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双师”教师素质与职业教育... 正文 2019-10-16 07:38:49

    “双师”教师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双师行动

    相关热词搜索:

    “双师”教师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

    “双师”教师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文化既有一般教育文化的功能,又有自身的特点。以需求为导 向办学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旨在构建文化育人特色,进而能动地作用于学生 的职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遵循组织文化对接的机理,学校采取系列举措以“双 师”教师素质文化建设为先导,打造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 式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要培养教师的创造性人格,使之具备参与校企合 作的能力,以在与企业的积极互动中形成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自我认同,增强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以教师文化为先导构建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让文化“软 实力”硬起来。

    关键词:教师文化;
    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文化是软实力,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文化以其特有的约束力,以一种 潜在的方式能动地作用于职业教育。发挥教育文化对促进就业的能动作用,职业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社会其他亚文化,如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 等。各种文化进入校园后,学校通过选择、传播和创新的方式与上述文化对接, 构建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要面对文化整合和冲突问 题,积极探索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方法,解决文化建设中的困惑显得 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及其能动作用 (一)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 与其他教育类型不同,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要服务 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的职业发展,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使命决定了学校要以文 化建设为桥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进而了解社会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办学,促 进学生就业。可以说,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是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手段。职 业教育文化建设宗旨是要打造文化育人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个体所独有的特 质,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是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灵魂。职业教育文化处于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它与一般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职业 院校文化与一般学校文化、企业文化都是亚文化,区别于企业文化,职业教育文 化具有育人功能,区别于教育的一般文化育人功能,这种文化育人功能是在校企 合作、生产与教学的配合中形成的。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在于职业性、育人性、 先进性。(二)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能动作用 文化具有能动性,职业院校文化育人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 自主专业化。打造文化育人特色,是增强师生自我认同,增进学校办学实力,促 进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过程。职业教育的文化育人的能动性具体来看,主要表现 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构建文化育人特色,能够促进个体充分就业。打造职业学 校文化育人特色的前提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参与工学结合过程中,行 业企业文化陶冶了他们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志趣,促进其职业认同。由于职业认同 感的发展和在此之上建立的职业承诺与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职业认同 感的发展不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形成以企业经营流程为导向的现代企 业文化的前提[1]。文化认同促进学生的职业承诺,自主发展职业能力。一旦学 生对口就业后,就会胜任职业岗位并依托职业岗位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学校文 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另一方面,构建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能 够增强教师的自我认同,促进其自主专业化。职业教育教师日常最基本的生活或 行为方式是教书育人,让每一个学生就业是职业教育教师的使命。以教师为桥梁 促进学校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打造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教师深入行 业企业,主动与企业积极互动,在校企深度合作中认识、接受和认同行业企业文 化,进而能够传递、传播并创新行业企业文化。以教师为桥梁促进文化融合的过 程是教师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促进自我认同,自觉增强能力和素养,自主专业 化的过程。

    二、以“双师”素质教师文化为先导构建职业教育特色育人文化的可行性 (一)构建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特色需要遵循校企文化对接的机理 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组织文化,从组织性质上看,企业是营利性机 构,企业文化建设旨在增强利润。学校是公益社会组织,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 的组织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不具有排他性,它追求人本性、服务性。利润是企业 的生命线,企业和学校在组织性质上最大的差别是企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两种 文化在对接中不可避免有文化冲突。如果光从企业的伦理性和社会性角度要求企 业与学校合作,该合作不会持久、深入。“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2],坚持 以人为本、互利互赢的原则,找寻两种文化共同的目标价值取向,职业院校把育 人与为企业生利有机融合起来,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促进校企深入合作,两种组 织文化就有了对接的可能性。(二)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化能够避免组织文化对接中的文化冲突 以校企双方的利益获得为基点建设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关键要避免文 化整合中的文化冲突。企业文化进入校园后,学校文化随着企业文化的输入而发 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为避免消极文化冲突,使之相互吸收形成新文化,构建学校 文化育人特色,而不是文化的融化或替代对方。为避免后一现象的发生,丧失学 校文化的教育性,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建设先进的“双师” 素质文化为先导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学校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教师文化代表着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中心,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潜在而深刻的。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其中,教师是核心,教师是职业学校 文化建设的主要传承者和创新者。构建先进的教师文化,就会形成正确的导向, 引导学生文化发展。如果缺乏正确的导向,学生自主性的文化活动可能偏离方向, 或者无法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困难,制约教育文化 对校企合作能动作用的发挥。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具有生利的经验、生利的学识以 及生利的教授法[2],职业教育教师的鲜明特点是“双师”素质,这种素质结构决 定了教师具有一定的育人能力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具有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 化,教师不会盲目陷入“文化自大”或悲观的“文化失落”中,教师的文化自觉所产 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驱动他们自觉自主地穿梭于学校和企业之间,为校企深度合 作搭建桥梁,不断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同时,教师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也激发、 感染企业员工、学生模仿学习,积极作用于企业的发展。

    三、构建先进“双师”素质教师文化的方略 (一)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化为先导打造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增强了 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文化的教育性。建设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化,前提是 学校应具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实力 的关键。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职业学校就开始着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遇到的困惑问题是“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学校通过多种方式 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概括地说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通过选拔、引进或柔 性引进等形式充实师资队伍建设,其优点是能够快速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 和质量。缺点是外部寻人难,高级人才引进需要投入成本。同时,如何通过管理 促进新教师提升“双师”素质,促进新教师、新引进人员尽早融入教师群体,增强 教师群体凝聚力是个难题。另一种做法是通过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针对学校教师类型的多样性和教师来源的多渠道性,学校采用“内容―――针对”模式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使之成为承载“双师”特质,具有“双师”功能的教师个 体。对于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应着力对他们进行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 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
    对于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应引导教师到企业实践锻 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需求相适应不断改进教育教 学。分类培训能够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约束激励教师由被动参与到主动促进校企合作 制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脊梁,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 活动的规范。制度的外延包括调节人与人之间活动的制度、调节人与组织之间活 动的制度、调节组织与组织之间活动的制度[3]。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能够约束和激励教师由被动的、消极的企业实践,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有效的企 业实践。制度建设并不等于制度文化的形成,只有当制度内化为组织成员行为及 其背后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并且,这种“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具有先进性、 体现群体的认同性和组织意志时,才能成为师生的观念文化,进而深入地影响行 为文化。制度文化能动地作用于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要 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了解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革新情况。同时,要 作为主体为企业服务,并参与企业建设和发展。为制约和激励教师通过多种形式 积极与企业互动,并在互动中发挥育人作用,学校要完善教师到企业兼职、教师 发明专利、技术研发等企业服务制度。教师获得积极的直接体验,教师效能感就 会增强,而这能够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校企文化自然融合便会生成职业 教育文化特色。

    (三)培养教师创造性人格以便教师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如果不具有创造性人格,就难以参与高级形式的 企业服务之中,也难以发挥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只有培养教师不断生长创 造性人格,才能使之具有创造的勇气和力量,为企业和学校“生利”,才能促进教 师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保持教师文化的先进性、教育性,引领学校文化 建设的方向,学校应关注优秀教师群体,发挥优秀教师的表率作用,引导带动其 他教师参与创造性活动,养成创造性人格。学校帮助教师制定终身职业发展规划, 明确每个职业发展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制定优秀教师评价标准,以“标准”引导教 师自觉生长创造性人格,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教师文化建设也就 有了活力。文化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以先进的“双师素质”文化为先导打造职业院 校文化育人特色,以特色文化建设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此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 发展的职业人。作者:杜宇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双师”教师素质与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双师行动》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