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农村研究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 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的人性化:... 正文 2019-10-12 07:37:31

    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的人性化:公司以人为本 人性化

    相关热词搜索:

    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的人性化 摘要:在当今社会不断改革开放,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的形势下,传 统德育工作往往忽视学生人性的需要,造成德育中“人性化”的缺失。现代教育应 本着一切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在德育工作,学生是德育主体,只有开展 以人为本,关注儿童现实生活,通过方法的优化创新,多方位关爱学生,实现人 格化塑造。让德育回归生活。促进他们德性完善,切实推动德育过程人性化。

    关键词:德育 人本 人性化 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与之 相应的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 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因此,新形势下的德育应以本着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 展为本根本理念,实现德育的人性化。以人为本开展德育,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 通过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 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 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学生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现代德 育不是管理人、约束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

    促进德育的人性化就要重视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 教育活动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需要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他们的行为,针对不 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不同行为,分别进行分析和引导,并充分调动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创造、提升需要,并创造、利用条件,使自己 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从而在学生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德性完善, 并进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一、现行德育中“人性化”的缺失 1、德育认识模糊。传统的德育中,过分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服务和培养社 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功能。只讲客体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而不讲学生主体的需要, 使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
    为满足考试升学率需要,学生个人的需要被抹杀了, “育人”在教育中不见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被“物化”了。导致“社会本位”,“教 师本位”,“教育被物化”。2、德育内容和方法陈旧、单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 会巨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大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 就业方式、社会心理环境、人口和家庭结构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等等都发生了相应 的变化,这无形使身体、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产生巨的影响。这些都从 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德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而传统学校德育往往只是一种道德说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中很 少考虑如何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缺少学生的情感体验、冲突 和选择,缺乏师生心灵深处的沟通,学生缺乏道德体验,难以内化道德规范。在 具体德育过程中灌输的影响仍然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存在,启发引导少,理 论讲得多,学生实践少,消极应付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政治教育多,品德内化 少的现象,长期地灌输只有使学生不断体验从属,从属教材,从属教师,德育缺 失“人性化”。

    3、德育疏离生活,甚至脱离生活。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学校的德育往往 在较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未能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 出校门后,活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道德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 活的纯道德活动。德育疏离社会、疏离生活、疏离自然的情况,绝大多数学校没 有或极少组织学生劳动,学生被封闭在课堂里,关闭在校园围墙内,并且传统德 育在管理方面是集权化、集中化的,实行消极的防范,从多方面整制学生。这是 单纯的约束的、规训的德育,其管理体制是不科学的。这样的德育脱离了学生的 需求,疏离了生活,处于封闭状态,并没有成为促进人们生活完满和充盈的活动, 这也是导致学生拒斥德育的原因。

    走出传统德育人性化缺失促进德育过程人性化,需要每个德育教师在教学 中必须认真探讨如何致力于人性的养育,尊重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改 革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需要的弊端,突显德育人性化理念,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 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的德育人性化 1、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实现人格化塑造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 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 尊严、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与四 块糖的故事。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 止了,要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这个男同学到了陶先生的办公室,陶先生掏出 第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尊重我,听从了我的话。”然后掏出第二颗 糖给这个学生:“第二颗糖奖给你,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当这 个同学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 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砖头砸人的,这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这个同 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颗糖:“你 敢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的糖果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就结 束了。”陶先生每给孩子一颗糖就是给他一份自尊,一份安慰,一份鼓励,春风 化雨般温暖呵护幼小心灵,使得这位孩子最终鼓起勇气承认错误。人的情感是丰 富多彩的。德育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如雨丝,用爱唤起 学生美好的人生,德育要用伟大的爱心融化学生心中冰层,开启学生尘封心智, 拓展学生美好人生。

    2、以人为本,实现德育方法的优化创新。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摆脱“灌输说教式”的 简单化、划一化、没有特点、没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在新形势下,德育的途径 应该体现多样化、人性化,善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曾处理过一件事:他的学生 无故打死一只麻雀。苏霍姆林斯基得知后,把学生带到鸟巢旁,里面几只雏雀嗷 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他们失去了妈妈,现在准也无法救活他 们”非常懊悔。很多年后,学生仍然记忆犹新。可见,人性化的德育可以震撼人 的心灵,使人终身受益。而德育最忌讳的是用·“灌输说教”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 德育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变被动为主动,变 外力为内力,变自发为自觉。因为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只有主体充分参与求,双 向互动,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通过各种途径,在潜移默化中渗透 教育思想,触动身心,关爱成为真实的行动和发白内心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培养 起积极的道德行为。

    3、淡化教育痕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生活是根基,教育即生活,道德教育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德育应该从 生活开始,回归生活。这就要求德育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 生活,尊重学生的需要;
    德育应从封闭走向开放,更多地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验,淡化教育痕迹,使德育入耳入心。

    叶圣陶认为:“德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例如,随着生活的不断发 展和提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有一种攀比之风,常以拥有名牌而进行 玄耀,以此引以为豪。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亲身体 验山老区的辛苦生活,同时让他们了解伟人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 来的。

    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体会真正的伟大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而不是拿父 母的物质财富来攀比。所以,空洞的说教是难以深入心灵的,其效果也会显得苍 白无力。要求德育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成长,重视学生的切身感受在 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吸纳新的时代精神,锻炼思想 批判力、道德选择力和创新力,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4、以人为本,多方位育人实现德育的人性化 学生良好品质和意志的培养,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 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逐步形成的。调动各界参与,发 挥整合优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之间要相互沟通。对学生教育,家庭教育是 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学校要主动和经常性地与家长保持联 系,共同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素质的活动。重视指导家庭教 育工作,通过家访、校园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的管 理,从而着力推进德育的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德 育网络。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理论的深化,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变化。在新的 世纪,学生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和旋律,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鲜明,学生的自 我意识越来越鲜明,学生正在强烈地呼唤着人性化教育,呼唤着教育创新。"一 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用新的理念、以人为本、 弘扬人性,以人为本,多方参与,实现德育的人性化,为学生生长的更健康、更 快乐。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的人性化:公司以人为本 人性化》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