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秘书文秘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管理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管理学 > 市场营销论文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课堂提... 正文 2019-08-28 10:52:3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课堂提问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环节:高中历史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提问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思维更开阔,更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不好的问题则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还会使原本严肃的教学流于庸俗,造成学生学习的负迁移。课堂提问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历史教师不能违背科学规律主观想象,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才能设计出有效的问题、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互动。

    一、探究性原则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避免提出类似“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简单对答式、不经思考就能随口回答的问题。“自主学习概况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自己设计评价指标。” 这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因素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

    例如,讲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问:“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选择在东北地区进行呢?”这个问题具有一定得探究性,要求学生分析全国的军事态势,才能想到为什么选择东北地区,并且在解读过程中认识到这一战略决策的英明之处。

    又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本课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美国联邦制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变原来的邦联制建立新的联邦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就可以通过相关文字材料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阅读教材回答出美国建立初期邦联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们自己从教材中寻找答案;以此为基础,再次提出:你觉得这种邦联制政体对美国有害还是有利,都有哪些危害?让学生们通过问题的一步步探究总结出联邦制在美国建立的原因。最后提问:那么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体才能是美国真正强大呢?再次激发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的学习---联邦制的法律依据 1787 年美国宪法。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就是指在课堂提问时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层层设问,及时点拨,指导学生步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实现教学目的。要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应在枝节问题上拉扯过多,无的放矢。

    例如,在讲到《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时,教材讲到“天宝年间,唐玄宗日益骄奢,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他重用奸诈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 如果讲完这段史实后, 依据教学的目的提出“请大家根据史实说明唐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就可以联系史实通过分析得出“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引起天宝危机”这个历史的观点。但如果教师随心所欲地提出诸如“你们看杨贵妃是不是长得很美?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美女还有谁吗?”“你看过电视剧《杨贵妃》吗?”之类的问题, 完全脱离了教学内容。并且会使学生胡思乱想, 造成知识情感的负迁移。所以设计问题必须针对教学目标而设定,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又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一课中,教学目标要求阐述维新变法思想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维新变法在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这是本课的主题、重点和难点。但是,有些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却提出了偏离主题、舍本求末的问题。如:发动戊戌政变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是什么关系?这看似能调动学生听课兴趣,但实质上与本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不但不会起到启发学生历史思维的作用,还会使学生注意力产生偏移,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

    三、适应性(可接受性)原则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 用“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比喻做文章、做演说要看对象。课堂提问虽不同于演说,但也要看对象。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正确评估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还要注意从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出发,设计出适应其需要的问题。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心理状态、思维趋向、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差异。所以设计的问题要有不同的深度和难度要求。对初中生设计的问题要直观浅显些;对于高中生更宜设计体现思维深度和难度的问题,并且要富有理论色彩,以此使教师的提问适应学生课堂思维的发散。

    例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若是提问:“英国的君主立宪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什么不同?”由于学生还未学习德国的政治史,学生势必不能回答。但要是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与革命前的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不同,学生只要提取旧知,经过分析比较就能解答。

    又如,在上初中学生上历史课时,提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或“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之类问题,不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只要把问题改为“结合史实说明,什么时候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开始形成”和“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四、循序渐进性原则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设计提问。根据难易度,历史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的问题水平和分类。第一级是单纯的记忆性问题,即识记级水平。第二级是识别性问题,即简单理解级水平。第三级是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进行论证。第四级是评论性问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得到提高,使整个思考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讲授“元朝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这样设问:1.什么是民族分化政策? 2.元朝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3.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4.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对元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五、趣味性原则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趣的。” 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点设计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还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学习孙中山和新旧的三民主义的内容时,如果教师设计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是什么?这样直截了当的问题设计虽然重点突出、线索清晰,但是,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是否感兴趣,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否能充分调动起来呢?如果给问题提供一个生动的情境,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如:孙中山早年学医,目的是救治国民的病痛,但他在行医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医国”比“医人”更为重要。请您诊断一下当时的国家出现了什么病症?孙中山给它开了什么药方?为什么不能医治社会的顽疾?孙中山于20年代又开了一剂药方,并增加了药的剂量,这张药方能医治国家的顽疾吗?为什么?两张药方有什么异样?请您设计一张药方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这样的问题以一种创新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中体会历史,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思维的涟漪,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

    六、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予以表扬,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予以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回答好,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绝对不能逼迫、批评和嘲讽学生。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最新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课堂提问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环节:高中历史》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