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农村研究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外国高校体育特殊教育论文]... 正文 2019-10-20 07:35:22

    [外国高校体育特殊教育论文] 特殊教育本科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外国高校体育特殊教育论文

    外国高校体育特殊教育论文 1日本体育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背景 日本的特殊教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特殊教育的初步形成阶 段(日本明治时期~昭和初期)。此阶段的代表事件就是1878年京都盲哑学院的设 立。直到1941年,养护学校的叫法被逐渐推广,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自吞 侵略苦果后,特殊教育也趋于停滞。第二阶段是“特殊需要教育”时代(1946年~ 2001年)。以1946年在大和田国民学校开设养护班级作为日本战后复兴的开始。

    并在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盲、聋儿童实行义务教育, 1979年养护学校义务化,直至1993年,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修订,“通级”指导被 制度化。第三阶段是“特殊需要教育”向“特别支援教育”理念的转换阶段(2001年~ 至今)。2001年文部科学省提出用“特别支援教育”代替“特殊需要教育”,经过近六 年的运行和修订,“特别支援教育”于2007年正式实施。日本的体育特殊教育的发 展是伴随着日本特殊教育的推进而逐渐成长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日本体育特 殊教育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对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日本体育特殊 教育的飞速发展。第一是1964年日本承办的东京残奥会。它激发了日本对于残疾 人体育发展的热情和好奇心,也引起了日本相关部门的重视,开始在特殊教育中 开发和推广残疾人体育。第二则是1979年养护学校义务教育化。这一法规的实施, 促使身心有障碍的儿童能够回归学校接受教育,从而也有机会参与体育,并获得 体育特殊教育的机会。第三是1998年的长野冬季残奥会。它推进了残疾人体育向 竞技体育范围的进一步拓展。经过长期的发展,日本体育特殊教育基本做到了幼 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良好衔接,普通高校体育特殊教育更加重视整个社会 和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而不是只针对个体的教育。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将对我国 体育特殊教育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2日本高校体育特殊教育实施现状 通过对日本18所高校的调查并参考日本平成21年学校特殊教育实施情况 调查研究报告书(高校部分数据)获取分析数据。其中北海道、东北地区及九州、 冲绳地区比例最高,其它地区比例相当,所调查82所高校基本覆盖了日本全境。

    所调查高校,综合性大学占52.4%,单科院校占42.7%,其它4.9%。本科生 不足500名的学校占到了42%,500~1000名的学校占18%,1000~1500名的学校 占17%,1500~2000名的学校占7%,2000~2500名的学校占5%,2500名以上的 学校占7%。2.1日本特殊体育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在全校范围内体育作为必修课的高校占43%,另外作为院系单独要求作为 必修课的学校占6%,还有一类是体育综合课程必修的占11%。但也有25%的高校 将体育课程作为选修课,而不做强制要求。在这些高校中,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 体育教学,38%的高校每年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也就是说会 安排适合他们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28%的高校是按学校多年常规进行统一 管理和教学;15%的高校制定了相对细化的特殊教育体系,根据体系的划分进行区 别对待;另外11%的高校则按照普通学生对待,不进行特殊安排。对于特殊群体学 生的判定,不同高校判定的方法也不相同。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认定依靠教师主 观判断的占到了33%,根据校外医疗机关诊断的占21%,依据校医院进行判定的 占17%,其它判定方式占16%。几乎所有被调查高校都未采用体力测定的方法来 进行判定,也就是说主要还是依靠生理上的伤、病、残进行判定的,对于肥胖等 体质较差的学生依旧划归到正常学生的范围。从图1特殊群体学生残障分类可知, 涉及运动系统方面的人数最多,分别是35%和26%,运动系统原因是特殊群体学 生不能参与正常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设置适合的体育特殊教育课程 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则是学生的康复和保健。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 授课的情况下,项目选择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包括迷你网球、排球、飞碟高尔夫、 棋类、瑜珈、冬季运动、轮滑、蹦床、计算机游戏等26个项目。

    2.2日本高校体育特殊教育模式调查与分析 只有6所学校没有开设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课程,大部分高校都设置 了专门体育课程。其中9所高校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无疑是最具有针 对性的方式,但也对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18所高校则根据学生情况 开设了不同的体育课程。23所高校则开设相应课程,让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 一起上课,其中3所高校另外安排了专业护理人员。另外,有4所高校在原有体育 课程教学中,增加助教或专业护理人员帮助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参与正 常体育教学。还有17所高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在他们不能很好完成体育 教学的情况下,增加参观、观看或调查等教学形式,以加深他们对体育的理解。

    在选择第一、第二选项的高校中,有76%的高校是由体育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进 行教学;12%的高校由一定比例的专职和兼职老师共同进行教学;8%的高校由兼 职老师承担教学工作;其它情况占4%。

    2.3日本高校体育特殊教育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调查问卷采用李斯特5级评价量表,表示为:5很符合、4较符合、3一般符 合、2不够符合、1不符合。平均值越接近5,说明所提问题越符合实际情况。反 之,越接近1,则越不符合实际情况。日本高校对于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一 起授课的认可度很高(平均值达到了3.24),并且能够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不同的 教学评价,并配置了相关的针对特殊群体学生需求的附属设施,让特殊群体学生 能在比较良好的氛围里进行学习(平均值达到了3.32),而学生对体育课比较积 极的态度和兴趣。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资金短缺、医疗保障不完善、特 殊体育教学设施、教具不齐全等问题。全纳体育这一教育理念在日本高校已经得 到广泛认同,许多高校将特殊群体学生置于正常体育教育之中,因此,“特殊群 体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教学效果理想”的平均值达到了3.30。同时,“将 协助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作为普通学生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的平均值 达到了3.57,充分体现了全纳体育教育是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教 学中也表现出“特殊群体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具体实施时比较困难”、“满足特殊群 体学生的不同需求比较困难”等矛盾。

    3日本高校体育特殊教育对我国高校体育特殊教育改革的启示 3.1转变体育特殊教育理念,构建体育特殊教育理论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召开包含92个国家及25个 国际组织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是“specialneedseducation”,着重将有障碍孩子 的教育作为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推进“Inclusiveeducation”(全纳教育)的教育 理念,创造没有“特殊孩子”的社会,最终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也正是在这次 会议后,“Inclusiveeduca-tion”的教育理念对日本传统特殊教育理论产生了巨大冲 击。越来越多的日本高校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日本许多高校也 尝试将全纳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之中,现在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授课已 得到广泛认同,其意义也已凸显。针对全纳体育教育,在适应性教育 (adaptiveed-ucation)的大背景下,日本高校也加大了适应性体育(adaptivesports)的 推广和创新力度,开发即能满足全纳体育教育需要,又能适合特殊学生不同需求 的课程体系。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根据日本社会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又提出 用“特别支援教育”代替“特殊需要教育”的理念,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日本体育界 又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正是在不断顺应世界特殊教育理念发展并充分依据本国国 情的前提下,日本高校体育特殊教育才能不断变革、创新和发展。目前,我国体 育特殊教育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推广和践行方面,无论是与国内特殊教育的 发展而言,还是与国外体育特殊教育的发展而言都相对滞后。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没有完善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就很难发现目前体育特殊教育 中存在的不足,那么打破旧的桎梏从而进行改革创新也就难以进行。

    3.2全面认识全纳体育教育 萨拉曼卡宣言指出:克服歧视态度的最有效办法,是让普通学校逐步全纳 化,营造一个宽容的社会氛围,建设一个全纳的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全民教育。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忠实地把教育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其作 为一种教育理念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通过一视同仁地 为所有学生提供教育,使他们相互理解和信任,逐步改变社会对于特殊群体的态 度,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没有歧视的社会;其次,全纳教育要求学校制 定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各有所用,通过教育在身心两方面受 益。最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育、社会资源,让教育效能最大化。在这种大 背景下,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出,21世纪的特殊教育应该符合每一位残障学生的需 求。全纳体育教育就是针对不同的残障(身体残障、智力残障、身体能力有缺陷 等)学生,都有适合其参与的体育项目、器材、场地和规则。而近年来随着我国 对特殊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环境也不断发展和改善,残障学生进入大学的比例 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07年,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残疾考生被普通高校录 取比例为95%,有近2万名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就读。我们也面临着残障学生教育 诸多问题,而体育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正确地认识全纳教育,并最终形成符 合中国国情的全纳体育教育理念、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特殊教育,从 而进一步认识体育特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全纳教育融合了当今对于残障概念更 广泛的理解。按照全纳教育思想,有些学生不能胜任体育教学,我们不能将这个 问题归咎于特殊学生本身,而是应从教育体制、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 方法、师资培训、硬件等因素考虑我们自身存在的缺陷,为特殊群体学生扫除障 碍,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全纳教育自90年代被正式提出,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了研究热潮,北欧一些国家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相关的尝试,全纳 体育教育是全纳教育的有益补充,我们的体育特殊教育必须抓住机遇,创造条件, 跟上世界发展的车轮。

    3.3需要构建完整的“体育特殊教学体系” 从对日本高校的调查可以看出,体育特殊教育的开展是单一部门无法完成 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可以说,“体育特殊教学体系”主要由学校 内部环境、特殊体育教学系统、社会外部环境三部分构成。体育特殊教育不是仅 集中于学校,集中于课堂实践,它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配合,也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政策、教育体制、师资培训、教育系统及其所服务的社 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资金和资源的管理问题。但对目前体育特殊教育面言,迫 在眉睫的问题是构建合理地“体育特殊教学系统”,这是全面推行体育特殊教育的 基础和必经途径。“体育特殊教学系统”的建立就是要力求改变目前体育特殊教育 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隔离”的现状,努力做到教育的“融合”。从而最大程度 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体育特殊教学系统”与普通体育教学系统的主要 区别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课程统整、差异教学、教学辅助设计和全纳设计。“体 育特殊教学系统”的构建强调的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并理解其实际经验的过程,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理解并发现事物的本质。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及课程结 构调整。我们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日本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比较丰富 的,并能根据普通学生和特殊群体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和安排相应的内容,从而 保证全体学生的需求。新的教学系统应该融入“全纳体育教育”理念,将更加注重 双方学生一种“态度”的培养,即“协作、平等、公正”的态度,把“共同发展”的理 念充分体现出来。“体育特殊教学系统”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人格教育、认知教育、 情意教育。差异教学是实现全纳体育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即考虑学生的个体差 异,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共性,差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残障),满足 不同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评价差异、 教学内容差异、教学方法、手段、方式的差异、教学实施的差异,从而能够主动 适应学生身心动态的变化,做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营造积 极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客观评价学习效果。而要实现差异教学, 就离不开相应的教学辅助设计,常规的体育教学很难满足和适应特殊学生的要求, 这就要求在教学实施、教材、教学设施、教具等多方面进行重新设计,做到“因 材施教”。

    根据对日本体育特殊教育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日本高校在体育特殊教育 中也存在体育教具、教学设施、教材、资金不足等问题,但相比较我们的体育特 殊教育,日本在教学辅助的开发、研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比 如盲人学生专用体育教材、为听力障碍学生开发的体育多媒体视频、为特殊学生 学习或康复治疗而改进或设计的体育教具、为行动不便学生提供网上教学等,特 别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在许多高校也作为常规化设施而存在,保障了特殊学生参 与各种活动。在这方面国内体育特殊教育基本还是空白。教学辅助设计主要涉及 两个方面:(1)教学辅助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技术 在为特殊学生提供便利学习的同时,增加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教学辅助器 具主要针对特殊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出符合他们身体特点的教学器具,比如针对 盲人学生设计的带响声的乒乓球和特制乒乓球台,改变体积和重量的排球等等,使他们最大程度参与体育教学;第三部分是教学设施方面,设计更利于特殊学生 出行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辅助器材等。(2)辅助治疗技术。体育特殊教学的 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特殊学生康复或治疗,而不仅仅是承担教学任务。因此在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施等设计上都要尽可能体现这一点,让他们能更 健康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全纳设计是为了适应全纳体育教学所提出的教学构 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方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和场合下,用最少的人力、 物力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教学需求,这并非意味着针对全体学生提供单一的教学 方案,相反,它强调采用多种方式满足差异学生的需求。它通过创建适应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灵活性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提供具有深远发展 空间的蓝图。例如,葡萄牙正在开发一套灵活的全纳性课程,来代替原有的、严 格的、内容过多的课程。这个新课程不是基于课程内容的细节,而是基于三个领 域基本能力的发展需要:成为自我管理的学生所需要的能力;正确态度和社会技能 的培养;个性发展和对人生质量的探求。根据这三个原则,规定了一个核心课程, 在这个框架里,学校可以自由地计划自己的教学项目,组织教学时间和使用教学 方法。

    4结论与建议 1)日本高校普遍开设了体育特殊教育课程,从体育师资、教学设施及教学 辅助设施、项目选择上都较充分地考虑到特殊群体学生的需求;全纳体育教育已 被广泛接受,并能将全纳体育教育的理念运用到体育特殊教育实际,保证了特殊 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共同发展。

    2)日本体育特殊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我们要重视目前面临的体育特 殊教育问题;其次,我们对全纳体育教育的理解和接受都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全 面认识和学习;最后,体育特殊教育不仅仅是体育教学,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完整 的体育特殊教育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全纳体育教育的实施。

    3)“体育特殊教学系统”只是“特殊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的四个环 节需要对现有体育教学系统进行变革、修正和补充,它不仅涉及体育教学系统, 更需要学校教学、管理、医务、后勤、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介入和支持,因此 具有复杂性,其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最终完成体 系的构建。

    作者:李波 岩岗研典 朱琳琳 单位: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大阪体育 大学健康福祉学部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外国高校体育特殊教育论文] 特殊教育本科学校》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