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南开... 正文 2019-10-23 07:35:28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南开大学远程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一、我国开放大学的教育规律 办好开放大学,是落实《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终 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开放大学是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应 用于教育的先行者,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中国开放大 学的特色还在于它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转型,以实施远程开放教育为主,旨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 传播到社会各角落,努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目标,为学习 型社会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不 断更新,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我们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 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体现。对于大部分在职人员而言, 由于工作、生活的原因,他们很难有大段的时间用于学习、接受再教育,但日益 激烈的竞争又迫使他们必须不断学习充电。因此他们对教育学习资源的要求也趋 向于碎片化、微型化、灵活化、智能化,以满足自主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新要 求。传统电大远程教学资源往往过于冗长,且与智能移动终端的兼容性较差,未 能满足现代移动微型学习的要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二、微课程的概念、属性及特点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视、微课、微课程、微视频等一系 列“微”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学术界研究者关注较集 中的是微课程与微课。微课程与微课,从字面上看,只有一字之差,那么微课程 与微课是不是一回事呢?学者金陵的研究发现:微课、微课程虽然在字面上仅一 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 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还是属 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教育技术角度看,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

    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 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 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通过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微课 是教师授课课件的浓缩版或改良版,但单纯的课件教学并不能撼动传统教学方式 与人才培养模式;
    而微课程则体现课程改革要求,并且支持正在酝酿中的第三代 课程改革。从学习模式上看,微课程更接近于MOOC(慕课)。MOOC是一个完 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微课程与教学方式融为一体,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未来的高等教育可能更加 容易对接。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微课程中的资源与微课的呈现 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本文引用金陵的观点为微课程下操作定义:微课程是将原 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 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这种微课程以“微课”为主要技术形式,旨在 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的人性化学习,是一种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学 习资源创新。微课程实践的直接结果是导致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 和组织者。由微课程的定义可知,它是一种特殊的微型课程体系,那么它应当具 有课程的属性。从课程学角度看,微课程至少应具备三个属性:课程属性、技术 属性和时代属性。根据课程论的观点,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和课程评价四大范畴,微课程作为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属性是微课程首要 的和基本的属性。其次,微课程具有技术属性。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 物,其课程内容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而存在,它的实施活动离不开技术创造的条件。

    微课程主要采用微型教学视频(俗称“微课”)支持自主学习。使用“微课”是因为 视频最容易满足人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随时暂停播放,进行思考,也 可以在不理解的时候重新学习领会,直至完成学习目标。再者,微课程具有时代 属性。所谓时代属性是指当代IT科技表现出云计算、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三大显著 特征。萨尔曼汗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把知识学习环节前移至课前,把内化知识 活动挪到课堂,开创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的“翻转课堂”实验,被比尔盖 茨称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假如不把微课程纳入“云教育”范畴,那么,作为其 技术属性的“微课”充其量只能扮演“课件”的角色。而多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恰恰证 明:单纯的“课件”无论制作得多精美,都不可能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也正 是由于“云时代”的支持,把知识学习前移到课前,才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得以在课堂上给予需要帮助的学生以面对面的个性化指导,因此说微课程具有时 代属性。有研究者将微课程与传统网络课程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微课 程具有时间短、目标单一、内容精、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效率高等特点。

    三、微课程在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教学形式也从最早的电视教学 到网络教学进而发展到现在的移动学习,相应教学资源的应用模式和载体也逐渐 的多元化,从教育电视节目到网络课程再到微课程。开放大学是在广播电视大学 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转型发展而来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大学。开放 大学是最能体现开放、灵活、全纳、公平、国际化等先进理念的新的教育模式, 它的特色还在于能够尽量满足社会成员对于终身学习的多种需求,将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包括农村和边远地区在内的各个角落,还是广大社会成员继续教育的重 要提供者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推动者,是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重要促进者, 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开放大学特殊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要走在科 技的前沿,满足数字信息化时代的新需求。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在接受采访 时曾说过:“国家开放大学的核心,在于基于网络,用现代技术手段,集聚优质 资源,推送优质资源,让老百姓共享优质资源。只有这样,国家开放大学才能壮 大和发展。”2013年7月3日,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wfz。nerc-edu。com/) 宣布正式启用。这成为微课程在我国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开放教育领域的一个里 程碑,它预示着微课程在我国开放教育领域迈进了一个新阶段。微课程在开放大 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开放大学远程教育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大部分属于在职人员,分布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基础能力 参差不齐,学习风格也不尽相同,学习时间难以固定,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而 微课程知识内容碎片化、微型化、情景化、智能化,并且以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进 行设计开发,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学习环境要求低,学 习时间灵活,学习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行移动自主学习,满足人的个 性化需求。从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过程分析,微课程“模块化”设计,更适合用 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播放。学习者可灵活利用生活和工作中的 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例如在上下班途中、在午休间隙等都能进行短时间的学习。

    这种移动学习有利于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提高学习机会,从而实现“人 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终身学习目标。从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分析, 开放大学秉承了原来广播电视大学的优良传统,教学模式以远程教学为主。众所 周知,微课程主要应用于移动自主学习、在线学习,这与开放大学的远程教学模 式具有天然的联系。微课程除了能够满足常规远程教育的要求,还具有时间短、 目标单一、内容精、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效率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弥补传 统网络课程的不足。同时,微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它是根据学习 者的学习认知规律,对原有课程的重新设计、建构,这种课程模式更加符合远程 学习规律。将微课程应用于开放大学教育,将进一步丰富常规远程教学模式的内 涵,促进远程学习的效果。

    四、开放大学微课程的构建与建设 (一)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有研究者通过对微课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微课程设计需要遵循的七大 原则:1.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学习大环境下,微课程的 设计应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应该将“生活”看作不断学习的过程,随着新 节点的获得,新连接的形成,最终聚合成更大的网络,或者解构成更小的结构, 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学习适应并与周围的世界积极互动,或建立新连接,或 强化已有的知识网络,从而学会学习。

    2.以学习者为中心。

    微课程的设计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在课程设计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和能力准备情况,为微型课程的设计打下基础,适当的时候可以进一步 帮助学生建立微型课程学习的共同经验,学生的共同经验是在微型课程的学习中 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共同经验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教师从自己 经历的故事或事件谈起;
    或呈现学生熟悉的实物、图标、模型;
    讲解学生熟知的 故事;
    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始,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还可以 挖掘和设计开放性问题,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 虑到学习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精心设置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架和指导。

    3.突出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的时间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微型课程目标明确,一般只设 置一到两个学习目标,应清晰地描述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学会什么;
    微课程的内 容精,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应尽量选择合适的例子、案例、 故事,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等来帮助达到学习目标;
    应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在 分析学习者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已有知识和学习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符合学生 特点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体,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微课程的设计还应考虑到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 力。

    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创设。

    微课程的设计应清晰地描述微型课程的问题背景或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基于真实情境,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案例更容易引 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设计学习发生的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与主题相关、 与学生相关,并且能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5.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在微课程的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他可以自主地选择时间、地点、 内容进行学习,而不必按传统教学模式跟着教师按部就班地学习,因此,在微课 程的设计中应考虑到微课程的这一特点;
    而“学会合作”则被列为21世纪教育的四 大支柱之一,成为个人和信息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是 学习者自身发展的基础,从学习的条件来看,合作学习作为高级认知能力培养的 重要教学策略也必不可少;
    因此微型课程应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 式。具体来说,可设计“笔记本”、“书签”、“学习跟踪”等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可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者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充分利用资源。

    微课程学习内容的选择范围十分广,可以涉及很多课程内容领域并且适合 于不同的学习结果,强调信息技术在小型课程中的应用,即课程整合有助于提高 课堂中教学与学习过程有效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丰富而目标定向的资源链接会 吸引学生对丰富的信息进行甄别、比较、提炼,培养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和学习能 力,并且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7.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学习支架。

    在指定给学生某一活动之后,教师就应该提供支架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应提前了解学生在微型课程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 和解决措施;
    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尽量提供设计好的工具与模板等学 习支架。学习支架可以采取图标、活动板、word文档、excel电子制表以及概念 图等形式,随时可获得的学习支架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有目标。

    (二)开放大学微课程的建设 根据课程论的观点,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四大范畴。微课程属于微型课程体系,它的建设也应当遵循课程建设的规律。因 此,我们认为开放大学微课程的建设应包括微课程设计、微课程开发、微课程实 施和微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微课程设计是微课程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 一步。课程设计首先要遵循前文提到的七大原则;
    其次要充分把握开放大学远程 教育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和学习需求等特征。微课程开发,一般包括选题、设计、脚本编写、教学准备、录制视频、后期加工、 反思修改和上传到网络服务平台7个基本步骤。微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云技术, 实现远程教育的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开放大学微课程的实施,要充分利用远程 学习支持服务,使学习者通过灵活快捷的方式就能够实现交互学习、合作学习;

    此外,还要继续深化微课程应用模式,将开放大学微课程推向社会,让全社会各 类学习者自主选择开放的课程资源,主动获取知识,逐步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

    微课程的评价,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对课程设计的评价、课程开 发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同时,还要引进包括学 习者评价、专家评价、自身评价等多方评价机制。

    五、微课程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体而言,微课程是一种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新的教育模式,对提高学习效 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应用中凸显出诸多的亮点和优 势,也因此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它本身的局限性,即 并非所有课程、学科都适合运用微课程。例如对于需要连续讲解的课程,假如使 用微课程进行实施,可能会遇到实施困难、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在微课程应 用中,需要对原有课程进行合理分析,正确使用微课程。

    作者:沈树华 单位:广东开放大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南开大学远程教育》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