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证券投资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期货市场论文
  • 债务市场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保险学论文证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证券金融 > 金融研究论文 >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关于... 正文 2019-09-21 07:38:16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篇一 《浅谈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 【摘 要】近几年,中日关系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 通过中日关系的发展历史、中日关系的症结等方面来阐述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 系,以及提出了如何解决中日关系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发展;症结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 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周恩来曾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一)古代中日关系 古代,中日两国有着深挚的历史渊源和持久的友好经济文化交流。秦 始皇时的徐福东渡、东汉光武帝时赏给日本倭奴国王的金印以及《三国志倭人传》 中对日本的记述,无不显示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二)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 近代时期,日本人多次加害国人,惨无人道,伤害了无数中国人民的 心。19世纪60年代后,日明治维新完成后,其野心也开始展现。19世纪70年代, 日本侵略台湾,而后分裂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前提。1894年,日本侵略军发 动甲午中日战役,而这场战役终究以中国败北,北洋海军全军尽没了结.清政府 也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极不平等的条约----《马关条约》。1900年,日本还参 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13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的 序幕。1937年,日本在南京大屠杀,导致了中国30万的人民同胞失去了他们宝贵 的生命。

    (三)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改良了自朝鲜战争以来中美两国间彼此仇视的 状况,在全球引起了一场政治大地震,而身为美国的同盟国日本,同年9月,日 本当时的首相田中角荣拜候中国,双方还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但虽然在中日建交后,双方的关系也是起升沉伏,时晴时阴。在九十年 代中后期,关系持续恶化,两边的最高领导人甚至数年不见,从2001年至2006 年是中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最糟的期间,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连续五年参拜 靖国神社,使得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呈现了“政冷经热现象”。

    在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中日双方同意建立 “战略互惠关系”。

    在众多的恩恩怨怨中,怨始终大于恩,而国人对日本人的偏见也就越 来越深,近几年来,中日关系更是处于一个敏感的地位,两国间的国土争端不断, 钓鱼岛问题更是使得两国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从而走上十字路口。

    二、中日关系症结 (一)第一症结:日本缺少对于侵华战役历史的正确认识。

    战役后的日本人从来没有从根本上认可和反思过这段给中国人民带 来极重繁重磨难的侵略战役。近几年来,日本社会更是连续不断地呈现了修改教 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要发诡词谬说,公然否定战役罪过等等为侵华历史 翻案的局势,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

    (二)第二症结:钓鱼岛问题 在1894年之前,日本对于钓鱼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国土毫无争议, 因为那时候并未与日本签订任何不平等的条约。在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 订了极不平等的条约《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四周岛屿囊括钓鱼岛等割让给日 本。虽然在1945年8月,因为日本战败投降,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全 部从属岛屿回归中国,但日本将钓鱼台诸岛同琉球群岛一路让美军占据,1971 年,美国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的行政权,由日本政府领受,而钓鱼岛等岛屿也随 琉球交给了日本。1978年中日谈判时,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考虑到当时我国所处的 地位以及当时世界的局势,故表示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先放一下,以 后解决”,。

    (三)第三症结:战略利益冲突----插手台海,“协防”台湾无论从任何一 个角度上看,日本一直在扮演着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不管是在明里暗里,其都在 干扰着台湾问题,日本想要利用台湾问题来来打击我们中国,准确的说是利用台 湾问题来影响中国崛起的速度,在日本看来,台湾是问题是约束我国的首要王牌。而除了以上三个症结所在之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日本扩军问题、慰安妇 问题、在华遗留毒气弹的问题、日本右倾化、战争赔偿问题、修改和平宪法等问 题。

    三、理性对待当前中日所存在的症结 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较为敏感时期,若是稍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就 会对大局造成不好影响。

    当今世界,我们仍需要将和平和发展作为时代发展当中的重要主题, 和平即是世界没有战争,各国人民之间友好相处,没有了领土与能源之间的争抢, 而发展即是通过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 役践踏和中期的暗斗打单后的21世纪,人类最必要的便是和平与发展。我们在一 味地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应该考虑到世界和平问题,慎重的处理中国和日本之 间的关系。

    (一)国人需理性对待症结 对于日本的所作所为,人们常常会问,为何不打日本近几年来,我国 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军事实力方面都有着迅速发展,然而,战争若真的发生,对 于我们来说真的有利吗在我看来,我们需要以大局为重,如今中日两国的经贸关 系日益紧密,战争不仅仅会影响日本经济,同时也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张。

    曾经的我们,可以原谅日本的罪行,如今为何不继续,用我们广阔的胸怀去感化 他们,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容忍日本侵犯我们的主权和领土。我们的主权领土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曾经那段黑暗的历史,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我们多么 希望能报当初的仇,然而,我们需要做一个理性的中国人,战争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只有用理性的态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而不是在路 上看见日产车就砸,车是砸了,但你伤害的是自己同胞的心,因为那虽然是日本 人生产的,但国人已经买了,那是自己的财产了,我们一味的针对日本起不到任 何的作用,相反的,人家会觉得可笑。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会时刻提醒自己用理 性的态度看待中日关系,做到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实际行 动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篇二 《中日关系的“症结”及原因分析》 摘要:中日关系走向低迷由来已久,“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各方注目的 焦点。本文仅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2972(2008)04―0089―03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它不仅在历史上与 中国有着复杂的恩怨,又与中国有许多利益的对立和竞争的关系。中日建交三十 余年来,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 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近年来,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逐渐转向“政冷经凉”, 引起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不少论者撰文指出: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症 结”在于日本政府领导人没有认真反省和正确对待历史问题,而多次参拜靖国神 社。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仅止于此还不够全面。笔者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加 剧中日政治关系紧张的直接导火线,它是日本政府对华恶劣态度的表现而非根本 原因,其背后的根源极为复杂。有鉴于此,必须对这一“症结”的深层次原因进行 理性分析,以冷静和宽容的态度予以处理,促成中日关系的缓和,为中国在21 世纪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从历史的层面上看 日本被称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秦汉时期,便有不少中国人通 过朝鲜半岛经对马海峡或直接乘日本海环流到达日本列岛。他们带去养蚕、织绸 的技术,也带去汉字和汉族的各种学说与思想。

    在长达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中,无数日本僧侣“在交通不发达的时 代,冲破万里惊涛骇浪,到达中国,钻研佛教以及儒学、诗文、医学、书法、茶 道、绘画、建筑、造园、印刷等种种文化后归国,或带回中国的文化产品,不断 提供清新的刺激,为日本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在和平环境下发生和进行的,这与对外战争 中强制性的文化输出甚至民族同化有着天壤之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主动向中国学习时是有目的、有选择、自主、自为的,它在模仿、吸收中国的文化、典 章、制度时,从没有放弃其自身最基本的理念和价值判断――而是把从中国拿来 的东西进行删改、补充直至完善甚或有所创新,以适合自身的需要。

    日本古代在文化、政治、法律乃至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受惠于中国的 确已是老生常谈,但有一个史实却经常被人们忽略――即日本是中国周边邻国中 唯一不曾承认中国宗主国地位的国家。据《隋书东夷传》记载,公元607年(隋大 业三年,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大使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其国书曰:‘日出处天 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与大陆强国力争平等的姿态跃然纸上。唐代,中央 政府接待几十个藩国的外交使团,礼仪上难免有位次之争,而日本遣唐使则会在 每次列国朝贺时都尽力争得“倭最胜”的地位。

    从以上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在文化和国家关系两方面对中国是采 取双重态度的:在学习文化方面抱着虚心求教甚至景仰、崇尚的态度,而在处理 双边关系中则极力保持较高姿态,从而游离于以中国为宗主国的古代东亚宗藩体 系之外。

    及至18世纪,日本的“国学”研究取得巨大发展,学者们努力探求其本 民族的精神特质与核心价值,以此来打破中国的儒家学说在日本学术界文化界的 统治地位。从此,不论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还是儒家思想作为一整套价值规范, 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都迅速衰落。而促成这一结果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 就是西学的传人。

    根据美国学者马里厄斯詹森(Marius B Jansen)的长期研究,在18世纪 20年代,幕府将军德川宗吉开始准许若干家臣研究兰学(荷兰学)以应改良日历之 需;1771年,两个医生――杉田玄白和前野良泽在“江户历史性解剖”中认识到人 体的内脏器官位置“与我们按照古老的中国理论所认识的情形出入很大”,因此开 始翻译西方的医学书籍;1796年,日本的翻译人员完成了一部学习荷兰文的字典 ……总之,自18至19世纪,兰学在日本逐渐传播并广泛流行开来,这在学术领域 直接导致了汉学地位的衰落,“汉学发展缓慢,而兰学则明白透彻而发展迅速, 是因为兰学是用平实直接的语言写成的”。1811年,又有学者明确提出:汉学只 是数种学问之一……兰学则用处更大。思想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重要的政 治意义,那就是在日本人心目中,西方的地位取代了中国并且迅速上升,“以西 方为师”逐渐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这一思想又因为目睹中国虽然一贯鄙视“蛮 夷”却又在1644年以后甘心由“蛮夷”来统治而得到加强。随着1853年日本被迫“开国”,与西方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现实需要使 得学习西学更是被赋予重要意义。幕府政府和各大藩主不但越来越重视西学的研 究工作,而且在19世纪60年代多次派出远赴西方的外交使团,其规模和人员规格 也都不断上升。这些出使团的成员对西方国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并认真思考 其所见所闻,视野非常开阔。著名学者福泽渝吉归国后撰写的《西洋事情》一书 销售量达数十万部,对帮助日本人认识西方起了巨大作用。游历西方的使团成员 并且成了1868年明治维新后领导启蒙和维新运动的骨干力量。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人也敏锐地注意到西方近代国际关系的 本质:弱肉强食。著名的木户孝允曾指出:“万国公法只是用作凌弱的工具”;福 泽渝吉也认为:“几份友好条约不值一筐弹药。”所以,发展实力、富国强兵成为 当务之急。不难看出,这种思想实际上已成为日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根源。

    在效仿西方的同时,日本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鄙视直至蔑视态度也 逐渐固定下来。根据梁漱溟的回忆,鸦片战争败于英国对中国人的刺激其实并不 大;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真正受到触动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1894年败于日本――将 其视为“奇耻大辱”。而日本人则是早在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较量中就已经旁观者 清地看到了中国的没落与衰败,社会上残存的对中国文明的景仰被一扫而空,因 此彻底下定决心不再取法中国,而要以西方为师。后来游历西方的外交使团在回 国途中在上海等中国开放口岸的见闻也使他们坚定了这样的信念,那就是:不能 重蹈覆辙;而唯一的途径只有效法西方、发展自己,跻身列强。福泽渝吉更是提 出了有名的“脱离亚洲”的思想。1887年,日本外相井上馨直言不讳地说:“让我 们把人民变成欧洲式人民,让我们在东海建立一个欧洲式帝国。” 纵观日本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其外交政策上的一些特点。日本在古 代把中国作为模仿的对象加以学习,甚至将其美化与理想化;而当发现崇拜的对 象越来越多的破绽和漏洞时,对其态度也由最初的怀疑、否定一直发展到鄙视甚 至蔑视,而在这同时又找到了新的模仿和学习对象。日本既要“脱亚”、还想“入 欧”,从以中国为参照系转变为以欧美为标准和榜样。这种在国家定位问题上的 攀附心理使日本总要跟随在 某一大国或大国集团之后,才能确定其自身的位置。这一由历史惯性 所形成的外交上的特点直到今天仍使日本竭力侧身于西方之列而站在与中国相 对立的位置上。“脱亚入欧”的外交理念也使日本认为可以一意孤行地改写历史、 逃避责任而完全不必在意亚洲邻国作为曾经的战争受害国的态度和感受。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 日本是位于亚欧大陆以东的一个岛国,背邻大陆、面对大洋。由于海 洋的天然屏障,日本在历史上几乎从未受到过外来侵略和异族统治,因而也完全 没有过遭受践踏、奴役的痛苦体验。这种相对优越、安全的自然环境与平和发展 的历史进程,对日本民族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就如同日本列岛是亚欧大陆东部的边缘岛弧一样,日本在外交上也总 是追随某一大国或大国集团,以借助其势力和影响来发展自己。这种国际定位既 源于日本人心中由较为贫瘠的岛国环境所带来的强烈的不安全感,同时却也更加 强了这种不安全感。本尼迪克特曾经指出,日本人是以等级的观点来看国内问题 的,他们也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国际问题。日本社会中纵式的社会结构以及轻思 辨、重实用的思想方法,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重视等级和依附强权的传统。

    而外交上的这种模式正是反映了日本人重视等级和服从权威的特点。也正是这些 因素使得日本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马首是瞻,亦步亦趋地追 随美国,积极响应美国的号召,竭力做好美国反华势力的“排头兵”。

    谈到中日关系,不免让人想到二战后的德国。德国与日本同是二战策 源地、同是法西斯国家,也同是战败国,但战后两国对待战争罪行的态度却迥然 不同。究其原因,除了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德国人的理性思维之外,笔者认为首 先是德国的地理位置、政治地缘环境使然。德国位于欧洲大陆中部,东南西北分 别与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丹麦共9个国 家接壤,在欧洲是除了俄罗斯之外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理即命运”。身处曾 经的敌国包围之中,要想恢复经济、回归欧洲社会、重新树立大国地位,在外交 上不做出姿态、动些真格的去低头认罪乞求宽恕是不可能的。相比较而言,日本 在这方面就“幸运”得多了。它四面环海、没有陆上邻国,因而如同历史上的情形 一样,没有别的国家能够轻易威胁到它。虽然美国投了两颗原子弹给日本造成巨 大损失,但却使日本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极力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形象,向国 际社会倒打一耙。

    战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国集团对待德国和日本的不同处置也是造成德、 日两国认罪态度大相径庭的直接原因。二战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造成了 德国内部的分裂和对立,柏林则更是成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交锋的前 线。出于对共同的敌人――苏联的畏惧和防范,盟国必须把处在斗争最前线的德 国重新武装起来、尽快纳入欧洲体系以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德国进行了 严厉整肃,彻底清除了原国家领导人、肃清军国主义思想;又以马歇尔计划输血欧洲、恢复经济、促使德国重归欧洲大家庭。同样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的畏惧和 防范,但在与苏联和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美国却实行单独占领,不仅保留了天 皇制度,也保留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甚至昔日的法西斯头子在战后日本政坛仍 然担当重要角色。1957年和1960年,日本二战甲级战犯岸信介曾两度出任首相(9 月20日刚刚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即将出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就是岸信介的外孙)。

    对此,欧洲各国听之任之,其主要原因首先也就在于日本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 它的军国主义对于遏制苏联恰到好处、对于西欧各国则鞭长莫及。

    直到今天,日本在远东的特殊地理位置仍在地缘政治上发挥着重要作 用。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要称霸全球首先就要控制住欧亚大陆, 那么它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最得力也最合适的助手就是日本。美国需要利用 日本牵制中国、遏制中国,免得中国过分强大起来可能会在国际事务中与之一争 高下。

    三、结语 历史问题上的摩擦只不过是更深层问题的表象。中日之间的根本问题, 在于日本一百多年来一直以征服和主宰的心态看待和对待中国。从1894年的甲午 战争,到1937年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直到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对 华政策都建立于“软弱和分裂的中国”思维之上。在这几个历史时期里,虽然日本 以各种不同名义和手段对付中国,但根本出发点一直没有改变。再由于近年来日 本政府领导人置国内外的反对和谴责于不顾,多次高调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日 关系持续紧张,使之成为两国政治关系困难的“症结”。既然“参拜”问题是中日双 边关系中绕不过去的一个结点,那么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去分析形成这一结点的 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探讨中日关系的军事论文|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