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民法论文 >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 正文 2019-10-16 07:39:05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 “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

    相关热词搜索:

    “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

    “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 [摘要]“3+4”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加快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比较“3+4”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 在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认为必须完善“3+4”培养方 案,明确培养目标;
    制定“3+4”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
    确定“3+4”考核机制, 科学评价方式;
    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

    [关键词]职业教育;“3+4”培养模式;对比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对专科层次以上人才的 需求度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 出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2年,江苏省着手试点“3+4”七年一贯制项目,即3年中职与4年本科分段培养 人才。“3+4”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对于江苏省加快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4”是一个新生事物,通过其与传统人 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明确“3+4”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并从传统模 式中获得经验与启示。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一)三年制中职培养目标: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三年制中职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
    具备良好的 职业道德,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岗位;
    有健康的体魄与较高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 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三年制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描述 为:“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生产线安装、调试、 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工作,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二)五年制高职培养目标:技术技能人才 五年制高职在三年制中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要求, 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会操作,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因此, 五年制高职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较高综合能力,能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例如,五年 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描述为“: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 基本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 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技术技能型专门 人才。” (三)“3+4”人才培养目标: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国内高等院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及探索,“3+4”就是其中之一。“3+4”的总体人才培养 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与本科阶段有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例如,“3+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符合电气工程领域和城市轨 道交通行业乃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具有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工程能力的, 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左右在相关 领域企业的生产、研发、质检、管理等部门担任管理及技术骨干”。其中,中职 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智能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会学习、 会创新,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需够用的文化知识、专 业知识与中级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为“培养符 合电气工程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乃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既有本科层次专业 理论、又经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应用 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面向的比较 (一)三年制中职职业岗位:注重基础操作 三年制中职的职业岗位主要是基础操作性的,对理论知识要求不高。例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 设备与产品维修、自动生产线制造、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设备管理员以及营 销员等。

    (二)五年制高职职业岗位:注重技能形成 五年制高职的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略高。例如,机电一体化技 术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机电产品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质 量检验等工作,还可以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机电设备的改装、生产现场的技术服务等工作。① (三)“3+4”职业岗位:注重技术应用 “3+4”的职业岗位对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宽专业口径、深化专业生产管 理开发、设计及研发创造能力有一定要求。中职阶段学生的职业面向是电气控制 设备的制造及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维修、 质量检验,电气自动化设备及产品的营销、生产现场技术服务、电气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改装以及相应的电气设备的维护、生产等企业、供配电等相关行业。本科 阶段培养学生的电气生产及技术管理、设计、研发、建设维保、质检及销售的工 程应用能力,毕业时学生具备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优势将会更明显。

    三、课程体系的比较 (一)三年制中职课程体系 三年制中职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组成,根据中等职 业学校教学大纲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其中,公共基础课有文化课、体育课、 德育课等,专业技能课有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与专业任选课,如机电技术应 用专业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以及机电产 品营销等专业技能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学习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 外实训,最后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 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 五年制高职的课程体系也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组成,与三年制 中职课程体系有所不同的是在课程开设数量、课程内容难度与深度上都有所增加。

    例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课有机械识图及CAD技术、机械制造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装调技术、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等。

    (三)“3+4”课程体系 “3+4”强调前3年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突出其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后4 年强调更为宽泛的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有效衔接,形成七年一贯制课程体系。3年中职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突出技能的形成与实际应用,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 环节”组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达到本科学校的入学要求,将通 识课程中的几门课程称为接口课程,定为核心基础课。与本科学校共同协商,加 大课时,加深内容,考核由本科学校主导。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构成,主要培养学生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专业技能。4年本科阶段的课程 体系,将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素质融为一体,重点 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通过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培 养,前3年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并夯实学生基础,后4年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 并进一步深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理论基 础、实践技能、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四、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对“3+4”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完善“3+4”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的制订对“3+4”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明确培养目标 的规格,完善培养方案的各方面内容。“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可由本科 学校牵头,本科学校、中职学校、相关行业企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例如,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3+4”中职阶段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健康的体魄与心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升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的必要文 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同时取得中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证书,具有一定创业能 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科阶段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 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控制仪表、过程控制、电机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在工业过程控制、 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机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开发和教 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3+4”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明确中职与本 科学校各自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的安排有重要作用,为“3+4”人才培养目标的 实现明确了方向。② (二)制定“3+4”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中之重,是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为了保证课 程的顺利衔接,中职与本科学校必须共同制定“3+4”课程标准,为教学质量的提 升提供重要保障。“3+4”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因专业而异,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来 制定,中职与本科学校按照同一个课程标准分段实施。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还应取 得行业企业、教育专家等主体的帮助,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对于中职与本科学校合理的教学分工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教 学效果。此外,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学校对“3+4”试点班 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进而不断完善课程标准。

    (三)确定“3+4”考核机制,科学评价方式 “3+4”中职阶段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中职学校组织评定,期末考试 的文化课可采用全市统一命题的方式进行,专业课可由中职与本科学校共同组织 命题。3年中职的学业完成后,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才能顺利转入本科学校继续学 习。一是学生所学课程必须全部合格,按时完成规定的最低学分;
    二是学生必须 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相应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三是学 生必须参加本科学校组织的转段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转段。考核机制的制定在 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教师了解教学实施情况,对提升“3+4” 的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四)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3+4” 班级与普通的中职或本科班级有一定差异,为了保证“3+4”班级的教学质量,要 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首先,应成立“3+4”专门的教师课程组, 按照专业分类,把所有参与“3+4”教学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教育教学问 题。其次,中职与本科教师应互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了解合作学校的实际情况、 教师所遇到的困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等。最后,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提升学历,提升专业素养。

    作者:黄小璜 杨燕 柳铭 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注释] ①谢卫东.以新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引领专业建设新发展――以五年制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2014(4):49. ②黄小璜“.3+4”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实践研究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4 (5):56-57.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 “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