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证券投资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期货市场论文
  • 债务市场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保险学论文证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证券金融 > 金融研究论文 >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探讨... 正文 2019-10-31 07:39:1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探讨】艺术大学有哪些

    相关热词搜索: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探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探讨 【摘要】美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占据着极其重要 的位置。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提高学生 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功能作用, 必须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给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
    公共艺术;
    教育教学;
    功能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内容与质量也有了新的追求, 其中对内含真善美的艺术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下国人的时尚,艺术教育被广泛地开 展起来,艺术类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普通高校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学院), 不少俊男俏女竞相“考艺”。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被高度重 视,应该是从1996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 见》开始的。此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 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订 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2014年教育部又发布《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 意见》,强调普通高校要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 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可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状况的一 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功能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 够。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与看法,以求引起人们对高校公共艺术教 育教学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把握美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实现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提出的有关教 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就是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它是确定这个国家教 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总的行动纲领,其内容涵盖了教育的性质、目 的、地位、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等。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中, 不同的统治集团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
    即使是相同的统治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而使得教育方针 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早在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第一次明确了当时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总方向。

    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共同纲领》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 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首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 使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全面简明。1952年3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 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对于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改造与建设,起着重要 的指导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又不断有不同的提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总的来说,虽然其内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本 质上都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都是紧紧围绕和回答教育“为谁服务”、“培 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特 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社会 主义教育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 针,坚持了教育的目的性质(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明 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 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美育”占据着“四大支柱有其一”的重要地位。这一教育方针,是遵循了马克思主 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因为要实现一个人 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 修养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全面” 发展。与这四个基本素质相对应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自己的独特的 规律和特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应当有其独立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

    比如说,“德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所要 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是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 主要内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人文知识、人文修养和 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是以身体与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为主要内容、提 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而“美 育”则是以美学知识教育和审美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审美修养素质的, 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审美观及审美鉴赏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学校艺 术教育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我们作为高校的 艺术教育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自觉。

    二、正确看待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问题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 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 特殊方式,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建筑、雕塑、文学、摄影、戏剧、 电影、曲艺和新兴的电子游戏等。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来说,“艺术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专业艺术教育”,是指为培 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艺术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活动,如各种专业艺术院 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专业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 平常所说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们的艺 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的教育。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就是从 广义上讲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 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推进下,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 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为大 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教育部体卫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 2016年4月曾透露,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课程方案》起,每年对200余所普通 高校一年级新生美育调查表明,近80%的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正规的 艺术课堂教学,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目 前,我国已有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增进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 艺术的了解及感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说,《课程方案》明确规定了限定性 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大类公共艺术课程,要求普通高校应把它纳入各专 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其中,设置有《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 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 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4类8门任意性选修课程,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 “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限定性选修课程;
    每个学生在校 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
    有条件的学 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同时,明确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 学的教师人数配备及其比例。从此以后,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有关报告显示,近十年来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增加数千所,很多学校开设了 很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艺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课 程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 景。但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仍存在诸如艺术 教育管理架构尚未理顺、考核评价机制欠缺,高素质的艺术师资短缺、教师所涉 及的艺术领域也较狭窄,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课程设置取决于艺术教师的专业 兴趣,学生艺术活动参与面小、选修课报不上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独特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 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和发挥艺术 教育应有的功能作用,努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深刻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所独具的功能作用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 活动的有机产物,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主要 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 默化的作用。如果说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启蒙”、是“基础”的话,那么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则是“自觉”、是“升华”,是发挥这种潜移默化作用的主要阵地, 是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独特的重要作用。这种独具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 艺术教育教学,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审美观念是学校艺术教 育的首要任务。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形象性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 特殊形式,是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艺术中的形象是有 “意味”的形象,是艺术创作者经过理性选择与深邃加工,并融入其对事物的理性 认识和基本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理解的形象,而不是对客观生活图景的随意照搬。

    在艺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析,就能引导大学生 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御各种落后的、腐朽的艺术思潮 的影响。第二,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有效地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 情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来源于对“美”的感悟。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主宰着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艺术创作者所创作 的艺术形象,渗透着他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他的爱憎褒贬与思想情感。

    在艺术教学中,经过学生审美认知及其复杂的思想活动,作品所体现生活中的美 就能被发现、被感悟,从而获得对生命与人生意义的深切理解,使学生的道德情 操得到有效的熏陶。第三,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

    深厚的民族情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繁衍与发展的根本精神纽带。艺术是人对世界 的一种精神把握的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不仅以“情”动人,更以“美”感 人。比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梅花形象,往往老干虬枝、凌寒傲霜,横斜逸出、 迎春怒放,体现了一种老树新花、青春勃发的审美内涵;
    我国很多电影电视片和 革命歌曲,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与品质。

    通过教学品味,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 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想象”和“创新”贯穿于 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所有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按照主体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合乎 自己情感和目的的形象,蕴含着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比如说音乐,贝多 芬曾经推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因为音乐是情感物化 的形式和传递媒介,能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主体心灵,直接将艺术家的内在思想 情感传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通过教学鉴赏,能开阔学生的视 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作者:李焕焕 单位:茂名广播电视大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探讨】艺术大学有哪些》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