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艺术理论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音乐论文
  • 美术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大一毛概课论文 [大一毛概期... 正文 2019-09-20 09:50:54

    大一毛概课论文 [大一毛概期末结课论文3000字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

    大一毛概期末结课论文3000字以上

    大一毛概期末结课论文3000字以上 3000字以上大一毛概结课论文篇一:《浅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 【摘要】由于转型的中国急需建立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 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这个命题的 提出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 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的。这是 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无论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 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 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 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 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它为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这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 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 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全国各 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才能把各 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才能让社会成员把自己的理想 与共同理想统一起来,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 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 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伟大奋斗 中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 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提出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创新 关于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们党 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过丰富的论述。但将四个方面内容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 完整的体系,这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往我们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 辱观,但只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个不同的部分或个体,并没有将他们联系起来。而 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科学范畴之后,它使我们认识到这四个方面的 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使我们的认识得 到进一步飞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适应认识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正 确的价值导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发展,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 地扩大,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地增强,对社会主 义价值体系的核心部位作出清晰的界定显得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 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 的情况下,不论在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 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一个社会总是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一种文化的本质特征总是由一 套核心价值体系来规定的。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

    核心价值体系是确定和谐文化社会性质的根本依据,也是区别不同和谐文化的根 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证了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充 分发挥了和谐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充分实现了和谐文化的调节与激励功能。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 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 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 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 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 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力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 进程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 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 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一个社会要有序协 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 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 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三个方面着手搞好这项系统工程建 设。

    (一)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等丰富内容构成的,是内涵十分丰富的完整体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角度我们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强调发展还不够, 一定要强调科学发展,经济社会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二是共同 富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这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是核心中的核心。三是民 主法治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不可少的关键内 容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四是文明进步是社会和谐的 标志。现代文明是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为主要内容,包 括生态文明、环境文明、宗教文明等丰富内容的完整文明系统。只有四个文明都 搞好才是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导向 就当代中国来说,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增强综 合国力、一切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都是进步的事业;一切有利于维护民族 团结、一切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一切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
    一切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一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切有利于祖国统一、民 族团结、社会进步,一切有利于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 动、合法经营、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综合起来就是“积 极”、“进步”、“先进”、“文明”、“和谐”的价值导向,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基本价值导向。

    (三)要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 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理论基础,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 点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正确的政治导向、没有基本的政治立场、 没有科学的构建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任何时候“老祖宗不能丢”。不丢老祖宗, 就是老祖宗的书必须读,坚持不懈地学习,完整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并掌握其 科学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 发展的科学,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偏离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偏离了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就是偏离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偏离了当代中 国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 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三是应该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 育和谐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用科学理论指导建设实践,坚持 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全社会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 解决矛盾。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 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和谐 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 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 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只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推动和谐文化、 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3000字以上大一毛概结课论文篇二:《试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 共党史教学》 论文关键词:中共党史教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校;政治理论教育;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中共党史教学中必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确立起其应有的指导地位。在 中共党史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层面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活动,并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真正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十六大的历史 性贡献。目前在全国范围兴起了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这是一 场意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运动,必将全面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对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 究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共党史是高校重要的课程,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提高高校学生政治理论素质方面,一直起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教学的关系如何呢中共党史教学又如何贯彻“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呢这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值得高校党史教学的教师进行深人的研究和探讨。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共党史 教学中第一个要解决的课题。

    中共党史教学界己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中共党史教学要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中共党史教学思想的一大进步。但是,对“指导”的含 义进行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党史教师所理解的“指导”,其含 义是在中共党史教学中联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十分肤 浅的。依据笔者的看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中共党史教学,就是要以 “三个代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共党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贯彻“三个 代表”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简言之,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 共党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换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 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是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呢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自然应该成 为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包括中共党史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 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这是不成问题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 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最根本的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中共党史教学以唯物史观 为指导,这是形成的好传统。一种新的思想、理论、学说被概括出来以后,能不 能成为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关键看其是不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 心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的指导思想, 就是因为其反映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一样,准确地 反映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只是新近被概括出来二、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其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的变动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人类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文 化可以引导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 能推动历史的前进。“三个代表”所概括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方面的内容,正是概括和反映了唯物 史观的本质内容,因此能够并且应该作为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括和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是中共 历史经验的理论升华,自然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其理论渊源而言是唯物史观,同时又有历史事实的基础,是中 国共产党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升华,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 律。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如果没有对中共党史的理论概括,就不 可能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换言之,中共党史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 供了历史渊源和事实基础。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之间这种因缘关 系,作为讲解中共历史的中共党史教学,当然也就离不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 指导了二“三个代表”所概括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方面的内容,本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主 要内容,即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最广泛地代表人民根本 利益的努力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然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概括和提炼出 来的,其所反映的内容当然就应该回到党的历史之中,其所表现的立场、观念、 方法也就现实地要求来指导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指导 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新总结提供理论指 导,因而成为中共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理所当然的。中共党史教学必须与时 俱进,开拓创新,尤其需要根据中共的历史实际和当代时代特点的要求,对中共 党史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新的概括、新的总结、新的分析,这就需要用中国马克 思主义的最新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方面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重新评价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另一方面对党的历史进行科学的解 析,向学生传达党的历史的最新信息,使党史教学工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 脑,扎扎实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中共党史教学中要体现和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中共党史教学中第二个要解决的课题。

    如前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概括和抽象 出来的,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反映的内容与中共党史中的重要内容具有 同一性,在中共党史教学中体现和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问题是,在中共党史教学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些主要内容,从而使党 史教学更好地体现党史发展的规律,使党史更好地突出中国的特色和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经验。依据笔者的看法,在中共党史教学中体现和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所反映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问题。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政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中共党史教学要论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符合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是怎样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的。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过去的中共党史教学在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方面做得很 不够,政治斗争、路线斗争讲得过多,对旧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新中国建立 后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交代不移,这就很难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所做 出的贡献:任何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社 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反帝反 封建斗争,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革命战争、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 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打破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根据地的建设,同样是为了直 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用主要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现代化,同时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解除生产力发 展的束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作了艰苦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奋斗 历程中,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中共党史教学中需要进行论证和 说明的。体现生产力的主线、用生产力的标准来评价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是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活动不仅体现在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而且也体现在破除 旧文化、建设新文化的文化斗争中。过去的中共党史教学反映中共在文化建设上 建树的内容实在是太少,只是在讲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时涉及到中共的文化 政策。事实上,早期共产党人引进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封建文化上就很有建树, 不仅扫除了新文化引进的障碍,而且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 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开展文化活动、团结文化进步人士,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文化 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深人农村后,在广阔的范围从事文化普及工作、发展民族 的优秀文化,取得的成绩特别显著。此后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 党的文化建设事业有序地开展起来,在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面, 成绩卓著,新民主主义文化繁荣起来。建国以后,中共移风易俗、批判唯心史观, 坚持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在文化建设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极大 地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当然,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发展中也犯过“左”,倾错误, 最为典型的是“文化大革命”。从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 的发展者,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现代西方进步文化的主动吸收者,中国现代 文化的创造者。中共党史教学贯彻和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具体地展示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代 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其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人民的利益、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而努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其最终目标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共党史教学中,要 挖掘党史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容。譬如,中国共 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建立新民主主义而奋斗, 最大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 人民被动员起来,这在当时最符合广大人民要求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根本利益, 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团结国内一切力量投人到抗日战争中去,中国共 产党作出很大的让步,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先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 再改为民主共和国,使最广大人民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抗日战争得 以轰轰烈烈开展。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使人民少受战争痛苦,坚持和平、 民主、团结,为建立联合政府而斗争;当蒋介石发动内战、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 威胁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不懈斗争,建立了人民 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中国共产党 奋斗历程之中。

    中共党史教学方法要适应宣传和研究“三个代表”的需要进行改革,这 是中共党史教学中第三个要解决的课题。

    中共党史教学的改革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重点问题之一。既然要将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中共党史教学中去.则必须调整中共党史教学的内容 和体系;由于教学方法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调整就必然要求教 学方法的改革。所以,中共党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笔者看来,为了 适应中共党史教学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中共党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必 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共党史教学重要 的方法,在新形势下还要进一步加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教学,并贯穿在教 学的全过程之中;联系实际,就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际、中国社会现代化 的实际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从而体现历史的内涵和时代的面貌。这 样,中共党史教学才有更多的说服力,“三个代表”的贯彻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是重视直观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学科,具有丰富 的历史内涵和感人的事迹,可以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革命斗争影片的放映、网 络的应用等手段,具体而形象地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过去,中共党史教 学过多地注重理论的阐述,比较忽视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法上缺乏艺术性,又不注意联系现实可感的具体事例,因而效果不是太理想。鉴于这种情况,中共 党史教学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一定要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发挥 直观教学方法的优势,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进学生头脑。

    三是注重比较教学方法的运用。过去中共党史教学叙述性语言过多, 比较思维的运用不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很难凸显出来。比较方法的运用是能形 成一个参照系统,体现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各种政党、社会组织、活动与地位。在 中共党史教学中,可以将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前后阶段进行比较,分析中国共 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历史特点及其规律性;可以将中共党史与国民党的历史进 行比较,在比较中显现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全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还可以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政党进 行比较,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性特点、斗争最坚决的风格、与时俱进的精神面 貌。

    中共党史教学是高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渠道,中共党史 这门学科的教学也有贯彻“三个代表”的优势,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探索。本文 只是就自己的初步设想提出一个大致的思路,希望能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中共党史教学的关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3000字以上大一毛概结课论文篇三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 会学思想。顾名思义,社会主义就是建立社会公有制,将原本被社会实际掌握的 生产资料交给社会真正占有。从我国决心走社会主义到今天,已经有很长的时间, 在我看来,社会主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从1956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积累了 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 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失误,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 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要破除长期形成的僵化观念,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 坚定不移、接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 段。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的方向作为我国 前进的大体方向,在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主要 发展方向。然而所谓的“特色”就体现在再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融入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我国的 发展路线,这样以来就可 以充分考虑中国现有的国情,目前经济,文化以及生产力的国内因素 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外部因素,来更好地发展,壮大我们自己的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但证明了社 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证明了这个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而且给世界上发展中国 家实现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 条和平发展之路、自强予人之路,是一条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之路,因 此它的成功不但造福国人而且惠及世界。至此,我想起了邓小平说过的一段话: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 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 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 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 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 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 惊慌失措,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就是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和13 亿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现实选择。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 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 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我们判断 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 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 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 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类虽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自由地选择社会形式,但在一个大的社会 形态中,人类社会为最终迈向共产主义创造十分发达的生产力和极为丰富的物质 条件的道路却是多选的:它可以选择资本主义,也可以选择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或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选择和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谁的生产关系能够最 终地和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 迈进所必须经过的一个大的社会形态。它存在着独具特色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贯通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它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现阶段不发达的生产力同与之 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毛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 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 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 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 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 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大一毛概课论文 [大一毛概期末结课论文3000字以上] 》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