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会计理论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电算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CPA行业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会计审计 > CPA行业论文 > 大一期末心理课总结论文|大一... 正文 2019-09-20 09:50:53

    大一期末心理课总结论文|大一心理课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大一期末心理课总结论文

    大一期末心理课总结论文 心理课总结论文篇一:大学生健全人格取向心理健康研究 心理学上将人的能力、性格、情感等称为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本要 素,把基本要素以及人的整体的精神风貌的总和,称为人格。而我们日常所称的 健全人格则是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身能够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精神风貌。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建设的继承者,担负十分重大的责任,但是在成长 发展的过程中,要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校园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若只注重 知识教育而忽略精神方面的培养,会影响大学生的人格良好发展,本文就该问题 提出自己有关意见。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内容与心理健康现状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容 在人格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划分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一般包括,良 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常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 及能否良好地疏导自己情绪的能力[1]。大学生的人格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他 能否健康地成长、适应社会的挑战等,因此大学生应该主动地进行自身人格的建 设与维护,全面地发展自身的人格建设,使自身能够平稳健全地发展。同时大学 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初期,自我意识的形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因此更多时候需要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疏导与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是一项 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一个与人格健全相对的概念,我们一般将其定义为“能够 将身体、思想、情绪等多方面合理地综合,适应周围环境,正常进行人际交往, 在工作中发挥自身价值,过积极快乐的生活”[2]。我国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状况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拥有正常的学习能力;情绪乐观向上,思想丰富有内涵;行为意志 健全;个性独立统一;心理成长符合当时的年龄与身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健 康成长的基础与必要条件,也是他们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就当今调研的结果 显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将近三成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 问题,而且发生过自杀等事件,在校咨询相关问题的大学生也不断增多。因此学校心理健康的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与重要性 (一)发展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状态,因此具备健全 的人格是当今大学生应对激烈的挑战与机遇所必须具备的特质。拥有健全的人格 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完成日常的工作,并且可以很愉悦地与周边人相处,反之 可能会在工作、交际等方面产生严重的障碍,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在大学 生人格建立健全的青年时期,要重视人格培养的教育与引导,帮助大学生建立起 完善的人格,这是当今大学教育所要承担的任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

    (二)心理健康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全自身人格与品质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起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三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支柱作 用,是大学生人格建立的根基,也是大学生借以学习为人处世道理的工具[3]。

    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积极地看待周遭事物,拥有一颗始终积极向上的内心与乐观 的处世态度,这样才能积极发展未来学习工作中应有的所有品性,这也就要求高 校积极地承担起责任,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上进的思想与意志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与社会可以积极地通过心理健康引 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应对与敢于参与竞争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开拓 创新,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消极情绪和自身人格障碍问 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适当的竞争与压力来促进学生更快进步,以适应 当今社会激烈与快速变化的环境。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方式与途径 (一)积极建立与完善心理教育组织机构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拥有健全的人格就是对未 来社会最好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在高等院校内建立层级式的教育结构,将学校、 学院与班级三个层级做好分工,建立网状管理方式与反馈机制,及时高效地关注有发展障碍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必要相关的教育[4]。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校心 理教育部门的优势,积极地在校园范围内通过多种渠道来宣传人格培养的理念与 重要性;聘请优秀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地发现大学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并寻求解决的方式;班级层面也要根据学校方面下达的指令与方向,积极地通过 开展班会等形式向同学们宣传学校心理疏导的方式与渠道,让有心理问题的同学 能够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通过几层组织的通力合作,相信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产生良好的疏导与教育作用。

    (二)对边缘、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加以关注 在学校内一些出身比较贫困、家里曾经有个变动、身体生理存在一定 缺陷的学生,都是我们所谓的边缘与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中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 更高,而且问题比较严重,因此高校的心理问题工作者一定要对这个群体给以更 多地关怀。根据每个同学问题的特殊性,加以不同性质的关怀与疏导,区别对待, 特殊关照,让这些学生体会到学校与同学的亲切关怀。鼓励他们勇往直前,正视 自身的缺点并且克服它们,帮助他们构建健全完美的人格与精神状态[5]。

    (三)构建适合大学生发展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这个群体在一定程度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构建有 利于大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校园环境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对心理辅导工作者的 一大助力。通过校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与熏陶,无形中改善学生的人生 观与价值观,因此高校内的心理辅导教育应该以校园这个物质载体为根基,并在 其上开展相关的教育辅助活动[6]。对根基的建设尤为重要,要在学生间营造出 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多种方式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对一些集中心理问题 的出现尽早地加以遏制,从而推进校园良好的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建设。大学生的 健全人格是高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要从规章制度上保证其作用, 并加大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宣传与重视,要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通过积极、高 效、科学的方式来辅助大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取向,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快乐成长, 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心理课总结论文篇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教育工作。

    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进而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它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教育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的需要,成为当下学校教育工作的 新任务和新要求。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首先要对心理健康有科学、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工 作 所谓心理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有着完好的心 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 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 与年龄相符等等。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 身体健康的保证,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它提升学习、工作、生活 的质量和效率,也同时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的健 康比生理的健康更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幸福。

    二、了解当下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 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虽不是精神 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

    据统计,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不健康问题,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 上升和提前趋势。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植涣家蛩氐挠跋欤  睦砩铣鱿至瞬唤】档囊蛩亍Mǔ;
    嵊幸韵录钢直硐郑 1.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逆反心理严重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渐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服从意识淡 薄,喜欢独立思考,还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 助不愿接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 值,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甚至演变成犯罪 心理。

    2.敏感脆弱、急躁易怒,情绪变化很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也日益优越。父母长辈过多的照顾和溺 爱养成了学生过于依赖的个性,在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就特别敏感脆弱,小小的挫折都让他们惊慌失措、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精神处 于焦虑、抑郁以及崩溃状态,离校出走,严重的甚至会自杀等。还有些学生过于 骄纵,习惯唯我独尊,狂妄自大,一遇到不如意就急躁发脾气,迁怒于人,自控 能力差,容易与人产生冲突,有暴力倾向或者自伤倾向,情绪反应强烈且反复无 常。

    3.自私淡漠,缺乏责任感,人际关系紧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独我” 思想,个性很强,行事大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忽略别人的感受,自以为是, 因为缺乏沟通交流的对象,性格上孤僻淡漠。而父母过多的包办和保护,也使得 他们缺乏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习惯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 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懂的包容和忍让,总是过多过高的要求别人,对自己 的缺点无所察觉,也接受不了批评和建议,对错误的行为没有内疚感、悔恨感, 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执意偏袒与辩护,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失败。

    4.兴趣贫乏,定位错误,社会适应能力差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对学习缺乏动力,感到厌烦,兴 趣单一贫乏,做事缺乏坚持,意志薄弱,无上进心,虽然对现状感到不满,又无 力去改变现实,导致生活枯燥无目标,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从而定位不准,总是 怀疑自己的能力,习惯选择逃避或是放弃,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差。对理想 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等, 易造成心理失衡,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最终还可能引发过激行为。

    三、健康心理是可以塑造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有很强的阶段性。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学生适应得好,健 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适应得不好,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 面临着心理危机,如果加以关注和帮助,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形成相应的积 极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也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理健康教育的 出发点是唤起青少年关注自身的心理卫生,中心点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积极引导, 着眼点是做好心理预防,解决学生成长中遭遇的实际问题。

    1.认识自己,培养自我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期望,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自我意识偏差。比如自卑和自负这两种心理缺陷就是源于对自己 过低和过高的评价。培养完善的自我意识,应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的 进行自我的评价,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自觉控制自己,扬长避短,通过学习来 全面了解自己,克服自我障碍,积极提升自我。

    2.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指人生活中的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痛苦、热爱、忧愁、 恐惧等心理状况,是在受到某些刺激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体验到的各种不同 的心理、生理感觉。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或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发展 存在严重的危害性,教学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教育学生管理情绪, 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正常的情 绪反应,不论是积极愉快的还是消极不愉快的,都有助于我们适应环境,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用理智来驾驭情绪,学会放松,学会转移,合理宣泄,学会自我 安慰,学习与情绪对话,不做情绪的俘虏。

    3.健全人格,克服人性弱点 人格也叫“个性”,是人在社会舞台上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不同于 他人的一种角色,被心理学家比喻成戴在脸上的“面具”。人格的形成始于幼年时 期,青春期属于塑造期,这期间的学生容易产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最终导致人格显著偏离常态,因此在心理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首 先培养合作的能力,遵守人际互动的规则;其次培养适应能力,接受事实,尽力 去改变和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接着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 健康人格的基础来自于自我的认可,学会肯定自己和欣赏他人,乐于分享,勇于 承担,不依赖不盲目,目标明确有计划;再者是共情能力的培养,共情是一种积 极的能力,学会尊重、倾听,换位思考,有助于走出自我的关注,建立健康的人 际关系。

    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工作 我国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在 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但仅仅依靠学校这个个体,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从家庭和社会方面多角度的给予关怀和指导。

    1.学校教育是关键 学校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也要给学生一个健康心理。通 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及其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进而增强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 展;课外活动指导中注重学生良好情感的激发,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建立和谐 的人际关系,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人生;进行个别咨 询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协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 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健康教 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 题。

    2.家庭因素是基础 可以说,许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的缺失, 所以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 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家 校应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疏导。

    3.社会教育是保障 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则会造成种种危害。

    如影视题材中的暴力血腥会引起学生的攻击和犯罪行为;而社会风气与学生的关 系就像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良风气会使一些 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 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它不是孤立的一种教育课 程,必须全面的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 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心理课总结论文篇三:试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业困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是大学生尤为关注的热点。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社 会竞争,不少大学生对于将来的人生道路感到迷惘与困惑。部分大学生受高中升 学压力的影响产生恐惧考试的心理。这种惯性延续到大学,因而在大学期间每当 考试,都会让他们陷入负面情绪之中,烦躁和焦虑总是环绕在身边,总是走不出 考试带来的阴影。[1] 有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在缺少老师监督指导的 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这样会在原来成绩优异的学生心里产生巨大的落差, 盲目陷入苦闷和自卑的心理阴影之中;一些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改变 命运,但是当他们努力奋斗了之后却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免也会把自己带入愤 世嫉俗的不良情绪之中,感叹上天的不公、盲目仇富,最终致使自暴自弃;有些 学生满怀希望的进入大学生活,要求自我完善,可想法与行动总是不一致,在一 次次的虎头蛇尾中渐渐消磨了自己的意志,产生嫌弃自己的念头,可又不能持之 以恒地坚持完善自己,最终笼罩在焦虑烦躁之中狂躁不安。

    1.2 情感困惑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异性的爱慕和对爱情的渴望越 加显得强烈,与之同时出现的则是情感困惑。对于性格内向又不善于交往的学生, 在表达自己情感时,由于自信心不足、害怕尝试以失败告终而久久不敢表达自己 的爱慕之情。自己却常常受情感摆布,坐立难安,深深陷入单相思之中;也有一 些学生在表达情感时能够轻松自如,也能轻松获得异性青睐,但却建立了多重暧 昧关系。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整天忙于处理各种情感关系而荒废了学业,并处在 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对身边的各种言论而过度敏感,使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他人 标准冲突而倍感烦恼;当情感危机发生时,有些学生性格过于偏执,不能合理地 解决问题,甚至放纵自己的负面情绪走向极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恋,但是网恋 潜在着许多不确定隐患,而且有些学生也不能适应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人物转换, 从而加重对现实人的厌恶,让自己更加的封闭。[2] 1.3 人际交往困难 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问题,这部分学生 迫切地希望与他人有更多的交往机会,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多次尝试失败 后,让他们陷入了更深的自卑深渊;有一部分学生也尝试与他人进行合作,但在 表现形式上总是得不到其他人的肯定,在同别人的接触中总是一次次的碰壁,得 不到与人交往的快乐,最后产生了放弃与人交流的绝望;有些学生屡屡尝试却总是失败,自信心倍受打击;有些学生经不起现实的打击,遇到一些交往危机,便 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有些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现状,也尝试做出些改变,自己 的谨小慎微却不能换来巨大的改变,因而也会让他们苦不堪言。他们苦苦寻找问 题的关键所在却总是事与愿违,他们屡屡尝试突破这个魔咒最后却仍以失败告终, 他们在不断的打击下变得沉默或者萧条,最终丧失生活的信心,而走上自我毁灭 的不归路。

    1.4 心理适应障碍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的大学校园,自我认知上的不尽完善不可避 免。关键是要做好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大学生角色的转变。进入大学,多种文化 理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充斥着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如何快速适应环境调整自己便显得尤为关键。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对大学生 活抱有过高的期望,结果在复杂多变的校园生活中,他们对现状越发的不满,非 但没有及时反思积极适应周围环境变化,而是以一种看似高傲的姿态孤立在了人 群之外。这样的举措非但没有有效地缓解自身的抱怨情绪反而加重了他们内心的 焦躁与不安。本应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当代大学生,却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不足 的阻碍不能充分适应多元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本应在不断的 学习反思中不断进步,最终却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丢失了成长的机会。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的成长。自我意识最初便是在家庭环境中萌发成长。然而少年时期自我意识还尚 未成形,需要父母的正确指引和规范。然而在我国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孩子的自 我意识方面存在着三个失误:
    ①父母对孩子缺少正确的引导。父母只会赞许他们自己喜欢的一方面, 对于孩子的不足则表现的极为不厌烦。这种教育方式的直接后果便是孩子难以建 立起充分的自信,对自己过于苛刻甚至讨厌自己。这样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是巨大 的,既不能被挚爱之人接受,也不能被自己接纳,他们对别人就会毫无接纳之心。

    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可怕的。

    ②父母只专注于孩子的学习生活,忽略了情感交流。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自我认知,孩子渴望展现自我认识自己,但父母却恰恰忽略了这点,使得孩子 在情感方面日渐封闭。[3] ③父母将过多的负能量传输给孩子。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过早过多 的将社会的冷漠带给了孩子。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容易产 生心理问题,焦躁不安、暴烈、固步自封甚至自我毁灭。

    2.2 学校教育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自我意识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但是学校教育中也存在 着些许问题:
    ①学校的评价标准过于狭隘。在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环境 下,评价孩子的标准似乎只有成绩。对于表现规范或者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容易获 得老师的表扬和喜欢,对于那些成绩靠后又不规范的学生得到只有训斥。得不到 老师喜欢又总是得到批评的这部分学生就很难建立起自信,很难融洽地融入班级 大环境之中。这种评价标准明显是错误的,不可取的。要善于发现孩子本身的特 质,鼓励其发挥优势,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②限制孩子表达情感的机会。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下,尊师重道成 为限制孩子表达自身意见的重磅炸弹,孩子自我的权利不太容易得到尊重。我们 现在的教育体系注重知识教授,却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孩子们的情感不能和师长 交流,无形之中受到压抑,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封闭与麻木。这样的教学理念 缺乏师生间平等交流的机会,使自身情感无法得到表达。

    ③学校教育缺失对爱的引导。长久以来,老师在学生面前都是不言苟 笑,不允许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感受到的只有老师的冷漠,学生也 很难从和老师交往中体会到温情,没有爱的传递会增加敌对的概率。在这种环境 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懂得去关爱他人。

    2.3 社会历史 首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前我们对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不够 深入,而且也不够系统和完善,缺少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办法。更为关键的是 人们之前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这些原因都影响着我们对心理健康的 认识,致使不能及时地觉察和有效地治疗,最终心理问题越发严重。

    其次,民族性格影响着心理健康。与西方张扬个性不同,中国人偏于内敛、自我意识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在自身个性得不到尊重的时候,自身个性屈 于权威而获得群体认同是国人的典型特征。但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自我的压抑与 封闭。

    3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 强化课堂理论教育 首先学校要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 学生要改变事发后再补救的做法,通过扩大宣传教育,鼓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 关课题讲座。运用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丰富和 发展宣传教育活动。与此同时通过心理教育课堂理论,充分转变学生的部分不合 时宜的陈旧观念,提升正确看待心理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有决心为之做出改变。要让每 一位学生相信,有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树立克服心理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切不可因为害怕而变得畏手畏脚,不敢正视自身的问题。

    3.2 强化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我们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是学生思想工作主要的 责任人。辅导员要具备完善的心理咨询技能,通过继续学习不断强化辅导员队伍 的职业技能素质,让辅导员掌握心理咨询测试方面的基本技能,让辅导员在帮助 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能够妥善处理。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 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做到及时觉察及时发现,对有思想异样的学生要耐心开导,充 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给予思想开导。辅导员要切实提升 自身认识,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项长久性任务来执行,把辅导员老师 的引导作用落到实处。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要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 活动为契机,广泛吸引号召学生参加。在校园活动的大舞台中,强化学生之间的 交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同学们在交流活动中,认识让人只 有融入到团体这个大家庭中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还能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克服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多的结交新朋友,建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强化人与人 交往的实际意义。3.4 强化心理咨询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学校适当建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通过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来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事宜,以弥补辅导员在工作上不 能切确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心理咨询队 伍的从业人员素质强化,同时提升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奉献精神,切实 为需要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帮助这部分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 阴影。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大一期末心理课总结论文|大一心理课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