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会计理论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电算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CPA行业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会计审计 > 会计研究论文 > 师德教育小论文 有关师德教... 正文 2019-09-22 07:27:31

    师德教育小论文 有关师德教育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有关师德教育论文

    有关师德教育论文 师德教育论文篇一 《浅谈师德建设》 [摘要]加强师德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倡导全社会尊重 教师的劳动成果,从公平入手,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选拔 和任用机制。此外,教师高尚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应该重视教师人格的培 养;同时加强教育系统的廉政管理,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教师 准入制度。

    [关键词]师德;职业教育;教师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张华坤(1971―),男,贵州雷山人,本科,贵州省黔东南 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口腔职业教育,口腔正畸、修复临 床;郭倩(1976―),女,贵州黄平人,本科,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 系主管护师,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护理临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社会进步、民族振兴需要发展教育,教育发 展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师德建设。教师良好的道德 素质是塑造学生道德的基础,教师道德缺乏制约学生的成长。

    [1]师德建设关系 着学生的成长、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师德 建设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师德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教育的发展不仅依靠教师,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广义上来 说,发展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人人皆可为师,人人皆应有师德。从狭义上来说, 作为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德育人、以德服人。师德是社会对教师应该 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质的要求,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行业中的体现。因此,社会道 德的危机势必影响教师道德的发展,动摇师德建设。要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从 社会道德发展入手,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让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良好 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履行道德责任,成为一名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二、师德建设的关键是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师德建设有时候会走向极端,社会对教师道德的要求远远超出了教师 职业对其提出的要求。一些“非道德”性质的思想、行为也被纳入衡量教师道德的 范围之内。例如,要求教师要有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呕 心沥血、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但是社会只要求教师履行道德义务, 却没有赋予教师相应的权利。教师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尊重,而他们提出的任何要 求都会被视为“超出了他所应得到的”“违背了教师道德的准则”。然而,我们忽略 了一点,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理应享有其应得的权利,教师的辛苦付出理应得 到相应的回报。如果教师的劳动与其收入不相称,他们有权利为自己讨回公道。

    因此,我们不能苛求教师任劳任怨、默默耕耘而不求所获,这是对教师权利的剥 夺和践踏,也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轻视和贬低。

    教师付出劳动除了获得物质满足以外,还应该收获相应的精神回报。

    社会应该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形成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从精神上 满足教师的要求。古人云:“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 三、公平是师德建设的砝码,贪污腐败是师德建设的绊脚石 “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教师应该公平、公正 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2]而信赖是教师影响学生道德 品质形成的基础。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可能影响到一个班级、 一个学校,乃至整个地区。而社会要求教师公平对待学生,也应该给教师以公平 的待遇。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地 保证教师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否则,这将是对教师的师德建设的致命打击。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不但适用于教育教学,同样也 体现在教师管理中。[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建立公平、 公正的用人制度,以免由此引发的道德危机直接动摇师德建设。同时,教育系统 更应该加强公正、廉洁的作风建设。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家长以各种手 段贿赂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师德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奠基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 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是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的,任何规章制度, 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高尚的人格就像火种一样,不 仅可以照亮自己,还可以点燃别人。人格比语言更重要。[4]高尚的人格是教师 应该具备的素质。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也必定具有高尚的道德。教师无意识展现 出的人格魅力如沁人心脾的花香,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人的 灵魂!教师不应该仅仅是在道德的约束下向学生灌输知识,更应该用自己的人格 魅力感化受教育者,让他们树立起对未来的希望。

    当欲望膨胀到极限,外在的道德约束即刻土崩瓦解。而人格可以从深 层次控制欲望的产生及发展,人格是教师心中内化的道德意识。作为一名教师, 应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形成完整的人格,成为一名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教 师。

    五、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社会对教师提出高标准,理应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职业声望和社会 地位,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否则教师职业将被社会大众所厌弃, 只有少数志愿者主动加入,成为穷途末路的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无奈选择。然而, 仅仅提高教师待遇,这一职业又会成为不负责任的教师的享乐之所。因此,在提 高教师待遇的同时应该规范教师职业的入职标准,完善其准入制度及考核制度, 保证具有合格的教育教学水平和高尚道德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准入与考核 除了考查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外,还应该增加道德水平的调查和评估项目。只有那 些道德高尚的而又具备教师才能的人才能达到精湛的教学技艺。[5] 师德教育论文篇三 《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策略》 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职与高职互通,是目前搭建职业教育“立 交桥”而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技能比较扎实,比较符 合学前教育行业用人需求。与其他师范生相比,这个群体的师范生思想更具复杂 性,他们很大部分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有偏颇,在心理方面也欠积极, 无法继续就读高中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多受父母左右,非 出自内心意愿,对未来职业认识不清楚,更没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准备,师德 意识模糊,更谈不上对职业道德理想有更高的追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一段时间来,各地频现幼师虐童案件,幼儿教师 的师德上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成为一个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育领域输送幼教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 良好的师德。然而,很多师范院校忽略职业道德培养,这是造成目前幼儿教师师 德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特殊性,要使这个群体的学 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应从他们实际出发,全方位有效 地落实师德教育。

    一、师德教育与“三观”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师德观依赖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五年制 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周岁之间,他们刚摆脱童年的稚嫩, 开始步入人生、社会,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经常变换之中,品德观 念尚未定型。所以,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化,对学 生今后良好师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正 确的“三观”引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学生的“三观”培养与学 生的师德紧密联系起来。五年制的前两年是关键的时间点,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 方式方法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 的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列主义的 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 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是非判断 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在日常的“三观”教育中,要克服师德教育与日常学习相分离的现 象,把师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中。特别是要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师范性的认识, 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严格要求和养成,充分体现师范生以身立教、身正为 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有 困难的人等,培养师范生爱国、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等精神;在各种集体性活动 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等,并让学生明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 具备的道德品质,使师德教育直观化、具体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具有师 范性的行为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是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照,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 的动力,逐步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正确 职业态度。

    二、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职业教育凸显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场所。相对 来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实训的机会比其他学段的要多,他们 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实训基地对他们的技能训练和师德的影响。见实习是师范生以 教师的角色进入职业领域的开始,对于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来说,实训基地是 他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他们对将来职业场景及“教师”这个角色扮演是非常期 待和好奇的,因而会很用心去观察、感受实训基地的一切,并表现出该年龄善于 模仿的特征,内化成自身的言行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实训时期,学校及实习 单位对师范生在师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往往会对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着很 大的影响。师德示范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实训教师作为最重要、最直观和最有权 威的模范,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角色的体验、探索与思考, 能够更好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因此,师德 实践与技能实训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形成非常重要。

    一是要把师德培养纳入见实习的内容。校园双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见 实习方案,把学生的师德教育作为与教学技能培养一样重要的内容。同时,要制 定具体内容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将师德行为列入对实训学生的考核内容。

    二是加强对见实习学生师德规范指导。“教育实践是师德教育固化、 深化的重要过程。”而这一实践和技能实训一样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要引导师 范生在实训中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承担教师义务中去体味师德规范的 内涵,在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师德的规范。师范生在教师角色实践过程中, 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对其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至关重要。

    三是遴选具有高尚的师德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师范生的实训指导教师。

    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开始体验幼儿教师这 个角色的首个对象,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影响深远。因此,要重视实 训基地教师自身品德对师范生的影响,对实训指导教师的遴选不应仅仅强调教育 教学技能,也要强调职业道德。三、师德课程评价与学生实际操行相结合 师德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必修的课程,能使师范生对师德的概念、内 涵及要求等从理论层面进行感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要加强师德课程 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师范生的一般道德水平、掌握基本的师德规范方面得以提升。

    但是学习本身就具有隐藏性,道德的行为化才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对 于年纪尚小,对理论认知较有难度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应加强课程改革,把学 生在课堂的理论与实际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刻板、没有生命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生 动的、实实在在的行为。而课程评价是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标尺,那么把师德 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现实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则是开设课程之要旨。

    师范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要通过师德养成的过程评价, 不断促进师范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因此,把课程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结 合起来,无疑是师德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操行评定是对学生的思想及日常行为进 行评定的一种形式,这些内容包含在师德的课程评价内容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能更好地促进师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以一种具体可感的效果来检查学生师德养成 及加以有效地引导。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学前教育紧密结合。

    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 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 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 者和引路人”。

    具体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 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 与师德最重要的方面和原则,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支点。我们要 充分依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对这个群体的师德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从培养学生 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合作精神等维度进行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但又有侧重点,从要求的明确到落实及考核评 价进行统筹规划。如第一学年重点放在学生的常规强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 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第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教师 职业理想和职业规范等,逐一对师德的内涵体现进行有效落实。在每一阶段的师德教育目标落实中,要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 表现及效果进行记录、评价,使师德教育不仅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实践性。特 别是,操行评定要重视从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加以具体规范与引导。如:
    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卫生常规、礼仪要求、与人合作要求等,把这些要求具体 化,逐项进行考评,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把学生在课堂习 得的对师德理论的感知与现实中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道德 行为规范中的作用。

    四、师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或者说是被动教育。五年制师 范生入学年龄小,“三观”没有定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成年学生来说更大,丰富 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身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要抓住这 个群体的成长特性,致力于建设师德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大力建 设师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首先,构建以“师德”为精神内涵的校园精神,比如提炼出以“爱、责 任”等为主题的校训、校歌、校风等,把师德内涵核心部分以校训、校歌等形式 明确界定出来,给学生一个鲜明感知,并在反复吟唱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其次,加强师德的物质文化建设。“一切景语皆情语”,入学时还未成 年的五年制学生,思维相对直观、感性,以直接的图案、情景对他们进行教育往 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师范院校应该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师德教育的 载体,让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明确要求,树立标杆,与环境、楷模心神合 一,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渐渐向高尚师德靠近。如在校园树立我国学前教 育创始人张雪门、知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塑像;建立师德教育文化长廊;张挂、 镌刻教育名言等。

    最后,创设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文化。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 符合五年制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让学生身心投入活动,感受到师德的内涵。如 通过举办歌咏比赛、演讲大赛、辩论会等活动,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 观教育;通过举行“师德论坛”、师德行为规范评比、教师风采展示等,加强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邀请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做师德修养报告和讲座,聘请优秀校友回 校以自身的成长历程、生动案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等。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以“大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突出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爱”的理念和品质,值得借鉴。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师德教育小论文 有关师德教育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