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_... 正文 2019-09-22 07:31:10

    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_毛概是啥

    相关热词搜索:

    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

    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 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篇一:《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研究》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的 曲折和快步发展,为我们解决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 为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 了伟大成就,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 新的突破。

    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六十年进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上 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上大多国家。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 国每年都有超过1%的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够快速推进, 主要归功于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城镇化 建设风雨兼程60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改革开放为界,分为两大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施行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第一阶段(1949年~ 1978年)。在这一阶段里,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了起步、调整、停滞、恢复 发展四个时期。

    从1949年至1957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起步时期。城镇化水平有所 提高。从1958年至1965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调整时期。出现第一次逆城镇化 现象。从1966年至1976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停滞时期。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 现象。从1977年至1978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恢复发展时期。在1977、1978 年,设市城市增加到193个,城镇人口增加到17245万,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17.9%, 但建制镇继续下降,仅有2173个。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稳步前进、快速发展三 个发展时期。从1979年至1984年,是改革开发后我国农村城镇化恢复发展时期。

    1984年,以《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 落户的通知》两个通知的下发为标志,小城镇发展问题第一次受到中央政策的肯 定与支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城镇化战略渐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从1985年至1992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城镇化稳步发展时期。从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前,以城市改革为 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从1992年至今,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98 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 出了“小城镇大战略”问题。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被进一步具体化,特别 是11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列为当前及“十五”期间必 须着重研究解决的战略问题,使中国的城镇化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历程,在反复实践和艰 辛探索的征途中,在城镇化建设的曲折前进中,我们终于有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 的城镇化建设道路,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经验智慧的结晶。

    解放思想是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没有解放思想, 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 展。”①同样,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传统时 期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通过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的构建来强制阻断农村人口的城 镇化进程,结果使得中国城镇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发展十分缓慢,强制 “抑制”式城镇化把农村人口限制在有限的农村土地上而把农业资金大量抽出,造 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受阻而工业化和非农化却快速推进的不均衡局面。改革以来 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把我国城镇化带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 国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并逐渐缩小了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的差距。

    政策的引导是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至今,是中国城镇化稳定、迅速发展的时期。正确的城镇建设指导方针,稳定的 农业政策法规,对农村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加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1986年、2004 年~2008年,中央连续两次下发共十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表达了中央对农 业基础地位认识的高度统一,对农村生产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农民增收致富的高 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 见》也就“三农”问题强调五点:加大农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 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体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将 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

    借鉴成功经验,不搞整齐划一是有效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农 村城镇化建设不是新事物,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注意吸取相关成功经验。城镇 化建设经验既包括国外城镇化建设经验,又包括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经验。

    在借鉴国外建设经验时,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 地位不同以及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上的差异,城镇化呈现出多种发展 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果也很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可照搬。要根据我国国 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功的保障。改革开 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制,这种体制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近年来,我国 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沿着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各级地方政府向下层层放权的 方向进行。在一定意义上,地方政府的权力大小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 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与时俱进,科学地发挥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保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 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我国能否由发展 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 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机构矛盾。”②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 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走新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所谓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产业 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以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方向。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 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 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科学合理规划城 镇布局,使城镇化建设各个方面协同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 建设体系,为城镇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保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 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 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 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应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不能照搬别国城 镇化发展模式,步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蔓延后整治的道路。我 们的城镇化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 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一条 健康的、结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 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各有各的优势,谁也取代不了谁, 只有相互间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要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广大群众 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鼓励发展整理。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8 年2月27日。

    ②《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 出版社,2009年1月,第55页。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篇二:《简论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摘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包括全面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可持 续发展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 义发展观,深化和创新了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 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紧紧抓住发展这 个“硬道理”,从新世纪和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发展内涵、发展 要义、发展本质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形成了完整的发展理论。邓小平关于发展的 理论对以胡锦涛同志为的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 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的全面发展理论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进程中,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了完整 的、科学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 彼。……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 ①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可称之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观。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文化进步等各个方面。在社会发展中,经 济因素是基础,但经济增长并非发展的全部内涵。人们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还必须追求社会公平、政治民主和社会文明的提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具 有内在相关性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民主、 公众参与、社会平等、文化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社会保障和精神动力。单纯 追求经济增长难以获得成功,只有经济与社会协调互动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两个方面要求的社会, 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弊端,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因此,邓小平一方面 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 明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②另一方面他又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 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③ 邓小平始终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看作一个整体运动的推进过程,强调中 国的现代化进程一定要处在全面协调发展的状态,中国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 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而且是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不仅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且一 直抓住在经济上富裕、政治上民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文明这个全面发展的奋斗目 标,给予人民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 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全面发展 理论的主体内容和目标。

    二、邓小平的区域发展理论 邓小平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1979 年,邓小平提出利用有些省、市邻近港、澳的条件,划出一块地方搞特区加快经 济发展的意见。不久,中央正式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以后 又加上海南共五个经济特区,对其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政策,使之先一步把经济 尽快搞上去。1984年,中央根据邓小平建议,又正式决定开放上海、大连、天津、 广州等14个港口城市,扩大沿海城市自主权,使其有充分活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 以开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新局面。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后形成了加 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十四大作出了“以浦东开 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的重大战 略决策。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沿 海、沿江、沿边、沿路和内地省会城市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 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 地区发展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东部地区发展到小康水平时,就要 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 的这种区域发展的思想的核心是先富到共富。他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 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 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④邓小平多次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 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在南方谈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⑤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 避免两极分化。”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内 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 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 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 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⑦这 是党中央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发展理念对邓小平 区域发展理论的丰富和重大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具有重要 意义。

    三、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 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是为了使 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 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协调好人口、 环境、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 求。邓小平深刻指出:“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的控制。”⑧邓小平从人 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 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邓小平 始终强调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发 出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⑨并且要求,“这件事,要坚持20 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 惩制度。”⑩进入90年代,他说:“核电站我们还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 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B11邓小平反复强调:人口多,自然资源短 缺,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的发展道路必须以此为基 点,制定发展路线和具体的方针政策,在发展思路上应该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作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原则,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进 步发展。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 来换取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真正走出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1994年3月,中央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中国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目标。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提出:在 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并告诫我们:决不能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是对邓小平可持 续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 观,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突破。

    四、邓小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大胆探索符合我国实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的途径和方法,努力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首先,邓小平非常强 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深知,如果生产力不发达, 物质产品不丰富,人们仅仅为生存而奋斗,那么潜在的“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将被 唤醒,“动物式的本能”便会活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他 把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他看来,只有生产力发达了,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产品,人们才能拥有充裕的 时间,为施展自己的创造力和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也只有生产 力发展了,才能消除产生奴役和异化的社会环境,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是邓小平把人作为社会的本位,一切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根本体现。其次,邓小平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 文化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不仅指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更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能力、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人的各 种潜能的充分发挥。邓小平认为人的个性、才能、需要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仅靠 物质手段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如果只有物质文明而没有精神文明,就不能充分确 证人类的尊严和崇高。他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 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B12再次,邓小平强调通过改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本质上 说,改革就是改变束缚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旧体制,建立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新 体制。在邓小平眼里,不仅改革,而且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促进人 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保证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追求幸福和公正的权利,才能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领导者的根本任务就 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排除干扰,鼓励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支持 有利于人民自由发展的各种方式。

    以胡锦涛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 又突破成规,抓住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 地揭示了发展的科学含义,把对发展的认识提高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强调发展 要以人为本,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客观要求,必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②B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9-250, 314,208. ③④⑤⑥⑨⑩B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 111,374,374,21,363,363. ⑦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02-11-08. 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0. 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篇三:《浅谈爱国统一战线思想》 摘要:统一战线,简称统战,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出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 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在1939年《共产 党人》杂志的发刊词中,毛泽东将它与“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起列为中国共产 党领导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统一战线,先后经历 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大革命时期的国共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 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 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关键词:统一战线 毛泽东 抗日民族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产生,在毛泽东统一战 线思想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支持、组织上帮助下组建(或改建)和发展起来 的。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党派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 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的胜利是中国共产 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由全国各族人民、各阶层爱国人士、各民主党派、 各爱国军队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各 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阶级、阶层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 支重要力量,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坚持 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竭心尽力,从而对 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一、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坚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国共合作”、“反 对投降分裂”的主张,并始终拥护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一)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为实现停止内战、抗日 救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 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成为各革命阶级、政党的共同愿 望和强烈要求。然而,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蒋介石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 共政策,一方面,他下达“不抵抗”命令,纵容日军侵入中国东北,致使东北全境 沦陷;另一方面,他下令加紧进攻红军,将内战推向高潮;与此同时,还加强舆论 控制,严禁抗日宣传,阻止各阶级各党派的抗日救亡活动。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 起了有着强烈爱国精神的民主党派人士的强烈不满,他们不顾国民党的政治高压, 勇于谴责误国政策,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并积极撰写救亡文章,致力发表抗 日演讲,公开呼吁:“国事至此,一切政见异同已成次要之问题,当务之急,惟 在如何团结全国已涣散之人心,共临大敌”。[1] (二)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华北事变爆发后,共产党审时度势,放弃“反蒋抗日”口号,进而将口 号转变成“逼蒋抗日”。对于共产党政策的转变,民主党派人士表示了欢迎和支持。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 一宣言》),号召全国各党派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民主党派立即表示积极响应和 热烈拥护:“大家相互秘密宣传阅读并奔走相告,心情十分激动。一致认为《宣 言》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反映了我们的愿望和要求”。[2]救国会以“团结全国救 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为宗旨,明确表示赞同 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联合红军,共 同抗日,给予人民抗日言论和救国运动的自由;表示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救亡战线 的立场上,不动摇,不妥协退让,直到中华民族取得完全胜利。1936年7月15日, 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民主人士联名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 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关于建立救亡联合阵线(也就是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和主张,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主张。[3]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态度在客观上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建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全力推动下,蒋介石被迫同 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9月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及两 党合作抗日的谈话,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对此,各 民主人士无不欢欣鼓舞。

    (三)反对投降分裂,支持团结抗战,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二是英美劝降的影响,三是蒋介石本就惧怕共产党和人民 武装力量壮大而威胁其统治。在1939年12月到1943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 次反共高潮中,民主党派中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左派,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民主 改革,同共产党人并肩战斗,真诚拥护和坚持支持中共的政治路线和抗日民主政 策,对执意独裁、制造反共摩擦、妨害抗战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是共产党的忠实朋友。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正义自 卫立场和妥善处理事变的合理主张给予了广泛同情和支持,对国民党反民主的种 种荒谬言论和不堪暴行进行了尖锐抨击,不仅在道义上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 使处在抗日战争前线的中国共产党倍感欣慰,而且还在海外,特别是在南洋华侨 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与到抗日的行列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拥护民主党派人士对中国共产党主张的积极支持,不仅表现在在政治立场 上拥护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表现在身体力行,积极奔赴抗日前线直接 参加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抗战初期,全国各地的救国会会员及其动员 的千千万万青年群众,进入陕北、华中、华北等解放区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投 入到抗日浪潮中。乡村建设派的部分成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国民 党军队的狼狈溃退,坚决留在山东战斗,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并肩作战,不离 不弃。在抗日战争中,民主党派的许多人士在对日斗争的战场上贡献出了自己的 力量乃至生命。

    三、民主党派人士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抗日主张,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以知识分子和文化界人士为主体的各民主党派为了进行抗日救国宣 传,在抗战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特长,创办了许多刊物和图书。这些刊物和图 书及时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宣传了正确的抗日主张,对于激发人 民的抗战热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 展以及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1937年秋,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部分成员编辑出版了《抗战青年》、 《抗战妇女》、《抗战农村》、《抗战华侨》等刊物,这些书籍以宣传抗日救国 为主要内容,对于联络各方面抗日力量起了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著名民主人士 邹韬奋于1937年8月19日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主张加强全民族团结, 进行持久抗战。12月,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在武汉创办了《全民周刊》,后与《抗 战》三日刊合并为《全民抗战》三日刊,坚持“全民动员,抗战到底”的方针。与 此同时,《全民抗战》还编印了战地版,大量送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广大 抗日官兵的士气。1938年9月11日,救国会又创办了《国民公论》,此刊物在坚 持团结抗战、提倡民主,批评时政方面,与《全民抗战》拥有同样鲜明的态度。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刊物之外,民主党派人士还创办了《文艺阵地》、《救亡日 报》、《进步日报》、《抗战行动》半月刊、《国民公论》旬刊、《战时教育》、 《新中国报》等著名刊物,另外还出版发行了许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图书,如 《儿童抗战故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程》、《战时读本》等。[4] 四、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动员海外华侨为祖国抗战出力,为抗战的胜利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帮助 抗日战争期间,民主党派凭借在海外华侨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优势,积极动员海外华侨为祖国的抗日战争出力。美洲洪门致公堂(中国 致公党的主要派支)主席司徒美堂,积极发动美洲华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在整 个抗战期间,仅司徒美堂领导的募捐活动捐款数额即达5400多万美元。抗战前夕, 世界各地总共有华侨1740万人,上至富商、知识分子,下至工人、学生以至老人、 妇女和儿童,都纷纷组织起来踊跃捐助,以物力和人力援助祖国抗战。南侨总会 主席陈嘉庚从抗战开始便每月捐款2000元直至战争胜利。抗战期间,华侨每年汇 回国内的外汇是10亿元以上,这笔惊人的汇款极大地资助了国内因长年抗战而吃 紧的财政,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帮助。[5] 综上所述,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民主党 派和各界人士,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正确政策,形成了一整套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路线、策略和方针,击退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毋庸置 疑,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与此同时, 作为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主党派在抗战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民主党 派人士与共产党人一道为举国抗日局面的形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打败日本侵 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谱 写了我国抗战史和民主党派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从一定意义上讲,抗日战争的 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

    1.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 2.毛概的相关论文范文3000字 3.毛概相关论文范文3000字 4.关于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 5.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 6.毛概有关探讨的论文范文3000字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_毛概是啥》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