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农村研究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有关心理方面的参考论文|心理... 正文 2019-09-22 07:28:03

    有关心理方面的参考论文|心理分析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有关心理方面的参考论文

    有关心理方面的参考论文 有关心理方面的参考论文篇一 《浅析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摘要:三岁之前,婴幼儿的身体运动、认知技能、情绪、适应性、社 会性品质的发展都处在十分关键的时期。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 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 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0-3岁是婴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 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极为关键与重要的。

    关键词:婴幼儿、生理发展、心理发展 正文 上周我观看了ThomasBalmes导演的法国纪录片《Babies》,颇有感触。

    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是,整部影片没有旁述,没有对白,没有字幕,而是以最一 目了然的方式深入纳米比亚、蒙古、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的四个家庭,记录各 家孩子从刚出生到会走路这一生命阶段的各种动作、情状,以及所有可爱的细节 所构筑起来的生命之初的成长。《Babies》这部影片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不同文 化、不同种族背景下的婴幼儿的可爱,还为我们展现了这些Babies从出生到一岁 的点滴过程,展现了婴幼儿生理及心理的发展规律。

    电影采用了社会文化视角,让观众看到婴幼儿的发展,甚至整个人类 的发展,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客观地看透这个事 实,就不会认为哪些育婴或教育方式是错误的,而是基于环境的不同,适应方式 和价值观有所不同所带来的结果。社会文化理论主张人类必须尊重不同社区、文 化的教育方式和实践。对于教育模式发达以及社会富裕的大城市来说,摒弃理论 沙文主义,学习接纳发展中社会的做法,是一门必修课。

    影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拍摄幼儿学习爬行的过程时,蒙古和纳米比 亚的幼儿在草原或沙漠上爬着,手中抓到什么都往嘴里送,若发现口感不好的就 吐出来。这些婴儿的母亲不会惊慌失措地把婴儿嘴里的石块、塑料挖出来,反正 婴儿自己懂得分辨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而且,在大自然中长大,幼儿从小 与牲畜为邻,一点都不害怕动物,时而扯牲畜的耳朵,时而踩牲畜的尾巴,时而与小狗互舔舌头,也没有受到牲畜的伤害。反观东京的女婴参观动物园时,被隔 着玻璃窗的野兽吓得哇哇大哭。大城市和大自然中成长的孩子,在面对与动物相 处时的反应果真有天壤之别。

    非洲部落的生养是最近天然的,小孩儿没有衣物包裹,最多是一块布 条挡了裆部,他们只在土地上打滚,随手于土里捡了不知什么动物的骨头,拿起 来便咬进嘴里,母亲们不管,只在一旁聊天,呵呵笑。蒙古草原的牧民们有大帐 篷,家具也齐全,小孩儿可获得城里孩子的一些玩具与育儿设备,但父母忙于牧 事,很多时候懒怠照顾,若不是将孩子用绳子拴在床腿旁,便是将孩子牛羊一般 于草地上放养。东京与洛杉矶的孩子们被人造的各类工具包围着,东京那位漂亮 妈妈为小女儿所购,有漂亮的婴儿车,有夜晚自动摇晃的电动“摇篮”,有精致极 了的小衣服,有各种启发智力的玩具。有一回,这小女孩儿耍弄一个木棍穿孔的 益智玩具,怎么也不能将两件东西合起来,突然倒头大哭,好像她还不满周岁, 便深深晓得了挫败感的真髓。洛杉矶的小朋友与在东京的处境类似,最“自然” 的接触,不过是与家里那只小猫的凝视。最触动我心底的画面,是在蒙古的一个 小片段——几朵白云悠荡在蓝天上,阔达的草原上立了三根木头,中间拉上绳子, 上面晾了七彩的衣裳,那无忧愁的婴孩儿从高高挂起的衣服底下爬过,爬向镜头, 轻盈的音乐配合着,我好像望见一个生命所能享受的最美好时刻。尽管这小生命 本身无法记忆这一刻。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小朋友从出生、抬头、翻身、爬行到最后的直立 行走,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 但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是相同的。起初我们认为,新生儿和婴儿是非常无 能的,对婴幼儿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生长发育。但60年代以后,由于心理学 研究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了许多关于新生儿和婴儿心理能力的事实,一些 心理学家发表他们的发现时惊呼:“新生儿真是令人惊异!我们过去太低估新生儿 和婴儿了!”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及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要教育孩子,首 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首先,结合《Babies》这部影片, 我们先了解一下婴幼儿生理发展的规律。

    一、婴幼儿生理发展规律及顺序。

    1.婴幼儿生理发展的规律。躯体动作发展的顺序首先是抬头,一个月 以内的婴幼儿俯卧时头不能抬起,以后俯卧时逐渐地可将头抬起,到三个月,婴 儿俯卧时不仅头可抬起,胸部也可离开床面,用上肢支起头部胸部和床面约成九 十度角。三到四个月时开始翻身,先是由仰卧再到侧卧,约五个月时可从仰卧翻到俯卧。约六个月时可独坐,七至八个月时开始学爬行。爬行在婴幼儿动作发展 中很重要,爬行不仅可促进全身动作的协调发展,锻炼肌力,为直立行走打下基 础,而且可较早地正面面对世界,增加空间的搜寻,主动接近和认识事物,促进 婴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国外研究还发现,爬行对婴幼儿情感的发展也有益处。

    过去由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抚养方式的影响,家长常不重视婴幼儿爬的动作发展, 一方面是不了解爬在运动和智力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怕婴幼儿发生 危险。随着文化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变化,婴幼儿学爬行将会 受到大家的重视。10个月的婴幼儿可扶着站,扶着迈步行走。1岁左右开始独立 行走,从摇摇晃晃的行走到独立稳定的行走。直立行走在人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 的位置,这时婴幼儿已能够控制自己的部分动作,能够到处走动,也就有了独立 性和主动性。他(她)可以主动地接触各种物体,扩大认识范围,更有利于各种感 觉器官和言语器官的发展。婴幼儿能独立行走后,想到哪就到哪,在多方面和事 物的接触过程中,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就发展了,这就为早期的思维活动提供 了可能性。婴幼儿独立行走还为建立运动与视觉的联系,为空间知觉的形成准备 了条件。婴幼儿自能独立行走后,大运动的发展更加迅速并趋于成熟。如婴幼儿 慢慢地会跑,会自己上、下楼梯,双足跳起,单足站立,到3岁左右,活动基本 上和成人差不多了。

    2.婴幼儿生理发展的顺序。1.从上到下:儿童动作作发展,身体上部 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别下肢逐渐发展。2.从大到 小:这是指儿童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 相联系的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时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 以后对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3.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腮、转头等,逐 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地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事由多种动 作组成的游戏活动。4.从不随意到随意: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 主动性和自的性来区别的。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不随意比动作无目的,由客现刺 激引起,加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儿童的手,儿童的手就去抓摸。

    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儿童,动 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如象儿 童在“藏猫”的活动中,主动地把头转来转去寻找“猫”,这就是一种随意动作。

    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 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这时如果不 用手接着他的头,头就会下垂。1个月,头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2个月,抱着时头能坚直,但是还摇摆不稳。3个月,头能竖直而且平稳。4个月, 头能平稳竖直;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能保持平稳。7个月,仰卧时能抬头。

    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2个月,能挺 胸。3个月,能从侧卧翻到仰卧。4个月,能扶着坐。5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侧卧。

    6个月,会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倾,会用手支撑身体。7个月,能 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它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10个月,能毫不 费力地从躺首坐起。12个月,站着时能自己坐下。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7个月, 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8个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 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10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身体不着地, 手臂和腿交替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12个月,能扶着行走。14个月,能独 自站立。15个月,能独自行走。18个月,行走如跑步,不稳,容易摔倒。2岁, 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2.5岁,能双脚跳,会用 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掂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上跳下。3岁, 能单脚站立;会踮着脚走,跑步稳当,会骑三轮脚踏车。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 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因此,婴 儿出生后6个月,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捏成拳头, 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 手拿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 抓什么。6个月,捏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支手换 到另一支手;手眼协调,看到物体后能用手抓住它。8个月,抓握物体时能大拇指 和其他四个指头分开,使用拇指抓握住物体。10个月,能协调地配合手眼动作, 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18个月,能将2—3件东西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

    会同时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岁,能用手一页一页地 翻书。2.5岁,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 笔。3岁,能用手拿笔画圆圈,会自已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上钮扣。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虽然主要由身体发育的成然而产生,但是也与 环境影响有关系。例如,行走动作,是随着腿、腰部骨酷、肌肉发育而成熟的, 儿童到一定时间,就会扶着东西站立和行走。但是独立行走的动作,却是在成人 的帮助下,练习越多超熟悉。有些动作,没有相应的环境和练习,不可能得到很 好的发展‘印度狼孩卡玛拉;由于长期在狼群中生活,没有行走动作发展的环境,到14岁时,走路还没有2岁儿童稳,到17岁死去时,始终没有乎稳地走或跑过。

    父母应当根据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帮助儿童完善动作,提供动作练习的 机会,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为了使孩子的动作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应当 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重视教育,鼓励和实行有计划的体格锻炼,促 进孩子动作能力的发展。

    二、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在其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1.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 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 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 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 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 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 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 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差异,但差异实在量的水平上,而不 是在质的水平上。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 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婴儿心理发 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 说出和理解一千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1000克左右, 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 周围世界,三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感情也大 大丰富了。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 人的典型动作个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 等,都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

    2.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若干因素。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 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家庭环境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父母的素质(遗 传素质、文化素质)、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民主型、 权威型、放纵型)等方面都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其心理发展过程 中起着早期的主导作用。

    (1).父母的素质与儿童心理的发展。遗传素质决定着儿童发展程度的 可能性和范围,环境和教育把这种可能性和范围变成现实。研究表明,遗传儿童 心理的影响因年龄而不同,总的趋势是:遗传因素对心理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 而减弱,尤其是到青少年期,遗传因素的作用不如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那么明显和 直接。因此,既不能否定遗传的作用,也不能夸大其作用。心理朝什么方向发展、 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心理的内容和范围、心理品质的好坏及对遗传因素的 改造程度,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父母的文化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很大的 影响。孩子的治理正在发展成长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他们对父母会提 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包含着求知欲,孕育着智慧。爱因斯坦说:“我 们的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家长在孩子提问后,能否给 予正确的回答,因势利导的给孩子以启发,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这全取决于孩子 父母的知识水平。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孩子人格和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健康 的家长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孩子,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 格魅力影响孩子,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亲子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孩 子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孩子的无私、互助、诚 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2).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所谓家庭氛围,是指个体所处 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 的某种心理氛围和环境气氛。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常以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作为 最直接的模仿和认知对象,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亲子关系指父 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该阶段的亲子关系是儿童一生中能否走向成功的最重要 的关键时期。亲子关系中,父母大都处于主导地位,其态度的好坏决定亲子关系 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发展。这一时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 意志的磨练、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夫妻关系对儿童心理发 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父母双方和谐的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极其重要。如果父 亲与母亲相处很好,那么家庭生活就能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孩子 合作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就比较容易把兴趣指向他 人,孩子会赋予生活正正的意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 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 况,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儿童社会性 及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婴幼儿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儿童动作的发展.虽然是肌肉和骨筋活动的发展,但是它和儿童心理 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儿童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作接触周围事 物,认识周围事物,产生极发展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也表现他们的心理活动的。

    婴幼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 表现。

    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婴儿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和感知 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获得对环境的最初的知识。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 发展。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婴儿动作的发展反映着心理的发展,通 过动作发展的研究,可以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 空间认知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等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婴儿空间认知 的发展。运动经验在空间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 交往能力的发展,随着动作能力的发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 向具有主动性转化。动作的发展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

    动作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 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和假说。在 当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普遍存在着“预先成熟”与“可 能成熟”之争,即主要强调生理成熟与遗传密码指令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完善和心理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产生争论,并导致对动作在心 理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助长”与“诱导”的不同理解。我们认为,对于动作与婴儿 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进行动态的、细致的、发展性的分析,而不能简单地、 静态地一言而概之。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从心理的起源与发展来看,动作对于 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认 识并不源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简单感知觉,而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主体要认识客观外界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 互作用、相互改变。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取物理经验和数理 逻辑经验;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得社会经验,认识人的主观 世界。从个体智力的最初表现形式──感知运动智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可以 看到动作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婴儿开始对 自己动作所导致的结果感兴趣,并会为自己感兴趣的结果重现而重复相应动作, 表明个体行为的“手段”与“目的”开始分化,智力的最初形式──感知运动智力始 见端倪。在范型之间、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协调阶段,动作作为个体实现目的之手 段的功用性进一步明确,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已有动作范型开始可以 组合起来以达到新的目的。随后,婴儿能够通过偶然的尝试发现新的动作方式, 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客观外界的最初认识。由此可见,在个体思维、智力 的发生过程中,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 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心理发展初期,外显动 作是婴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工具,向客体施加动作,并根据动作的结果进一步调整 动作方式是婴儿认识客体的基本途径。随着婴儿与客观外界进行有效交往的动作 不断丰富、复杂、熟练化,到18~24个月,婴儿开始形成心理表征能力,他们可 以对自己的动作及客观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了心理的内化过程。此时,婴儿 可以通过在头脑中组合动作范型来构成达到目的的新动作,而不需要外显的试误 动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此时婴儿在解决问题时无需完全依赖外显的试误 动作,但是动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婴儿内部心理活动 得以进行的工具是动作性再现表象,即婴儿是通过动作组织、再现外界事物的特 征和过去经验的,另一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面临新问题时,婴儿仍然需 要求助于外显动作,通过与客体直接的相互作用解决问题、扩展认识。可见,动 作是个体心理不断内化的基础,并为个体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使个 体心理的内化过程得以持续进行。

    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 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 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动作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动作不断练习、丰富、提高, 可以促进大脑在结构上的完善,从而为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动作使个体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知觉精确化。

    (3)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动作既可以促使个体 认知结构的内涵不断充实,还可以通过提供新经验来引起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与新 的环境刺激间的冲突、不协调,为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并促其向新结构转换提供了 现实的可能性。

    (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 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这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 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 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及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的了 解,我们发现,对于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0-6岁早期教育是人生 中最重要的教育。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科学表明,婴 幼儿时期是生命发展的基础阶段与关键期,因此,早教专家认为,早教是为婴幼 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打下根基。婴幼儿时期 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 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 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孩子需要从小就 储存知识信息,构建学习的潜能。未来的学习是建立在早期学习基础之上的。

    结语 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这是由影响 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的复杂性、变化性多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全面 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影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满 足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要使婴儿的潜 能与天赋得到全面发展,就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婴儿有其自身的特 点和发展规律,我们要根据婴儿自身的特点慢慢诱导和启发,根据不同年龄特点 选择不同的玩具、教具,从婴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等特点出发,激发但不是强 迫婴儿学习知识和技能。通过吃吃睡睡玩玩等一系列生活上的照料,使婴儿达到 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根据婴儿的学习兴趣给予正确的引导,制定适合婴 儿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努力方向,不要要求每个领域都样样精通,处处比别人强。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给他们自由,让他们 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感兴趣的事好了,婴儿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在给予他们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应尊重他们选择自己喜好的权力才对。

    早期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帮助婴儿发展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 的人格,把激发人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 良好基础,促进婴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一切努力的最终目 的就是让婴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成长。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有关心理方面的参考论文|心理分析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