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传统社会救济制度革新论文 ... 正文 2019-12-09 07:28:09

    传统社会救济制度革新论文 社会救济制度

    相关热词搜索:

    传统社会救济制度革新论文

    传统社会救济制度革新论文 一、我国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 我国自建国50来,社会救济制度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而是 非常分散,甚至可以说应急性规定比较多,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够看到,国家对 于社会救济一直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制定了大量法规政策规范社会救济事业,而 为社会救济投入了大量才力和物力,保障了那些处于生活困境的人基本生活,维 护了社会稳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城市大量流落街头的难民、灾民、无业人员等贫困 人口,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发布了《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1950年6月政务院 又发布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同年7月劳动部发布了《救济失业工人 暂行办法》。与此同时,党和政府拨出大量粮食和经费,对不同情况的人员给予 不同的救济。1952年全国152个城市经常得到救济的有120余万人,冬季期间达到 150余万人,占到各个城市人口的20%-40%。从1953年到1957年国家支付城市社 会救济费1亿多元,救济了1000多万人。在农村,1950年到1954年国家发放10亿 元的救灾救济款以及大量的救济物资,救济灾民和孤老病残人员。

    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在城市形成了就业与 保障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农村生活困难的农民由生产队给予补助。在这个时期, 社会救济主要面向城乡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的社会成员,社会救济费由国家承担。1961年到1963年三年困难时期,城市得到 救济的人口分别为51.7万人次、266.8万人次、322.5万人次。1960年到1963年, 国家拨付农村社会救济款和灾民生活救济款23亿元,超过以往10年的总和。1956 年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对无依无靠的 孤老病残社员实行“五保”(即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供养,1958年, 全国农村享受“五保”待遇的有519万人。“文革”十年期间,国家为农村灾民拨付 了30多亿元的生活救济费。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济工作主要是多次调整了城市社会救济对象的救济 标准,由1979年的平均每人75元增加到1989年的平均每人273元;
    农村在实行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社会救济的投入,1978年国家用于“五 保”户的救济金2309万元,占国家拨付的农村社会救济费10%,1994年为“五保” 户拨付救济金7554万元,占国家拨付农村社会救济费的27%;
    1979年到1994年的 15年间,国家和集体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和补助的资金共70余亿元,灾民生活救济费170余亿元;
    在这个时期,社会救济改革最有成效的是在农村开展扶贫工作,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贫困人口有2.5亿,1982年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下发《关 于认真做好扶助农村贫困户的通知》后,扶贫工作在我国农村全面展开,1994 年国务院又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1998年就下降到4200万。

    可以看出,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1)“三无”(无法定 赡养人或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孤老残幼,他们是长期的救济 对象,政府要为他们解决衣食住医教等个方面的生活问题,在城镇,为他们建立 了福利院、托老所、精神病院等福利机构,在农村,主要是建立了敬老院, 1994 年全国孤老残幼有330万人,提供救济款13.6亿元,其中政府提供了1.88亿元;
    (2) 灾民,城镇或农村居民因遭受自然灾害而使财产和收成受到巨大损失的人们,灾 情主要发生在农村,因而灾民主要集中在农村,国家将70%左右的救灾款用于解 决灾民的吃饭问题,10%左右用于衣被救济,25%左右用于修建房补贴,5%左右 用于防疫治病,1994年救济灾民8228万人,国家拨付救济款18亿元;
    (3)社会 上的生活困难者,他们因各种原因(因家庭成员生病、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失 去工作机会等)陷入贫困,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暂时困难者,另一部分则是长年困 难者,因此对前者实行临时救济,对后者则实行定期定量救济,1999年全国社会 救济人数达5290余万人次。

    二、传统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给中国城乡带来了许多新的经济和社 会问题,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在城镇产生了一 大批新的贫困人口。新的贫困人口的产生源于:
    首先,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大量职工被裁减 下来,他们由于失去了工作岗位,而沦为城镇贫困人口。到1999年底,下岗职工 和失业者约有1600万人,10%的下岗职工不能或不能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
    由于 失业保险金储备不足,也不能如数支付失业者和从再就业服务中心转入失业保险 人员的失业保险金,因此生活失去了保障。

    其次,退休人员不能足额按时领到养老金,医疗费也不能报销。由于企业 效益不佳,拖欠和减发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比较普遍。到1998年5月,拖欠养 老金总计87亿元,涉及356万人。国有企业人均退休金低于400元的有18个省区, 涉及1088余万人。全国约有2/5的退休人员处于低收入水平,有500万退休职工生 活非常困难。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差,职工看病医疗费不能报销,1999年仅上海市职工手中的医疗单据就数以亿计,其他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

    第三,多数非国有制企业职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在遭遇失业、生病、工 伤事故、老年等生活风险时,就会陷入困境。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城镇各 种从业人员有20207万,参加失业保险的只有41%,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职工,而 非国有企业职工、农民合同制职工以及个体劳动者大多没有参加。

    第四,贫富差距拉大,突显出贫困问题。新时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是由于 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人们工资以外的灰 色收入差距而造成的一部分人的收入在提高,而一部分人的收入在下降的状况。

    调查数据表明,到1999年6月底,拥有金融资产量最多的20%城市家庭,占城市 居民金融资产量的55.4%,而20%低收入家庭仅拥有1.5%,前者为后者的34倍。

    以上新产生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的数量急剧上升,同时又由于国家经济 实力等原因,只能为那些特困户而不能为所有贫困人口提供有效的救济。统计表 明,1993年全国贫困救济对象(不含灾民)为8480万人,实际只救济3101万人, 占36.6%;
    1994年全国贫苦救济对象为8785万人,实际只救济3122万人,占35.5%. 这些数据表明,全国60%以上的贫困人口得不到社会救济。这时,不仅社会救济 面窄,而且救济标准偏低,1993年财政支付社会救济金37950万元,人均12元;

    1994年财政支付社会救济金42432万元,人均13.6元。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必 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救济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必 须尽快改革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建立新的适应新形势的社会救济制度。

    三、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1993年6月,在国家还没有统一政策的情况下,上海市率先建立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后,沿海开放城市逐步建立了 这一制度,到1995年全国有12个城市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1996年民 政厅局长会议的推动下,到了1997年全国就有206个城市建立了这项制度。1997 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 知》,要求到1999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和县政府所在的镇都要建立这项制度。到 1999年9月,全国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政府所在镇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到10月底,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282万人,其中传统民政对象(“三无”人 员)占21%,新增对象(在职、下岗、失业、离退休人员)占79%。

    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法制化管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条例的主要内容是:((1)保障范围。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与社会保险不同,它提供的待遇以申请人存在困难的生活状况为前提,此外,最 低生活保障待遇是在申请人利用了所有能够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可能以 后才可以提供的。所以,条例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 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 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 养人或扶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 受;
    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条例实施一年之后,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人数达到382万,其中传统民政救济对象占15%,在职、下岗、失业、离退休等 人员中困难家庭占85%。

    (2)保障标准。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 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未成 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最低生活保障金标 准,目前全国最低生活保障金最高的为319元,最低的为78元,基本能够维持居 民的最低生活需求。

    (3)保障资金的来源。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 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 款专用。还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捐 款、资助;
    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这些 规定虽然表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于财政和社会捐赠两个渠道,但是地方政府 依然是资金的主要责任者。2000年各级财政投入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达29.6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8亿元,地方财政21.6亿元,而社会捐赠数额微不足道,尽管 如此,也体现出社会力量在援助贫困人口方面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 实施3年以来,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 是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极好地发挥了它作为 “兜底工程”的功能,将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 结构调整而下岗失业人员保护了起来,为国家营造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保障 社会转型顺利进行。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济制度为摸清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情况,民政部于2000年7-9月进行了一 次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
    1.覆盖范围有限。没有按条例规定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是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问题。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的贫困人口 在1500万-1800万之间,能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只有450余万人,覆盖面只 有25%-30%。不能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企业职工主要有:全国应享受低保待遇的 329万集体企业职工中,有230万人未享受到待遇;
    在地方的中央直属企业的低保 对象有98万人,其中的80万人没有从当地政府获得待遇;
    分布在各地的因资源枯 竭而关闭破产的362个企业(主要是有色金属、核工业矿、煤矿)还没有开始实 施低保,这些企业应享受低保待遇的职工有57万余人;
    国有企业677万下岗职工 中,有60万人没有领到再就业服务中心发放的基本生活费。

    2.保障标准偏低。由于地方财政吃紧,所以不可能按照当地最低生活标准 确定和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而是根据可能提供的资金额确定发放标准,结果标 准普遍偏低,难以维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据调查,1998年,上海市贫困 家庭人均月收入仅为当地社会人均月收入的31%;
    就是在1999年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上调30%以后,武汉和天津的贫困家庭人均月收入才是当地社会人均月收入的 21%,如此低的收入只够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他们买最便宜的蔬菜,甚至一个 星期只能吃到一次肉或根本吃不到肉。在上海市,衣服靠亲友赠送的占34%,家 庭成员生病不去医院诊治的占50%。上海低保对象的生活是这样的状况,其他地 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3.资金缺口较大。各地虽然按照条例的规定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纳入了财 政预算,但实际上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十分有限。筹集不到足额低保资金的原因主 要是:大部分地区由于受传统社会救济观念的影响,将低保对象限定在特困人口 上,对最低生活保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
    地方政府不愿意承担中央和省属企业 低保对象的保障金;
    由于多数地方财政困难,有的仅是吃饭财政,有的甚至拖欠 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无力筹集低保资金。尽管从1999年下半年起,中央加大了 对部分省份低保资金的补贴,但是实际需要的资金仍然是已落实资金的6倍,缺 口还是非常大的。另外,中央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后,新增了许多保障对象, 进一步扩大了资金缺口。例如,吉林省1999年提标以前低保对象约66000人。提 标以后增加了67000余人,按人均138元计算,每月需保障资金1841万元,如数筹 集所需资金是不可能的。4.相关制度实施不力造成的贫困问题,低保也无能为力。按照条例的规定, 只有在人们领取了失业保险金、离退休金、工资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后,家 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才给予差额补贴。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 人们不能或不能足额及时领到以上各项费用,地方财力又十分有限,决不可能把 他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得他们成为生活没有保障的最困难的群体。要将 以上这些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不解决低保资金的来源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不将这些生活没有着落的人纳入低保范围,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城市居民设置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应当将所有不 能或不能足够从其他保障中获得待遇的人保护起来,所以这道防线对于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尤其是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不能轻视。针对我国低保 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制度加以完善。

    1.扩大低保的覆盖范围。逐步将社会救济的对象是“三无”人员的认识和做 法转向条例规定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的人身上。在这里,标准只有一个,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而不问是在什么性质的企业工作,是否在职等因素。

    3.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投入。比较充足的资金是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物质保障,以上各种问题,主要出在地方财政不足上, 所以,合理确定各级财政在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上分担的份额,才能建立稳定 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2000年以来,国务院下发了几个文件,规定财政确有困难 的地区,中央财政要酌情给予支持,成为解决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不足的政策保障。

    但是,地方仍是低保资金主要提供者,应多渠道、多层次设法筹集低保资金,最 大限度地满足为低保对象提供待遇对于资金的需要。

    4.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要切实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首先,要让有 资格领取基本生活保障费和失业保险金的人员能够从再就业服务中心和失业保 险机构获得待遇,而不能将这些人员甩给本来就不堪重负的最低生活保障领域。

    对于确实无力支付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金而使下岗职工和失业者生活失去 保障的,民政部门可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临时救济。总之,要使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成为真正的一人不漏的“兜底”工程。

    注释:[1] 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54-55页。

    [2] 同上,第56-57页。

    [3] 同上,59页。

    [4] 史探径主编:《社会保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39页。

    [5] 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61-62页;
    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传统社会救济制度革新论文 社会救济制度》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