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刑法论文 > 校园文化建设小论文 校园文... 正文 2019-11-06 07:34:12

    校园文化建设小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3篇

    相关热词搜索: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3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前言 个人成长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氛围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和行 动[1]。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对个人学习、成 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的物质条件、思想观念、教育 制度、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家园的总和[3]。积极良好的 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 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 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客观 高校研究生班级文化建设不只是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也不单只是几个 班委干部的任务,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必须要先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 体,进而将学校资源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首先,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是班级所有同学。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迅速增加。学 校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化使得原来小规模的建设模式不适应当前情况,出现了研究 生班级不完全按专业点组建,存在一个班级由两个及以上交叉学科构成的情形。

    其次,上课、住宿的分散性对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生只有一年 的学习课程,没有特定自习室或教室,且住宿日益朝着自由结合的方向发展,甚 至一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住学校或因被派到外地参加科研项目,长期与班级 脱离,造成同学之间人际关系较为淡薄、班级概念模糊。另外,研究生群体还具 有其特殊性。研究生不比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年龄层次、人生经历、婚姻状况、 心理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客观现状,使得加强研究 生班级建设格外迫切和重要。

    三、班级文化建设思路 高校研究生班级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明确了“以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为基础,以行为文化为导向,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不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与创新,追求文化成才、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建设班级文化的基础 1.塑造物质文化 笔者的工作对象由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共45名学 生组成,涵盖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3个专业。该班级注重树立 班级理念,设计了切合班级性质的班徽(图1),张贴于班级信息栏,以期构建 属于该班集体的共同精神家园。此外,因为寝室是同学们除实验室外的日常生活 聚集地,是能够促进班级文化有效形成的班级环境,可以说寝室建设是班级创造 文明素养的重要过程。班级注重寝室物质文化建设,班级鼓励和支持班级寝室 DIY美化布置,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在院系寝室文化建设竞赛活动 中,均有男女生寝室获得一等奖的佳绩。图1班徽班级班徽的诠释:班徽以圆形 为主体,象征着紧紧团结;
    中间熊熊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永不熄灭的学习之火、科 研之光;
    白色横杠和蓝绿色艺术字“9”代表自然班级“硕士11级9班”;
    字符MSE和 CET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班级班训“明 德、笃志、博学、创新”与学校校训吻合,旨在从德、志、知、行等方面对班级 同学提出要求:树立远大理想,追求广博学识,不断开拓创新,以脚踏实地的精 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为成才成功打下基础;
    班徽颜色采用红色和绿色结合,绿 色代表生机,红色代表激情;
    红色字体构成“心”形状,代表班级一条心,彰显团 结。班徽作为班级文化的标志,时刻鞭策着同学们好好学习,寄意将学习科研放 在第一位,团结一致,点燃学习之火。

    2.突出制度文化 制度是行为的准绳,良好的班级文化,离不开一套完整的班级制度。在班 级集体中,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 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5]。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 学生时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 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高校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应突出制度文化,以制 度为引导加强班级管理。一是制定班级目标管理制度。入学初,班级同学集中学 习《研究生班级工作手册》,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班级日常管理制度、 班级奖惩制度、班委管理制度、班级资产管理制度、班级财务制度等,并使之成 条文,以引导班级学生学习。二是发展班级兴趣制度,成立班级兴趣小组。入学时,班级统计了同学们的特长、兴趣、爱好等信息,建立基本数据库,并根据同 学自愿申请成立了学术论文写作小组、发明专利兴趣小组、文艺青年小组、关爱 社会行动小组以及社会兼职工作小组。经过近两年的沉淀和发展,班级成员呈现 了“勤劳、认真、立志成才”的品质和“活跃、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追求。三是 完善班级财务制度,设立“班级学子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班级同学所获奖学金 的赞助和社会兼职工作同学的捐赠,两年来累计投入近4000元。基金一方面用于 资助凉山阿坝州贫困生助学扶持计划,目前已经定向捐助了两名同学。另一方面, 基金还用于奖励为班级精神文明风貌做出贡献的同学,发挥榜样力量,提高班级 凝聚力和竞争力。四是制定班级“一帮一”帮扶制度。班级“一帮一”帮扶制度是安 排学习成绩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员及学生干部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开展一 对一帮扶,建立了党员干部、学习尖子与学习困难学生的互相帮扶机制。该制度 为班级班风学风建设搭建了平台,指导班级建设,引导学术进步,助推班级成长。

    “一帮一”实施后,班级建设成果显著,并荣获了学校“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行为文化是建设班级文化的导向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 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班级班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 动态反映。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养并形成 学生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具有明显的作用[6]。高校班集体在班级建设中凸显行 为文化,引导班级注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符合当代研究生价值观的 班级文化。一是培育班级学术文化。班级多次举办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等促进 全班同学专业学习。到目前为止,硕11级9班同学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6篇。其中, 高水平国际公开刊物SCI论文有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2项,参与 科研项目达121人次。二是培育班级实践文化。支持和鼓励同学们走出学校、走 进企业,建设勇于实践、善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班级风貌。暑假期间,班级有两 位同学作为带队队长带领同学们走进大凉山阿坝州进行义务支教。三是培育班级 时政文化。组织班级学生利用班会、网络专题等形式讨论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同 学们关注时政,关心民生,净化思想,提高认识。四是培育班级“家庭”文化。通 过班级集体活动推广“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班级建设理念,建立班级专属网 络信息平台,利用博客、微博、社区、腾讯群等新媒体建设“班级家庭”。五是培 育班级集体文化。研一为集中上课阶段,班级组织同学们组团上自习(以寝室为 单位),带动班级学习气氛;
    研二为实验室实验阶段,班级号召勤学奋进、相互 帮助(以实验室为单位),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三)精神文化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核心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 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班级的本质、 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 关系等方面[7]。高校班集体着重在班风学风建设中彰显精神文化。一是创建团 结共赢的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同学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 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同学们的归宿感。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术目标。班级的 学术目标是每个同学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公开刊物论文,并通过大学生 英语六级。为实现此目标,班级组织开展学术报告讲座、学术培训活动,并在班 级中弘扬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促进班级学风建设。三是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 的班长论坛、班长经验等活动,总结、提炼各兄弟班级建设经验,不断完善班级 文化建设。四是营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班级通过班训、班会和学生事件引导班 级营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五是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秉承“尊重是前 提,平等是关键”的人际交往理念,编织了如今和谐融洽活跃的人际关系网。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班级制度的制定应该是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 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 信服并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推优工作,不应该是简单粗暴型投票制,这样容易 造成不公平,影响班级凝聚力,产生班级内部矛盾。较好的一种方式是制定推优 评价表,以衡量学生们各个方面。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就 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个人魅力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 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 文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五、结束语研究生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 程,在探索如何创建良好的研究生班级文化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思考、去行 动。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始终是 研究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本文作者:朱奇 赵品文 工作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第二篇 一、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职能的重要体现1.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地方高校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报告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 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 有重大意义。”[1]18可见,促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 要意义。地方高校既坐落在地方的中心城市,受到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辐射,又 可以辐射农村。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起着桥梁和纽带 作用。其一,地方高校可以利用其人才、智力优势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 农民能够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培训使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农 民;
    通过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文化 发展的差距。其二,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文化下乡,为农民送去农村需要的农业科 技,以满足他们科学种田的需要;
    通过文化下乡,为农民送去各类文艺节目满足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给他们带去欢乐;
    通过文化下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一,从办学主体 来看,地方高校多数由地方政府承办,办学方向是着眼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 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而地方高校发 展要以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2]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 指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发展结构,通过创新促进经济发 展。创新关键是靠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能不能实现农村地区文化的发展并提高农 民素质就成了该地区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能不能培养出适应当地发展的人才就 成了该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其二,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来 自农村,他们毕业后出路也主要在农村。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地方性和应用 性的特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地方高校在办学中要找准自 己的定位,调整好自己的办学思路,把为当地培养人才和促进当地发展作为自己 的发展方向。

    二、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高校 的文化下乡,带给农民丰富的文艺节目也带去了一些科技知识,在农村宣传党在 农村的政策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很多问题,形式主 义、本位主义现象还比较严重,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广大 农民素质以及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1.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相当长一个时期,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 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主观上认为,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 设对自身发展没有什么好处,不仅自身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效果也 不明显。所以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不怎么重视,也没有一个长远的规 划,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这件事上升不到校级发展规划层面上,一般停留在团委、 学生工作部等中层部门,这样不能形成一个整体长远规划。特别是那些刚刚升本 的地方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学校则面临着升本后的评估等任务,因此在 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上更是重视不够。

    2.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完善的体制、机制 是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而现实情况是“在体制方面,由于缺 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高校之间的职权划分不够清晰,各 高校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职能确定不够清晰、文化服务组织建设 不力,运行机制不够完善。”[3]地方高校,内部权利比较集中,一般事项都是学 校管的过多,统的过死,而院系的自主权较少。在组织运行方面,一些服务社会 的事项停留在学校中层部门,而这些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 这样在具体的组织落实上就会困难重重。由于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没有上升到学校 层面,因此各个部门无法形成合力,也很难把这项事业深入开展下去。还有,很 多地方高校缺乏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一些教师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缺 少兴趣和激情。因此难以形成广大教师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 的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农村三者缺乏互通的运行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发 展、繁荣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及农村三者的协调配合。而现 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高校与农村文化沟通方面,缺乏相应的组织,也缺 乏合作交流的平台。“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与地方农村文化发展文化发展的需要相 脱节,二者之间缺乏沟通,很多农村地区对地方高校的职能不了解。”[3]很多人 认为,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地方,与农村文化发展没有什么联系。

    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相互分割,这给地方高校直接 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障碍。同样,地方高校在其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经费 来源、人员编制等大多也由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一般不考虑所在农村区域经 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地方政府更看重的是地方高校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 实际效益,而文化发展则是一个着眼于长远,很难立竿见影的事情。因此,地方 政府对于地方高校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也不能及时的把自身发展 中面临的问题反馈给地方高校。至于农村在文化发展中需要怎样的帮助,高校并不了解。政府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中不能充分利用、发挥高校自身的独特优势。

    地方政府、高校、农村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相互沟通的机制,这严重影响了地方高 校服务农村文化事业的开展。

    三、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地方高校要想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找到一个行之有 效的路径,创新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协调好学校、农村以及政府三者间 的关系。同时,要整合、统摄各种资源,增强大学作为地方文化中心的辐射功能, 提高大学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在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 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作出自己贡献。

    1.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农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
    必须提高农村文明素质。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其 坐落在地方及拥有人才智力的优势,在农村文化发展中大显身手。然而长期以来, 地方高校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促进农村文化建 设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认为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只有付出,难有 回报,是一件受累不讨好的事。实际上在目前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 高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决策 咨询的智囊库、思想库和信息源,是地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增 强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明确自己承担服务农村文化 建设的责任,从而树立融入农村、主动为农村文化发展服务的强烈意识,积极营 造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浓厚氛围。”[3]地方高校要转变观念,把促进农村发展作为 自己的重要职责,鼓励师生深入农村,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和途 径把先进的价值理念、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和农民素质的提升。

    2.建立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 设效果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地 方高校要以服务农村文化为己任,主动的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特别是要加 强与地方政府及农村的沟通协调,明确自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具体 目标。地方高校要加强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建立学校一级的组织领导机 构,制定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统一行动。同时地方高 校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主要突破点。对农村文 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要建立服 务农村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在资金、项目乃至职称评定等方面向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倾斜,调动教师科研人员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广泛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党的十七 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 才是关键”。[1]26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样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及优秀 人才,由于农村条件相对艰苦,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去农村,而从农村走出来 的人才又大多留在了城市,使农村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输出地。人才匮乏直接导致 农村经济文化的落后。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为农村培养文化建设的人才,提 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展开专门的培训,主要包 括培训提高农村基层文化站、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 体素质。二是对进城务工的青年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使他们能适应城市的生活,有条件的能尽早融入城市社 会。三是对农村村委会的成员进行培训。高校可以对村委会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 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法治意识;
    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提高他们对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 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1]让广大农 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这些年, 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 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下乡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形式上体现为“送”,至于农村 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大学往往缺乏考虑;
    在出发点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实践 的机会;
    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至于最终达到什 么效果没有深入的考虑。在实现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 要有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 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缩小与市民的文化差异。其次,送文化下 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 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哪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哪些文化是他 们急需的,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 村建设中等等”。[4]地方高校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形式充分了解农村的需要,为 此应该以社会实践基地或(院)系村共建等形式建立起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使高校的文化下乡真正起到提高农民素质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最后, 通过文化下乡逐渐引导农民改变那些传统的落后的生活习惯,引导农民形成健康 卫生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作者:左信 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第三篇 一、调查背景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现状,增强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1年11月 ―12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途径研究》课题团队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地区几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开展了针对性的调研。总计600份调查问 卷全部发放,收回有效问卷550份。另外,实地走访了部分高职院校,并就校园 文化建设的事宜采访了有关工作的老师和学生,搜集到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二、调查问卷设计情况及受访人员组成情况 调查问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人员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封 闭式选择题30题,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意义、载体以及本校校园文化建 设的真实现状等;第三部分为开放式问答题,内容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你最希 望学校加强哪一方面的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受访对象主要 为呼和浩特地区的高职在校师生,其中男性占调查总人数的35%,女性占调查总 人数的65%;汉族占总人数的68.8%,蒙古族占总人数的25.4%,其他少数民族 占总人数的5.8%;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97%,教职工占总人数的3%;文科生占总 人数的64.1%,理科生占总人数的35.9%。三、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特征及现 状本次问卷调查选择的几所高职院校地处蒙古族聚居较多的地域,受访人员均是 生活在独特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不同民族的师生。从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 该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多元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 融合性和兼容性。基于这些特点,该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了重视 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定位不准,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和正向引导, 内涵不深,没有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等现状。

    (一)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特征 1.典型的民族特质 民族地区高校除具备一般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外,因为生源的多 民族特点,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本次调研的地区选择在蒙古族较多,同时还有满、回、鄂伦春等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内蒙古地区,这些地 区内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民族特征尤为突出。首先,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 蒙古族文化对该地区高校的校园风尚、学习气氛、教学风格等具有很深影响。在 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都设有民族预科班,以蒙古族学生为主体,部分课程实行 蒙语授课,因此学生和老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习观、职业道德观深深的受蒙 古族历史、蒙古族传统文化和蒙古族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处事方式的影响,随 之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也因此受到影响。其次,该区域内的高校校园文化活 动,不论是从内容和形式也都融入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在调研中,问到 校园景观是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是否开展过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活动时, 分别有93.5%和77.4%的受访人员选择了较为鲜明和经常开展,且留下深刻印 象。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该地区高职院校在组织和策划校园文化活动时,经常会结 合本地区的一些民族特色,如在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民族服饰、民族艺术等方 面尽可能地体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内涵。

    2.复杂的多元特质 我国各民族的居住状况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内蒙古地区虽然是 少数民族地区,但依然以汉族学生为主体,除蒙古族外,还有朝鲜、回、满、鄂 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在校园共处、并存的状态形成了该地区 高职院校文化的复杂多元性。由于师生员工来自多个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特有的 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进校园,并在众多的文化活动参与中,常常有 意识或无意识的表现出自身的民族文化倾向,对活动或其他文化主体实施文化干 预,这些影响甚至会主导某些特定文化活动趋向。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化 呈现一种复杂的文化多元特性。

    3.冲突和整合的存在特质 民族地区高校除具备一般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外,因为生源的多 民族特点,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文化构成的多样性并相互交流碰撞的现实情况。

    校园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文化冲突,如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间、学生家庭文化 和学校文化之间、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群体之间等。在受访的高职院校中,一些 民族预科班在预科教育结束后,通常会被分流到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高职班级 中,在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会导致一些文化冲突,这一现状在本次调研 中表现尤为突出。同时,民族区域内的高校文化对于不同文化又具有极强的影响 力和整合性。外来多元文化对民族高校主流文化的存在是一种挑战,而民族高校 主流文化对各种异质文化同时在进行不断地整合,二者在相互协调中,最终让不同的文化向主流文化趋同。

    (二)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现状 1.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本次调研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合并、重组后建成的职业高校, 大多学校的办学历程都在10年左右。为了实现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化,办学实力 迅速强大化,改善办学条件成了这些院校寻找到的首要途径,他们都把建设新校 区作为优化整合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的重要途径。新校区环境优美、配套齐 全、设施现代,可是新校区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学校硬件以及实用性功能,在校园 文化环境建设上,整体实力不够完善,体育活动设施不够健全、娱乐设施过于简 陋,难以满足教职员工及广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上的需求,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的 构建,缺乏文化内涵和大学精神的积淀。同时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高等教育 实践较少,办学经验不足,因此,缺乏对大学精神的深刻认识,对自身的办学定 位还比较模糊,导致学校精神构建不清晰,办学理念不凝练。

    2.定位不准,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和正向引导 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活动肤浅的理解为课下学生的 文化活动。而真正的校园文化其实就是学校文化,它不光存在于学生的课内与课 外,还渗透于学校的硬件、软件、物质、精神等各个方面。受访的大部分师生认 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建构一个彰显民族地区特色和时代特 色的大学精神,应该包括校园环境、活动场所、建筑设施等硬件建设,同时也包 括师生言行举止、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校的民主氛围等软件建设。但实际情况是, 这些院校的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对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定位不准,对校园文化主体建 设存在着片面理解,他们往往把校园文化仅仅的看成一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有些甚至把校园文化简单地看成校园文化活动,对活动所涵盖的内容、样态、作 用、功能以及思想精神缺乏深入研究。

    3.内涵不深,大学精神中缺少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一所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什么,是大学精神,是高校全体师生和员工在 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互动中所积累和沉淀的深厚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的汇总。近 年来,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实现了由中专向大专转变的发展历程,在办学规模和新 校区建设方面实现了大的跨越,但师生的观念和一些管理模式还都停留在中专阶段,缺乏深厚的内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牵制,阻碍 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校园文化发展的弊端表现为,水平层次低、单一重复,且 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大多只重视表面形式,不考虑实际效果, 缺乏深度,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错把“民族歌舞汇演”、“民族歌曲演唱会”等娱乐性 活动当作是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展示手段,形式老套不够新颖,因此,从整体上看 是对于民族区域内的优秀文化资源探究不够深入。

    三、有效提高民族区域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一)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总体发展的规划当中,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需要高校领导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自觉,也就是需要对文 化的本质、规律和高校文化职责等拥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因此加强相关 理论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学校学报、 校报、网络等媒体开设“文化建设”专栏,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形成全校教师 积极参与观念探究的学术氛围;使校园文化研究列入学校相关课题研究,组织相 关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坚持理论指导实际的原则,结合实际中的校园 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运用所研究出的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召开校园文化 建设专题讨论会,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和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一些重点、难 点问题。

    (二)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精心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高校大学生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它是一所高校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教学理念和学术氛围等方面的结晶,它一方面是大学生文化建设所需要的根本和 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整个文化建设的进程 中,要积极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考风,着力建设高雅有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体操作方法是要以当下校园文化样态为积淀,依据社会发展所需规划校园文化 未来的发展,把各类有意义的校园文化设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制度、校 园文化理念。如会议典礼、仪式庆典、校徽、校歌、校训、校风、雕像、特殊建 筑物等等保护制定和延续下来。在校园室内场所及室外场所陈设名人警句、名人 题词、名人格言,打造出有浓厚学术品味和显著本学特色的高校形象;设计打造 校园文化背景墙、文化艺术长廊、文化雕塑,制定规划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 校园学术节和校园社团活动,并积极对外开展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打造浓厚的学 术气氛,全面优化校园环境,使环境具有教育功能性。(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弘扬文化校园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 校领导不仅需重视校园精神文明相关工作,还要运用相关理念和成功的经验,真 正让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具体做法是,创建年度目标,制定规划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 动;加强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建设等四大校园精神文 化建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锻铸职业品质,确立坚定的职业精神,可 以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技能大比武,提高学生操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打 造良好的技能操作氛围;要定期地邀请知名企业家、知名技术人士来校授课、做 报告;定期和企业联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辩论赛等品牌赛事;打造体现自 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态 度的形成等,充分体现一个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提高校园文化价值与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高等职 业院校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刚刚晋升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随着办学历史 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文化建设也当跟紧时代脚步,与时俱进,不断 提高校园文化价值与品位。首先在思路上,要灵活创新,在变化中追求新意、实 现精品。例如利用学生社团,务必要采取有效多面的措施,让学生社区、学生公 寓、校园社团、网络群体等各种校园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在内容上,除了给 学生在知识上补给,情趣上添加和视野上拓展外,更要对他们在人格上进行升华 和能力上进行提高。例如经常在师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真正了解师生所想所需;
    最后在方式效果上,要努力达到社会、学校、企业互动互惠、共同发展的良好局 面。一是要全面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至 校外,与企业、社区、媒体联“姻”,建立社会实践、实习基地。

    本文作者:陈春丽 工作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校园文化建设小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3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