事。他害怕 老百姓,怕人们议论。于是他 竭力阻止他们讲话。这很愚蠢。这就像是不打死响尾蛇却又不想让它发出响动。” 他非常偏执。在宜昌事件中一片惊慌。他极为紧张,甚至将茶壶和花瓶摔到来访 者身上。史迪威在与军政部长何应钦开会时,惊讶地 发现蒋竟然没有与何讨论过重要的「索茜计划」,「显然,如果何不 知道,军政部里是没人知道了,那么,蒋介石同谁协商呢同厨师,也许,或是他 的伙伴,上帝。这高于一切。这个自大的小东西将决定几个国家的命运。」他嘲 弄、感叹——「这个伟大的独 裁 者,他让他的部队忍饥挨饿,是世界上最大的 傻瓜。」「他[蒋]以为他是主的化身。实际上他是个顽固的小蠢驴。」12月16日, 宋美龄宋蔼龄两人当面告诉史迪威,「她们已近乎精神崩溃。不能入睡。梅说昨 天夜里她祈求了他[蒋]。对我说她做了『一切努力,就差杀了他』。埃拉说,他 在烦的时候就装出一副高贵的姿态。」 正是这样一种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蒋介石的失败,他还是一 个很重视内心的人,自我反省让他更加要去忍受如潮水般袭来的家庭,工作上的 创痛。他比起刘邦他少了广开言路,少了信任,比其曹操他少了求贤若渴的情怀, 少了众多的谋士,少了独立自主。注定他会失败,他无法正视自己,无法从残暴, 孤僻,专横,狭隘,多疑,极端的性格中走出,因为遭受太多的创伤,出生与家 庭给了他沉重的包袱,如果不是宋美龄的鼎力相助,那他更无法面对。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性格有着极大关系,与生活的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 想成就一番伟业,首先要完善个人性格,努力改变自己成长的环境,让自己融入 到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去。这也算是我学习中国近代史人物分析专题这门课的心得 体会吧!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历史人物论文1500字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