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艺术理论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音乐论文
  • 美术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浅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正文 2019-08-21 07:31:52

    浅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理工科专业有哪些

    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实施。然而,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仍存在教育理念、政策落实、课程设置、潜在课程开发、教育氛围方面的问题。因此,在Nm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中需要培育理念、完善政策、科学设置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凸显学校特色、推动教师管理改革。

      [论文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人丈素质教育工程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从最初的试点、摸索阶段,发展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初步实施阶段。总体上看,已经初步确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方针,全国各高校基本上都已开始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尽管如此,人文素质教育在现阶段远未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更面临虚化和弱化的问题。

      一、当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来,当前理工科院校仍然固守重理轻文、重专业技能轻全面素质的传统教育理念,对人文素质教育政策贯彻不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基本规格不够,缺乏科学性,潜在课程仍有待开发,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强,这些问题给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1 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问题。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进入21世纪,国家、政府、教育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逐步深入、日趋全面,但尚未被广泛认识和全面贯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模仿苏联的教育制度,实行高校分科培养,形成了重理轻文、重专业技能轻全面素质的教育理念。社会和高校在教育理念、人才观方面的观念仍然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理工科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处在比较浅薄的层次上,有的认为人文索质教育就是增添一些人文知识的选修课,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科教育,有的甚至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专业教育的附加课程。

      2 人文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问题。由于理工科院校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人文素质教育理解片面化、简单化,导致一些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育人才、塑造人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不认真响应人文素质教育政策的号召,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上搞形式主义。首先,在实践中有关人文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在理工科院校得到全面实施,相关制度形同虚设。再者,与人文素质教育配套的制度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相关的运作机制和实施机制,影响了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绩效。

      3 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当前,在许多理工科院校大学的教学计划中,的确列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和手段,但人文素质教育的投入和产出并没有形成应有的比例。其主要原因是许多理工科院校虽然将人文素质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但在各层次、各阶段没有明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和要求。人文素质课程基本规格不够,课程随意性强,缺少对人文课程设置的科学研究和统筹规划,并且绝大多数人文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再加上多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少能邀请到优秀的教师,有的教师不能充分表达人文学科的精神,不能激发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兴趣。

      4 潜在课程开发与运用的问题。当前,各高校举办的专题讲座普遍受学生欢迎。但从讲座的内容看,系统性的大型人文讲座所占的比例较少,而且主要由学生社团发起,学校组织的讲座数量较少。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引导,绝大多数都难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由于大多数院校没有形成足够的历史积淀,部分院校扩建还存在迁址变动的问题,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长期规划,难以体现大学应有的气质和风貌。此外,许多理工科院校领导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人文、社科、艺术类图书资源的积累,不能有效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5 人文素质教育氛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高等教育,就是失败的或至少是得不偿失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不直接与利益挂钩,是可以忽略的。人们的急功近利思想,给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高校的一些行政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在为学生服务时随意性较强,管理松懈,导致校园中存在许多不良风气,甚至发生一些违反社会公德、乃至触犯法律的恶性事件,对高等院校人文环境建设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理工科院校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的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深度变革、理念重塑、制度再造的改革工程,建设这样的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特别是高等院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努力。只有培育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贯彻落实人文素质教育政策。结合自己的特色制定明确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设置课程,积极开发潜在课程,才能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

      1 培育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教育理念的变革是国家和社会对于何为教育、何为人才的观念重塑工程。人文素质教育主张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使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首先,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做好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观的宣传工作,是国家和政府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教育理论界的理念转变,特别是理工科高校自身的理念转变,是教育理念变革的关键,并且,理工科院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教育理念的变革。人文气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具备和提升,只能通过受教育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领悟、接纳、认同并内化来实现。在理工科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了对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科学教育与以人文知识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统一,使理工科学生具备浓厚的人文精神,并在未来发展中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处世,这是新世纪、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2 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政策体系。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对人文素质教育政策进行宣传,在理工科高校和教育理论界进行研究和交流,促进其对人文素质教育政策的全面理解。同时,上级教育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政策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对已有的人文教育宏观政策制定更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和明细措施,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引导和带动高校形成有效的工作作风和行动模式,建立以理工科院校领导为首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领导体制和研究机制,是我国理工科高校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的机制保障。

      3 制定明确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工程,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理工科院校应当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多重教育目标和根本宗旨出发,顺应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大趋势,设计全面、完整、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人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完善,引导学生掌握人文研究分析方法,培养人文气质、人文精神。规模化、体系化的课程、讲座、活动,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规格的核心。规模化的设计是要突m系列性课程设计,要形成兼有多种基础功能的系列模块,规划每个教学模块、每门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程模块、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课程模块、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方法的课程模块等都应该设置系列课程。通过选课制和学分制,搭建全校的公共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吸引力。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本身应当体系完备、目标明确,还应当与专业课程密切结合,开发以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为核心和主导的理论和实践双结合课。例如,在讲授系统理论的同时,密切结合各种专业试验、专业实践,力求把课本的平面知识转化为立体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形式。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建议将人文课程渗透到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并提出实现把文化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应是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他提出了理T科院校专业课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自己的在课程中的引导和渗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他认为,所有的老师都应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讲人文精神,在自己的经验里渗透美育,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作为教育引导学生的材料,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队精神,并以自己的体验去引导学生。只有达到觉悟的境界,才能真正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

      4 开发潜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修养课,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绝不是简单接受、记忆知识的过程,而是将知识内化为人的修养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扩大潜在课程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的作用。“潜在课程”一词是由杰克森提出的,他认为,“任何人,或稍加思考的人都了解,学生在读、写、算或其他学术课程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了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外,学生正从学校生活的经验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状态的成长”。潜在课程的开发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它潜在隐含于学校的物质空间,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潜藏着一定价值、现象、美感等,能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潜在的影响。物质层面的潜在课程,包括学校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上、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及校园景观构成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物质层面的感染与熏陶,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二是文化层面。潜在课程的文化层面包括校风班风、学风教风、规章制度、隐蔽课程以及网络文化等。在大学学生社团活动方面,各理工科院校应当在保持当前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自由性、自主性、多样性的前提下,针对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弱化的现实,着力强化人文素质的导向,提高社团学生领导人、参与人的认识水平和组织活动能力,使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受到更多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有人文素质教育典型意义的社团和社团活动,要多给予支持,对于社团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意义上的深度挖掘,使得好活动发挥更大的人文素质教育感召力和影响力。三是在互动层面。首先是教学互动层面,师生互动过程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学习过程,教风和学风能够潜在地影响其心理品质的形成。其次是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与学生的互动,这一点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民主建设,对行政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也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共识教育,在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中贯彻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实行依法治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5 开展具有校情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衡量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是否紧密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特色建校的理念和思路需要各院校深入调查、认真研究、深刻挖掘和高度凝练。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识,转化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转化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和过程,转化为教学和学习的行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取决于学校的学科体系和布局、文化传统和风格、地缘环境和特点。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特色,是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的学科定位、学校定位、人才特点和服务对象,突出学校在履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文化四大功能中特有的人文内涵,并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的人文品位上打上鲜明的烙印。“当某种好的精神或风气在某个组织实体内形成,就意味着某种好的品格在那个组织内已形成一种习惯。而真正的优秀就是一种习惯。”所有理工科院校都应该普及人文素质所包含的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艺术素质和环保素质的教育。理工科院校不仅要充分了解所在地市的地方文化、人文景观和人文资源,更要充分利用本院校各系、各社团相关的人文资源,构建大人文的教育平台,整合院校内外各方面的人文教育资源,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有地方特色和专业烙印的人文教育工程。

      6 推动教师管理改革。再好的教学目标和方案,都需要教师去落实,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议理工科院校建立科学严格的社科教师教学评估审核机制,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督促社科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完善社科教师激励制度体系,全面有效地调动广大社科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学水平,鼓励他们在教学领域开展素质教育创新实践,发挥他们在人文素质教育探索实践中的巨大潜力。同时,建议理工科院校建立高校教师长期培养机制,把高校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作为未来教育家的潜力队伍加以培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一制度是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做的长远规划和师资储备。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浅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理工科专业有哪些》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