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发展战略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新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农民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研究|中... 正文 2019-10-18 07:36:42

    农民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研究|中埃法制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农民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一、农民法制教育“:法治湖南”建设的工作重点 建设“法治湖南”,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方 略,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 政的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湖南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 湖南工作千头万绪,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环节。建设法治湖南,重点 难点都在农村,农民是重要对象。《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加强 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丰 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 形式主义。”湖南是农业大省,有2300多个乡镇,2万多个行政村,4500多万农业人口。

    农村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所占比重高,占全省总人口的70%。[1]从一定意义 上讲,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是决定全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因素。[2]当前农 村发生的案件中,许多是由于不懂法造成的,由不懂法变为违法犯罪。由此可见, 农民法制教育是实现法治湖南的重要前提。法制教育本是一种素质教育或者理念 性教育,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法律的 信仰。[3]可以设想,迅速而普遍地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将极大地 影响湖南法治化的进程。

    二、湖南农民法制教育之问题分析 湖南省从开展“普法”教育以来,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整体上有了提高,农 民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也应当看到,农村的法制水平一 直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制教育滞后。美国学 者伯尔曼说:要使民众守法,首先要懂法,而懂法的前提是加强法制教育。目前 农民法制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还是教 育队伍,都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干部对农民法制教育重视不够 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抓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抓法制教育是一项“软” 指标,对政绩没有什么影响,认为法制教育既花钱又费力,还不如干点赚钱的事 情实惠。由于缺少应有的严格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农村干部对开展农民法制教 育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的甚至还带着抵触情绪。因此,由乡、村干部组织的 法制宣传,不但次数有限,有的还名不副实,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收到宣传教育应有的效果。此外,我们到一些乡村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重人治、 轻法治”的思想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知法犯法等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地存在, 导致学法与用法脱节,由此严重挫伤农民学法的积极性。[4]我们知道,从某种 意义上说,法制观念比法律文本更重要。不改变这种落后的法制观念,农民法制 教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农民法制教育队伍不适应,不稳定 目前,普法办、乡镇司法所是湖南省开展农民法制教育的主力军,但绝大 多数基层司法所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他们要完成依法治村、 纠纷排查调处、法律服务等任务,还要协助当地政府完成中心工作,难以再承担 农民法制教育任务。至于村一级更难落实,村的普法干部一般是由分管综合治理 的村干部兼任,他们主管工作多,加上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自身法律修养 不够,导致有些村的法制教育工作出现无专人、无计划、无考核的“三无”现象。

    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和法制教育队伍的缺乏,导致农民法制教育难以实施,工作很 难到位,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法律培训需求。

    (三)农民法制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不新,难以调动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农民法制教育除了进村入户散发一些法律宣传资料,或是利用 赶集、节日等设个咨询台接受农民群众法律咨询之外,就是放广播,举办宣传栏、 张贴标语、悬挂条幅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这种“被动式”的教育方式表面看起来 气氛浓厚,实际上流于形式、走过场,不仅起不到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还会激 起广大农民对于法制教育的漠视情绪。即使对农村干部的法制教育工作也基本上 是停留在“购一本法律书、听一堂法律课、参加一次法律考试”上,仅仅是按规定 购买教材、按时间参加法律知识讲座和考试而已。这些年来,国家确定了各类别 的法制宣传日、周、月等。每到这些宣传时段,各地都会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 语、甚至组织一些文艺汇演等等。这样的方式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或许能形 成一定影响,但在实效性上,农民法制教育多数是突击式普法,以“造势”为主, 存在走过场、一阵风,只求干了些什么,在数字上做文章,而不讲究农民实际上 学到了什么法律,是否会采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基本权益。[5] (四)农民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目前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设计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与实际需求不够,仅 仅是将法律条文生硬地传达给农民,印发的一些普法宣传读本,也没有考虑各地农民的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实用知识少、可操作性差,脱离农民需求,学用脱 节,这样的法制教育内容无法得到农民的认同。激励农民学习法律知识的原动力, 其实主要不在于行政力量,而在于他们对法律的需求,在于运用法律能解决他们 身边的法律问题。而目前的一些法制教育是就教育而教育、就宣传而宣传,“一 锅煮”式普法,忽视了农民在法律方面有什么困惑和疑难,在生产生活中需要什 么样的法律服务与帮助。法制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这势必影响农民学法用法 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五)农民法制教育的经费保障不足,难以开展多样化的有效的教育活动 虽然各乡镇把法制教育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真正投入到法制教育中去 的经费却非常少,有些乡镇财政相当困难,基本上没有安排专项经费或不能按标 准拨付到位。特别是村一级的法制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无法开展一些多 样化的有实效的教育活动,只能搞搞形式,应付检查而已。

    三、远程教育:农民法制教育的优先选择 如何迅速改变农民法制教育落后的局面,不断扩大农民法制教育的覆盖面 和影响力,是当前湖南农民法制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法治湖南”建设的 重中之重。作为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赋予了服务全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 建设神圣使命的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应当发挥其覆盖全省的办学网络和远程教育 手段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农民法制教育的重任,在推进“法治湖南”建设中有所作 为。电大远程教育所具有的容量大、覆盖广、成本低、收效好,可以有效解决解 决资源与师资问题等优势,说明它能够承担起农民法制教育的重任。可以说,采 用远程教育手段实施农民法制教育,是符合湖南省情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应当成 为开展湖南农民法制教育模式的优先选择。

    (一)办学系统优势 湖南电大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全省建有20所市州、行业和企业分 校,126个县级工作站和教学点,各分校和教学点都有相应的机构、稳定的人员和 先进的教学设施,确立了省、市、县电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 协作的系统运行机制,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系统。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 生计划”的实施,使远程高等教育从城市延伸到了乡村,能为农民学习者及时提 供教学、管理、技术及其他支持服务。覆盖全省的办学系统是电大不同于其他教 育机构的最大优势,湖南电大系统(包括省、市、县、教学点)现有法学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名,讲师17名,助教5人,他们长期从事远程教 育,积累了丰富的远程教育教学经验。同时聘有一支由高等院校、司法系统和律 师事务所的教授、专家组成的相对稳定的2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能满足农民 法制教育及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的需要。依托电大开展农民法制教育可以点面结 合,灵活组织教学,全省普及性的教育资源由省校统一建设,地方特色的教育资 源由分校、教学点建设,既可以解决农民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问题,又可以使学 习资源充分彰显地方特色,贴近农民生活实际,体现当地农村特点,满足不同区 域农民的不同法律需求。

    (二)教学网络优势 目前湖南电大建立了由2条100兆专线连接互联网的万兆校园网,通过34 条专线与各市州分校连接,形成全省电大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依托校园网建有双 向和单向远程视频教学系统。省校和各分校及部分县电大工作站安装了远程教学 平台,提供视频点播、网上直播、双向视频交互及其他教学服务。市州分校和一 些县电大工作站可以直接收看省校直播课堂,方便快捷地进行学教互动。这个学 习平台可直接用于农民法制教育,及时将最新的法制教育资源传送到农村社区、 偏远地域,直至“送达家庭”并“满足个人需求”。“政府办得起、农民用得起”的农 民法制教育理想,便可以通过电大远程教育传输系统变成现实。

    (三)学习资源优势 电大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精英教育,它一直把满足社会大众需要作 为自己办学的出发点,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办学,成功探索 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办学途径。从电大远程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法学专 业一直是重点学科和大头专业,在30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多种媒体学习资 源,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及各类培训资源,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 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些资源很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学习。依托电大开展农 民法制教育,能避免教学资源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

    (四)电大有农民法制教育的成功实践 湖南电大2004年起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将高等 教育延伸到乡村,开设了近20个适合农村和农民的专业,直接为农村培养实用型 人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方案特别重视法制教育,开设了3门法律课程, 让农民大学生有机会系统学习农村常用法律知识。这些课程都提供了丰富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农民学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有任何学习疑难可通过课程互 动平台、QQ、电子邮箱随时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教师经常深入农村听取 农民的意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针对农民 群体编写的法律读本,完全打破了以往法律教材的学科体系,精选与农民生产、 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针对农村常见纠纷,指点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告知 解决问题的途径,提示处理不同纠纷应当注意的问题等,再辅之以实例解析,从 实用的角度教给农民常用的法律知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有效途径。农民可以通过 典型实例举一反三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纠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湖南电大与各市(州)分校在各地社区大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法制讲座和 其他法律实践活动,建设了社区学校图书室、计算机室和网络教室。一批县(市) 相继成立了农村社区学校。农村社区学校结合当地社区实际,充分利用电大远程 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法制讲座和法律实践活动,方便农民学习,同时能随时了解农 民的需求,完全按照农民的需要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形式,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便 能接受自己需要的法律知识辅导。

    四、实施农民法制教育的基本思路及路径选择 (一)优化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设计 首先,要突出农民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我国现行法律200多部,法规多 达数千个,然而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能够真正运用的法律法规并不多,应当重 点宣讲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其内容,一是涉 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物权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 教育法等。二是涉及农业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 地承包法、种子法等。三是涉及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刑法、治 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四是涉及农村安全方面的法 律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五是其他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如 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其次,要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随时 调整与更新教育内容。农业的区域性、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农民法制教育不能搞一 刀切,全省统一的法制教育培训,往往缺乏针对性。每一所市级电大分校,每一 个县级电大工作站,都必须将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设计立足于当地农村、农 民的实际,改变以往法制宣传内容条文化、书本化的做法,突出当地农村的特点, 做到法制内容与当地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必须看到,随着普法的不断深入,农 村群众对学法的目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现在学法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用性。[6]法律教师要深入农户、地头,耐心倾听农 民的心声,了解农民的法律需求。农民需要什么法律知识就重点讲解什么法律知 识,只有这样,农民法制教育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是用好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可充分利 用墙报、标语、小报等农村传统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利用赶集、院坝会、庙会及 其他重大的群体活动等机会,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贴近生活的形式,宣讲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可能地进行广 泛宣传。二是充分利用电大网络教学平台传输面向农民的法制类电视节目。目前 影响较大的法制类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经济与法》等, 讲解的是国内一些很有影响的案件,但真正贴近农村的法制选题并不多,对于农 民来说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较远,难以吸引他们。况且这些节目无论是农村选题, 还是城乡共性选题,大都缺乏农村受众的互动与参与。这种以传者为本位、自上 而下、单向传输的涉农法制信息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法制信息传播的 内在特点和要求,不利于涉农法制信息的传播致效。[7]可以由省电大牵头,组 织市州分校、县工作站的专业教师收集湖南农村的法院判案、民间调解、政府行 政、听证议事等法治事件,通过案例式、讲解式、对话式等多种形式宣讲,采取 实时与非实时的方式传递。这样,可以使农民能够随时点播收看并能互动交流, 一目了然地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制教育效果。三是社区学校定期定主题开展面 向农村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通过学生影响父母、父 母影响家庭、家庭影响村镇,不断拓展农民法制教育的覆盖面,形成农民自觉学 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四是适应农民的接受心理与习惯,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 强化法制教育的效果。农民喜欢接触具有一定故事性、娱乐性的法制信息,如湖 南农民对花鼓戏津津乐道,如果将法律法规知识与花鼓戏融合起来,在农村巡回 演出,一定会受到农民喜爱。近年来,不少乡村成立了腰鼓队、舞龙队、锣鼓队、 秧歌队等,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队伍的力量将法律知识编入快板、写入唱词、融入 舞蹈,组织农民自己表演身边的事例。还可将法律知识写成小故事,将法律条文 画成图画,使法制教育化抽象为直观,使农民生活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中,在丰富 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五是组织学法用法评比活动。通过 社区学校或村镇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评选优秀学法家庭、评选法律明白 人等活动,调动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扩大远程开放教育服务范围,适应农村教育层次多样化需求运用远程教育模式,扩大服务范围,将专题培训与长期指导结合起来,将 集中辅导与送教上门结合起来,将有偿培训和无偿指导结合起来,将近距离、面 对面的讲授、咨询与基于网络的远程指导、咨询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 的不同教育需求。做到农民想学什么,就教他们什么,农民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随 时随地学习。

    (四)加强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为农村培养 法律宣传员 不断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模式,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 员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将农民大学生培养为“乡村法律宣传员”。充分发挥农民大 学生指导村民学法、调解邻里纠纷、管理监督村务等作用,并对周围农民起到积 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鼓励电大教师深入农村和农户进行法律宣讲、服务、咨询等工作 以政策激励为基础,采取明确教师工作职责或者教师到农村挂职等多种途 径,保证省、市、县电大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法学教师与专家深入当地农村和农户 进行法律宣讲、服务、咨询等工作。挂职的教师还可以联络当地司法所、法律服 务所、法律援助机构等单位,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法律服务需求, 如农村招商引资、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环境污染赔偿中 出现的法律需求,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学法的好处, 引导他们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要特别注重把农民的学习动机与切身利益结合起 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8]。

    作者:刘琳 工作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农民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研究|中埃法制研究》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