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会计理论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电算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CPA行业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会计审计 > 电算会计论文 > 课程顾问必看书籍_院校书籍设... 正文 2019-10-30 07:36:12

    课程顾问必看书籍_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

    相关热词搜索:

    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

    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 课程始终处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职业化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实践性、职 业性,关注技能,寻求课程的系统化教学方案。课程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 以一种教学系统的形式呈现的,改革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构建新的职业化课程教 学体系,是对接职业能力的直接途径。“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承载着与行业 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理论与实践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样本设计、 制作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意与策划能力;
    明确书籍设计制作行 业岗位要求,胜任岗位能力,能够具有在一整套工作流程中与不同岗位的协作能 力。但根据目前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本课程职业化教学特征不明显,教学思路不 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无法与行业职业要求接轨, 脱离实践,具体表现在三个“脱节”上:一是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相脱节;
    二 是课程理论教学与行业印刷技术实践相脱节;
    三是课程教学内容与其对应的职业 岗位实践能力相脱节。“书籍设计制作”课程教学中,必须考虑到“课程”与“职业” 的关系。要根据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纸张材料的更新、设计理念转换以及数字 化新媒体发展等变化因素,对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更 为系统的规划,使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适应社会行业对书籍设计专业人 才的需求。如在数字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带动新传播媒体网络化电子书籍的 发展,折射在课程教学中,基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籍设计教学内容必然需要延 展到网络书籍设计的新空间。因此,解决目前三个“脱节”的教学现象,改革课程 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规范所学习的知识范围和相关的 能力训练,构建基于行业职业岗位划分以及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是 当务之急。“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要以书籍设计行业标准与职业岗位技术要 求为基准,课程理论与实践并行,建立一套适合高职书籍样本设计制作课程的教 学模式。

    一、“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岗位特征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定义为一个职业方向。从 其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分布来看,课程教学内容对应行业中多个就业岗位,并形 成独立的行业岗位区域。目前,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从传统纸质书籍逐渐向网络媒 体的数字化书籍拓展,职业岗位分别也由原来传统的书籍与样本设计、制作和后 期印刷技术等岗位延展到网络数字书籍的新型职业岗位范畴,行业的岗位区域定 位与行业发展方向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对应书籍设计行 业的传统岗位区域,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流程为主线,由书籍前期创意策划、资源整合、电脑制作、印刷制版工艺加工、印刷材料直到印刷装订,涵盖行业流 程中的多个职业岗位。在新型网络数字化书籍岗位区域,除了将传统印刷流程转 换为网络载体技术,前期的设计制作流程是相似的。作为课程而言,将课程教学 内容对应于行业的岗位流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岗位特征,重构与职业岗位实践 能力相配套的教学内容,实施“按岗分工”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践改革,形成 本课程技术性、实用性与岗位实践性的特色教学。本文从课程教学的模块划分与 “按岗分工”两个角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阐述,将课程理论“应用性”与制作 技术“实践性”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与行业岗位分工需求的知识对接。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分模块”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内容的排序需要结构。结构是知识传递的路径,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 情况下才能有效传递。高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也是序化的问题,应采取基于知 识应用的参照系。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行业的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印刷工 艺等多个岗位能力实践环节,各部分理论内容交叉性出现在设计制作以及工艺技 术的实践环节中。课程内容必须进行排序与重构,使其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 目标,以“分模块”进行教学,分成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有序地、分层分段地构 建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梳理出课程“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思路。

    1.课程理论模块。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 课程教学按模块划分循序渐进式教学。基础理论包括书籍设计的概论性理论知识, 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概括性认识、了解的模块,也是汲取设计制作灵感的基础;

    设计理论现代书籍的设计理念包括传统书籍设计与网络数字书籍设计原则、设计 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是找到书籍设计的入口,也是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 过程中的理论依据;
    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 等理论知识,是书籍样本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接轨的技术理论 模块。整体理论模块的岗位能力是定位在书籍整体策划能力上的。

    2.岗位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书籍设计的单 向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对应性分配,把书籍整体策划能力、设计能力、 排版制作能力、电脑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能方面归到教学实践模块。具体分为 版式设计、样本设计制作、平装与精装的设计制作。版式设计包括传统纸质书籍 版式与网络书籍版式设计,以排版、制作与印刷工艺相结合为主要内容,体现书 籍图文编排的岗位能力;
    样本设计与平装精装设计制作则是以设计、排版、制作、 材料与印刷工艺综合技术为主体的实践模块,体现书籍策划、设计与制作综合岗 位能力。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合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书籍样本排版设计、制作能力训练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 密结合,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分模块”教学体系构 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过程,体现教学“理实一体”的原则。理论 与实践进行划分是因为课程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三部分理论内容分散,并交织于实 践教学内容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概念、思路不清。课程教学内容划分 后,理论模块整合归纳了书籍样本的概论性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印刷理论等教 学内容,并在实践教学主体内容中以项目为教学素材,对应理论知识点分析教 学;
    项目中的各知识环节对应岗位能力,协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 职业岗位的认知与实践,展开对于案例的自我认知及其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为实 践环节做准备,并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课程理论依据性。实践模块将实施岗位能力 的实践教学,设计、排版制作实践环节与设计理论、印刷技术理论结合,形成理 论融入实践,用岗位实践过程来体验、认识和理解设计理论的内涵。理论知识分 解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找到相对应的理论依据或理论知识点,指导实践教学;
    两 者融会贯通,一体教学。

    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标准,实施“按岗分工”实践教学 高职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创新,在于选择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并实现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课程构建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教学核心内容, 以行业企业对书籍样本排版、设计、印刷等岗位能力要求为参照,课程内容以“按 岗分工”式组织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目标相结合的 角度出发,将行业中工作过程、岗位分工、岗位技术标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 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制作技术实践模块,以职业岗位工作分工标准为导向, 实施“按岗分工”组织实践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1.根据工作流程的岗位分工。基于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特征,从 传统书籍设计制作与网络数字书籍设计制作两个方面进行职业能力定位与岗位 分工。第一,目前行业企业传统书籍设计、印制行业工作流程为:设计原稿→图 文输入→图文编辑→图文输出→印版制作(晒版)→打样→印刷→装订。对应工 作流程,具体岗位分工为:原稿设计人员、图文编排人员、版式设计与制作人员、 书籍样本印刷制版、后期加工制作人员、装订人员;
    岗位能力定位为策划设计、 印刷前期数码摄影、电子排版、制版技术与印刷后期工艺能力。第二,基于网络 数字化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工作流程为:设计原稿→图文输入→图文编辑→网络 上载。对应工作流程具体岗位分工为:网站策划设计、网页静帧设计、动态新传 播媒体、电子书籍设计与制作等。岗位能力首先定位为书籍策划与设计能力;
    其次是对数字化技术软件的操作能力,如AdobeInDesignCS3,Flash,Photoshop, Illustrator等软件的熟练掌握。书籍设计行业,不论是传统书籍设计还是新型数字 网络平台,其工作流程与目标都是一致的,即现有策划构思后有制作实践。这种 按工作流程划分岗位是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大方向的分工标准或是工种划分。课程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岗位 划分,从基础版式、图文编排的设计能力与制作能力开始,深入到书籍样本设计 方法与电脑制作技术能力,再进入印刷制版工艺的认知与掌握。知识体系从浅入 深、从理论深入实践,从技术能力的实践中体会设计理论的原则意义;
    根据不同 岗位定位课程内容学习与技术能力实践目标,对于自我能力有初步认识,从而进 行岗位定位与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2.根据岗位分工划分岗位职责。职业岗位分标准决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性。

    根据前期行业岗位分工,确定每个岗位职责与能力实践。原稿设计岗位的职责是 对样本、平装本与精装本的前期策划与整体设计规划,出设计整体概念稿,包括 对书籍材质的选择;
    版式设计与制作岗位的职责是书籍(网络数字书籍)版面编 排、制作,其中包括社会行业宣传手册的样本排版制作,平装本与精装本封面、 内页的电脑绘制制作稿;
    印刷制版岗位任务以印前检测、印刷拼版、打样为职责 内容,辅助原稿设计与版式设计岗位的印前工作;
    后期加工制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在于根据前期原稿设计整体要求,对印刷成品进行后期的工艺,如加UV、烫金 (银)、模切、起凸等工艺行为的后加工与装订。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实施不同 程度的能力测定要求。分工不同,职责不同,能力审定的标准会随之改变,课程 考核的结果评定也会因“学”而异。对工作岗位进行详细的职责划分,是对技术岗 位的职责要求,在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岗位,再以对应岗位能力要求 进行针对性基础学习与技术深入,实施课程内容的“按岗分工”式实践教学。“按 岗分工”教学以培养学生书籍策划、设计、制作技术、工艺表现等综合能力为原 则,坚持“教、学、做”一体,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本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体现岗位 特征,进行分工协作。第一阶段进行基础排版知识的上机训练,这一阶段掌握基 本排版规律;
    第二阶段将排版知识灵活应用于样本制作,是排版的基础知识与专 业知识的融合;
    第三阶段是参与样本的设计,并完成制作工艺,这一阶段基本上 能够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流程与规律;
    第四阶段是进行简装本或平装本的设计与 制作,这一阶段是前期知识的整合,综合提高精装本设计与制作工艺。四个阶段 训练的内容与要求不同,循序渐进。“按岗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 岗位分工与教学内容结合,以项目实践为纵贯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实践 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使工作任务对应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作为衡量学习效果、对应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的主要依据。四、结束语 现代行业发展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不断变化与更新,高职学生应更多关注所 学专业知识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紧密性,将所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达到与职业 能力无缝对接;
    “需”与“求”的互补关系对课程教学内容提出更深入、更直接的要 求――搭建符合行业岗位标准需求与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平台。通过“分模 块”与“按岗分工”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以理论、实践两大模块为基准, 按岗位分工为实践教学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并将行业中岗位标准要求与课 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职业岗位工作分工标准为导向,形成新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分析提供前瞻性的观念指导,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使学 生系统地掌握书籍装帧与样本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程序、设计原则、表现形式 及设计技巧,满足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需求饱满度,使其具有独立策划能力与设计 实践能力,熟练地掌握岗位技能。课程内容与社会行业中的实践紧密结合,形成 职业化学习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能够“无缝对接”,为学生适应行业发展打下良 好的专业基础。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课程顾问必看书籍_院校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革新》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