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中美传媒网站研究论文】 ... 正文 2019-11-15 07:40:58

    【中美传媒网站研究论文】 关于中美差异的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中美传媒网站研究论文

    中美传媒网站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 上新闻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 网页观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 传媒网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

    论文指出,我国传媒网站的建设,经过约5年的发展,至2000年已形成媒体联手 办网站,规模扩大,新闻信息和服务既走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又办出特色, 影响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在媒体联手共享信息资源、丰富网站的内容并增强特色 从而增添网站的吸引力、建立起有广泛影响的传媒网站等几个方面,美国传媒网 站均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细加研究。

    [关键词]因特网传媒网站网上新闻业 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上新闻 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网页观 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传媒网 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以期 引发更多、更深刻的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网络媒体借鉴美国网络媒体的经验, 提供参考。

    一、从一报/一台/一网站到联手合作 我国与美国传媒上网的实践,都始于报刊上网发布网络版。我国于1994 年4月作为第71个国家正式接入因特网。约一年半后,《中国贸易报》在我国内 地报纸中率先登上因特网发布网络版。这标志着我国内地新闻传媒业迈出了加盟 因特网的第一步。此后不久,又有一些内地报刊进入因特网,其中有的依托一些 公用信息网或其它网络服务主站上网,有的则自己单独在因特网上设立网址。[1] 我国内地广电传媒于1996年第四季度开始其上网的实践。1996年10月,广东人民 广播电台建立了网站。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网站。[2]它们分别是我国内 地广播和电视领域中领先一步涉足网上传播的机构。总体看来,进入1997年前, 我国传媒上网仅处于尝试阶段,在内容更新、网页设计、制作技巧等一系列方面, 都尚无法同国际上传媒网站的水准相比。

    我国中央级的重要新闻传媒单位,大都于1996年底到1997年初开始其网站 建设。例如,《人民日报》社于1997年1月建立网站,将报社所办的系列报刊推上网。进入1997年后,我国内地逐渐有更多的传媒机构新上网。根据有关论文, 截至到1998年初《文汇报》推出网络版,我国内地已有59家报纸在因特网上推出 网络版。[3]到1998年,我国内地已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笔者曾于1998年-99 年上半年对我国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和杭州5个城市若干传媒机构有关人士 进行访谈(包括面访和邮寄问卷的书面访谈),访谈结果发现,被访的5家上海 新闻机构均在1998年开始进行网上传播,其余4个城市中被访的17家传媒机构的 上网起始时间也以1998年居多。有关部门公布的关于传媒网站的资料,也显示 1998年起传媒上网态势大为加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表明,至1998 年底,已有127家报纸上网。1999年夏天,有关专家在一次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 讨会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网络版报纸的数量已达270;
    此外,还有约100家广 电机构已建立网站;
    两家通讯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也已上网。[4]事实表明, 进入1998年后,我国内地传媒上网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以往两年多。新闻传媒上 网的迅速发展,曾被评为1998年新闻界10件大事之一。1999年,我国传媒上网热 得到持续,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机构已达700多家。[5]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内地出现了地域内多家传媒机构联手创建大型网站 的新现象。北京和上海的传媒的做法,尤具代表性。在北京,9家主要市属新闻 媒体与一家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及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发起创办了千龙新闻网, 它于2000年5月8日开通,以“权威、实时、全面、独家”为目标。在上海,10家上 海主要传媒机构联手创建了东方网,它于5月28日开通,定位为:以新闻传播为 主的综合性网站,采劝新闻导入、服务衔接、商务展开“的发展策略。这两家网 站综合运用其所依托的媒体的新闻资源,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有关网站内容 的讨论将在第二部分展开。) 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声势甚是浩大,有关宣传非常密集。由于宣传得力, 加上突破了原有的媒体界限,得以综合利用联手媒体的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手 段多样化,它们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以东方网为例,据其内容部主任苏蓉娟2000 年秋季介绍,该网开通后日访问人次稳定在110万左右。

    2000年下半年,又传出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在网上建立“报网联盟” 的佳话:云南省昆明市的《生活新报》、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南快报》与厦门的 万事网2000年下半年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合作组成一个“报网联盟”,准备构建一 个东西部人力、自然、经济和社会诸种资源的全方位信息信道,为两地的经济发 展服务。[6]它们推出了网址为的“第1视觉”网站。该网站提出了“横看中国,东西 特别"的口号和”做大媒体,树立知名品牌“的目标,并称自己联合了《华西都市报》、《厦门商报》等几十家传统媒体,融会东西、辐射全国,以新闻为先导, 开设了包括华东视线、活在东土、西部看点、生在西域等在内的一系列特色栏目。

    [7] 在我国内地传媒网站发展的历程中,由传媒机构单打独斗分别单家建立网 站,到若干传媒机构联手合作共同创建大型网站,构成了发展的一个方面。

    美国是因特网的诞生地,在网上新闻业的发展中,也走在前沿。世界范围 内报刊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的实践始于1994年,美国走在最 先。据《美国新闻学评论》公布的资料,1998年12月世界上网络版报纸达4,925 家,其中一大半是美国的。[8]到2000年,美国已有55%的杂志推出网络版。[9] 美国广电传媒上网者数量也很大。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家 广播电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10]美国传媒上网,最初也是一些报刊分别单家建 立网站发布网络版。《今日美国》、《圣何塞信使报》、《芝家哥论坛报》等, 都是较早发布网络版的报纸。随着美国传媒上网的发展,很快就出现了媒体联手 和媒体同相关行业的公司联合共建网站的现象。例如,早在1996年,(美国)全 国广播公司就和微软公司联手创建了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MSNBC), 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各家杂志社,较早就 联手建立了网点Pathfinder.2000年以来,媒体联手和媒体同相关行业联手营建网 站的态势,在美国又有明显加强。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提 供商美国在线合并,成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开创了大众传媒业和信息技术 业在网络时代联手的新篇章。而美国媒体网上联手的佳话也是频传。如,《纽约 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联盟,《华盛顿邮报》公司同(美国)全国广播 公司联合……由于网络技术以其融合性特征,可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符 号形式在因特网上集为一体,因此,在新闻传媒的上网进程中,报社与电子传媒 机构合作,在信息形式方面互通有无的做法,频频出现。

    《华盛顿邮报》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于1999年11月宣布联合,很快又 带动了各自所属的媒体间新的网上联手。据美国“编辑与发行者在线”提供的消息, 2000年6月份,《新闻周刊》网站与网站联盟,产生了新网址:。[11]通过两家 公司的联盟,MSNBC将可使用10多家报刊的内容,尤其是能从《华盛顿邮报》 那儿尽早见到要闻集锦并择优运用于播放和网上传播;
    而《新闻周刊》和《华盛 顿邮报》则可使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川流不息的视频档案。例如,在小埃连事 件发生后几分钟内,《华盛顿邮报》网络版上即推出了一系列影像。[12] 此外,美国媒体间网上联手中还出现了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网上新闻网络如MSNBC网站、CNN的网站、美国在线的“数字城”等签约合作的新动态,前者 希望由此将其地方性的信息内容推向全国,并从全国性的网上(广电)新闻网络 获取视频内容。例如,《亚里桑那共和报》、《波士顿先驱报》和《西雅图邮报》 的网站都同MSNBC网站签订了协议。它们都在与MSNBC合办的网页上,每天放 上几篇当地新闻报道。它们指出,签订协议旨在获得全国层面上的知名度和增添 它们的访问量――通过MSNBC网站上通向它们的链接。[13]这些报纸网站还同 CNN网站和美国在线“数字城”签订了协议。《亚里桑那共和报》网站还加盟了奈 特―里德报团公司网站的“现实城市”网络。除了使其内容在全国亮相外,这些报 纸都希望得到视频内容,[14]以便使报纸网站增强互动性,克服静态方式。

    将中、美媒体网站的情况相比较,不难发现同中有异。美国媒体间网上联 手带有明显的跨地域性的特征。而媒体的跨地域性联合,正同因特网在传播中的 跨地域、跨国界的特点相契合,从而有利于网络优势的发挥。另外,争取获得品 牌效应是美国传媒网上合作的新的推动力。地方报刊等小型传媒机构在网上挂靠 知名度很高、影响极广的大型传媒网站的实践,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相比之下, 我国的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都是地域内媒体联合的实例。打品牌尚未成为我国 内地传媒在网上联手中的考虑重点。

    二、从简单地将印刷版的内容推上网,到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处于尝试阶段时,报刊网站仅将报纸文库的内容部分 推上网的做法,颇具典型性。进入1997年后,情况产生了变化。一些专业类报纸 尤其是电子类报纸如“《计算机世界报》、《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报》等 的网络版已初具规模,信息的种类、容量以及制作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15] 综合类报纸的网站的信息服务,向着符合网络版的基本特点的方向努力。1997 年1月建立的《人民日报》网站尤其值得一提。该网站依靠报社在人员、经济条 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很快就将网络版办得富有特色。笔者于1997 年-98年对其网页的观察发现,它不但提供报社的系列报刊的印刷版的内容,而 且经常开展“金报网上调查”活动,并推出“报刊寻航”、“信息导航”、“数据库”等 网上的特色信息服务,还提供通向其它“知名站点”的链接,而且还推出“专题报 道”专辑,为用户研究时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外,据有关论文介绍,一些原 来已建立网址的报纸如《粤港信息日报》、《羊城晚报》等,在1997年下半年开 始重整旗鼓,其网络版从内容到制作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6] 从我国内地1998年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起,不少新闻传媒网站逐渐致力 于改变仅仅将作为其“母体”的传媒机构的传统的传播内容或部分内容搬上网的简单化做法,努力注意发挥网络优势并根据自身的母体机构的特点和条件,开拓 新颖独创的内容与服务,丰富了网站的传播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站内容的趋 势,开始出现。《人民日报》网站此时更是继续向办出创意迈进。它注意利用网 络的瞬时传播的优势,提高重大新闻的时效性,争创了多项第一。如:1998年3 月我国“两会”期间,它在国内网络媒体中率先实行即时报道“两会”。1999年5月, 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人民日报》网站在国内媒体中首家发布我国记者采写的 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消息。随后,该网站又迅速在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 记者吕岩松后,首家发布了大使馆被炸目击记。1999年12月,它在国内媒体中首 次派出两名网络记者参与举世瞩目的澳门回归报道。[17]《人民日报》网站在发 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争取用户参与、为公众提供在网上表达意见的新天地 方面,也在国内传媒网站中开风气之先。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网站开设 了名为“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的电子论坛,以强烈抗议北约暴行。这是我国内 地传统传媒机构的网络版中首次开通的电子论坛。它“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热烈 欢迎,短短一个月,上贴量达到9万条。”[18](该论坛后改名为“强国论坛。”) 同年9月13日,该论坛上的帖数跃居全球中文论坛第一名。[19]此后,《人民日 报》网站又陆续推出了“企业家论坛”、“健康论坛”等若干论坛。《人民日报》网 站还不断根据新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热点,推出新的内容和服务。例如,1999年, 政府上网工程隆重推出,成为我国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新举措,《人民日报》网 站及时推出“政府上网”栏目。

    2000年,我国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体网站纷纷改版更名,进一步拓展其内容。

    如《人民日报》网站于2000年4月推出新版;
    网站名称已于8月21日起由“人民日 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几位研究生通过对《人民日报》网 站的研究,认为新版的“眉目更清晰、层次和布局更合理”,且页面更对称。[20] 改版后,《人民日报》网站内容有了进一步拓展,朝着以新闻信息为主的综合信 息服务平台的方向发展。它更加突出内容的原创性,分类的科学性也进一步受到 重视。此外,它在实现网上音频、视频节目的直播、录播方面,也在国内处于领 先水平。[21] 在人民网众多的新闻栏目中,笔者在此想专门提一下“中国地方新闻联报 网”。通过设立这一栏目,《人民日报》网站使用户得以进入一网即可浏览各地 新闻媒体的精粹。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激增、因特网上网站、网页迅速激增的年 代,网络用户可以选择的网上信息源之多,不胜枚举。但是,任何人每天都只有 24小时的时间,这却又是永恒的事实。所以即使因特网上的网站和网页之多,成 为天文数字,人们受时间的限制,始终只能选择访问为数很有限的网站、网页。网站越多,网站间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也就越激烈, 一般说来,知名度较高的网站,选中的可能性也相应较高。各地新闻媒体的精粹, 集中出现在《人民日报》网站上,实在是大大方便用户之举。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网站、新华社的网站等中央 级的主要新闻媒体的网站,也在2000年进行了改版,扩大了其内容和服务的范围。

    新华社网站2000年7月进行改版后,称为新华网,由8个语种的中外文网站、12 家社属报刊网站、35家地方分支社网站组成,栏目由12个增加到168个。[22]《光 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已改称为光明网。笔者2000年9月的浏览发现,其网页 的最上部,在网站标识、日期旁边为“新闻专辑、热点聚焦”,下面网页纵向分为 5个条块,从左往右为“今日要闻”、“图片新闻”、“特别报道”、“光明百网”(按知 识内容分类)和“光明日报系列报刊”。在最右边的条块中,“光明日报系列报刊” 底下为“服务信息”,再往下,是“精选网站”,最下面,为“文化专题”。网页布局 简单明了且重点突出,并显示出光明网将《光明日报》面向知识界,重视文化信 息的特色,带到了网上。

    2000年出现的地域内各重要新闻媒体联手营造的大型传媒网站平台―― 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开通以来注意发挥网络优势,正在形成丰富多彩而又有自 身特色的内容。在千龙新闻网的网页上,新闻内容按10大板块(频道)发布,其 中包括“港澳台特快”和“今日世界”。这显示出该网站重视全面提供新闻信息,高 度关注港澳台信息和面向世界的特色。该网站发挥网络的多媒体技术优势,其新 闻展现手段多姿多彩,除了以文字为主的新闻,还有“视频新闻”、“音频新闻”、 “图片新闻”和“卡通新闻”。此外,其“新闻时刻”、“千龙互动”、“众口说千龙”、“新 闻网站导航”、“媒体精粹”等栏目的设立,体现了该网站充分发挥并利用了网络 的瞬时传播、互动性、巨量承载信息等优势。

    东方网开通后,笔者进行浏览观察的结果发现,除了提供若干新闻板块(频 道)外,它还提供十几个栏目的服务类信息,其中包括“投资环境”、“人事信息”、 “求职指南”、“求医问药”、“时尚屋”等。东方网首页上还有“媒体连接”和“推荐网 站”,分别提供导向其创办媒体的链接和我国一些主要网络媒体的链接。东方网 在开通百日后,于2000年9月8日进行全新改版,亮出“权威、实时、综合、服务、 互动”的口号。笔者2000年9月9日的网上冲浪发现,东方网的新闻板块增添了“东 方娱乐”、“东方军事”、“东方少年”和“东方之旅”等,其它信息栏目也有新增内容。

    但原先8大新闻板块中的“东方商机”,虽然创办时颇让网站人员得意,可是因它 的访问量排名从未进入前50位,在改版中被砍去。[23]网站人员的期望与受众反馈的差异,可说耐人寻味,而东方网根据点击率适时作了调整,说明了网站对受 众反馈的重视。在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方面,东方网开通了BBS和东方直 通车,作为与受众沟通的桥梁。据有关人士介绍,东方直通车已成为东方网点击 人次最多的栏目。东方网还发挥网络传播的迅捷优势方面,力求做到新闻及时更 新,24小时更新,稿库中的重大新闻稿1小时内上网。[24]东方网改版前后的页 面比较,显示了不论是在“新闻导入”还是在“服务衔接”还是在“商务展开”方面, 改版后网站的内容都更趋丰富多彩,栏目更多,这说明新版在落实其发展策略中, 又迈进了一步。

    上述讨论表明,从内容上来说,我国内地传媒网站正朝着发挥网络优势、 进一步拓展内容范畴、形成特色的方向迈进。其中一些佼佼者如《人民日报》网 站、《光明日报》网站等,在这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功。但是,由于创办网站的 传媒机构在人力、财力、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传媒网站在这方面的 发展,并不平衡,根据2000年的有关资料,其中多数网站“发布的信息内容只是 传统新闻的翻版,只有10%的网站对信息进行了重组和充实。[25] 美国由于传媒业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形成特色早在因特网未出现前, 就已是传统新闻传媒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美国传媒开始上网后, 在形成特色方面,也就分外注意,不论是传媒界巨头的网站,还是名不见经传的 传媒机构的网站,都为此煞费苦心。试以几家美国媒体网站为例。美国著名经济 信息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立网站后,常把一些印刷版不适用或不便用的稿 件,如一些政府的经济报告、某些特殊行业的经营预算等推上网。[26]这些信息 对于研究经济形势,颇有用处。该网站还定期组织编辑或专栏作家在网上回答网 站访问者的询问,或与访问者一起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美国报界巨头《华盛 顿邮报》的网站,是访问者数量很大,影响甚广的传媒网站。早在1998年12月, 其月受众数即已达到190万。该网站受到用户青睐的一条重要原因是:该报决策 层从网站初创时起就明确意识到,网络版不能仅仅成为一份计算机荧光屏上的报 纸。根据这一思路,《华盛顿邮报》网站创办几年来努力形成其自身的特色,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迅捷的重大新闻报道,在一些重大新闻发生时让网络版抢先注 销新闻。例如,199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州长竞选运动的结果,1997年英国原王妃 戴安娜之死,1999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等等,网络版都抢先注销。[27] (2)在其网络版上刊登原创性的内容,如特意为其“网络时报” (CyberTimes)(后改称“技术”Technology)专版制作的独家新闻。该报网络版正在稳定地扩大网上独创性的内容的范围。[28] (3)采用“广播模式”的运作,每月提供5至6小时网上实时闲聊或其它谈 话类节目,由《华盛顿邮报》记者、评论员和各类嘉宾亮相登场,与公众进行互 动交流。

    (4)开发具有特色的服务娱乐性内容。[29] 《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同属于大型的且闻名世界的报社。但是, 美国成功的、办出特色的传媒网站,并非都是大型的、世界闻名的媒介机构创办 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 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网 站(TVontheWeb)之成功,可以说明这一点。

    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坐落在佛罗里达州西南部,下有一系列地方性的、 服务于社区的报纸和杂志。从1996年创立网络部Sunline起,该传媒公司就把服务 于社区的经验运用于开拓新颖的网上服务,定下了社区第一、新闻第二的发展策 略。根据贴近用户、服务于社区的原则,Sunline大量开发突出地方性特色的内容, 取得了一系列成功。至1998年11月,夏洛特县10%至15%的人每日上午上该网站 访问。该网站ISP的注册用户中,74%都在网站上建有个人网页;
    400家社区群体 也由此上网,其中包括夏洛特县政府,它在网上建立了300页长的网点。到1999 年,该网站的网络服务供应已能盈利,它所提供的房地产信息服务,已成为该行 业中最具创新性的一种服务,房地产经纪人已经付费给该网站,以使用其服务。

    [30] 美国“网上电视”网站创办于1997年3月,以创建一系列服务于特定的社区 圈和受众群体的互动电视频道,努力提供特色服务,形成一系列电子社区圈作为 发展策略。它以交互式网上闲谈、实况网播等服务,吸引登记用户(社区圈成员) 不断回到各频道上来访问。在1999年,该网站已推出27个网络电视频道。各频道 的重点,均是以实况网播和视频点播的形式,向登记用户提供时效性强的视频新 闻和信息。这一网站成功地吸引了各频道用户“跨频道观看”,用户访问量迅速增 加。到1999年,各频道上的实况网播、网上广告、电子商务、付费收看等项目, 以及用户登记费,已为网站带来收入。该网站创建能招徕收入的互动电视频道的 做法,已引起其它公司的兴趣。1999年7月,“网上电视”正式宣布与Ampex公司 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后者为该网站注入了新的投资,为这家互动的视频网站的继 续发展提供资金。[31]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相比,我国多数传媒网站在形成特色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尚未在原创性内容、特色创意上下很大功夫。

    三、影响逐渐扩大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初期,不少传媒网站访问者人数甚少。以上海的《文 汇报》为例,1998年3月笔者对该报进行书面访谈的结果发现,当时平均每天约 有1,000名读者在网上阅读其网络版。这一数目同该报印刷版为数近50万的发行 量相比,显得极校又如笔者(1999年4月)对广州《南方日报》的书面访谈发现, 其网络版平均每天访问人次达6,000多。同其印刷版的发行量80多万相比,这又 是一个相对甚小的数目。但是,在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传媒网站的影响逐渐 有所增强,一些办得较成功的传媒网站的访问量已颇引人注目。例如,《人民日 报》网站的日页面最高访问量以每年10倍的速度递增,[32]在1999年初,该网站 的日访问量已高达220多万次。[33]2000年下半年,该网站日访问量已增至约300 万人次。在1998年底以来由不同机构组织的多次优秀网站评选中,《人民日报》 网站均榜上有名。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我国传媒网站尤其是中央新闻单位的 网站,影响已开始较为明显。例如,在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 南使馆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各新闻单位网站,从5月8日至14日,仅7天访问 人次总数突破3,460万,收到电子邮件9,000多封,”《人民日报》网站在高峰 时“日页面访问量达到124万,点击量为1,250万次”。[34] 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网络成为相当一部分公众获知新闻信息的第一渠 道的趋势,已开始在我国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现。上海复旦大学张国良教授等 人的一项有关“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重大事件发生时, 以网络作为获知新闻的第一渠道的市民,更确切地说是“网民”,所占比例在具体 个案中已高于报刊和广播,仅次于电视。例如,这调查发现,在台湾地区2000 年选举新领导人事件发生时,上海“网民”获知台湾地区新当选的领导人是谁的第 一渠道,依次分别为电视(36.7%)、网络(24.%)、报纸(18.4%)、听别人 说(12.2%)、广播(6.1%)和杂志(2.0%)。调查结果还发现,调查对象表示 未来将更多地接触的媒介,依次为电视(34.5%)、互联网(26.4%)、报纸(23.2%)、 广播(10.0%)和杂志(7.7%)。[35]当然,这项研究调查的并不是各家传媒网 站的受众数,但是,它显示了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网上新闻业已成为不容忽 视的新闻渠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尤其如此。而且,网络媒体的影响范围,呈 扩大趋势。虽然我国网上新闻业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媒体网站中的佼佼者如《人民日 报》网站等的受众规模已甚大,但是,我国传媒网站总体上来说目前尚不能构成 我国网上新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不但多数传媒网站的受众数还颇小,而且新 闻媒体网站的点击率,远比不上新浪网等著名商业网站提供的新闻传播。据有关 文章介绍,2000年初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大赛的结果显示,获得新闻与媒体类网站 第一名的《人民日报》网站的得票数是1,890张,而新浪网得票数达63,918张, 网易得票57,163张,搜狐得票数为5,6147张。[36]当然,关于此类大赛的科学 性等,社会上尚有争论,而且,网站的用户数统计本身又远比报刊发行量、广电 传媒的视听率资料的统计,复杂得多。因此,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这些资料在判 断网站受众率中的作用。但它们多少可以折射出我国媒体网站要成为我国网上新 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美国,许多传媒网站的用户规模很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早在1998 年12月,根据一家专门对用户访问最为频繁的网站的情况进行调查的研究公司 MediaMetrix提供的一些资料,在美国,一些最大的传媒网站当月的受众数量已 逾百万,有些甚至超过500万。这些最大的传媒网站有:
    到2000年7月,美国时代华纳在线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的当月受众数 量已逾1,500万(分别为16,365,000和15,434,000)。CNETNetwork的当月 受众数量达1,085万,ZDNet网站的当月受众数量近1,000万(9,936,000)。

    [37]如果以页面访问量来计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 等美国大报网站的日均页面访问量都达到300万以上。[38] 2000年夏天,美国若干家传媒网站的页面访问量,都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

    如,《纽约时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月页面访问量高达1.23亿,其中7月25日的 页面访问量高达570万,打破了该网站的日页面访问量记录。《纽约时报》网站 将此归因于当天同时出现了三大新闻事件:迪克・切尼(DickCheney)被提名为 小布什的竞选搭当,协和飞机的坠毁,以及中东和谈未果。又如,《亚里桑那共 和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页面访问量达1,300万以上,创该网站月访问量之最。

    [39] 在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 公司等传统媒体中的重要机构的网站,在影响力方面堪称其网上新闻业中的主流。

    正因为如此,美国计算机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在1996年涉足网络新闻传播时,采 取的是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合作建立网站的策略。2000年,网站又同《华盛顿邮 报》、《新闻周刊》等著名全国性报刊及地方报刊如《西雅图邮报、》《波士顿先驱报》等在网上联手。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供货商美国在线也于2000 年同时代华纳公司合并,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在美国,著名传统媒体的 品牌效应、传统媒体提供信息内容的经验与权威性等优势,显然已构成在网上新 闻业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构成吸引相关行业同传媒业在网上联手的重要推 动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传媒网站的建设,经过约5年的发展,至2000年已形成媒 体联手办网站、规模扩大,新闻信息和服务既走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又办出 特色,影响逐渐扩大的趋势,而三者又互有关联。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撇开 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不谈,取决于网站自身的发展水平,其中内容安排可说是核 心所在。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当是成功的新闻媒体网站必具的条件。

    如果网站只是照搬传统媒体的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内容,那么媒体网站的存在必要 性就必然会受到质疑。此外,就网站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在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 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中,只有具有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的网站,才能 吸引和维系住广大用户的注意力或“眼球”。为开创丰富多彩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 传媒机构形成合力共建网站是有效途径。媒体联手共享信息资源,有助于丰富网 站的内容,从而增添网站的吸引力,建立起有广泛影响的传媒网站。在这几个方 面,美国传媒网站均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细加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83) [1]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 年,第6页。

    [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0/9/2. [3]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 年,第5页。

    [4]《浙江在线》,,1999/7/24. [5]转引自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2/1/2. [6]《中华新闻报》,2000/9/13. [7],2001/9/16.[8]转引自:NUAInternetSurveys,Dec.15,1998.https://www.nua.ie. [9]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 年第二期。

    [10]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

    《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第33―39页。

    [11],2000/6/27. [12],2000/6/27;
    ,2000/6/27. [13],2001/8/22. [14],2001/8/22. [15]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 年,第5页。

    [16]出处同上,第6-7页。

    [17]《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18]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1/9/2. [19]《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7月24日。

    [20]许颍、徐福建、刘毅、闵椿基:《从人民日报网络版改版看网上新闻 媒体的发展策略》,,2000/9/2. [21]《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2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0/9/2. [23]《解放日报》,2000年9月10日。

    [24]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硕士生陈怡同苏蓉娟访谈时苏蓉娟答陈怡问, 2000年8月。

    [25]出处同上。[26]丁一:《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新闻与 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第44-54页。

    [27],1999/8/8. [28],1999/8/25…… [29],1999/8/8. [30],1999/8/8. [31]有关“网上电视”的信息,均获自,1999/8/23.笔者获自网上的关于美国 《华盛顿邮报》网站、Sunline网站和“网上电视”网站的信息,在笔者发表于《新 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的文章《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中也曾使用。

    [32]《中华新闻报》,2000年8月21日。

    [33]《新闻战线》,1999年第二期。

    [34]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 年第二期。

    [35]张国良、廖圣清:《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D“上 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0年第七期, 第19―21页。

    [36]胡珏:新闻媒体网站的《四化》。,2000/8/23. [37],2000/9/1. [38]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 年第二期。

    [39],2000/9/5.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中美传媒网站研究论文】 关于中美差异的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