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证券投资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期货市场论文
  • 债务市场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保险学论文证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证券金融 > 金融研究论文 > 教唆犯研究论文 教唆犯 正文 2019-12-15 07:25:35

    教唆犯研究论文 教唆犯

    相关热词搜索:

    教唆犯研究论文

    教唆犯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大陆法系各法域刑法立法例与刑法理论的探讨可知,大陆法 系各法域坚持教唆犯的从属性原则及其处罚的独立原则。而在我国,通说认为, 教唆犯的性质为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二重性,但是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理论 可推知,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教唆犯性质在本质上是与大陆法系各国的从属性 说一脉相承的,即根据我国刑法立法例可以认为我国坚持教唆犯的从属性质,而 教唆犯的处罚亦属于处罚独立原则。

    关键词:教唆犯从属性原则二重性原则处罚独立原则 “人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一切的主人,却比一切 更受奴役。”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大声疾呼。千百年来,人类为了挣脱 枷锁与奴役而不懈奋斗,尤其在反对思想犯罪方面,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到近代 的法治国,从西欧的理性文化到中国的“西学东渐”,人类前赴后继为争取自由而 努力。然而经历了警察国、法治国直至后现代的文化国,我们的法律中仍然保持 着某种程度的“思想犯罪”的“痕迹”。教唆犯,古中华法系称为造意犯,在黑暗时 代该犯罪形式曾作为公权力吞噬私权利的有力工具,但在现代法治国家保障私权 利抑制公权力的背景下保留该犯罪形态也必然使教唆犯的性质发生质的变化。

    然而,现代关于教唆犯的性质问题,中外法学家众说纷谈,莫衷一是,主 要有教唆犯独立性说,教唆犯从属性说等学说。但教唆犯的性质究竟为何,具体 而言,在我国法域内,在现有刑事法律规制下,教唆犯的性质究竟如何界定才能 符合我国现实刑法之精神。笔者试图以境外关于教唆犯的刑法法条及理论为依据, 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刑法第29条所规定教唆犯之性质问题。

    一、大陆法系关于教唆犯的立法例及其相关学理 1、德国现行刑法典在第二章行为之第三节行为人共同体和参与中具体规 定了教唆犯。其中第26条规定:“故意的确定了他人达于其故意实施了的违法行 为者,作为教唆者与行为人同样处罚。”[1] 同时关于教唆犯的处罚问题,德国刑法第29条规定“参加者的独立的可罚 性。对每一个参加者,都不考虑他人的责任而根据其责任予以处罚”。第30条规 定:“参加的力图[①].(1)力图确定他人去实施重罪或者去教唆重罪者,根据有 关重罪的力图的规定予以处罚。但是,其刑罚必须根据第49条第1款予以轻处。相应地适用第23条第3款的规定。(2)就实施重罪或者教唆重罪,表示愿意、接 受他人的请求或者与他人约定者,同样处罚。”[2] 德国刑法第26条规定了教唆犯的法定含义,从中可以看出德国对教唆犯的 立法采取共犯从属性原则,即教唆犯的犯罪成立从属于正犯,而且根据麦耶对共 犯从属形态的划分,德国教唆犯立法例采取的是限制从属形式。[3] 根据德国刑法第29条,德国学者认为德国现行刑法对共犯人采取同等处罚 原则。即对共同犯罪人实行独立责任制[4].根据德国刑法促进理论,教唆犯因为 唤起了正犯的犯罪故意而促成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和违法的行为,因而其本身 就是有责的。[5]由此可知,在被教唆人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罪或者虽实施但没有 达至既遂时,由于教唆犯“力图确定他人去实施重罪或者去教唆重罪,根据有关 重罪的力图予以处罚”。

    2、现行意大利刑法[②]在第四章罪犯和被害人之第三节第115条规定:“除 法律另有规定外,如果两人或两人以上为实施犯罪目的而达成协议,并且该犯罪 没有实施,不得仅因协议行为而对任何人予以处罚。但是,在为实施某一重罪而 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法官可以适用保安处分。在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 果教唆已被接受,但犯罪没有实施,适用同样的规定。如果教唆没有被接受,并 且属于教唆实施某一重罪,对教唆人可以处以保安处分。”[6]据此可知,对于“被 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之教唆犯,意大利刑法并不对其处以刑罚,即并 不认为此时的教唆犯构成犯罪。

    由于第117条之规定即“如果由于犯罪人的人身条件或身份或者由于犯罪 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而对某些共同犯罪人改变罪名,其他人也对相同的犯罪负 责”,我们可以认为,意大利刑法典对共犯也采取共犯从属性原则。

    意大利刑法第110条关于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规定:“当数人共同实施同一 犯罪时,对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人,均处以法律为该犯罪规定的刑法,以下各条另 有规定者除外。”[7]可见如果被教唆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而无论其既遂、 未遂、或者实行中止,意大利刑法均对教唆犯以其所教唆的犯罪定罪处刑。但根 据第115条之精神可知,意大利刑法对教唆犯的刑罚处罚原则并不如德国那样对 教唆犯一概以其所教唆的罪定罪处罚,而是分别不同情形实施不同处遇:
    首先,在有企图的教唆[8]情况下,包括被教唆人没有接受教唆即教唆失 败,以及被教唆人虽接受教唆但没有实施所教唆之犯罪行为即教唆无效两种情况,刑法并不对教唆犯以其所教唆的罪定罪处罚,而是认定其无罪。

    其次,如果被教唆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无论其既遂、未遂、实行 中止、实行过限、打击错误或者目的错误,对教唆犯均以其所教唆的罪定罪处罚, 即采取独立处罚原则。

    3、瑞士联邦刑法典第二章可罚性第24条规定:“(1)故意教唆他人犯重 罪或轻罪的,是教唆犯,对教唆犯的处罚于正犯相同。(2)教唆他人犯重罪未 遂的,依该重罪之未遂论处。”[9]据第一款可知,瑞士刑法对教唆犯意在采取处 罚独立原则。对于该条第二款,笔者以为应包含有两种解释意义:一为教唆他人 犯重罪而教唆未遂的情况,另一为教唆他人犯重罪而被教唆人犯重罪未遂的情况, 此时以教唆犯所教唆罪的未遂犯论处。

    4、瑞典刑法典第23章第4条规定:“本法典对犯罪规定的处罚,不仅适用 于实施犯罪的人,而且也适用于对以建议或行为帮助犯罪的人。……诱使他人犯 罪,自己没有实行的,以教唆犯罪或帮助犯罪处罚。每一共犯应当根据可归于其 故意或过失来评判。法律对经理、债务人或其他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犯罪规定的刑 罚也适用于犯罪的共犯。”[10] 据该条款之“法律对经理、债务人或其他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犯罪规定的刑 罚也适用于犯罪的共犯”可知,瑞典刑法对共犯采取的是最极端从属形态,然而 该条同时规定“本法典对犯罪规定的处罚,不仅适用于实施犯罪的人,而且也适 用于对以建议或行为帮助犯罪的人”,这表明刑法对共犯的处罚采取独立处罚原 则。当然,瑞典刑法对教唆犯的处罚也必定采用独立处罚原则。

    5、中国台湾地区现行刑法典第29条教唆犯之犯意及其处罚规定:“教唆他 人犯罪者,为教唆犯。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处罚之。被教唆人虽未至犯罪, 教唆犯仍以未遂犯论。但以所教唆之罪有处罚未遂犯之规定者,为限。”[11]根据 台湾地区最高法院刑事庭会议决议所认定教唆犯之成立条件即一为教唆犯以教 唆行为终了时即为犯罪成立;
    二为教唆犯在新刑法内规定为独立犯罪,以其教唆 行为时为犯罪行为时。即台湾司法机关对教唆犯采共犯独立性说而非与德国、意 大利等国法律一样采共犯从属性说[12].但是台湾学者陈朴生等认为,“教唆他人 犯罪者,为教唆犯,其所谓他人犯罪,显系指正犯之实行行为,并非教唆行为, 此即预想实行行为所构成之概念。故教唆犯之成立,以有实行行为之存在为前提, 即从属于正犯而成立,亦即采共犯从属性说,认教唆犯,系从属的犯罪。”[13] 台湾学者柯庆贤亦认为台湾刑法29条之规定“足见对于教唆犯之成立,系采犯罪共同说。”而依同条第二项之规定,“亦足见对于教唆犯之处罚理论基础,系采共 犯独立性说”。[14]此处的共犯独立性说,应为共犯的处罚独立性说。而只有少数 学者认为台湾刑法第29条关于教唆犯的规定系采共犯独立性说,该学者认为该条 规定的法理基础是近代学派的犯罪征候说。[15] 据上述诸法,均坚持教唆犯从属性说,而对其处罚一概坚持处罚独立主义。

    但该种立法例并没有导致大陆法系学者认为教唆犯存在独立性。

    二、我国关于教唆犯性质之争鸣 纵贯我国大陆学界关于教唆犯性质问题的理论争议,主要有从属性说、独 立性说、独立罪名说、机械的二重性说、辩证统一的二重性说等八种观点[16]. 1、从属性说。该说又称教唆犯的借用说,它以行为主义、犯罪共同说、 客观主义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只有实行犯构成犯罪,教唆犯才能构成犯罪。而且 教唆犯与正犯的成立阶段方面是同步的,正犯的行为构成未遂,教唆犯亦成立未 遂。我国赞同共犯独立性说的学者都认为教唆犯的从属性并非绝对的,无条件的, 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从属性。

    2、独立性说。我国坚持该说的学者认为,教唆犯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 性,在共同犯罪中处于独立的地位,而非从属于实行犯,教唆行为本已构成犯罪, 是独立的犯罪行为,而被教唆人是否实施犯罪,对教唆犯之成立影响不大。

    3、独立罪名说。有学者认为刑法应将教唆犯单独规定为一种独立的犯罪 和罪名。它与独立性说的区别在于,独立性说是在共同犯罪的前提下探讨教唆犯 的性质,而独立罪名说则是将教唆犯作为单独之罪名予以规定。

    4、机械的二重性说。该说认为,教唆犯的性质是变幻不定的,刑法对教 唆犯的不同规定决定了教唆犯在某种情况下具有从属性,而在某种情况下则具有 独立性,而且教唆犯的从属性和独立性是可以分离的。他们认为,根据现行刑法 第29条第2款之规定,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况下,教唆犯与被教唆犯 之间便不具有共同犯罪关系,而刑法对其规定了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刑事责任,表 明这里的教唆犯既无犯罪的从属性,而只具有犯罪的独立性。

    5、辩证统一的二重性说。此说现在理论界占据通说地位。该说认为,刑 法中的教唆犯是独立性与从属性的辩证有机统一。一方面教唆犯处于相对从属地 位,另方面,教唆犯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教唆犯向被教唆人传输翻译,使得教唆犯的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一起暴露,因而在共同犯罪中又处于相对独立的地 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教唆犯有从属性和相对独立性的二重性。

    虽然该说中有具体的二重性说与抽象的二重性说之分歧,但抽象的二重性 说目前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即其认为教唆犯的独立性与从属性无主次之分,二 者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6、非独立共犯人说。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三 类,而教唆犯并不属于此三类人,而是依据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予以定位, 有些教唆犯是主犯,有些教唆犯则可能是从犯。

    7、不作为说。教唆犯的犯罪方式是不作为,而教唆犯使被教唆人产生犯 意,从而对刑法保护的客体造成威胁,所以教唆犯便负有排除危险的义务,而教 唆犯没有履行其义务,故构成犯罪。

    8、摒弃性质说。教唆犯没有任何属性,没有所谓的从属性、独立性和二 重性,这种探讨在理论与实践上没有任何意义。

    纵观以上八种学说,其共同的缺陷在于未能根据教唆犯的所有形态对教唆 犯有整体性把握。教唆犯的未遂形态不但包括通常所理解的教唆未遂与未遂教唆, 即教唆未遂指教唆行为已经实施,正犯尚未至于着手实行犯罪的场合,而未遂教 唆是指一开始就以使被教唆者限于未遂的目的的教唆[17],而且还包括其他形态 如目的错误、打击错误、中止犯罪、更犯他罪、改犯他罪等。易言之,上述诸说 所揭示的教唆犯性质仅限于对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教唆犯的局部理解,未能全面认 识我国刑法对教唆犯的全部涵义,所以他们得出的论点均有一叶障目嫌疑,故存 在有待商榷之处。

    三、我国刑法范畴内教唆犯之本质 目前在我国刑法学界占据通说地位的是上述的教唆犯的抽象二重性说。然 而,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之规定似难以推论出该学说。以外法域刑法规定及理论 为依托,笔者试从我国刑法第29条之解析入手进一步探讨,在我国现行刑法规定 之前提下教唆犯之性质究竟为何。

    (一)法条解析 1、我国刑法第29条第1款我国刑法第29条关于教唆犯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即在法条首段明文规 定了教唆犯含义之法定解释。该界定与台湾刑法关于教唆犯的规定有极大相似之 处。如上所述,台湾学界认为“教唆他人犯罪者,为教唆犯”之规定为法律采取犯 罪共同说、共犯从属说的明例。那么根据我国刑法之规定是否也可以认为,在现 行刑法之法域内,我国刑法上的教唆犯亦采取犯罪共同说呢? 不可否认,台湾刑法的犯罪构成采取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之 标准,此与大陆法系各国相同。因此,分析台湾与大陆法系各国教唆犯含义的法 定解释不能离开其刑法理论土壤。

    台湾刑法界定教唆犯为“教唆他人犯罪”,很明显,根据其构成要件理论, 必须是实行犯的行为构成犯罪始能认定,易言之,须实行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符 合犯罪构成而最终成立犯罪,才能认定教唆犯构成犯罪。显然,此处,台湾刑法 在教唆犯性质上采取极端从属形式的从属说。此规定与德国刑法之界定“故意的 确定了他人达于其故意实施了的违法行为”相异,即德国刑法认为教唆犯亦从属 于正犯,只是德国刑法采取的是限制从属形式而已。

    反观我国对教唆犯之法律解释,“教唆他人犯罪”方可构成教唆犯。显然, 教唆犯的成立,必须实行犯的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即其行为须符合我国犯罪理论 的平面的构成要件。[③]所以可以认为我国教唆犯的立法界定所采取的是极端从 属形式的教唆犯从属性说。

    在处罚方面,我国刑法亦规定教唆犯的处罚以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而定。对 教唆犯的处罚,我国没有和大陆法系刑法一致即没有明文规定对教唆犯采取处罚 独立原则,而是依据教唆犯在共犯中的作用处以不同的刑罚。此处,我们必须注 意,刑法对教唆犯的处罚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是从属性的。恰恰相反,我国 刑法对教唆犯的处罚是采取独立处罚原则的。例如,乙本来与丙有隙,向甲诉苦, 甲听后便教唆乙杀丙,而乙按照甲所教唆的内容杀害了丙,那么该案中,甲为教 唆犯,乙为实行犯,而同时乙也是该案的主犯,而甲则是从犯。那么,对乙便可 能按照刑法第232条以故意杀人罪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但对于从犯甲则可能按照情节较轻,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从二 者的处罚上看,也并不是教唆犯从属于正犯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 刑处以刑罚。故教唆犯的刑罚并非从属于被教唆人。故据此笔者认为,我国对教 唆犯的处罚亦采取处罚独立原则。、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 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29条第2款“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 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在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情况下,教 唆犯独立成罪并处罚的根据,所以他们认为我国所规定的教唆犯具有独立性。

    [18]笔者认为,对我国刑法29条第2款的该种解释有失偏颇。

    与德国刑法有教唆犯的力图规定不同,也和意大利刑法关于有企图的教唆 等教唆形态特殊规定相异,我国刑法只是简略的规定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的情况,而无相关其他教唆形态的规定。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律 制定以后,其所使用的文字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含义,而且言不尽意的情况总是存 在”,“虽然成文刑法是正义的文字表述,但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文字就可以发现 刑法的全部真实含义”。[19]故而我们必须深入到刑法文字的背后发掘刑法该条款 的真正涵义。

    尽管对于该条款的涵义,我国学者存在诸多争议,包括预备说,既遂说, 成立说,特殊教唆犯说,以及未遂说等,但笔者认为其共同缺陷在于均未能穷尽 教唆成功之外的所有形态,故有失偏颇。

    笔者认为,该条款的涵义应有两重:
    第一,所谓的“犯被教唆之罪”系指教唆人所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其为符 合具体罪名构成要件的具体犯罪行为。易言之,该条款的被教唆之罪首先应为教 唆犯所教唆的犯罪行为内容。如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但乙却误认丁为丙而将其 杀害。根据通说,该案中甲的教唆行为既遂,应该按照29条第一款处罚。原因在 于通说将被教唆之罪理解为抽象的犯罪构成行为,而非具体的教唆所犯所教唆的 犯罪行为。但是如果此处将“被教唆之罪”理解为具体的犯罪行为,那么本案便应 该适用第二款之规定。

    第二,第二层涵义为被教唆人所被教唆的抽象的犯罪构成行为,非具体的 被教唆的犯罪行为。

    上述两重涵义必须经过检讨均符合才能认为教唆成功而适用第一款之规 定。如果该两重标准有一项不符合,便应该适用该条款,对教唆犯从轻或减轻处 罚。当然,该两重涵义之间又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如下:
    (1)内涵一是本条款“犯被教唆之罪”的基本涵义。在检讨是否适用该条款时应首先考量具体案件是否符合该涵义,即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具 体犯罪行为但却符合了其所教唆的抽象犯罪行为时,则考量涵义二之适用。例如 甲教唆乙盗窃丙的财物,但乙却强奸了丙,那么乙便没有实行甲所教唆的犯罪行 为。又如甲教唆乙杀害丙,但乙却误认丁为丙而将其杀害,虽然此时乙实行了甲 所教唆的罪,但并非甲所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甲的目的指向丙而非丁且所教唆 的犯罪行为也指向丙,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被教唆之罪”便是指甲所教唆的针 对丙的生命法益的杀人行为,而非指向丁的生命法益。而乙却是在针对丁实行犯 罪,那么显然不能认为乙犯了甲所教唆的针对丙的犯罪行为,故本案应该依照第 2款可以对教唆犯甲从轻或减轻处罚。故而,此时便应该在符合涵义二的情形下 检讨本案。

    (2)如果被教唆人的行为没有犯被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但符合了教唆 人所教唆的抽象犯罪构成,此时便应该适用内涵二对案件进行考量。而该情形又 可以分别为下列情形:
    首先,被教唆人的目的错误。例如甲教唆乙强奸丙女,乙误认丁为丙而奸 淫,此时乙为强奸罪的正犯,甲为强奸罪的教唆犯,虽然甲成立强奸罪的教唆犯, 但仍应对甲根据该条款处断。

    其次,打击错误,或手段错误。被教唆人的行为打击错误时,对于教唆的 侵害法益为障碍未遂时,实行犯构成未遂犯,当然对教唆犯据该条款处断。

    再次,中止犯罪。被教唆人着手实行后出于己意中止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 发生的,构成犯罪中止,而教唆人则构成障碍未遂,仍据本条款处罚。

    复次,更犯他罪。如果被教唆人没有按照教唆犯的教唆内容范围实施犯罪, 而在实行完毕所教唆的犯罪之后又侵害其他,则教唆犯只对其所教唆的内容负责, 而对超越其教唆范围的部分不负刑事责任。

    最后,改犯他罪。被教唆人在被教唆后不以教唆人所教唆的内容实施犯罪 而改犯他罪,则教唆犯为失败教唆,当然据本款讨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如上可知,本款所包含之内容并非如通说所认为的只有被教唆人的行为没 有构成被教唆的犯罪之一种情况,而包涵了诸如教唆未遂、未遂教唆、打击错误、 目的错误等情形,所以并不能根据本条款之一种涵义即被教唆人的行为没有符合 抽象的犯罪构成,而认为教唆犯属于在被教唆人不构成犯罪情形下应单独处罚的独立犯罪形式。

    综上所述,我国刑法第29条之立法,从理论上考量,其应属坚持教唆犯从 属性质,且我国刑法的立法例与台湾相似,亦坚持教唆犯的极端从属形式。但我 国对教唆犯的处罚方面亦坚持了处罚独立主义,该种立法例与大陆法系的立法例 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二)理论反思 小野清一郎指出,是否应该使教唆行为或帮助行为从实行行为中完全独立 出来予以处罚,乃是立法政策上的问题,不应只是观念的考虑,而应该按照复杂 的现实事态考虑其具体的正义及合目的性。[20]据此,可以认为应当坚持认为教 唆犯从属性说,而非教唆犯独立主义。如若坚持教唆犯独立性说,那么教唆犯必 可因其教唆行为,无论未遂教唆或教唆未遂,而受到刑事处罚。然而根据罪刑法 定原则,对犯罪实施处罚必须以其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为条件。而我国现在的构成 要件,无论完整的构成要件还是修正的构成要件,均要求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并 进而对法益存在现实的危害方可。但教唆犯只是引起他人的犯罪决意,在正犯没 有预备之前对教唆犯予以处罚必然使刑罚权得以无限制的扩张并进而侵犯公民 的自由,从而使刑罚权丧失其运作的正义性。事实上,正如费尔巴哈所言,教唆 犯只是“知的惹起者”,他只是惹起了实行犯的犯意,而并无真正实施符合构成要 件的具体行为,所以对之按照独立于实行犯的性质加以处罚,则无法从根本上解 决刑罚权运行的正当性问题。

    实质上,教唆犯正是由于惹起了实行犯的犯罪决意,而在实行犯实施的所 教唆之罪中,由于教唆之加功而得以侵害法益,所以教唆犯之教唆乃是由于实行 犯的实行行为中有教唆犯的作用始可为刑事处罚,此教唆犯的可罚之处。这才是 教唆犯的本质所在。然而为什么大多刑法将教唆犯之教唆犯罪人未犯所教唆之罪, 也规定应予以处罚呢? 正如小野先生指出,此时“应该按照复杂的现实事态考虑具体的正义及合 目的性”。易言之,刑法之所以在被教唆之人没有构成所教唆的犯罪的情形下处 罚教唆犯,是由于刑事政策及正义理念的驱动使然。虽然教唆犯的被教唆人未实 施教唆之罪,在被教唆人未实施被教唆的犯罪,也未实施其他任何犯罪的情形下, 由于教唆犯的教唆行为使人产生了危害法秩序的犯意,同时也使尊重法秩序的社 会公众的法感情受到一定冲击,法秩序需要确证其存在及自身权威,受到侵害的 公众法感情需要抚慰,那么此时必须对教唆犯的行为予以否定,从而使正义的法在“否定之否定”中得以恢复确证。当然,在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之罪,但其实施 了其他犯罪时,基于上述原因亦应当处罚。

    不可否认,基于刑事政策的考量可以在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情形 下对教唆犯实施处罚[④],但这毕竟有政策因素在其中,而不能基于此在理论上 抹煞教唆犯的从属性本质。

    然而,也必须警惕的是,由于法感情及法秩序的不可实然衡量性,在对被 教唆之人未实施任何犯罪时的处罚根据便难以认定。在此应严格依据“罪疑有利 被告原则”“疑罪从轻”等原则作利于被告人的处断。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现 行大陆法系各刑法之具体规定一般采用教唆犯从属性说和处罚独立原则。而且我 国刑法在本质上也贯彻了该原则,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刑法的教唆犯是性质上 的从属性与处罚上的独立性的有机结合,但并非我国通说将两者混为一谈而主张 的教唆犯性质的从属性与独立性有机结合的二重性说。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教唆犯研究论文 教唆犯》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