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
  • 融资决策
  • 财务分析
  • 投资决策
  • 财务控制
  • 其他相关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财务管理 > 其他相关 > 提高主体意识健民主运行机制... 正文 2019-09-30 07:38:18

    提高主体意识健民主运行机制论文|运行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

    提高主体意识健民主运行机制论文

    提高主体意识健民主运行机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双向互动的表现;
    党员主体 地位与党内民主双向互动的实现途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党员主体地位 是指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居于主导、决定的地位、党员主体地位是 实行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 地位得以落实的基本保障、提高党员主体意识,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内在动力、 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平台、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党 的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建立健全党内 选举制度,保障党员选举权、建立和完善党员主体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监督权等, 具体请详见。

    [摘要]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统一于党的建设的 伟大工程之中。党员主体地位是实行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 重要内容;
    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基本保障。通过提高党员主体意 识,建立健全党内民主运行机制,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内民主的双向互动,是 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党员主体地位;
    党内民主;
    双向互动;
    途径 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双向互动的表现 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居于主导、决定的地 位。党员既是党内一切生活的主体,又是党内一切权力的主体,党内各项建设事 业和活动要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和利益,体现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内民主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指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决定和管 理党内一切事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内民主和党员主体地位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统一于党 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

    (一)党员主体地位是实行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 内容 正如列宁所说,“民主意味着平等”。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全体党员是党的主 体。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不仅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且在党内民主上也同样将实现和维护全体党员的平等权利作为基本目标。党员民 主权利的充分行使既是党员主体价值和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 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党内民主终究是党内民主的主体一党员的创造物, 是党员在党内事务和党内生活“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因此,党内民主的实现离 不开党员的主体作用的实现,否则党内民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保 证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中处于自主、积极、主动的地位,维护和实现党员 的基本权利,党员在党内才能以“当家作主”的身份出现,党内民主才具有了现实 的基础。另外,就党内民主的检验尺度而言,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 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尺。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可以从民主的内容、形式 和制度等各方面加以推进,但是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党员在党内生活和事务 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充分体现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权。长期以来, 之所以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难以突破的问题,有些方面难以获得实质性 的进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党员主体意识不够,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缺失造 成的,而这又与我们长期以来在党内民主建设中没有将“党员主体地位”给以充分 重视有关。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要将尊重和实现党员主体地位作为重要的内 容甚至首要的内容来抓,以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来调动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 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
    以“党员主体地位”为基点 为“党内民主”提供内在的动力支撑和主体力量的保证。

    (二)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基本保障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事业的胜利和成功。坚持和实行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机 制和根本保障。党内民主不仅从价值和原则意义上规定了党的权力来源于全体党 员,党的决策和党内重大事务及活动必须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而且还从具体制 度上将党员的主体权利给予规定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既需要党员主体意 识和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现实的制度作为基本的保障。从党员主体素质的现实 来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民主观念和主体意识还比较淡 薄,主体素质较低,主体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 障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主体意 识和能力。但是,党员主体意识的提高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然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转变过程。从制度上来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仍然是尊 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环 节。只有将“党员主体地位”的概念通过制度和规范加以确认,并在实践中不断地 以“党员主体地位”为中心内容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才能使广大党员不断地获得主体认知、养成主体意识,进而自觉地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可见,发展党 内民主尤其是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行使的制度体系乃是尊重和落实 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

    二、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双向互动的实现途径 (一)提高党员主体意识,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内在动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本是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由于受长期的革命 战争、计划经济以及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党员自身和党的集体都没有对党员主 体地位给以应有重视。党员习惯了命令与服从,习惯了组织的安排和设计,习惯 了以“客体”的身份思考自己,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党员的主动性、创 造性和主体能力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被忽视或“搁置”了,这使党内民主的发展缺 少了内在的动力。因此,“要根据实际切实加强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教育,使 党员对其主体地位包括主体权利和权益、责任和义务、宗旨和使命等有较清醒的 认识,成为自觉维护主体地位,自觉发挥主体作用的先锋战士。” 1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在全党形成“党员是党的主 体”的基本共识。党员主体意识并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党内实践活动 中,通过不断教育、反复强化和训练才逐渐确立和养成的。一方面,我们需要以 党员主体地位为基点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将党员主体地位的 内涵、特征、原则、要求等基础性理论通过规章制度等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反复 实践、深化认识、加强理解来促进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成熟和完善,为党员主体 地位的落实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
    同时我们要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取得的经验通 过各种形式进行转化、宣传与普及,使全体党员形成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 认同。使“党员是党的主体”成为全体党员的普遍共识和自觉理念。另一方面,我 们要不断地加强党员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等主体意识的教育,激发 党员在党的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教育和引导党员重视自己的民 主权利和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主动根据党章和党的各 项规章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要教育和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发扬民 主作风,认真听取党员意见,充分尊重和体现党员意志,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 活和党的工作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

    2积极构建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平台,为党员提高主体意识和能力提供实 践载体。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通过其具体的工作实 践来得以完成。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构建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平台,通过实践手段对党员进行主体意识的教育和主体能力培养。一方面。

    我们要结合党内民主活动的实践来培养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要通过“公 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党内选举形式的实验、改革和创新来提高党员的参与意 识和参与能力;
    通过监督电话、投诉信箱、网上点评、领导接待日等来畅通党内 沟通渠道,使党员代表和普通党员的意见、建议、要求、申述等能够得到及时的 表达和解决,提高党员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党员 工作、学习、生活的具体实际,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 和主体能力。除了要继续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基本组织生活 制度之外,还要引导机关和企业的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在部分社区探索和实行党员责任岗制度,通过设立政策宣传、绿化维护、卫生监 督等“无职党员责任岗”,使广大党员尤其是普通党员做事有平台、管事有抓手, 先进性作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展示,主体能力的提高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和 实践舞台。

    总之,只有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使“主体地位”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认知和 行为指导,才能使党员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党内生活和各项事务中,才能使党 员自觉维护在党内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选择权、批评权和监督权等基本 民主权利,党内民主才有现实的基础和主体依靠。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运行机制 任何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组织的制度规范和制度建设。制度不仅是 组织本身活动目标和价值目标的体现,而且也反过来可以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增强 成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建立健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党 员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和现实诉求。正如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所 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 度建设”以自身的特点和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其加以 高度重视。“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不仅启示我们从党员主体的纬度去思考党内民 主的建设,而且客观上需要我们将这一概念“制度化”和“机制化”,通过制度的确 立、贯彻和落实来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为党内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主体力量 的支撑。当前,我们要以保障党员主体权利为基础和目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党内 民主制度,为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

    1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党代表的权利得以真正行使。党的 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制度,是广大党员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各 种民主权利的制度平台,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推进党内民主,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离不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完善党的 代表大会制度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使党员代表能够体现党员的意志和要求,使党 的代表大会发挥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首先,要充分发挥和落实党员代表的基本 权利。有的学者建议“通过开展组织生活、走访谈心、述职汇报、调查研究、组 织恳谈、帮困济贫、接待日等方式加强党代表与党员群众的联系,使党代表联系 党员群众做到经常化与制度化。”_5’这对于加强党员代表与党员的沟通是很好的 建议,具有可行性。当然,要使党代表真正代表广大党员的意志、对党员负责, 还是要围绕党代表的选举权、审议权、评议权、监督权和建议权等的落实来开展 工作。要鼓励和教育党员代表依照党章和党的规章制度来行使党代表的权力,对 于任何个人和组织限制或侵害党代表权利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其次,必须加 强党员对于党代表的监督。这就需要建立党员评议党代表的制度,定期(半年或 一年)开展党员对党代表的评议工作,让党员对于自己选出的代表进行打分,取 消不合格党员代表的“代表身份”,以此促进党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真正 可以代表和维护全体党员的民主权利。再次,要理清党代会、纪委会、全委会等 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党的权力。党内民主的基本价值就是要使党员作为党 内权力的真正来源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因此科学合理地配置党内的权力成为党 内民主的关键。党员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党委会和纪委会分别是执 行机关和监督机关,从性质和关系上来说,只有党代会才有决策权。党代会听取 和审议全委会、纪委会的工作报告,评议“两委”工作;
    听取和审议代表提出的议 案及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讨论决定其他事项等,以此来确保“代表作出的决定 是最后的决定”。最后,要进一步探索并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设立常设机关,保 证党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作用的发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 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目前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关键是“设立常设机关” 的问题,即是否需要和怎样设立同级党的代表大会产生的常设机关仍是我们当前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关键问题。但是,为了保证党代会作为同级党组织的“最 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的独立地位,理清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设 立同级党代会产生的常设机关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代会闭会期间 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的行使有所依托,党代表的权利得到更好地行使。

    2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 前提,知情权是党员作为主体应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不知情,其他一 切权利都无从谈起,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也就根本谈不上。因此,发展党内民主,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切实推进党务公开,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扩大党务公 开的范围,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目前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科学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 制度。首先,要坚持标准统一、形式灵活的原则,对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内容, 应该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
    对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或重大问题,比如党内重 大决策、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各项经费使用、人事制度改革、领 导干部住房和子女就业留学等方面的事项都应该予以公开。其次,各地方党组织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公开形式,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公开会议、 公开栏等途径来进行党内公开和党外公开,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开机制,特别要收 集和整理党员群众对各事项公开前后的意见、建议,关注党员群众的反应,及时 处理党员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再次,要通过落实党内重要事项通报制、党内重要 事项研讨制、党代表或党员听证制、党员意见征集制等具体的制度来疏通公开渠 道,使上下之间的信息能够有效互动和交流,使党员更好地掌握党内信息、表达 和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维护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3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选举权。选举是民主的根基,是发展 党内民主与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核心问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主体地位 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选举权是真正最能直接表达实现其主体意愿的权利,直 接关系党组织对党员主体意愿的尊重。”党内民主要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发展, 必须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权力真正来源于全体党员的委托。首先要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坚持组织提名、党员提名、党员自我提名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是在提名候选人的时候要严格进行资格审核,广泛征求和听取党员的意见, 没有获得多数党员和党代表赞成的不能列入候选人名单。其次要适当扩大差额选 举的比例,不断提高候选人相对于应选名额的人数比例,规范竞选中的介绍宣传 行为方式,规范选举程序,实行严格的监票制度,提高选举的竞争性和公平性。

    最后要不断试行和扩大党内直接选举的范围和层次,探索并实践基层党的支部委 员会、总支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以及书记、副书记和上级党代会的代表等由党员 直接选举产生的办法和途径,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基层党员大会的作用,对拉票、 打击报复等各种干涉选举的行为要予以严厉处罚,切实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利。

    4建立和完善党员主体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监督权。党员的监督权也是党 员重要的民主权利,是其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目前党内监督方面存在的各种问 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督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的。正如有的学者所 说:“权力监督的本质主要是指委托之权对受托之权的监督,是权力主体对权力 行使者的制约,通过监督使权力行使者能够按照权力委托者的意志行使权力。从 这个角度讲,真正强有力的监督不仅取决于监督体制的完善、监督技能的娴熟, 更关键的是权力主体的力量能否在监督体制中得到充分体现。”党内监督从主体分类上来说,包括党员、党代表、党委委员、党代会、全委会、纪检委等都负有 相应的监督责任,拥有各自的监督对象。但是党员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力量和根本 主体,党员的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他一切监督就失去了真实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党员主体监督机制,发挥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党员主体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通过主体意识、权力 意识的培养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等的教育和学习,增强党内监督意识,使党员 明白党内监督的重大意义,克服“不敢监督”、“无须监督”、“难以监督”等错误观 念和认识,号召党员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实现自己的监督权利。其次要建 立严格的监督保障机制,疏通党内监督的渠道,使党员的批评、建议、揭发、检 举、要求罢免等基本权利得到有效实现,及时处理党员的来信来访、电话检举、 信息留言等各种形式的监督事项,并将结果按性质予以公开或答复,让党员亲自 感受到自己监督的效果,增强监督的主动性。再次要将党员监督与党内监督机构、 集体组织以及党外群众和其他社会力量包括舆论媒体、民主党派等的监督联合起 来,形成合力,使党内监督可以发挥强大的整体功能,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和主体地位。最后还要建立党内监督责任追究机制,这主要是为了对于那些“诬 告”、“乱告”等现象进行责任追究,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党内监督的严肃性,更 好地维护党员和干部的基本权利,促进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提高主体意识健民主运行机制论文|运行机制》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