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秘书文秘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管理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管理学 > 成本管理论文 >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 正文 2019-09-20 09:56:07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大学生心理课论文3000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篇一 《大学生焦虑心理案例分析》 摘要:这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以一个代表 性的例子来研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该大学生因为学习不适应和人际关系不 良导致焦虑心理。此类求助者往往兴趣减退,入睡困难,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 中,记忆力下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咨询采用运用认知疗法对求助 者进行心理咨询,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案例分析 1咨询师通过观察了解情况 求助者:大一学生,女,18岁,来自于云南某地州,当时为大学一年 级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身体健康,无疾病。父母属于普通的工人,家境一般。

    但父母亲对她比较宠爱,唯一要求就是要她学习好。但求助者在学业上一直比较 一般,凭借较高的文化课分和一般的艺术专业成绩考进大学。近1个多月来,睡 眠不好,食欲低下,上课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下降,宿舍 人际关系不良。

    一般印象:求助者穿着得体,行为举止正常,叙述情况有逻辑有条理。

    精神状况:交谈过程中低头,极力避免与老师对视,不时叹气。行为 比较拘谨,感到自卑、焦虑。

    2评估和诊断 (1)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焦虑、自卑、烦躁;生理方面的改 变:入睡困难、食欲不佳;社会功能的改变表现:学习效率下降,人际交往欠缺。

    (2)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一是求助者的主观世界与客 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没有逻辑思 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二是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三是求助者的人格特征很稳定;因此本案例可以排除精神病。

    求助者的症状近期发生,其的心理冲突是与现实处境相联系,心理痛苦很难自己 摆脱,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不良情绪没有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但症 状仅1个月。根据诊断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情况 尚未达到神经症程度,而且与神经症性心理冲突的变型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 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焦虑的症状:自卑感,睡眠障碍,食欲不佳,容易紧张烦躁。所 以本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中的焦虑情绪。心理测量结果也验证了诊断结果。

    (4)病因分析。

    生物原因:虽睡眠不好没有食欲,但没有器质性病变。

    社会性原因:a.家庭教育的原因,只注重学习,忽略了兴趣的培养。

    b.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遭到同学嘲讽很受打击。c.人际关系不良,缺乏社会支 持系统的帮助,缺少交流、关注和理解。

    心理原因:a.性格内向,自卑。b.存在负性自动想法。

    3咨询过程 3.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评估阶段 经双方共同商定,达成如下咨询目标:建立有效的行为模式,包括学 习技巧、知识面的扩展、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内容;改进或改变学习方法,并最终 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良好兴趣,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子,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

    咨询师认为该同学感到焦虑起因是其他同学的评价,但源于对自己的 错误认知观念,专业上基础差造成的不自信,爱好兴趣上的缺乏以及人际关系技 巧的欠缺导致自己的孤立,没有得到及时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最终导致以上心理困 惑。咨询师通过让求助者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并从所谓 “缺点”中发现好处,鼓励其坚持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来提升其自信心。求助者负 性自动想法太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的形象。

    近期行为目标:缓解矛盾跟同学之间的矛盾,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家庭作业:一是,选自己喜欢的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听听,每天主动 与舍友或者同学交流。愉悦自己的同时改善与舍友之间的关系。二是,调节自己 的作息习惯,让自己的节律跟学校的节律一致。

    3.2帮助阶段 在第二次咨询时,咨询师建议她接受认知疗法进行系统咨询,杜绝其 “绝对化思维”和“选择性概括”,使她能合理地对自己问题进行解释和归因。使求 助者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使她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 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 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找到不合理信念以后,通过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使 求助者放弃或修正原有的不合理信念。比如“自己一无所知。”“宿舍矛盾都是别 人的错”“别人的评价都是完全正确的。”等等。刚开始时,求助者还为自己的不 合理观念提供证据,但通过不断对深层次的不合理观念进行辩论,求助者发现自 己观念的不合理支出,慢慢接受了合理的观念。改变自己负性自动想法的模式, 考虑问题积极一点。

    记录自己的自动想法,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信念并对其进行辩论,消除 求助者的绝对性思考、选择性概括等认知曲解,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 并非“白痴”。

    家庭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自己主动自己辩 论。

    第三次咨询,是在第二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通过第二次咨询使其 了解到合理信念的作用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但由于惯性的作用,人们会习惯已 有的行为,当然一个人的改变除了消耗体能外还会消耗相当的心理能量,因此会 有很大的惰性,明知某种改变会使自己更好,但沿袭已有的做法甚至想法。为此, 要帮助求助者在合理新年的基础上建立有效地行为方式过渡―下。

    在合理信念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行为模式,包括学习技巧、知识面 的扩展、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内容。求助者能坚持认真听课,对不容易理解的问题 主动与同学或者专业老师探讨,对于专业上的问题要跟专业课老师交流―下自己 的想法。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多上网查看相关资料、多听专业讲座,参观画 展,自己动手实践等等。家庭作业:在学习中应用所学的学习技巧,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不容 易理解的问题主动与同学探讨。

    3.3结束与巩固阶段 在咨询将要结束阶段,主要是巩固咨询阶段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 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到强化,从而使求 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应用所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主要任务包括协 助求助者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写出了自己在这一年中的学习生活计划。

    4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反映自己的焦虑情绪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对自己 有了一定的自信心,有兴趣面对学习和生活,目前与同学的交往也比较融洽,学 习效率提高,只是专业课还有点儿吃力,希望她坚持上网查资料听专业讲座,多 跟专业老师交流,最终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注:由于学生咨询3次后,没再到咨询室。对于关键的一步协助求助 者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对自己进行学习规划,就没有时间实施。后来咨询过程中 发现,这不是个例,有的学生由于焦虑没有了,以为没有事了,后来的咨询就不 参加了。如若让其来,或者问到此事,会说:“老师我好了,所以不用了。”这也 是学校咨询常有的现象,甚至有的同学仅仅经过一次咨询感到可以了就不来了, 由于一般高校心理咨询老师还建有其他工作,很难完全的跟踪随访。当然,这其 中也不乏几例比较严重,不愿面对过去的。当然,咨询者以为已经达到了咨询预 期效果,咨询也算相对成功。但为了,求助者不再重复此类行为或者负性想法, 为咨询达到更深的更好地效果,可以在咨询前期就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咨询和了解,发现艺术学院的学生具体情况参差不齐。相当一部 分是文化课高分很高,但专业一般,因为专业是经过高考前临时强化培训才过关。

    但在大学的教学模式下,文化课靠自觉,那部分靠着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的学习 方式已经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最后导致文化课落后。艺术更有它的特殊性,需要 大量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短期内这部分学生可能专业课会有差距。在普通中学 这部分学生是特长生,有骄傲的资本,而在很专业的学校,参照点的变化会使他 们茫然。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要给与适当的关注,小型的班会专题讲座 会有良好的效果。也有的是专业成绩很好,但是不喜欢文化课,考进我们学院, 大一初入我院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对于这一部分学生,除了心理上引导,高年级的学业成功的案例也是可以拿来做榜样的,当然让他们明白,大学,除了大师 还要自学,强调学院的师资力量,关键是自己的自学,包括网络学习、专业讲座 和画展、音乐会等等活动形式的利用。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篇二 《大学生盗窃心理透视》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盗窃;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社会竞争的加剧,容易引致部分大 学生心态失衡,诱发盗窃行为。本文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盗窃行为, 寻找其心理根源,指出妨碍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家庭、高校、社会的负面因素, 探讨解决的办法。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师长的骄傲。然而,在近年来,“天之骄子” 变“梁上君子”的报道逐渐多见于报端。对这种现象,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应予 以高度的关注。本文拟从心理学的层面上,对这种现象谈些看法,希望能在遏制 这种现象的产生起点作用。

    1大学生盗窃现象蔓延令人担忧 普惠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对首都部分高校1992-1996年的在校生进行了 调查。这些被调查的学校此间共有在校生141733名,其中有21名学生被处以各类 刑罚,占学生总数的0.0148%。其中所统计的学校21名犯罪学生中,犯盗窃罪的 就有14人,占全部犯罪人的66.67%。可见盗窃行为在大学生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 现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盗窃之风越演越烈。据中国犯 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大学 生犯罪约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17%。其中,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占70%。

    杭州西湖区法院2002年1至7月份受理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共14件,其中盗窃案件 就占13件,与去年全年的收案数相比上升160%.无情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根治 大学生盗窃行为已是高校乃至全社会刻不容缓的大事了。

    2大学生盗窃行为,心理障碍是罪魁祸首 通过对众多大学生盗窃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的盗窃主要受以 下两方面心理因素驱使:2.1虚荣心强,盲目攀比,贪图享受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逐渐丰富,提高生活品位逐渐成一种 时尚。然而,当这种时尚在大学校园里演变成一种奢侈和攀比时,时尚的含义就 有些“变味”了。近年来,在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中盛行攀比之风,穿要名牌,吃要 排场,大学生作为纯消费者,还没有经济承受能力,靠家庭的扶持。手头拮据之 时,贪欲膨胀,或顺手牵羊,或挖空心思把学校的财产、同学的钱物据为己有,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学生周某,平时贪图享受, 父母给的钱不够用时起盗窃之心,先后5次窃取同学财物共计7450元,被判刑2 年。

    2.2心理失衡、变态,导致报复心理的形成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市化、 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竞争机制的建立,致使大学生已进入情绪 负重的年代。他们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有效地运用自我防卫 机制,这样必然会使他们道德困惑、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另外,大学生过高的 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沉重的心理压力与心理排遗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 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

    2.2.1妒火攻心,报复他人培根说:“嫉妒是人类最卑劣的品质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嫉妒的心理,常常是在周围熟识的人之间产生,如同学、同事、 朋友、亲属、上下级以至夫妻、兄弟姐妹、恋人等等。有嫉妒心理的人,最容易 与他人比高低、分上下,不服气、争输赢。当别人在某些方面强过自己而又无勇 气或能力竞争时,于是往往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造成别人物质上、精神上的伤害, 求得自己心理平衡。某高校的一位女同学,人样和学习成绩都平平淡淡,看到自 己同班同学学习成绩好、漂亮,并且人缘好,又是男生心目中的焦点,便产生妒 忌。对同学的一言一行都看不顺眼。于是瞅准机会将该女生的手机偷走。她说:“给 她点颜色看,看她神气”! 2.2.2心理变态,无止境的非法占有北京某高校文法经济学院法律系学 生黄某,几个月内多次盗窃宿舍同学的移动电话及随身听等物品被当地公安机关 抓获。该名大学生事后说,她偷的5位同学都是形影不离的好友,尽管她内心说 不,但受心魔驱使,“就象变态一样,一定要去拿”。从她这句话,我们无法明了 她犯罪的动机,留给我们最多思考的是“变态”、“一定要拿”。另外还有一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办案人员从他床底下找到6箱的被盗物品。问他偷那么多东西究竟 是为啥的时候,他竟然说偷惯了,一时不偷都觉得浑身不舒服。无止境的非法占 有已成了他的生趣。

    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心魔,说到底就是不健康的心理。要消除大学生盗 窃的孽障,还得从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来着手。

    3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家庭、高校乃至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3.1纠正错位的家庭教育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盗窃行为,不是短时期形成 的,与其长期的家庭教育、熏陶息息相关。马克思说:“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与父 母的发展,我们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 人从出生到走上社会,其间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的心理状 态、言谈举止、教养态度、为人处事、心理素质、品质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直接 影响子女所经历的事件的认知与适应,直接影响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当代大学 生不少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家长视为“掌中宝、心头肉”,这种“小太阳”式的呵 护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在家里,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只要喜欢,父辈恨不得将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远离家庭,进入高校 深造,观念始终没有转变。看到自己心仪的东西,就象在家里一样,可以不问自 取,完全没感觉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更不会想到这是盗窃的犯罪行为。另一个极 端,有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缺少家庭温暖,教育方法粗暴、简单,轻易棍棒相加者 有之;放任自流,不加管教者有之;婚姻失败,把孩子当作出气筒的有之。这类家 庭成长起来人,必然认为上天对己不公,从而导致性格的冷漠、孤僻、偏执,对 人缺乏信任感,对社会有一种仇视,这种人、一旦沉迷于物质享受,很自然想到 去偷去抢。为人父母者,应该多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对孩子要关怀,但不能溺爱;
    多交换看法,少进行责罚,使孩子心智健康发展。

    3.2走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3.2.1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 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 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指出:“针 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可见,我们的党 和政府都已经清楚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反观众多高校, 虽然都已推行了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明显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处于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 地。大多数高校都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素质教育可选可不选的一门选 修课来开设,其重视程度由此也就可见一斑。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挂在嘴 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高校应该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开设必 修课,开办各种专题讲座,在校刊开辟心理健康专栏,学校广播站定期播放心理 卫生面的知识等等,从硬软件面满足心理健康教学的需要,决不能人有我有,敷 衍了事。

    3.2.2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心理 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现实世界 产生的,心理困扰的解决离不开思想认识提高和明辨是非。德育教育方法得当, 对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而世界观、 人生观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是战胜挫折、维护心理健康的思想 基础和重要保证。另外,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师紧缺而德育教师队伍充实。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可以利用这一已有优势,实行教师资源共享,选送德育教师 进修心理科学及相关知识,迅速培养起自己的心理学专家,以满足当前心理健康 教学的需要,切实解决学生当前多发的各种心理病,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 的人。

    3.3净化社会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随着变革的滚滚激 流,社会上权钱交易,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的败坏等负面因素时有出现, 很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信仰发生危机。金钱物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们的 满足和幸福也很大程度依赖于金钱物质。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君不见,电视、广播中的房子、 小车广告,什么“皇者的选择、高尚住宅、尊贵人生体验”等铺天盖地、极尽奢华 的宣传字眼,不断冲击着人的价值信仰。难道住在平房就不高尚,骑自行车就不 能体验人生,其实,传播媒介,可以采用清新高雅的措辞,而不是靠那些“小资” 媚俗的东西哗众取宠,以免误导大学生以为名牌、气派、品位才是人生追求并得 到社会认可的主旋律。特别是新闻工作者,不应该单纯从猎奇及商业炒作方面考 虑,要从国家和民族兴旺的角度出发,不要过多宣扬诸如什么大腕、大款的隐私甚至是负面的、糟粕的生活方式危害大学生。应该多描写科学家、学者、人民公 仆、劳动大众等的光辉形象,以正观念。

    大学生是21世纪的栋梁,他们的素质如何,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因此,重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将影 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诱因剿灭于萌芽中,从而根治大学生盗窃行为,具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篇三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摘 要 研究大学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 平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提出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1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1 对大学生活不适应 随着自我角色的转化,大学生在校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很多大学生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很容易产生现实矛盾。首先,他们理想中的 大学生活与现实状况差距巨大,由此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其次,新的生活环境、 人际关系、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尽快适应环境提出巨大挑战;第三,很多大学生入 学后一下子从高中的佼佼者变成大学中的平凡人,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第四, 大部分独生子女都是第一次脱离父母独立过集体生活,这也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1.2 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敏感问题。中学阶段,不变的老师 和同学早已经成为学习的一部分,但在大学里,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让他们必须 调整自己,去寻找志同道合、相互信任的同伴。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对于个性 十足的当代大学生而言,能够如愿寻找到合得来的伙伴是十分困难的,青年时期 心理上特有的封闭性让他们比一般人更渴望获得理解、关注和友谊。

    1.3 恋爱观的误区大学生的生理发展随着心理的成熟也逐渐“成人化”,此时,他们的性 意识开始活跃,渴望结识异性,建立恋爱关系。但因为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 情绪化,往往在恋爱中追求情感的体验,而忽视对社会的责任,他们的爱情往往 使“理想化”和不稳定的,学业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甚至因此出现危害身心 健康及人身安全的校园安全事故。

    1.4 就业观不正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就业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显得越来越 突出,但他们的就业观却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那些心理素质差和适应能力弱的 大学生,容易产生烦躁、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甚至有人对生活丧失信 心、对前途失去希望,造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原因 随着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内环境愈发复杂,国际竞争也更加加 剧,巨大的社会变迁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更为高校提出了新的命题, 面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文化冲突和物质矛盾等问题,大学生很难独自克服自身 心理的脆弱性,无法适应现实的变化,容易引发困惑、焦虑、迷茫和抑郁等心理 问题。

    2.2 学校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求学、就业的选择机会和难度 都在不断增大,这让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和迷茫,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另外,一些 高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部分教师教书与育人脱节,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重视和 关心严重不足,致使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疏导和治疗,进而导致 学生的心理问题加重、增多。

    2.3 家庭原因 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是大学生良好心理的根本前提,但由于家长的素 质、家庭的物质条件、以高考为中心的学习目的等原因,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 智力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而心理素质和人格发展则很少引起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就这样被忽视了。为了实现高考的目的,相当一部分家长多采用简单、 粗暴的手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溺爱形式,造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卑易怒、抑 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等不良品质。

    2.4 个人原因 当前大学生的家庭物质条件都比较优越,大多是独生子女,往往只经 历过家庭、学校的两点一线,社会经验少,生活阅历浅,抗扛挫折能力差。大学 生不完整的人格正是单一的生活经历和较为优越的物质条件造成的,在这种心理 状态下接触社会,很容易产生偏激和不良的思想。

    3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通过专业的知识训练, 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于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探讨过程中,针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这个过程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很高。高校既要建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 伍,走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道路;又要加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 业化培训,形成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者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2 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学生心理世界状况的资料库。高校应在新生入学 后第一时间进行心理普查,信息采集后要经过整合和统计,最后建立心理档案, 形成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对有心理问题的 学生可以及时跟踪、治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

    3.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校必须主动占领心理健康教育网 络阵地。有研究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网站访问量低,影响力小, 高校网络教育的主观愿望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采取更加有贴近性、实效性的方式,完善网络教育 的载体,利用主流的社交媒介和自媒体。如人人网、微博、微信等与学生交流, 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安排专门负责人员,对学生进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可能及时、高效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3.4 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但目前的课程建 设与教学过程却并不如人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整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规范内容,增加互动环节,使之成为推 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可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网 络互动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心理问题,开设相关课程, 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保持心理健康、提 高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大学生心理课结课论文3000字|大学生心理课论文3000》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