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农村研究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关于思想... 正文 2019-10-13 07:37:51

    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关于思想政治课改革现状与趋势的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思想政治课改革现状与趋势的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课改革现状与趋势的思考 目前的改革有下列特点:
    1.一纲多本加速了改革的进程 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是思 想政治课多年形成的教学传统。大纲和教材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广 泛的影响。一纲多本,使一些盛市、地区,乃至学校,能更多地从实际出发探索 教学改革,无疑给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前提下,不仅出 现了几种省市级的版本,而且有的学校也采用了自编教材,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 学效果。

    2.升学考试制约着改革 对于思想政治课纳入升学考试科目的利弊是有不同见解的,一种意见认 为:不列入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就更不重视,教师也就更难教了;
    另一种意见认 为:用升学考试迫使学生学习,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使思想政治课从升学考 试下解脱出来,有助于探索改革,实现教育目的。最近,受出版社之托,编辑《中 学思想政治教学文萃》,从有关杂志所载的论文看,初一的改革最为活跃,效果 也较好。这和初一的教学内容未纳入升学考试有直接关系。然而就其他年级而言, 虽也有些改革方面的探索成果,但远未达到初一的改革水平。致使关于改革部分 的文选受到很大局限。

    3.思想更为明确,教材力图创新 国家教委最新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 意见》中,明确地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 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这一意见进一步明确 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主要内容。其中,公民品德教育和以往的文件 的规定相比,显得更为突出。今年三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小学思想品德 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所编教材 “是否有新教材的特点,一要表现在新上,二要贴近学生生活,三要反映时代特 点。

    总之,新教材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预料,学科设置目的的进一步明确,教材的进一步改革,会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深化。

    1.从素质教育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概念现今被人们广泛地、灵活地使用着,乃至很难形成一个无争议的 定义。因此,人们在各自认定的含义的基础上使用着素质概念,就象信息论、价 值论的研究者对待“信息”和“价值”两个概念那样。一般他说,实践并不等待理论 的争论,但实践本身又总是需要理论尽可能地提供认识前提。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在专家们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指出:“素质教育的 实质在于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这一 界定中可以看出素质就是指:“内在身心发展”,构建素质的基本途径是“人类文 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就没 有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要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内化哪些人类 文化,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严格地选择。教学过程与方法 也要符合素质构建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产生极深远的 影响。

    2.从世界教育发展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双重目的和作 用 第39届国际教育会议提出:“教育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保证全面发展,以 及充分培养每个人使其对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一方面 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使之适应社会需要,并能做出贡献。

    这样的双重目的和作用,是通过各科教学实现的。每一学科都应具有双重 目的和双重作用,不恰当地强调某一重目的和作用,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思想 政治课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具有双重作用实现双重目的,这是思想政治课 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无庸置疑,思想政治课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如何使学生 适应社会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在如何使学生个性得到尽可能全面的 发展方面,经验是不足的。取得并完善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推动个体身心发展, 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即使是对以往的成功经验,也 应剔除它的时代局限,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使之具有今天的“时代 性”。

    3.从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矛盾看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发展趋势--双重价值主体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有着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把社会作为价值主体,一切要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使学生成为 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客体。学生本位是把学生作为价值主体,认为教育本身应当满 足学生的需要。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主张 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都有自己认定的理由。人是社会的人, 因而入必须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 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具体他说,就是满足个体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就是 满足其个性发展需要。39届国际教育会议所提出的双重目的和作用,也正是这两 种教育价值观相抗衡的产物。从教育实践看来,纯然的社会本位或纯然的学生本 位都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在阐明人的社会性的同时,丝毫没有忽视个体的发展, 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由此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 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 他们一切关系的基矗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 现的必然形式罢了。”(马恩选集第四卷第321页,1972年5月第1版)从哲学角度 看,社会和个人在价值关系上是互为主客体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哲学上的 失误,才导致了他们的极端主张。正确把握社会和个体的价值关系,对于克服科 学主义、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对于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也可得出一个结论: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 需要,并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课已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趋 势。

    4.从一元导向与多元观点的矛盾看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发展趋势--吸收 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

    无庸讳言,观念多元化对思想政治课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面对观念多元 化的现实,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 的矛盾。任何一种观念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我们无法简单地废除它们。对待 多无观念既不能简单地排斥,也不能全盘吸收。应通过辩证分析,提取出具有积 极意义的方面,作为我们思想教育的资源。无论其发端于我国,还是来自于国外, 对于人类的一切文明的精神成果,都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在观念多 元化的现实中,只有开放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封闭的,守成的教育, 无异于自讨苦吃。在吸收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方面,我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 上到下形成一个共识: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用人类文明的精神成 果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已看得见的发展趋势。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会形成一种合力,推动思想政治课的发展。教学内容 的发展又会导致教学过程的改革,不过教学过程改革的深化还需要教师学习现代 教学思想。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关于思想政治课改革现状与趋势的思考] 》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