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 正文 2019-11-08 07:39:05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如何对待网络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内容提要:论文在自觉地意识到网络对于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这一事实的 基础上,提出应该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批评标准。通过对一些文学网站个 案的考察,概括出网络文学快捷、方便、充分地自由和个人主义;
    主要功能是泄 导人们淤积以获得心理平衡;
    以及个人倾诉的文学形态等特点。而网络文学批评 原则与标准的建立必须与这些特点相适应。同时论文提出与网络文学批评原则相 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即虚拟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及认同问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 的关系与批评原则确定的问题;
    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与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同构 问题;
    超文本网络文学对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的挑战问题等。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文学批评原则与标准 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正在对生活生产方式发生 着重大影响,网络文学也必然对发生重大的影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 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网络,意味着即将被未来的所抛弃;
    而不了解网 络文学,则意味着对当下文学发展了解的不全面,从而对于传统文学的认识也将 是片面的。我们对网络文学的关注点是,它对于既有的文学理论发生了怎样的影 响,向文学理论提出了哪些问题。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生产方式,是前所 未有的书写,它在方式、方式、发表方式和接受方式等方面,都深刻地改变了传 统的文学过程,由此,它对于文学理论提出的问题肯定是多方面的、开放的。可 以预计,未来有志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不得不关注网络文学现象,思考其引起 的理论问题。

    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从网络文学的评奖活动起步的:诸如,网易公司与文 学网站“榕树下”(http://www.rongshuxia.com)联办的网络文学评奖、“当代华人 极短篇大展暨线上征文比赛”等等。文学评奖是传统纸媒文学的事情,现在网络 上也出现了。此外,“榕树下”所设的《每周精选》栏目,在本质上也是评比和遴 选优秀作品。征文比赛和评奖的出现,客观上表征了筛选标准的存在。其实,文 学网站所用的标准是一个方面,我们文学理论关注这个现象,研究网络文学的批 评标准,是另一个方面。本文关注的正是网络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批评方法。

    一、批评原则应该取决于网络文学的功能 网络文学可以区分为两种。其一是网络仅仅是载体。所载的是此前用传统方式书写的文学,并且是已经历久而成为经典文学。现在,人们看到了网络具有 的巨大的传播力量,从而将这些经典文学输入网络,使之在网络这个巨大而迅速 的载体上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这种情形是传播意义上的。其二是在网络上书写、 发表、被阅读和产生互动效应,由此而具有仅仅属于网络文学特点的文学样式。

    这种网络文学正是我们所关注的,因为这种情形是以前传统文学所没有的,网络 不再是屏幕对于书籍纸张的替代,网络介入了文学生产,从谴词造句到发行传播 的全过程,所引发的问题也最为突出。

    网络文学产生最为直接的原因是它的快捷、方便、充分地自由和个人主义。

    那么,网络文学的功用也就迥异于传统文学。由于网络文学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所以,从其产生的最初原因和条件来做发生学的考察,应该是科学并且可行的。

    网络文学是在虚拟的空间发表的。由于是虚拟的,所以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审 稿人的关卡,使得任何具有一定写作水平和写作欲望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谓作 品粘贴上去。这对一些在纸媒的传统文学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屡屡受挫的人来说, 不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网络技术来说,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文学是相互关联、 彼此呼应的,这样不论写作者和阅读者身处何处,都可以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 进行文学活动。如果说,这是一种外在的客观条件,可以呼应和承载人的精神内 涵,那么人的精神需求就是网络文学产生的内在原因了。

    我们通过两个个案来具体考察网络文学产生的内在原因。

    其一是海外华文网络文学的产生。

    从熟悉计算机的留学生由于寓居海外产生对故土的眷恋和浓郁的乡愁,到 通过网络用中文系统将这种乡愁样的东西抒发出来,粘贴在互联网上彼此阅读。

    这是充分地借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而抒发文学情怀,是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相互 结合而产生的现象。这个过程向我们昭示了网络华文文学的产生内在的精神动因 是对故国的思恋,是传统意义的怀旧情绪,从创作心理分析,属于失意情绪以及 创伤性体验。这种情绪和体验,如果得不到抒发,心理就会失去平衡,而用文学 的方式书写出来发表在文学刊物上,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 而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和交流的所在。

    其二是国内比较成熟的“榕树下”文学网站。

    “榕树下”网站设有互动社区,用一些具有文学意味的“关键词”作为链接的 媒介,组织文学写作。我们考察的主要是 《每周精选》栏目。这里已经有了限制:只遴选相对来说成熟的水准较高的作品,也就意味着有些作品没有被选上, 实际上等于有了编辑的审稿机制。从《每周精选》的“非常小说”、“爱情故事”、 “聊斋故事”、“随笔小札”等栏目看,倾诉个人感受,尤其是孤独的、寂寞的、不 如意的、落魄的以及怀旧的情绪为主要内容。在这里,文学主要用来倾诉,宣泄 心理的郁积。比如《每周精选》第26期的“非常小说”栏目选录的左手的小说《王 宁拿起了刀》,就是写善良老实的王宁在现实生活中终究是个失意者,被奸诈的、 诡计多端的唐伟所算计的故事。倾诉的是失意者的情绪。“随笔小札”栏目则有《消 失的“德元” 》,是对一个传统的小吃店的今昔对比,在现代生活冲击下日渐衰 败的描写,感伤的、怀旧的情绪极浓。在25期的“随笔小札”中有一篇《写在白驹 过隙间》,表达的是生命苦短的感受:“忽然感到很恐慌:人的生命不过如此——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慢慢长大,然后念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接着毕业, 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最后慢慢老去......那一刻,我感到生的惘然与无奈”。

    通过这两个个案的考察,可以整理出这样一些比较稳定的看法:
    第一、从网络文学的书写对象来说,不在意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纵深的 民族性的历史性命运,也不执意思考很深入的问题。网络文学的兴趣主要在于抒 发极具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而不在于这些情绪和感受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 深度。如果对于这些情绪和感受进一步深入分析,还会发现,沉淀在其底层的既 有个人主义的内涵,也有传统的理想破灭后消沉、颓唐的后现代情调。比如,寂 寞这种感受,就是最个人化、不容易附着在任何社会性生活之上,所以可以说是 没有来头的情绪和感受,在传统的文学中,如果不与某种社会历史生活相关联的 寂寞,由于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发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网 络的原创文学中,却存在着较多充分地个人化、没有任何社会历史因素的寂寞的 抒发。比如,在“”网站(http://www.culstudies.com)的BBS有一篇原创的被网友 称为是“因夜而至”的诗《寂寞,是网的那一端》,全诗是这样的:“寂寞,原本 也有手的,它挠得你心,一丝丝生疼,不见血。寂寞,是你手中的鼠标,点开了 一页又一页,却点不开心中的那个结。寂寞,是无法格式的程序,总在一日日耗 尽内存,挤满了,却又感到空落。

    寂寞,是在人多的地方,想说,无法说,欲 哭又没有泪。寂寞,原本也有手的,它挠得你心,一丝丝生疼,不见血。你在网 的那一端,我无法触摸”。[1]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由于网络写作的资源在很大 程度上是来自于网络。网络促进了跨文化接触的频繁化。中国本土的“网络写手”, 或许是由于经常上网的缘故,不仅对于世界各地的风云变幻更加洞若观火,而且 更多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思想观念、更频繁地追踪(甚至追逐)时尚。中国的现 实世界还在为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时,赛伯空间却已弥漫着某种后现代情调,这不能不对网络文学的基调有所影响。这个影响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所抒发的个人 感慨中,含有后现代情调。

    第二、网络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以往传统的文学不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一 己情怀,作家还常常有为国家和言说的欲望,所以,一般是借助描写广阔的生活 和,曲折地传达自己的感受。而现在的网络文学直接就是为了个人,主要功能是 泄导人们淤积,使人们获得心理平衡。如何认识文学功能的这种变化?是个好现 象还是意味着文学的堕落?社会心认为,人的心理具有巨大的能量,如果不平衡 则会出现问题,一个社会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网络文学的出现并没有取代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依然发挥它的功能,而网络文学则起着它自己的作用。网络 文学为人的心理抒发提供了另一种渠道,在客观上表征了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预计到的,数字化生存必将分散权力,分散的后 果必然是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这就是庞帝所说的个人化,“这里的个人化,不 仅仅是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还包含了人与各种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其间, 机器扮演的角色是使这种配合能够接近过去没有机器时的自然与和谐。这就要求 机器对人的了解程度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不相上下。人不再被物役,而是物为人 所役。在科技的应用上,人再度回归到个人的自然与独立,不再只是学中的一个 单位。” [2](译者前言) 第三、从文学形态来看,网络文学个人化特性凸显,相应地就是个人倾诉 的文学形态。还以榕树下网站的《每周精选》为例,虽然它依旧沿用传统文学的 文体来设置栏目:诸如“非常小说”(小说)、“爱情故事”(故事)、“随笔小札” (随笔、散文)、“诗路花语”(诗歌)、“平心而论”(杂论)。但是无论怎样的 文体,叙述和描写都是个人化和心理化的,具有很强的倾诉色彩。倾诉被谁倾听 呢?网络特性使网络文学的者知道,虚拟空间中至少有一个他人在倾听自己在诉 说,从而获得心理安慰。这也就是有学者指出的,文学对象上网,这意味着文学 主体可以指望自己的作品在网上找到受众、觅得知音。在BBS区的讨论窗口,常 常有所谓的“主题”,串联起网友同一方面的感受,形成互文性。比如榕树下网站 的“主题:八月主题诗会:‘我们都还活着"”,要求网友所写的诗作第一行必须是“我 们都还活着”,然后再接下去写自己所想写的诗句。于是,“我们都还活着”就成 了一句关键句,各个网友以此开头所写的诗作彼此之间具有了互文性,共同构成 了一个庞大的文本。这个关键句的提出,实质性的作用是组织不同作者的写作意 向,在客观上使彼此就同一个方面的感受互相倾诉。

    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在任何顺理成章的论述中,都必定是互相关连的......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 作什么用,它就是什么”。[3](P18)从前面我们对网络文学的书写对象、网络 文学的功能到网络文学的文学形态的分析和初步结论,可以得出如是看法,网络 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标准是应该有别于传统纸媒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标准的。关于这 个问题,是有所争议的。一些传统文学的作家认为,网络文学的本质与传统文学 并没有什么区别,评价文学的尺度始终如一。余华说:“对于文学来说,无论是 网上还是平面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式不同,而不是文学本质的不同”。[4]吴俊说:
    “作品的文学性取决于它自身的叙述和表现,同其他物化的载体(媒体)形式—— 不管是纸质书刊还是电脑网络——并无必然联系”。[5]但是,网络作家却不认同 这样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如果用“始终如一”的尺度,那毋宁说明传统文学吞并 了网络文学。意见的不一致,恰恰说明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二、 网络文学批评原则相关的几个问题 1、虚拟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及民族认同问题 从我们前面的考察可见,无论是海外华文文学,还是国内诸如榕树下这样 的文学网站,确实存在文化认同和吸收后现代文化因素的事实。那么,在评价网 络文学中抒发的情绪和感受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思考网络文学在全球化过程中与 民族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那么在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在我们看来,物理空间 是一个人文化所属的温床,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国家和特 定的地域上生存和成长起来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写作者无论身处何处,他们最初 的文化形成和所属是中国。在现代性运动的两极的一端,他们的文化认同还是归 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这可以从海外华文文学所表达的情绪和感受中得到印证。

    在中国的文学网站的文学作品中,尽管有所谓的后现代的情调,但是,从表达方 式到表达的内容,还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的。因此,我们以为,虚拟空间 虽然是通行无阻的,但是物理空间中存在的民族国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们 不同意尼葛洛庞帝的看法,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下一代同样自如地生存于数字 化环境之中;
    物理空间对于网络生存无关紧要。“民族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将会改 变,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社区的价值观”。[2] (P15)从我们对华文文学网站的考 察可以知道,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民族文化所培植的文化认同能力在网络书写 中以种种微妙的细腻的方式渗透在网络文学的文本中,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进一 步确定我们建立网络文学批评原则与批评角度的必要。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与批评原则确定的问题 正如物理空间中存在的民族国家与网络的虚拟空间相关一样,网络文学与 传统文学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具有血肉相 连的关系是一个事实。

    1)从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来看,网络所载重要内容之一,是此前用传统方 式书写的文学,并且已经历久而成为经典文学。这标明人们看到了网络具有的巨 大的传播力量,从而将这些经典文学输入网络,使之在网络这个巨大而迅速的载 体上被更多的读者阅读。XML:NAMESPACE PREFIX = O / 2)既然在同一种媒体中,网络原创文学就势必会在传统经典文学那里吸 取资源。在网上进行文学书写的网民,必须具备初步的文学修养,其所写的东西 才能够让其他网络文学阅读者体验到文学趣味。任何一位网络文学写作者都不是 白纸一张,而是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阅读经历之后参与到网络原创文学中来的。

    3)从网络文学的创作、发表、接受的全过程来看,虽然没有传统刊物的 审稿关卡、没有发表的限制,但是,从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现象看,传统文学的 评奖征文大赛等运作方式也被网络文学所吸收。如前所述,榕树下网站已经有了 《每周精选》,事实上意味着已经有了筛选、竞争的因素,而且近似于传统文学 的选刊。而文学评奖更是传统文学的奖励、筛选的机制。

    4)从网络的文本来看,传统文学的因素是怎样渗透和发生影响的呢?在 对榕树下网站的考察中,可以做出如下概括:首先,是在语词和典故的运用方面。

    语词包括比喻的方式、句式的继承等,典故是传统的结晶,其中渗透了的底蕴。

    尽管网络作家们比如少君,他自己就说:“网络文学的基本表现:通俗化、速食 化,不过分讲究文句的修辞,不太考虑表达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句构成 简单、情节曲折动人和贴近网络生活本身。” [8]但是其实传统文学的渗透还是存 在的。比如榕树下网站的《每周精选》25期有一篇随笔《写在白驹过隙间》,“白 驹过隙”的形象和蕴涵都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其次,是在抒发的情绪 和表达方式上。比如前面所考察的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怀旧”情绪,就是中华文化 中一种传统情感,表达方式也有传统文化的痕迹。再其次,传统文学的运作方式 也渗透在网络文学中,比如前面提到的网络文学评奖和《每周精选》。在情绪的 表达和情绪的意象方面,传统文学作为优秀的资源,往往是在互动中,以互文性 的方式发生作用。比如前面我们列举的《寂寞,是网的那一端》,由于是在BBS 区里,所以,后面的跟贴中有一个是这样的:“文逸的这篇文章怎么渗透着一丝伤感?”。另一个跟贴是这样的:“好玩,我以为是散文诗呢。弄首冯至的《蛇》 玩玩”然后引来了冯至的《蛇》:“我的寂寞是一条蛇,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 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 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黑夜里的显示屏总能闪出寂寞。” 显然,这是借助于经典作 家的情调来支撑同是网民的原创作品的文学意味的。已经有学者指出,网络华文 文学的前景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二是大 陆网络文学和其它国家与地区的汉语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三是全球范围内汉语 和其它语种的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当然,它不可避免地要受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的影响。[9] 3、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与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同构问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还有一个理论上的支持。韦勒 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问题。他们先后排 除了所谓的诗是一种“人工制品”(artefact),具有象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的性 质;
    文学作品的本质存在于讲述者或者诗歌读者发出的声音序列中;
    诗是作者的 经验等等,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文学作品是一个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每一个 层面隐含了它自己所属的组合。当这样确定文学作品存在方式和本质的时候,那 么,某部文学作品即便被烧毁,版被毁掉,只要还有人能够背诵下来,它就是依 然存在着的。在现象学家茵伽登的文论中也有这个思想。

    如果我们将这个思想运用到网络文学中,只要网络文学具有韦勒克和沃伦 所说的那几个层次,那么,文学的几个层次是网络中存在,还是在纸质的书中存 在,都是一样的具有文学性质,并不因为是在网络中而改变文学的性质。显然, 这样推理出来的观念,就为承认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奠定了基础。那么,承认了其 文学的本质,文学批评的标准如何确立?即对于网络文学我们拿什么样的标准去 批评。是否应该制定一套仅仅适用于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这是我们文学理论所 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虽然这个若干层次所组成的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可以作为 文学批评的切入点,对于网络文学来说,也是适合的。但是,网络文学毕竟是个 新的文学书写方式,也就是说,网络的特征介入了文学生产——从谴词造句到发 行的全过程。第一个层次,即语音语义层次。网络文学的一般是通俗化的、幽默 简单和粗糙的。这个特点从产生的比较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就具有了 雏形。这与传统文学通常都具有的典雅、工整是不同的。网络文学是速食化的,不讲究文句的修饰,不太考虑表达方法。但是却有语言狂欢的倾向。由于可以是 匿名的,可以是化名的,所以,在语言层面放纵自己,追求宣泄的快感,往往成 为某些书写者的主要目的,由此我们必须把握语言的这一特点。第二个层次,句 子和句子所组成的意群。在句子组成的意群中,各样事物扑向读者,与生活本身 不一样的感受随之产生。网络文学的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散淡、随意,往往还有意 识流动的色彩。在第三个层次,即已经形成的形象或者意象及其隐喻的层次,网 络文学由于有较强的倾诉性,所以在形象的细致刻画和营造方面往往用力不够。

    第四个层次,文学作品的客观世界,这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 界”,这个层次与特定的视角和感受相关。第五个层次,是形而上的层次。茵伽 登认为,客体层次指涉的是一种“形而上质”。当然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具有形而 上质,只有优秀的文学的作品才具有形而上质。对这个层面的意识,涉及到我们 对文学的完整理解。茵伽登还认为,从态度出发去意向文学的艺术作品,所构成 的作品的最顶点的就是一种特殊的形而上学性质的出现。既然是这样,那么,形 而上质也必然产生文学性。在网络文学中很少见到形而上的层次。从以上对于网 络文学的几个层次特点的大致概括,可以提示我们注意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 的批评具有同构的一面,同时网络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这都是我们在建设网络 文学批评原则是值得注意的。

    4、超文本网络文学对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的挑战问题 在我们看来,真正给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带来一场哥白尼式重大 革命的是超文本网络文学。尽管在中文网络文学世界里,超文本网络文学还属于 凤毛麟角的稀有品种——大陆的超文本网络文学还处在草创阶段,也只有为数不 多的几个超文本文学网站,但是,研究网络文学,如果忽略了代表网络文学发展 方向的超文本网络文学无疑是不全面的。

    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和文本模式,它将不同的文 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使文本得以交互式搜索。节点(Nodes)、链接(Link)、网 络(Network)是定义超文本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节点是存贮信息的基本单元, 又称信息块,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文本(此处的文本,包括文字、声音、图 像、动画等,即所谓的超媒体),它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链接表示不同文本(节 点)间信息的联系。它可以由一个文本指向其它文本,或从其它文本指向该文本。

    超文本文学是一种以网络为(和阅读的)载体,以超文本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文学 品类。超文本文学作品在文本内部设置有超文本链接点,提供不同的情节走向供 读者在阅读时选择,不同的阅读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因此也称为多向文本文学。从文学作品类型划分,有超文本诗和超文本小说等,另外还有超文本批评。

    超文本网络文学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带来 了颠覆性的挑战。

    第一、非线性文本结构。传统文学文本(包括某些网络文学)呈现出一种 线性结构,并以字、词、句、段、篇章、标题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每一页都编 了页码,其情节通常完整连贯,一气到底。超文本文学超越了个别文本的局限, 将众多文本通过关键词的链接互联为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 路径纵横交错,读者可自由选择路径进入文本。超文本文学将传统文学静态的封 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富有弹性的开放的网状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的书写系统代替 传统的线性叙事,情节的原因和结果不再是严密的对应关系,文本内部结构松散, 语意断裂,但又呈现相互关联和贯通的特征。对于超文本网络文学的批评必须由 传统文学批评的学范式向现象学范式转变。①充分凸现超文本网络文学的多元性、 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

    第三、超媒体。超文本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不同门类、媒体之间的跨媒体 互文性。超文本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体裁分类以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它将 文学与图像、、动画等进行链接,从而形成了诸种艺术门类的众声喧哗,产生了 既是文学又不是文学的艺术形式。超文本文学的互文性不仅表现为文字文本与文 字文本的互文,还表现为图文互文、视听互文。所谓“图”不仅包括二维的图像、 图表,而且包括三维的视频和动画。超文本文学以视为主,但完全可以加入各种 听觉成分。各种媒体的交叉互文使超文本文学营造出一个由三维图象构成的、具 有高度沉浸感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超文本文学的超媒体特性要求对其 批评不能再局限于纯粹的文学批评,必须打通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壁垒,将文学批 评与绘画、音乐、广播、影视、动画,甚至广告、时尚等艺术批评和大众研究有 机地联系起来。

    网络文学作为比特与缪斯碰撞的产物,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科技与人文的交互滲透,形成了新的文学生长点。虽然目前网络文学尚未产生经 典化的结果,并且是粗糙的。但是正如法国文学批评家蒂博代所说:文学不能归 结为若干部杰作。“如果不是有成千上万很快就将湮没无闻的作家维持着一种文 学生活的话,那就根本不会有文学,也就是说,不会有大作家”。[11](P8~9) 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也表达过对于三流、四流作家的作品的价值的肯 定。在他们看来,各个层次的文学共同构成一个时代文学的总体面貌。而且他们 对于学院派反对研究现存作家提出了批评。他们说:“如果过去许多二流的、甚至十流的作家值得我们研究,那末与我们同时代的一流或二流的作家自然也值得 研究”。网络文学,作为现时代的文学,是对这个时代情绪和情感方式的记录, 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资料价值,同时,也对新型科学技术与文学的 交融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具有前瞻性。

    如上思考是我们建设网络文学批评原则和批评标准所必须的,至于这个批 评原则和标准本身的本体,那将是另一篇论文的任务了。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如何对待网络文学》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