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秘书文秘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管理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论文 > 张謇对南通的影响 [张謇世家... 正文 2019-10-23 07:35:34

    张謇对南通的影响 [张謇世家及南通音乐教学起源思索]

    相关热词搜索:

    张謇世家及南通音乐教学起源思索

    张謇世家及南通音乐教学起源思索 清末状元张謇(1853-1926)是中国近代史上集多方面成就于一身的杰出人 物。在19、20世纪之交中国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张謇抱着“父教育、母实业”的救 国理念,立足家乡江苏南通,兴办实业与教育,为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和普及现代 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探寻南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均与张氏家 族三代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一、学堂乐歌运动的躬行者及南通近代艺术教育之实践 张謇是近代中国最早推动普及学堂乐歌运动的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推 动南通地区现代音乐教育的奠基人。1901年,张謇在他《变法平议》一文中向清 政府提出建立各类专门学校的建议,其中就提到音乐学堂。1903年张謇创办了中 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开设唱歌课。为了办好师范,同 年,他到日本进行了长达70天的考察访问。在他的《东游记》中记录了他广泛考 察各类学校、了解课程设置、参观音乐教室、观摩唱歌课的活动。为教育子女和 族戚邻里儿女,1904年张謇家塾章程里,明确规定开设唱歌课。为发挥音乐的教育 功能,张謇先后为他创办的多所学校创作校歌歌词。1905年,张謇请中国学堂乐歌 的发起人沈心工为师范学校校歌谱曲,同年聘用音乐教育先驱夏清贻先生为学校 乐歌教师。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对后来南通及周边地区的艺术教育产生深 远的影响,学校最初的教师队伍中有国学大师王国维和大画家陈师曾和兼职音乐 教师沈沼周(琵琶演奏家)、徐莅荪(南通梅庵琴社创始人)等,另外还聘请八位日本 人来校任教,其中的木村先生是日本基础教育教学法专家,他兼教唱歌课。学校为 当时全国各省创办新兴学校提供了样板,同时也成为南通地区最早传播现代音乐 教育的摇篮。由于学校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摧毁,遗失大批资料,据南通健在的老 人回忆,学校在二三十年代已有相当规模的铜管乐队。解放后,学校开设琴法 课,1984年,学校创办音乐专业班,为地方上培养了大批音乐教师。如今,学校已升格 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该校的音乐教师和毕业生,已成为南通地区音乐教育的重要 师资力量。

    二、南通近现代乐器制作的历史回眸及影响 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起初都是以风琴为唱歌伴奏,当风琴出现技术故 障,每次都要花高额费用请上海的日本人来修理(当时中国使用的风琴大多数都是 从日本进口)。张謇意识到要发展音乐教育,乐器修理人才必不可少,于是亲笔书信 推荐张府木工之子周锦林到上海科学仪器馆学习风琴修理,在当时,这一行当属于高技术行业,一般不轻易外传,完全是为照顾张謇的面子,仪器馆的账房才勉强收 下。风琴生产是分工作业,周锦林凭着木工的基础,经过五六年刻苦钻研,基本掌握 了制造风琴的各项技术。为了回报张謇,周锦林学成回到家乡带了一批制造风琴 的徒弟,并设立了造琴小作坊,主要从上海引进了造琴材料,进行组装、调试。据周 锦林的儿子,现今86岁的高级钢琴技师周志明讲,当时南通生产的风琴质量还不错, 曾得到了张謇的赏识,主要销往苏北的中小学校。这为推动刚刚起步的苏北地区 学校音乐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由于当时南 通及周边地区的风琴需求量少,行业无法进一步发展,于是,周锦林带了一批南通 徒弟回到上海“双凤”风琴行,之后又逐步学习了钢琴的制造和维修技术。1928年, 周锦林到长沙拓展乐器制造业,而今他的后人都在长沙从事着钢琴调试、销售和 教学工作。周锦林带的一批南通学徒在解放后,奔走于全国各地,为新中国的乐器 制造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营口钢琴厂的乐器制造大师王锦生(八十年代中期 他曾长时间到南通乐器厂指导生产“金龙”牌钢琴),有南京艺术学院的老调律师陈 史慈(其子现为该校钢琴调律专业教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锦林的一个南通 徒弟朱云清(其孙现为南通大学钢琴副教授),他为南通地区中小学风琴、钢琴的修 理服务了一生。张謇送周锦林到上海学修风琴一事虽小,但却对南通的早期现代 音乐教育乃至早期中国的钢琴、风琴修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謇小孙子张绪 武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受家庭影响他自小喜欢文艺,钢琴学习 几乎是无师自通,他也不失时机地向专业人士请教琴艺。解放前还在南通第一中 学代过一段时间音乐课。为继承祖业,张绪武学习纺织专业,1950年南通纺织学院 毕业后,响应政府号召,支援东北建设,这一去就近30年。1979年回南通,1982年任南 通市政府副市长,当时南通乐器厂正准备生产制造钢琴,据负责钢琴生产技术的王 夕林先生回忆,张绪武先生非常热爱钢琴,他非常希望家乡也能生产这个“乐器之 王”。虽然他当时并不分管这项工作,但还是在原材料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为方便给当时主管钢琴研制工作的王夕林联系业务,特批一辆自行车票,王夕林笑 称当时的一辆好自行车的尊贵,并不亚于今日的一辆“宝马”车。张绪武1987年任 江苏省政府副省长后仍时常向王夕林寻问南通的钢琴制造情况,二人也以钢琴为 缘,并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南通产的钢琴先后有“金龙”、“环球”、“黑桃”三个品牌, 南通是全国第五家钢琴生产地,八十年代期间,共生产了1000多台钢琴销往了全国 各地,其中不少钢琴进入了当地学校和文化部门以及一部分音乐专业人士的私人 家庭。正因为南通生产钢琴,自然也就催生了钢琴的维修、销售和教学。从此,南 通的钢琴普及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这与张绪武对家乡钢琴制造业的关心 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三、张謇家族音乐教育之传承张謇独生子张孝若(1898-1935)曾与张学良等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二十岁 去美国留学获商学学士后,回家乡随父参加地方自治事业,他喜欢音乐,曾从国外 带回不少古典音乐唱片。张孝若夫人陈石云受过教会学校教育,也喜欢音乐。1919 年在他们结婚的时候买了一架英国进口的立式“谋得利”钢琴作为结婚纪念,这架 “谋得利”钢琴高大精美,柚木制造,门板两旁附有精致的铜烛台,据现有资料记载, 它是南通地区最早的钢琴(图1)。张孝若夫妇在这架琴上弹奏的琴声点燃了江海 大地音乐教育事业的火种。随后,张謇的叔兄张在为其女大婚时购置了小型三角 琴。钢琴这件西洋乐器进入了南通的名门望族,它在南通人心目中拥有了可望而 不可及的高贵地位,南通人的钢琴梦想也从此开始了。图1张柔武与“谋得利”合影 1919年,张謇出资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新型戏曲学校―伶工学社。张謇亲任 董事长,张孝若为社长,梅兰芳为名誉社长,欧阳予倩为主任。学社校徽是五线谱上 加毛笔与钢笔各一支,象征融贯中西革新戏曲的内涵。学社特设舞蹈班、军乐班、 西乐班(该班后迁至上海)。张謇为学校购置钢琴、风琴、留声机等教学设施,还聘 请当时诸多名师来学校任教,其中有音乐家刘质平、评话艺术家潘伯英等。

    为配合学校教学实践与改革,张謇还配套修建了当时中国一流的剧场 ―――更俗剧场。更俗剧场汇集当时南北戏剧名家和歌舞班子来通献艺,盛况空 前。在这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孕育了我国一代影剧大师赵丹和著名电影导演赵千 里等。伶工学社经历了8个春秋,至1926年9月,即张謇谢世后而停办。学社为近代 中国和南通地区培养了一批新型戏剧和文艺人才,对南通后来的音乐艺术教育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1919年前后,正是张謇实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南通的各项文化教 育活动也随之兴盛起来,据1919年2月14日当时《南通新报》的报道,南通首次举办 了中西音乐大会,其中有军乐、钢琴独奏、古琴独奏、昆曲合唱等节目,这样的演 出形式在当时中国是极为少见的。

    1920年,美国教育家杜威考察了南通的各项教育设施后曾感慨“南通者,教 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张孝若夫妇深知艺术教育对孩子成 长的重要性,他们有四女两男6个孩子,在孩子们少年阶段,张孝若专门为孩子请了 音乐、美术、古文家教。四姐妹中,长女张非武和四女张聪武早年参加了抗日救 亡宣传队,二人颇具文艺表演才能,张聪武1938年成为抗日烈士。次女张柔武 (1919―――)是四姐妹中最喜欢音乐的,因而得到母亲特别的支持和鼓励,特准不 论早晚都可以到张謇的濠南别业琴书间去练琴、练唱。张柔武1931年在南通师范 上学时,她的音乐才能得到音乐老师曾淑瑾的赏识,并鼓励她由师范专业改学音乐。

    虽然祖母希望张柔武学习师范,以便将来可以管理学校,但在开明的父亲张孝若的支持下,1935年8月张柔武考进了杭州国立艺专音乐科。从此,南通有了第一位接受 现代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学子。

    张柔武作为张謇的孙女,在那个年代选择了学习音乐专业,这对当地后来人 专业学习的选择,以及对当地音乐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 日南通人热衷学习音乐之风,想必也源于此吧!1935年10月,张孝若在上海意外遇 害,南通的各项文化教育发展也因此严重受挫,按照他生前的计划,1936年8月,张柔 武进入了日本东京音专选择学习,她的钢琴得到经验丰富的渡边教授的精心指导。

    由于当时日本对华侵略形势日趋紧张,张柔武在家人要求下,1937年2月回到上海, 直接进入了上海国立音专,为学琴方便,在上海买了一架进口组装的“肯奈”牌钢琴。

    上海“八一三”事件爆发后,日本人炸毁了上海国立音专,张柔武不得不中断音乐学 习。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这也注定了她音乐学习之路必然是坎坷的。时光如 梭,1952年,张柔武经人推荐来到祖父张謇创办的师范学校,成为新中国一名人民 音乐教师。当时学校没有钢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柔武将其父母结婚纪念品, 那架“谋得利”钢琴带到学校,供教学使用,而家中另一架“肯奈”牌钢琴则作为自己 平常备课和练习用琴。

    从此,张老师和张府的两架钢琴开始为新中国的师范教育服务了数十年,张 老师的琴声也在历届师范生心中播撒了“音乐”的种子。1956年在省领导的关心下, 张老师来到南京师范学院进修,终于圆了她青年时代的大学梦。她的钢琴学习由 郭蕙英教授指导(郭教授后来培养的几位南通籍学生,现今已都是南通钢琴教育的 主力军。八十年代郭老师几次来通讲学,张柔武都热情接待过)。1958年2月,张老 师回到南通师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和同事许惠珠一起积极钻研教改, 将一架风琴通电,当按琴键时,黑板五线谱间则能显示音符和升降号,这是南通最 早的以乐器改革为教学服务的具体实例之一。张老师数十年来严谨施教,经她辅 导的许多学生如今正活跃在省内外文化、艺术战线的前沿。她的敬业与奉献精神, 激励着师范学校一批又一批的年轻音乐教师,为学校留下了宝贵的教学传统。张 老师日常生活节俭、朴素,但她在支持艺术教育方面却是慷慨大方。1959年南通 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没有钢琴,她购赠了一架。1987年南通师范第一届音乐班毕业 前夕,她出资为学生在文化宫举办专场音乐会。90年代初,她还为南通海门张謇纪 念馆附设幼儿园捐赠了一架钢琴。张老师的无私捐助为个人和地方财团支助艺术 教育事业树立了榜样。

    文革期间,张老师倍受磨难,她的大拇指因患腱鞘炎得不到及时医治而致残。

    张老师那架“肯奈”牌钢琴被市文工团征用,它又为革命样板戏演出服务了十多年。钢琴也因此由城市向了江海平原的农村,让许多人平生第一次见识到了钢琴这一 西洋乐器的风采。2002年2月9日南通钢琴学会成立,张老师亲自为其揭牌,并任名 誉理事。2003年5月17日南通师范百年华诞之际,84岁的张老师与师生五世同堂合 唱《同一首歌》并任领唱,当时多少师生激动地热泪盈眶,此情此景将成为南通音 乐教育历程中永恒的记忆。如今,南通的音乐教育作为整个艺术教育的一个亮点 走在了江苏的前列,南通的音乐学子,也正由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纷纷走向了世界的 舞台。更俗剧场一改旧貌,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各国艺术大师, 为南通人民带来了高尚的精神食粮。无论南通人民在音乐梦想之路上走得有多远, 饮水思源,终将不忘张謇世家为南通音乐教育发展铺就的世纪基石。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张謇对南通的影响 [张謇世家及南通音乐教学起源思索] 》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