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计算机应用论文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应用题逻辑教学管理论文]逻... 正文 2019-11-02 07:35:21

    [应用题逻辑教学管理论文]逻辑应用题

    相关热词搜索:

    应用题逻辑教学管理论文

    应用题逻辑教学管理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 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 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初步培养学生逻 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 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逻 辑思维能力,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一个“补”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 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 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 能力。

    如:小明家养了18只小鸡,9只大鸡,?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量关 系,补充问题。有的学生说:“小鸡18只是部分数,大鸡9只是另一部分数, 可补求总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再问:“还可补充什么问题呢?”有的学生说:“小 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小鸡的只数是大数,大鸡的只数是小数,可补出相 差的问题。”还有的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大鸡的只数是一倍数, 小鸡的只数是几倍数,可补求倍数的问题。”这种由条件补充问题的过程正是综 合的过程。

    又如:,黑兔有3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这题缺少什么条件?要求 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白兔的只数和黑兔的只数), 黑兔的只数已知道了,必须补上白兔的只数。

    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过程是分析过程。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 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不仅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 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抓一个“比”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比”就是比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 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如第二册88页例7:
    ①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②有红花9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几朵? 先引导学生通过题面观察、比较答出:两题中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即红 花9朵,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 同的地方:①题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②题里的问题;
    ①题里的问题在②题里变成 了条件。因此,解题时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确立解答方法。最后再从结构比较两题:
    从条件看,都是已知红花多、黄花少,多的红花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 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由此可得:题①是求黄花比红 花少几朵,要从红花里去掉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 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部分,即“9-6=3(朵)”。题②是求有多少朵黄 花,要从红花的部分去掉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就是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 也是黄花的朵数,即“9-3=6(朵)”。

    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 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三、抓一个“画”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的表示出来。使学生获得 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教师给予抽象、概括,学生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如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时,题“左 边有8朵红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首先在黑板左边用红粉笔画 出8朵红花,让学生观察,在黑板右边用黄粉笔画上3朵黄花,引导学生看黑板 说意思:“左边8朵红花,右边3朵黄花”,这样使学生首先得到了感性材料。再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朵花?”就很自然的把“画”出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 题,即应用题。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这样根据题意和已建立起 来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一共有几朵 花”就是8和3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抓一个“问”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1、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判断推理训练:①苹果比梨多5个,谁多?(苹 果多)苹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梨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梨多的部分) ②冬瓜比南瓜少3个,谁多?(南瓜多)南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冬瓜 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冬瓜多的部分)上述两例,第一问是引导学生依据“比多”、 “比少”应用题知识直接作出判断。第二问是依据作出的判断,推论出多的数中可 以分为哪两部分,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 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出连续性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训练如,二年级有28人,要开展 课外活动,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①这题说了件什么事?告诉条件是 什么? 问题是什么?②求每组的人数,实际应当求什么?(把总人数平均分成几 份,每份是多少);
    ③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 用什么方法求?除法);
    ④怎样列式呢?(28÷4)。这4个小问题的 设计旨在揭示算式“28÷4”的由来,学生回答的过程是一个判断、推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问题(列出算式28÷4),而且受到判断、推理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路,展现推理过程。让 学生在经常地训练中掌握判断、推理方法,逐步地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 题。

    五、抓一个“说”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 “说”就是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不但要求学 生要会正确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题意、思路、策略充分“说”出, 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如:果园里有苹果树2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 50棵,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1、先引导学生说清题意:题中告诉的一个条件是苹果树250棵,另一 个条件是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问题是求梨树与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说思路:要求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必须知道梨树的棵数和苹果树的棵树,苹果树的棵数是已知的,应先求出梨树的棵树。这样的思 路明确了,解题策略就出现了。

    3、说列式:梨树棵数为:250-50=200(棵),苹果树与梨树 一共有的棵数:250+200=450(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明思 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反过来语言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使思维更加条理。在低年 级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结 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六、抓一个“变”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变”就是变换条件、变换问题。它可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 说明问题实质,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敏捷。如“有红气球6个,有黄气球24个, 共有多少个气球?可变为:①有红气球6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多18个,共有多 少个气球?②有黄气球24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③ 有红气球6个,比黄气球少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④有黄气球24个,比红 气球多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⑤有红气球6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4 倍,共有多少个气球?⑥有黄气球24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4倍,共有 多少个气球?尽管条件叙述形式变了,但其黄气球、红气球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这种变换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是固定在某一个问题的结构和解法上,从 而培养学生认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和应变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总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应用题逻辑教学管理论文]逻辑应用题》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