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形势与政策生态环境 生态环... 正文 2019-09-23 07:32:39

    形势与政策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怎么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生态环境怎么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生态环境怎么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生态环境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浅谈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 保护》 摘要:水库环境保护监理的主要工作是监理单位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 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规程、规范及标准、环保设计等文件,控制建设活动对环境 的影响。本文对水库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对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以便为 水库环境生态问题的研究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 环境 生态 治理 保护 水库是人类在陆地河流上筑坝而形成的面积、蓄水量各异的集水区域。

    人工坝堤拦截大量上游来水和泥沙,在坝前形成以水体为主的景观足水库环境的 莆要特征。我们称处于水库坝堤上游平均洪水期淹没范围之内的自然综合体为水 库环境。水体与底质是水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库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物 质基础,并与水库环境下的气候、入库河流、生物、土壤(水库涨落带)、地质与 地貌以及人类活动等要素息息相关。水库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库建成后一定时 间段或特定时间、不同时间范围内的水质变化。

    目前水库主要环境生态问题 当前,我国水库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库淤积、水库富营养化、水 污染及其持续的环境效应。从空间上看,水库环境包括枯水库容区、库区季节性 水位涨落带和入库河道同水变动带。在入库河流的河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形态 的淤积体,是河流携带泥沙进入水库之后快速堆积的结果。

    水库水质逐渐恶化。水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库区的工业废水、农田排 水、城镇污水、大气降落物以及养殖水体的过量施肥投饵,归纳起来分为点源污 染和面源污染两类。污染物类型有需氧有机物质、植物营养物、重金属、农药、 化工物质及一般无机盐类、病原微生物等。排入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 使水质恶化,扰乱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正常功能。而且由于氮、磷等及有机 物的大量排入,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藻类大量繁殖甚至产生严重水华,完全丧 失了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性缺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库的建立首先阻断了河流连续性,阻隔了珍稀洄 游性鱼类的通道。高坝水库泄水使坝下河水气体饱和、水温结构改变,严重影响 下游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体浑浊度和营养盐等要素的改变,导致土著种类 数量减少和灭绝,造成的食物网结构不完整,生态过程受阻。所以水库改变了河 流的生态环境多样性,改变生物原有栖息地,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生 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引起优势种群交替、原有物种消失与新物种侵入。而且营 养物质在初级生产力水平上过度积累或贫乏等,不利于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 性。

    生态平衡受到影响。由于水库汛期和非汛期的影响,水库以及水库下 游的湿地面积会发生变化,当水库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湿地面积也会相应 减少。湿地植物群落发生逆行演替,水生生物的生存也会空间减少,物种构成发 生变化,多种水生生物将不复存在,湿地内的珍禽鸟类也因栖息觅食环境遭到破 坏或水域面积缩小而难以生存,一些敏感植物种类和珍稀水禽数量减少或消失。

    整个生态系统向着贫乏、单一方向演变。再次水库水位降低后,大量滩地出露, 大量湿地被开垦为农田,破坏了湿地系统中的植被物种,加速生物多样性减少, 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平衡。

    污染干扰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问题 水库环境要研究在人为干扰下水库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变化规 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从而寻求受损的水库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 研究水质监测和生态监测方法,并采取物理、化学、生态的方法对水库环境质量 进行监测,以便科学准确地对水库生态系统受损程度进行判断。研究利用生物群 落各组分对污染影响的应答来分析水环境变化的效应程度和范围,结合具体目标 下的水质标准来评价水质状况、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对水库生态系统受损状况进 行评判。

    水环境污染问题分析。水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于库区的工业废水、农 田排水、城镇污水、大气降落物、工业废渣、城市垃圾,以及养殖水体的过量施 肥投饵。水库污染物的类型有需氧有机物质、植物营养物、重金属、农药、石油 类、酚类、氰化物、热、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放射性物质、病原微生物和致癌 物。水环境污染总的危害是指由于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从而 使水质恶化,破坏了水的使用价值,扰乱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正常功能。主 要危害是由于营养盐类(氮、磷等)和有机物质的大量排入,使水体呈富营养化状 态,藻类大量繁殖,甚至产生严重水华,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以致完全丧失了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性缺水,影响人们的饮水安全甚至生命安全。

    污染干扰下水库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主要指标包括污染物进入 水库后的扩散方式和速率;污染物对水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 植物、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的影响;表征水污染的各项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水库 自净作用及机制,包括沉淀、稀释、混合等物理作用,吸附、凝聚、分解、化合、 氧化、还原等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及生物净化作用,以及污染性人为干扰后水库 生态系统自净作用的变化;营养物含量及其区域变化与水生生物群落之间的消长 关系及相互作用;氮、磷等营养盐类循环特点及与水库营养水平的关系;水库富营 养化形成的机理和规律;水库富营养化趋势预测等。

    水库环境质量监测管理模式。首先研究水库自净模式,包括水库自净 机制、净化能力、净化速率以及水库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和生物净化模式,以 揭示污染物与水库生态系统组分之间发生的各种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及生理生化作用、微生物作用的能力与规律。其次研究建立水库水质数学模型, 以描述污染物运动变化规律,揭示水库水质变化规律。主要研究污染物进入水库 后发生的种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运动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的综合作用下污染 物浓度降低的表达。如稀释、扩散、沉淀、吸附、凝聚、挥发等物质迁移过程, 水解、氧化、分解、化合等化学转化过程,碳化、硝化、厌氧、解毒等生物化学 转化过程,以及描述这些理化、生物和水力学过程的种种数学模拟方程。

    水库主要环境生态问题解决方法 目前解决水库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几乎都是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 防污减灾战略,加强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开展水库防污减灾的生 态对策研究,利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手段防治水库环境污染。

    生物缓冲带技术。生物缓冲带是一项实用工程技术措施,它丰富的内 容及其对有害污染物的处理包含了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过程,能够产 生优良的环境效益。在缓冲带建设中,既要考虑生态效果,又要考虑景观效果, 还要考虑经济效益,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很好地结合。沿水库周边建设有 一定纵深的绿色屏障,利用庞大植物根系加固库岸,减少水浪对库岸的冲击,阻 挡泥沙和杂物直接进入水库、使其具有转面源污染物的功能,防治库外地表径流 冲刷库岸。在林、草品种上应严格选择,在不同树种、草种和林、草种结构上实 现优化,在建设上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步骤实施。流域生态学技术。流域生态学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现代生态学 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流域内高地、沿岸带、水体等各子系统间的物质、能 量、信息流动规律,在研究流域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基础上, 进一步从中、大尺度上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进行研究,为流 域中陆地和水体的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河堤技术。生态河堤技术是人工湿地的一种改进技术,其在充分 考虑生态效果,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设适合生物生长的仿 自然状态的护堤。生态河堤的优点是适合生物的栖息与繁衍,能够净化水体,调 节水量、滞洪补枯,保持河流和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 自然环境的做法进行反思,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提出了全新的“亲近 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基于各 国对河流治理认识的先进理念,必须加以认真的学习和借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 走弯路、犯同样的错误。

    工程保护措施。在水源地保护区周边,设定明显的保护标志,标明进 入保护区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保护对象,预防人为因素对保护区的破坏。加大库 周及上游径流区天然林保护和监管力度,在库区周边暂时无条件搬迁的居民,有 关部门应正确引导使用沼气资源,并从技术和资金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可以减少 居民生活对水库周边林木的砍伐,同时还可以减少人畜粪便对水体的污染。禁止 和杜绝径流区内的滥挖滥采、毁林开荒,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水 土保持工程,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加强天然水源林的保护,防止水源林逐年减少。

    为了防止水库水质污染,必须对水库库底进行清理,在库区周边径流带大力推广 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农家肥,减少农药及化 肥的使用量,发展经济型渔业,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使水体在流入水库前达 到逐级治理的目的。

    我国水库一般都肩负着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及水产等多种功能和 任务,利用上述方法尽快解决水库的环境生态问题,已是刻不容缓。除了科学技 术上的研究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全社会的意识,尽量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 目标责任制,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管理;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库区生 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加强库区和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监测, 要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教育等综合手段,减少破坏和危害环境的行为, 使水库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能真正地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新时期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 创新》 摘要:环境政策是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所采取的一切对策和行动。合 理利用市场机制,完善综合环境政策,是当前世界各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新趋势。中 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提升政策效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 的统领下,实现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国家环境管理 与社会环境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 和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 中国正处于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转型新时期。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 推进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重化工业仍是工业化的主导形式,各种盲 目发展和低水平发展的现象泛滥,资源消耗的集中度仍然很高,资源和环境面临的 压力依然很大。在“十五”期间,中国各项经济指标都超额完成,但是,环保指标却没 有完成;“十一五”前四年,中国经济克服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 因素,仍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尽管累计单位国内生产 总值能耗下降了14.9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9.66%和13.14%。

    可是,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变化不大,局部地区仍在不断恶化,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 高发常发态势[1]。“中国正承受扭曲发展观带来的恶果”,环境问题成为“已到眼前 的危机”。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管理工作,迅速扭转当前生 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确保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条件,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一、现行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缺陷 1.侧重于具体事务与专项目标,缺乏全面的统筹协调。中国环境政策起 步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形成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 想指导下,制定环境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生的具体环境 问题。环境政策的重点一直是制定专项环境管制措施以实现一些具体的环境管理目标,而较少地关注如何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中以 全面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生态环境政策重污染破坏的事后治理、末端治 理,缺乏从全过程上对环境资源的使用进行有效规范控制的制度措施;规制性政策 多,经济、技术政策偏少;实用的政策不够,政策间缺乏协调。

    2.配套措施不全,实际操作性不强。环境政策是组织环境管理活动,指 导社会环境行为的行动指南。近年来,中国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加强政策创新,制定 了一些环境治理的新政策,如环境影响评价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绿色保险与绿 色信贷政策等。为了照顾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适当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统一性, 不少环境政策,国家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将执行时的具体要求留待实践后再 行详细制定,致使许多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3.公众参与面小,政策的社会基础薄弱。环境管理牵涉面广,工作复杂,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但是,中国环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公众参与面 较小。政府一直沿用“命令―控制”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方式,通过将环境管 理目标责任化,行政强制化,并过分地依靠行政处罚来保障管理绩效,对个人及企 业参与协助环境管理不够重视 [2]。企业、个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参与环境 管理的范围、程度、效果等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环境管理的社会基础薄弱,直接 影响到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是新时期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现实要 求 1.发挥市场作用,实行综合治理是当前国际环境政策的新特点。广泛利 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制定综合环境政策,是当前环境管理绩效好的国家的共同 点。在环境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家,都允许污染许可证和资源配额的交易,征收 污染税、原料税、产品税、资源税、排污费、使用费、补偿费等,提供财政补贴、 优惠贷款和环境基金,实行押金―退款制度,建立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等。利用 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采用经济手段对个人和企业有 激励作用,可以较好地鼓励公众协助、参与环境管理。以美国为例,在经过农业大 开发、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工业化建设后,美国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 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恢复良 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泡泡政策”,即污染权交易制度。由国家或地区对污染总 量实行控制,逐步下降。然后将污染排放额度分解交易给企业。企业有权对获得 的污染排放额度进行交易。这样,政府控制总量,企业如果新成立、扩产等,需要增 加排污的,必须到具有排污额度的企业购买。通过市场调节,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好,使美国空气污染物总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已 在水污染物等方面推广。

    2.创新环境政策,转变环境管理方式是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面对生 态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环境管理改革却远远滞后,管理绩效低下,环境污染没有 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破坏仍在继续,有的地方还愈演愈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 形势下,经济体制变革正在引导着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组。经济高速增长对 资源、环境的严重挑战还刚开始,环境管理面临的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

    三、新形势下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创新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政府环境治理措施的落实。借鉴 美国成功的排污权交易机制和中国甘肃省张掖市水权交易的探索,合理引入市场 机制,通过对现有环境资源的交易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资源权益交易 的市场机制 [3]。首先,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对所有生态环境资源(包括环 境容量,以排污量来体现)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将符合市场交易特征的生态环 境资源的全部或部分权益确定为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的品种。其次,根据自然生态 系统的科学规律合理确定供应总量的限度,科学合理地确定交易品种的基准价格。

    最后,通过市场独特的价格形成机制,使环境资源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和存在价 值内化为环境资源的交易价格,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经济性。这样,可以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与措施的落实。

    2.改革环境财税政策,确保环境投入。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 投入需求多,社会效益大,直接的经济效益却不是很明显。近年来,中国加大了生态 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对于加强环境管理、优化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但是,目前生态环境投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地方环境投入十分有限。由于资 金预算安排的确定性不强,资金渠道与管理使用分离,导致资金投入方向混向,资 金使用效益不高。为了保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资金持续投入,充分发挥资金 的使用效益,有必要改革环境财税政策。一是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环境经济政策,建 立起中国的环境税收政策,并将环境税收定为地方税种,保证地方环境投入的资金 来源。二是完善中央财政的财政补偿、转移支付等具体政策,保证中央财政的持 续投入。三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增加预算的法定性,保证资金落实并且不受干预 和影响。

    3.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制度,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 对自然资源损耗的监测,统计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资源损耗以及由于废物排放和自然资源使用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损失,在此基础上,对其价值量进行核 算;并对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和恢复环境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为环保而设立环境 管理机构发生的各项费用、降低和改善环境污染的研究开发及利于环保的设施支 出等,也进行核算;同时,对推动社会进步和造成社会无序和发展倒退的“支出”进 行区别统计。根据这些核算和统计数据,计算出社会发展的环保支出,建立起绿色 GDP核算体系。从而,实现将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到 GDP的核算中,切实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状态,促进地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实现科学发展。

    4.建立绿色经济政策,支持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建立和推行企 业产品环境成本核算办法,将产品使用过期后的环保处理费用纳入到产品定价之 中,杜绝发生类似于廉价白色泡沫塑料泛滥而处理成本实际很高的现象。建立起 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环境经济制度,促进绿色贸易,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环保责任。

    建立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减污增效、 政府环境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对实施清洁生产的试点企业、重点污染源防治项 目以及对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少的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给予优先资金扶持, 对重点污染排放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充分调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自觉 性和积极性。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环保产业(包括环保服务业)的发展。

    5.促进环境中介组织发展,支持和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公众是环境 质量的最终感受者,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公众有权力也有义 务参与环境管理。大力支持和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管理,有助于各项环境管理 政策措施得到切实执行并发挥出最大效能。环境中介组织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 主要渠道和重要形式。需要制定鼓励政策,引导环境中介组织健康发展,拓宽环境 中介组织在生态环境立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纠纷处理、生态环境知识宣传等 方面发挥作用的渠道,将部分政府做不好、做不了的事情转交给各类环保组织,促 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确保政府能够真正将主要精力用于环境生态监管。发达国家 就经常用“公众评估”的办法来核算绿色GDP,也就是由相关的专业部门和较独立 的咨询机构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公众咨询,调查公众对生态影响的评估,然后总结公 众的评估意见,并作为绿色GDP的补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充分发挥环境中 介组织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实现政府与民间社团组织的良性互动,提高环境 管理政策的效能。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形势与政策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怎么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