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中国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物理文化定教育论文】物理... 正文 2019-12-23 07:25:21

    【物理文化定教育论文】物理与文化结课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物理文化定教育论文

    物理文化定教育论文 一、引言 近几年来,物理教育工作者从文化角度对物理学和物理教育教学已经作了 一些趋于系统化的研究,但一个现实问题是至今对“物理文化”还没有一个比较统 一的定义。就目前已发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出现的对物理文化的定义来看,大多 都是站在文化学角度,将“物理学”装在“文化”这个什么都可装“框”里边。

    这样的处理,从完善科学文化学研究角度上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对于物理教育教学来说,不易起到拓展思路的作用,至少可以说没有发掘出物 理文化潜在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认为,不能脱离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物理教 育而单从文化学角度去定义物理文化,否则,会掩盖物理文化应具备的一些文化 价值及文化特性。本文就是基于对物理学的发展以及物理教育教学两个方面的考 虑,从分析已有众多定义的文化概念入手,重新界定了物理文化,并探讨其对物 理教育的启示。

    二、物理文化定义 1文化 对文化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美国文化学者A・L・克娄 伯和C・克鲁克洪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对当时能搜 集到的160多种文化定义做了详细研究并予以分类,具体概括为列举和描述性的、 历史性的、规范性的、心理性的、结构性的和遗传性的六种类型。[1]造成这种 文化定义混乱繁杂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类文化本身具有复杂多 样性;
    其二是研究文化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
    其三是即使是同一学科背 景的学者,由于其研究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考察众多的文化定义,对于文化的外延存在两种不同理解。一种是综合式 的文化定义,如《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 科学等。这种综合式的文化定义实际上是从外延上明确了文化的范围。按这种文 化定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社会产物都可以冠之 以文化概念。这种定义最大的缺陷是容易让人把文化看成静态的成果,而忽略了 文化的发展特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文化能够“化人”――即塑造人――的重要特性。另一种是整体式的文化定义,如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在内的复合体。[2] 这种整体式的文化定义并不是指出了文化的外延,而是说明文化的组成部分,强 调的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文化。按照这种文化定义,整体中包含的部分如信仰、 艺术等不能称之为信仰文化、艺术文化等,而只能称之为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大多数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倾向于整体式的文化定义,但同时又反对穷 尽外延式的宽泛的定义,他们引用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群体”,从而避 开了关于整体的文化定义所带来的逻辑矛盾。按照他们的理解,文化是相对于人 类群体而言的,是由人类群体所编制的意义的网络[①]。不同的人类群体创造了 不同的文化――即不同的符号和意义的网络,不同的文化又代表了不同群体所具 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这种文化定义在近代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认 同并得以发展,如英国学者A.布洛克等人认为“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
    由一个民族(有时是故意的,有时是通过预见的相互联系及其结果)在他们特殊 生活条件下不断发展的活动中创造并且(虽然经过各种程度不同的变化)从一代 传向一代的物质手工艺品(工具、武器、房屋、崇拜、政府、娱乐、场所、艺术 品等)、集体的思想和精神制品(各种象征、思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等)以 及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总体”。[2] 2物理文化 国内已有的对物理文化的定义,基本上都是综合式的文化定义,如解世雄 先生在《物理文化论》一书中将物理文化定义为“物理文化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 在创建物理学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 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成俗的工 作方法的总和”。[3]这些关于物理文化的定义,是以建立物理文化学这门学科为 出发点的,所以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是以文化学研究为范例的。由于综合的 文化概念自身的缺陷(如前所述),容易限制对物理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研 究。

    要对物理文化做出较准确的界定,究其困难,除了来自文化这一上位概念 定义的因素影响之外,还有着更直接的原因。对“文化”这一词汇的定义,由于主 要目的是区分“文化”与“非文化”,于是要从众多文化现象中抽象出来代表着众多 文化现象的本质的(起码是普遍的或共同的)性质,因而它必然是高度抽象的和 泛指的。而“物理文化”的实在性,又要求它是具体的和特指的,要能区分“物理 文化”与其它具体文化,譬如“科学文化”、“数学文化”等。而要想从本质上而非简单地从字面上区分物理文化与其它具体文化,则需要考察物理文化从起源到基 本形成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文化形成的一个标志是文化共同体的确认,也就是该文化的稳定的创造群 体的形成。作为物理文化的创造群体――物理科学共同体[②],它的形成是在近 代科学革命之后,以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产生为标志。众所周知,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起源,内源于人 类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探索,外源于人类生存和生产力的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对物 质本原的探索(如德莫克里特的原子论)到亚力士多德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思考, 从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到墨家对力与运动的本质的认识等等,都是古代物理学的成 就。其特点是:研究者大多属于哲学家和神学家、研究方法基本上属于猜测和思 辨的阶段并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其结论缺乏广泛的认知群体。随着文艺复兴运动 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序 幕,人们逐渐开始摆脱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束缚,研究方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 培根的经验归纳法、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伽利略的实验和数学结合的实证法等)。

    随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得到公认,在科学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相 对稳定的研究群体――物理科学共同体。此后,随着物理学理论和物质性成果的 发展、扩展和其辐射作用,使得不但物理科学共同体的独立性逐渐增强,而且具 有了更广泛的社会认知群体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物理文化的发展。

    考虑到物理文化的整个形成过程,我们借用“群体”以及“意义网络”两个基 本概念,将物理文化界定为:物理文化是由物理科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 互交往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社会意义网络。处在这个意义网 络中的有物理科学研究者、物理科学语言符号、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研究成果、 精神与价值观念及其共享群体。这里,物理科学共同体是由物理科学研究者组成 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物理文化的创造主体;
    物理科学语言符号是用于物理科学共 同体内部相互间的交往以及成果的表达工具;
    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科学工作者在 研究过程中所借助的并导致了成果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是物理学的 理论、实验和实践性产品;
    共享群体是物理文化所辐射的广泛人类群体也是物理 文化的受用主体。

    3物理文化精神 就字源上来说,精是提炼或挑选之意,神是能动的作用之意。从此角度讨 论,一种文化的文化精神应是在该文化发展过程中被筛选出来的,且被共同体所 认可的一种具有内在动力功能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概念。其集中表现于文化共同体对价值取向的追求和行为的方向。也正是这种文化精神指导该种文化不断前进。

    众所周知,科学一开始有两个起源:一个主要是人们为满足自己对未知世 界的好奇;
    另一个主要是为了改造生产工具。前者是对未知世界之“真”的认识, 是主观符合客观;
    后者则始终孕育着社会的“善”,是客观符合主观。其实这二者 都是在人类的内在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驱使下形成的。由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决定了物理文化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要实现对物质、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的一般规 律之“真”的认识,当某种“真”的认识借助于技术并服务于社会,使广泛的群体受 益并接受,即表现为物理文化的“善”。而“真”与“善”在物理学体系本身以及在物 理文化中实现统一时即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对物理文化从萌生到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进行考察,不难发现上述所谈的对 真、善、美统一的追求贯穿其始终;
    而某一事物的精神必然是能够在贯穿该事物 发展的全过程中的高度抽象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物理文化精神,起码其主要 内涵,就是物理科学共同体对物质、物质结构及其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之真、善、 美统一的执著追求。在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中,物理文化之所以能够在物理 科学共同体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并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正是因为人类的物理文 化精神的内在驱动。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物理文化定教育论文】物理与文化结课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