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 正文 2019-11-05 07:35:18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 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同时要求把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其中提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 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央十分重视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教育,而高等院校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了加强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提出了要求并进行了部署,指出“鼓 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修课覆盖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 年文明的结晶,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代表着民族精神的最 高境界,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源泉和动力。《纲要》指出:“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 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 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在目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是高校 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它以古今中外的经典文本作为教学内容,以培 育大学生人文精神为目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应当 充分发挥其经典文本内涵丰富的优点,使其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的重要课程。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性质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在培养大学生母语素养基础上 的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的众多公共必修课, 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在高校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大学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鸡肋”。造成大学语文的尴尬境遇,原因是多方面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大学 语文课程并发布相关的文件,如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 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 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 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然而,各高校由于师资、生源、学校性质等方 面差别巨大,因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和要求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大学语文课 时少且还是选修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自己视野不够开阔,很难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的一门课。为了改变大学语文的处境, 让学生真正热爱这门课,除了高校更加重视这门课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师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拉回到课堂上来,让 学生思想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一种母语性高等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综合 素质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 实、丰富、健康;
    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 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因此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是二者的 统一体。

    (三)大学语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汉语历史悠久,书面语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

    它用汉语的书面符号――汉字来记载历代的文明成果,使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得 以保存和传承,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些文化遗产主 要表现为历代的经典文献。学生在学习历代经典作品中,体味到汉语的美,深入 地认识和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文 素养。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体现在中华民族 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道德品质等多方面。这些内涵溶于历代经典 作品之中,也流传于当代的民俗、民间艺术中;
    这些民族的精华经过历代的传承 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当今兴起的国学热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要让国学走入中小学 课堂,让国学知识普及到学校,使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大学语文 以学生阅读历代经典的书面文本为主,教师在课堂通过经典文本的讲解,并通过 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对传统优秀思想文化有更多了解。学生在阅读这些有血有肉的经典文本时,心灵被触动并产生共鸣, 使文本的思想内涵植根于心田,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学生不仅学习了优秀的经典文献,受到美的熏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 承,并服务于当今社会。

    二、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语文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改 变以往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模式,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大学语文与社会生活之 间的关系。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启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计划, 中华民族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未来。大学语文应当适时地抓住这样的机 会,利用自身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课程的地位,发挥其以文本具有直观、 感性、审美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优势,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母语高等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华典范作品,汲 取其精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母语教育,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使学 生母语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领会优秀作品的内涵,让经典作品影响学生的 内心世界。如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有雷海宗《专家与通人》这篇短文,这篇 文章虽然写于1940年,所谈论是治学上“专”与“通”的关系,但对当今社会及大学 生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其思想内容十分深刻。文章从学术上称谓的“专家”联系到 治学及人生方面的“通人”,把做学问与做人统一起来,这与《中庸》的“博学、 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相契合。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后受到感染,更加明确学 习方向和人生目标;
    文章反映了高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 知识,也要把培养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全人”,这也是当 今素质教育的体现。大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要想使学生达到提高 母语能力和素养,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 生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为学生列出经典文献书目,让他们广泛阅读哲学、历史、 文学、民俗乃至古代医学、科技等典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从中汲取有益的 东西。

    (二)教师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学识和涵养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大学语文教师一般是中文专业毕业,他们所学的是 文学专业或语言专业,要担负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担,培养其具有较好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任务是艰巨的,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所以,只依 靠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增强历史、哲学、思想、艺术、 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传统优秀文化的素养,以更 好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联系现实,把中华传统 文化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二者的传承关系 大学语文课程以往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学 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既使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机会, 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事倍功半。要改变这一情况,就必须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让学生思考 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联系现实问题,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共同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是民族智慧的精华,我们应从优秀文化中汲取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有利于 个人品德、人格、情操形成的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当代能够得到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基本精神要 加以继承与宏扬。国家正在提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含了国家、 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 传统文化的高度提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 承和发扬。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把传统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找出二者的关系,使学生在鲜活、生动的经典作 品中更加准确、深入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可以摆脱学生只靠死 记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目,而对其丰富内涵无法生动、形象理解的弊端, 并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进行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上越来 越受到重视。在国家汉办的倡导下,我国已在世界各地创办了众多的孔子学院, 世界范围的一股“汉语热”正在兴起。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 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大学生有责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应紧跟时代步伐,作好课程的科学定位,克服以往教学方式、方法 中的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把 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体现出本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 重要地位。

    作者:罗小如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