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会计理论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电算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CPA行业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会计审计 > 会计研究论文 >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关... 正文 2019-09-21 07:39:07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关于人才培养的议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篇一 《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 【摘要】 人的素质是指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适应各种社会活动 的综合能力,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自我生存、 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 教育的立足点是人的思想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的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目 标是人的生活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基础教育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个根本性 问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建设水平,关系到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笔者作为一名山区农村小 学的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中作了一些探讨,认为,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1 人的素质与素质教育 什么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指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适应各种社会 活动的综合能力。应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为根本目的,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 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换句话说,素质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让学生 既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又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生存技能的综合教育。

    2 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 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来的人必须是热 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必须是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 一切。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 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了教育应当 “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

    教育方针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 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教育方针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表明了经济 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育方针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 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 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 应试教育与教育误区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 为主要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封建陋习及当前的城乡差别,使得人们通过高考来改 变命运的愿望还非常强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出人 头地”。尤其是面对升学、高考等不可逆转的指挥棒时,多数家长轻“素质”重“应 试”,把教育变成“成绩加工厂”,使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剥夺了孩子所有的“自 由发展时间”。许多老师更是视“听话”“分数高”为素质教育的蓝本,以僵化的思 想、陈旧的手段教育学生,导致学生厌学、甚至逃学。显然,这是一种根深蒂固 的“教育误区”。

    3.1 “瘸腿”教育。考试得高分是智育素质的要求。但是,只为分数而 教育,却成了应试教育下的现实,学生的品德、修养、生存能力、自立能力等如 何,这些关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知识全都被置之度外,“瘸腿”的教育必然造 就“瘸腿”的学生。

    缺生存能力:有一高考生考到480分,上不了大学,回到家什么都不 会做,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后来因抢劫、偷窃、打架等被抓进公安局。缺生活能力:有几个大学生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较艰苦, 教师要自己煮饭,他们跑到校长室请求,说:“校长,我们不会煮饭啊,现在以 人为本了,怎么连煮饭都要自己的啊”校长哭笑不得。

    缺伦理道德:有一个大学生,与大学同学结了婚,妻子是广州籍人, 在市机关工作。父母满心欢喜去广州见儿媳,儿子引着父母见儿媳,可儿媳看见 两个老人老态龙钟的样子,非常不高兴,睥睨一眼就走开了。

    缺社会知识:深圳某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回农村老家一趟,发现老家 的瓦房顶上会冒烟,门前有小溪,很好奇,就在父亲指导下画了一幅图画。在学 校上美术课时,老师带着学生在楼顶上观察城市的房子,然后要学生画一幅画, 这个学生感觉城市的房子没特别,正好将回老家画的画得意洋洋地重新画一幅交 上去。老师看见很是生气,说:“你画的是房子吗矮矮的,三角顶,顶上还会冒 烟周围乱七八糟的,是房子吗重画。”结果,学生回到家哭叫:“爸,你骗我,老 师说老家的房子不是房子。” 3.2 怪异名师:“高考状元”、“中考状元”“奥赛第一”造就了怪异名师。

    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大量精力和时间消耗在反复练习、 死记硬背上,提高考试的熟练程度上;
    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分”,不惜本钱动员已考上大学的学生返校复读, 有的高分学生被当作“大熊猫”一样,专门配置设施齐全单人宿舍(被称作状元楼), 专门教师陪读,吃喝拉撒有人管,人文“至极”,非把这个学生攻上清华、北大不 可;
    有些学校偶尔考到一个某某市单科“状元”,这个教师就会被炒作所谓 “名师”;
    有些小学也不例外,把全镇成绩好的少数学生集中到一个学校一个班 里,有“名师”专门负责,应付竞赛、升中考,(尽管上面不准办重点学校、重点 班,但为了博得领导认可的“办学质量”而偷着办),而大多数学生则放在一边,“顺 其自然”,完成普九。

    这样的“名师”,强迫学生追求分数,是牺牲学生其它兴趣和综合发展 为代价的,是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的,这样的名师是“怪异名师”。3.3 忽左忽右:“瘸腿‘教育”、“怪异名师”现象忽视了人的综合素质的 培养,可是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时,人们又是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呢“取消考 试”、“减轻课业负担”又成了人们推崇的话题,在我能接触的领导圈子里,没有 能解释出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人的综合素质。

    3.4 外行管理:某市教育局,局长原是某县管林业的副县长,从来没 接触过教育;副局长4个,三个没教过书;科长13个,4个是别的部门调过来的,3 个当过中学教师,2个当过小学教师,4个大专毕业直接分配来的当中有2个是非 教育专业的。

    当然,造成“教育误区”不是偶然的,教育管理体制没完善,权力管理 代替制度,经济发展城乡差距太大,教育发展不均衡,学习型社会没形成,教育 领导干部不内行,办学行为不规范,官僚教条严重,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用升学 率评价当地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片面的应试教育之风。

    4 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 提到素质教育,一些人想到的无非是唱歌、跳舞、绘画、剪剪贴贴等 与艺术有关的课程。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太偏了。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 面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为根本目的,培养人的个体自主、人 格独立,突出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有专家认为:素质教育是爱的教育,是要培养有爱心的人。在家长、 老师的示范下,让孩子每天学做一些踏踏实实的好事,有礼貌,尊重人。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素质教育是劳动教育,是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人。

    他经常带领学生学耕地、播种、打水井、修钟表、开机器。他认为,教育一定要 “教学合一”,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既巩固了书本知识,也提高 了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道德情操、创造力和自尊心。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就体现了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真情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科学发展观、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1 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是人的思想素质(德育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 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级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 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有一定的目标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前途理想、伦 理道德以及文明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 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思想素质应包含思想高尚、道德优良、求真务实、知荣明耻等方面。

    思想高尚: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有为祖国繁荣、人民富裕而不懈努力的志向。

    道德优良: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公德自律,追求道德完善, 倡导奉献精神,敢于和社会上某些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求真务实: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勤恳踏实、坚定勇敢 的优良品格,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以求真的科学精神,以无畏的探索 精神,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

    知荣明耻:让学生掌握八荣八耻,融通八荣八耻。文明的人文素养, 文明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端庄高雅,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人与社会之间 的自主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承受挫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坚 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2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的文化素质(智育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好 文化知识。

    人的文化素质体现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应用能力、应试能力、思 考能力等方面。阅读能力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写作能力能快速准确运用语言文 字记录过去、现在、将来;应用能力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应试能力 能将所学知识随时接受检测,其实就是要求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以应付升学考试 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太片面,但我认为学生不能没有应试能力;思考能力能面 对问题进行有方向性的全面分析。

    智育教育关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要求开齐科目, 开足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实行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席演讲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4.3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人的生活素质,培养学生适应自我生存、自我 发展、适应各种社会活动的综合能力。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根据我多年的基础教育经验,教 育要宽厚基础、三高素质、一专多能。

    宽厚基础:就像建高楼大厦,基础越宽,越厚实,就可建得越高。基 础教育阶段,必须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独 立生活,拓宽知识视野,为适应中、高级教育及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高素质:学生的思想觉悟高,文化水准高,生存能力高;
    一专多能:一专就是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亮点,要善于发现,善于培 养;多能就是,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唱歌、跳舞、乐 器、打球、劳动技能等,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语表、学会审美、学会创 新,能力愈多,生存能力就愈强,其发展空间也就愈大。

    合作能力:社会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群体的合作。应该学会人际沟通与 合作,教学中要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学 会与他人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语表能力:能将所见、所闻、所想的精神实质准确完美表述;语言是 思想的外壳,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这种能力都是必备的,这是社会沟通、展现自 我、获得认可的不可缺少的能力。

    审美能力:是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能正确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学会欣赏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和心灵美, 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它包括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学会 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创新思维: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新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形 象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等。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表现。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自我生 存、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具有良好道德、主动精神、工作智慧、 健全个性和强壮体魄的人才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篇二 《家庭教育与人才培养》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自古以 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父母对孩子 的期望值也日趋增高,使家庭教育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本文根据家庭教育活动 规律,从家庭教育的作用、特点及方法的教育问题逐一阐述,为孩子走向成功提 供了最佳的教育方案。

    关键词:家庭教育;人才;走向成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和前提。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会对其一生产生不可弥补 的损失。当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凸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已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了对孩子的生理上的精心照料、智慧的正确诱导、 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塑造的责任。

    1.家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孩子从出生到正式步入社会,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着,家 庭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之 前,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孩子打开走向成功之门。

    1.1“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基点 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教子做人,就是要重 视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 为,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能分辨到能够分辨事物的好 坏对错,都是在家长的行为中获得的。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纠正不良习惯, 形成好的习惯,就有利于孩子道德认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如果做父 母的由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犯下的错不及时地给予纠正,有的甚至袒护,影 响了孩子道德的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提高孩子鉴别能力,针对问题及 时指导,提高孩子德分辨的能力,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做人的关键。

    1.2“学会求知”,是家庭教育培养子女智慧开发的前提 教育子女“学会求知”,这是家庭教育子女智慧开发的前提。在知识经 济发展的今天,重知识、重能力、重创造、重发展是人才的重要标志。家庭教育 在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学习上,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 要内容,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他今后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再聪明的孩子在困难面前也会半途而废。好习惯的养成是孩 子自主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影响到 孩子潜力的开发。学习能力指不仅具有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具有把握知识并提出 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标新立异的主张和想法。在“求知”上机械照搬、因循守旧, 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会成功的。

    1.3“学会劳动”,是家庭教育培养子女综合能力的关键 “学会劳动”,就是重视教育子女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及社会 公益劳动等。如果父母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调查表明,目前有许多家庭,“劳动”已成为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角落。

    据统计,基本不做家务劳动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占一般以上。专家指出,当代中国 少年儿童突出的道德缺陷是懒惰、懦弱和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家庭教 育有直接关系。勤劳、勇敢、奉献是良好品德的基础,安排好子女参加家务劳动, 引导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既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也是培养子女综合能 力提高的关键。

    2.把握家庭教育的特性,才能更好实施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长辈对未成年孩子所实施的综合性教育。家庭教 育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

    2.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之师,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的怀抱里接受父母良好的教 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对所有的家长来说都是不可轻视的。从人的 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看,幼儿期的孩子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智 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为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 达、基本动作、习惯、性格等,因此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 教育。

    2.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孩子从小到大,几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 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甚至 可以说家长以一种连续不断地、随时随地的自身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子女, 中国传统家教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父慈子才孝,兄友弟则恭。父母的言行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 科书,会潜移化地对孩子产生终生影响,甚至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的力量,这 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 其作用相当大,甚至伴随着人的一生。

    2.3家庭教育的及时性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 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就是对孩子的 不良行为习惯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家长对孩 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根据孩子特性和个性,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的教育 形式,对孩子因材施教,为孩子走向社会奠定成功的起点。

    3.家庭教育方法是塑造成功人才的关键 教育不是一件只凭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 律性,既要面对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又要在实施教育中必须具有随机 性和创造性。作为父母,教子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 一生。

    3.1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 重智轻德。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品德个性、 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的思想品 德培养。有些家长生怕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学业。二是重“金”投资。许 多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 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三是对孩子.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家长们对 孩子包办过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一切。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孩子的意 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父母的教育的误区使许多孩子缺 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缺少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缺少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的实践 能力较差。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 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 练不够。对孩子的“轻德”、“重金”、“溺爱”只能导致未来社会人才的“淹没”。现 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 方面的要求,这些家长要高度重视。

    3.2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培养、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教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具有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理想志趣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一是人才品 质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劳、美五个方面的发展。德是做人的前提条件, 智是智能开发关键,体是人才发展的保障,劳是技能和习惯养成的途径,美是鉴 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条件,它们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二是身心 健康素质的提高。科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状 态,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不可少的。三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 仅是智力上的发展,更需要生活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家庭教育 对创造力的开发,应贯穿于整个生活环境、整个身心发展、整个日常行为之中。

    因此,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人文环境,使环境成为孩子创 造力发展的课堂,引导孩子质疑、探究和发现,引导孩子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引导他们走出课本、体验生活、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引导他们多方 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优势,从而拓展孩子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孩子发展 的空间。

    3.3现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不同于任何其他孩子,每一个孩子未来智力与才能发展 的物质基础也是不相同的,父母必须根据孩子性格和能力发展不同特点实施教 育:一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 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使孩子按照德、智、体、心理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二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根据孩子不同时期发展特点进行教育。通 过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教育过程。现代心理学已证明,人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 层次性和阶段性,应依据不同层次和阶段特点实施教育。教育是两个独立主体之 间的事情,父母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与沟通的方法,对孩子要有信心和耐心,目的 是重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这样才能获取孩子信赖、实行无障碍交流奠 定基础。三是隐性教育的方式。隐性教育主要指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 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 打下深深的烙印。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是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家庭生 活中很多事情都影响着子女的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优良的环境条 件对孩子进行熏陶,耳濡目染,就是我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关于人才培养的议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