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中国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受众需求文化艺术论文] 怎... 正文 2019-11-05 07:34:06

    [受众需求文化艺术论文] 怎样理解受众需求

    相关热词搜索:

    受众需求文化艺术论文

    受众需求文化艺术论文 一、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形成 (一)梅兰芳京剧艺术温柔敦厚风格的表现 梅兰芳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剧目内容的选择与 改革,二是京剧艺术格调的提升。梳理京剧发展史即可发现,梅兰芳的京剧艺术 剧目与之前保留剧目在内容范围上已经有很大不同,他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 京剧剧目的范围。出于封建道德教化的目的,梅氏之前的京剧艺术剧目内容多集 中于才子佳人、忠孝节义等方面,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多是受苦的小姑娘、落难的 家庭主妇等,比较单调,人物形象也显得单薄。梅兰芳的作品则突破了上述内容, 角色范围也不再拘泥于上述角色,嫦娥、天女、西施、虞姬、宓妃、杨玉环等都 成为他的作品的主人公。相较于以往的角色,这些人物的显著特征是具有突出的 传统文化色彩。尤为可贵的是,梅兰芳在注重人物的外在扮相基础上,更加重视 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而且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把单部剧目的内容与历史背景相结 合。这样的努力,一方面拓展了传统京剧剧目的范围,丰富了剧目,改变了以往 京剧剧目数量有限,类型单一的状况,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加 了作品的厚度,而温厚有内涵恰是温柔敦厚的精髓所在。梅氏京剧艺术的温柔敦 厚还表现在其格调上。梅兰芳的京剧艺术是优雅的。他的优雅同样表现在内容和 形式两个方面。在梅兰芳之前,中国部分京剧剧目的格调可以用低俗来形容,关 于这一点,齐如山有清晰的表述:“中国没有真正言情(爱情)的戏,有之即是 极端龌龊,谈不到言情二字。按旧有言情的戏本不少,当初编演的时候,也不会 像后来那样狎亵,后来所以那样不堪者,也有他的原因。一因乡间人的脑思多半 粗浮,戏若演得恰到好处,观众便以为不够看;
    演的过了火,文静人看着已经不 堪入目了,可是大多数人则高兴喝采(彩)。演员为迎合观众心理,就越往狎亵 里变化。二因北平城内,自乾隆年间,禁止妇女入戏园,观众只剩下男人,演员 更肆无忌惮。遇有言情戏,一个比着一个粉。乡间演戏,演的太粉了,还有人干 涉,北平倘官场不管,便无人干涉,于是各演员更为所欲为,闹的真是不堪入目, 岂止有伤风化而已。”[1]梅兰芳在表演过程中对传统剧目从主题到表现形式方面 进行了改革,很大程度上剔除了旧戏低俗的调子,将原本带有乡村荒野格调的京 剧剧目改编成温柔敦厚的高雅艺术。比如京剧中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原来 表现的是贵妃酒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格调低俗,梅兰芳将主题倾向改为反映宫 廷女性苦闷的心情,既提升了剧目自身的格调,也顺应了当时观众要求妇女解放、 个性自由的心理。有学者认为,梅兰芳的艺术体系在多个方面继承了中国人文传统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古典精神的典范。[2]此言不缪。温柔敦厚的风格恰是梅 兰芳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表现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温柔敦厚不仅是梅氏 的艺术风格,而且是其人格特征,或者换句话说,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在某种程 度上是梅氏温柔敦厚的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所谓温柔敦厚的艺术出自温柔敦厚 的人。在梅氏的自我人格中,充满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他人,尤其是对于同行中 的普通演员充满同情的理解和由衷的敬意。有资料记载,有一次梅兰芳去观看演 出,由于演员表演一般,演出结束后观众没有给予掌声。坐在第一排的梅兰芳带 头起立鼓掌。有人问他这个演员表演一般为什么还要为其鼓掌呢?梅兰芳说:因 为他付出了劳动,掌声是送给他留在舞台上的汗水的。后来人们多以此称赞梅兰 芳的艺德。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艺术家艺德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德性品格的表现。

    没有温厚的性情,没有诚朴的情感,没有包容的心态,一个人就很难理解他人, 很难体会他人的努力和艰辛。梅兰芳正是因为自身温厚的性情,再加上他作为一 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传统艺术表演者,能够对演员的辛苦感同身受,所以对于同 为艺人的演员更能同情地理解,诚挚地尊重。

    (二)受众需求在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受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需求直接影响着特定艺术类型的形成,决定着艺术 格调的高低。京剧也同样如此。京剧向来以历史题材为主,主要宗旨是发挥忠孝 节义及各种旧道德。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旧观念、旧道德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做 相应调整是必然的。尤其是一些经典剧目,演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主题倾向、 剧本台词及表演形式上不可能没有变化,而是否需要变化以及如何变化,主要依 据之一就是受众的审美需求。就梅兰芳来说,他的温柔敦厚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 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受众需求显然占了很大比重。20世纪前30年,正是梅 氏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京剧艺术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很大变 化。一方面,受社会变革影响,大批女性观众进入剧场,另一方面,受西方思潮 影响,观众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需求日益突出,社会受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素 养也大幅提升,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京剧,有些甚至成为京剧的票友。因此, 根据受众需求调整剧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必然趋势。梅兰芳敏锐地察觉受众构成 及需求心理的变化,转而寻求有文化有见解的文人观众的帮助,渐渐在身边聚集 了一批文人观众,这些人后来成为他的“智囊团”,为他编写剧目,做演出策划。

    梅氏的艺术作品中,除了最早的《孽海波澜》外,其余的很多戏都是由他身边的 文人“智囊”帮助完成的,尤其是齐如山、吴震修、李释戡、冯幼伟等人贡献最大。

    他们出谋划策,帮助梅兰芳在竞争激烈的京剧舞台站稳了脚跟。更重要的是,他 们为梅氏艺术注入了文化因素,积淀了文化底蕴,最终使得梅氏诸多作品成为经典,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典范。实际上,重视受众需求,尤其重视文人观众的意 见,是当时京剧演员的共同选择。有论者这样评价当时京剧演员与文人的合作:
    “以知识分子的力量推进京剧发展,是‘四大名旦’的最聪明之处。他们借助‘智囊 团’成员们的文化和思想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
    反过来,有志于戏曲、有兴 趣于戏曲的知识分子又通过演员们的舞台实践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审美理想, 两者互补相得益彰。”[3]这一评论肯定了文人观众对于京剧演员成长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与受众关系的客观分析。文人观众与梅兰芳、与“四大名旦” 密切合作相得益彰的事实与经验值得当代学者、艺术表演者思考、借鉴。

    二、梅兰芳温柔敦厚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当代传 统艺术与观众关系处理的启迪在价值多元、文化也多元发展的时代,期待 观众专注于传统艺术固然不现实,但是传统艺术若在观众的文化生活中缺席也绝 非正常现象。因此,在当前复杂、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如何处理传统艺术与受众 的关系,如何应对受众需求是一个迫切且复杂的问题。

    (一)传统艺术受众的培养需要相宜的文化环境 认知并欣赏一门艺术需要过程。与物质接受不同,艺术接受过程相对漫长 且缓慢。从接触、了解到懂得、爱好,进而乐享其中,艺术接受是一个从外到内 逐渐浸润沉淀的复杂过程。而从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审美特征角度来看,京 剧等传统艺术又具有特定的审美特征,无论是语言,扮相,还是动作、音乐等等, 都有特殊的程式规定,不仅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与易于接受的流行艺 术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一个不具备相应知识储备和艺术修养的人是很难接受的。

    因此,当下受众对于传统艺术难以接受或者没有兴趣,并不代表艺术自身有问题, 而有可能是公众对于这门艺术不了解。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营造有益于特 定传统艺术接受的氛围,在合适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对民众进行熏陶、引导。

    具体来说,就是要扩大传统艺术的社会覆盖面,避免仅满足于小范围的自娱自乐 式表演。要充分运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沟通、交流,引导社会关注特 定艺术形式,尽量扩大受众群体,以图在较大规模的受众群体中,培养部分受众 的兴趣,提高相应的素养,进而发现更多具有一定天赋、气质、爱好的受众,为 特定传统艺术门类发展提供动力和人才基础。

    (二)传统艺术要尊重并适当引领受众审美需求 如何对待受众的审美需求始终是一个现实又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说,艺术创作本应以符合受众审美需求为要义。但需要弄清楚的是,艺术应该满足什么 样的受众需求以及应该怎样满足受众的需求。恰如票房和收视率未必代表影视作 品的艺术价值一样,受众的审美需求与艺术发展规律并不总相一致。从梅氏艺术 发展来看,梅氏是非常尊重受众并且非常重视受众建议的。但是从效果来看,并 不是所有根据受众建议所做的改革都能取得好的效果。早期如《天女散花》、《黛 玉葬花》个别剧目的曲高和寡以及对于京剧《汾河湾》表演的改变存在不同意见 就是明证。换句话说,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有时受众的审美需求未必符合艺术发 展规律,他们所推崇的某种艺术未必一定具有充分的艺术价值,他们推崇某一演 员动机也未必全是因为其艺术水平高。清末民初,梅兰芳在北京的叫座能力超过 了谭鑫培,更远超杨小楼。但是当时的梅兰芳除嗓音、外形等天赋极好外,在唱 腔、身段等方面功力并不足,实际艺术水平跟他后期的水平相差甚远。与谭鑫培 相比,当时的梅兰芳胜在“天时”而非艺术水平:时局变动导致观众审美趣味变化, 而梅兰芳的表演正顺应了这一变化。总之,受众的各种需求也是复杂的,需要理 性辨析,灵活应对。从当下社会实际情形来看,当前观众的审美趣味非常复杂, 对于传统艺术的态度也不尽一致。总体来看,观众对于传统艺术不感兴趣是不争 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很多,受众缺乏相应的知识修养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 个因素。因此,对于受众的审美趣味,创作者和管理者要满足但不能迎合。不能 因为观众听不懂就将京剧唱词改为普通话;
    不能因为受众喜欢简单直接就将京剧 华美精致的行头进行简化,甚至现代化;
    更不能因为受众喜欢流行艺术就将京剧 音乐置换为流行音乐。

    总之,在当前丰富驳杂的文化和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需要客观分析传统艺 术发展的现状和境况,既不需要过于消极悲观,也不能对受众需求和市场过于迎 合。而是要对受众的审美需求进行辨析,区别对待。尊重但不迎合,引领但不强 求,是当下传统艺术对于受众需求的合理态度。我们要用符合艺术本质特征的手 段进行改革,赋予传统艺术以活力;
    用美的艺术吸引、引领观众,用纯正的经典 味道打动受众,如此,则传统艺术将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受众也将享受到丰富 的精神盛宴。

    作者:夏秀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受众需求文化艺术论文] 怎样理解受众需求》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