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证券投资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期货市场论文
  • 债务市场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保险学论文证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证券金融 > 期货市场论文 > 皖北历史文化相关论文 皖北... 正文 2019-10-27 07:38:01

    皖北历史文化相关论文 皖北文化教育研究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皖北文化教育研究论文

    皖北文化教育研究论文 1皖北文化及其教育意义 皖北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推进皖 北文化资源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加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促进皖北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 发展、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皖北文化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加强对皖北文化及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内涵的研究,有利于普及、宣传皖 北文化知识,扩大皖北文化的影响力,传播皖北文化的正能量,增强皖北高校大 学生对皖北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大学生热爱皖北、建设皖北的家国情 怀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皖北文化研究成果进 教材、进课堂,一定程度上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素质课“接地气”,增强教 育内容的亲近感和真实感,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 皖北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景观建设,皖北文化主题进入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 校园文化的底蕴,增进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文化交往,形成文化育人的氛围, 促进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2皖北文化融入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难题 众所周知,皖北高校从规模扩展到追求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 研究、开发地方文化的重要性。“2003年,安徽省社科联提出厚重安徽的品牌, 联合省内高校、地方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安徽的三大文化圈,即皖江地区历 史文化、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和徽州文化的研究,以提高安徽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为安徽的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服务。”皖北高校积极响应文化强省和服务皖北崛 起的号召,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发挥 高校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努力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组建研究机构, 推进皖北文化研究。近10年来,皖北高校凝练人文社科研究方向,选择地方文化 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文化研究,成立了校内文化研究机构。在安徽省教育 厅和财政厅的指导和经费支持下,一些文化研究机构通过培育,升格为安徽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协同创新中心。这些研究基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为大力开展皖北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加快转化,将皖北文化研究成果融入课堂、 教材和校园文化活动。近10年来,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皖北文化研究中心、 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亳文化研究中心和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注重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培育了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古典文献学、一个硕士点,招收培养 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生。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和皖北文化协同创新中 心,正在组建淮河文化展馆,“保护、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发挥地方文化教育学 生的功能。”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抓好以孟二冬精神为核心的大 学精神研究、赛珍珠研究等学术研究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依托赛珍 珠研究所、孟二冬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在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了 《赛珍珠专题研究》《孟二冬精神与传统文化》选修课。亳州师专的亳文化研究 中心,一是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亳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如《亳文化研究》《五禽 戏》《亳州民俗剪纸》《民乐与地方戏曲》。二是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亳文化大讲 堂、亳文化沙龙等,为阐释亳州历史人文、传播思想、交流文化搭建平台。三是 组建亳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团队,开发校本教材,《亳文化概论》《曹丕集校注》 《逞才任情的乐章―――曹操父子与建安文学》《魏晋文学论》《蒙城方言研究》 等教材相继出版、发行。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面向全校开设了《淮河文化 概论》等以普及淮河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程,成立了淮河文化兴趣小组,从经济、 历史、音乐、艺术等方面普及淮河文化,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淮河文化的兴趣。

    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皖北各高校在开展皖北文化研究的同 时,深入挖掘皖北文化教育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开设皖北文化教育系列课程, 积极营造充满地方文化色彩和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皖北文化教育阵地, 加强皖北文化学术交流,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弘扬皖北文化的重要意义, 增进大学生对皖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伴随着皖北高校服务于皖北经济 转型发展和自身文化建设的需要,皖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文化问题的多元复杂性和多样性结构及其所蕴含的价 值观的历时性,为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必须面对的课题: 皖北文化的农耕文化性质如何转化为现代文明资源如何认识皖北文化的历时性 价值哪些文化可以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如何转化皖北文化研 究应该以学术文化形态还是社会文化形态呈现,两者关系如何如何处理异地学生 与皖北文化教育的关系他们的接受心理和意愿如何这种地域文化进课堂的实践 是否有违文化平等的观念地方文化课程设计应如何找到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平 衡诸如此类的深层次问题是课程开发者不容忽视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当然,在这 些方面,皖北高校面对的不是区域性,而是普遍存在的系列难题。因此,皖北文 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而下的策略研究,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 一个实践命题。

    3皖北文化融入教育研究的对策与措施习近平“五四讲话”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教育系统提出了“坚持立 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并在如何落实方面指明了具体 措施,强调:“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 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 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 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事实上,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教育都要通过灌输和倡 导一定的思想来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达到自己办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 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面对当前多元价值观的交融交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软着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文化恰恰为这种“软着陆”提供了基础。

    3.1强化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目标定位 文化天然具有教育功用和潜能。《周易贲卦》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揭示了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可见文化与育人密 不可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 育人的意义高远重大。将皖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 文化育人理念的有力践行,而且是皖北高校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的重要选择,需要 高校、全体教师员工、学生、家庭、大众媒体、社会相关组织深刻领会文化育人 的意义和作用,在目标上达成共识,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正确的回答。目标 的设定往往与需要密切相关。为此,不妨从皖北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皖北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皖北高校大学生实现个体全面发展需要三个角 度综合考量。皖北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能留得 住、乐于为皖北经济振兴奉献的人才。受经济发展落后、区位优势不强等因素影 响,皖北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压力明显大于省内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会和沿江城市的 高校。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既需要 培养一批批热爱皖北、敢于担当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又要完成用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培养青年学生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了解、认同皖北文化,进而产 生文化归属感,并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是满足三方 共同需要的最好选择。由于缺乏文化视野,在服务皖北经济转型发展的初期阶段, 皖北高校往往把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作为追求目标,忽视文化素质的培养。

    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号召以来,高校逐步认识到文化在促进大 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的特殊优势,自觉地将文化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之中。皖北高校将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说明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才比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有竞争力。由单项培养皖北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到培养认同皖北文化、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具有高度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的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人才,应成为皖北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目标定位。

    3.2大力传播、传承、创新皖北文化,提升内涵 “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宝藏,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和能量。” 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将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和潜能,通过 研究挖掘、开发弘扬,传播转化成动能和势能。首先,“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 自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 史故事、小岗村大包干的创举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历代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皖北高校应主动发挥皖北 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优势,加大对皖北文化中艰苦奋斗的创 业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的研究和宣扬,并把这种深层价值和精神同培育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传播到广大师 生员工中,由注重皖北文化的知识普及到追求核心价值的挖掘弘扬,这应该成为 皖北高校全体师生的强烈意识和自觉行动。其次,“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皖北区域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皖北文化普及宣 传的基础上,创新方法,通过网上论坛、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培育在校大学生 对皖北文化理解和认同,进而激发热爱皖北的家国情怀和对皖北文化的自信,培 养一批了解皖北、热爱皖北的青年学子。皖北地区的书画艺术、民间剪纸、玉雕 石刻艺术、花鼓灯、泗州戏受到了广泛关注,皖北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书 法等相关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加强地方民间 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培养出一批传承和弘扬皖北民间艺术的专业文艺人才,为适 应发展势头强劲的地方文化产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由此,“皖北文化育天下 人才,天下人才兴皖北文化”自然会成为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 要内容。

    3.3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校党委领导下的文化融入工程指导委员会,由党委宣传部、团 委共同负责,吸纳相关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制定《皖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制定工作计划,深化研究,加大传播,指导思想政治部、学生处、教务处、公寓管理等部门开展工作,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落实,推动皖北文化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其次,建立二级学院党总 支领导下的辅导员工作室,结合专业特征,努力找寻专业与皖北文化知识的结合 点,大力弘扬皖北文化中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辅导员专题讲座、微博、校外专 题实践等形式,把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辅导员的专业、学业、就 业等指导工作结合起来。第三,成立班级皖北文化寻根和开发兴趣小组,由团总 支、学生会负责策划,有组织地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文化活动月、皖北文化资源 大调查、皖北文化知识竞赛、皖北文化名人访谈、皖北旅游地参观等专项活动, 把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大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3.4培育组织文化,促进多元互动 将“文化育人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原则、一套行为准则”,建立彼此“相互 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人人受益”文化环境。皖 北文化融入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首先,学校成立的“指导委员 会”“辅导员工作室”“兴趣小组”三级组织之间要加强平等对话,思想上多交流沟 通,业务上多配合支持,努力做到教师的研究成果能有效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实践的源泉和内在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能转化成 文化研究中新课题,推动皖北文化研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双向建 构。在这种建构中,每一个人既是施教者,又是受教者。“文化环境既是思想政 治教育运行的外部环境,又以持续的信息流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之中,使 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为以文化形态为中介的互动过程。”其次,皖北高校之间可以 借助“皖北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横向交流和协作,促进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播 以及资源共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培育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必须抢占大学生网络文化阵地。目前教育部正在推 进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启动“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大学生网络文化 工作室”计划,成立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皖北高校应当适应形势需要,成立皖北 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联盟网站,及时发布皖北文化研究成果,跟踪宣传联盟高校 文化融入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的传播,加强互动。同时,思 想政治课教师、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团学干部要充分利用各高校正在组建的“多 媒体工作室”,保持与学生的密切互动。

    4结论 综上所述,皖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工程,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 更需要实践上的积极探索。如何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皖北文化的精神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皖北高校发展的大业。全面推进皖 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皖北高校办学水平和大学生文化素质的 重要途径,虽然任重道远,但只要高校、大学生、家庭、社会等教育主体共同努 力,强化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大皖北文化的深层研究和传播力度,建立长效 保障机制,培育多元互动的组织文化,就能够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 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作者:李月云 张彪 单位:宿州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皖北历史文化相关论文 皖北文化教育研究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