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陆学艺社会建设重要理论的分... 正文 2019-11-10 07:38:26

    陆学艺社会建设重要理论的分析:什么是理论

    相关热词搜索:

    陆学艺社会建设重要理论的分析

    陆学艺社会建设重要理论的分析 陆学艺晚年将相当多的精力投入于社会建设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形成了系 列性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创造了他学术生涯的又一个高峰。社会建设的思想构成 了陆学艺学术成果的重要板块。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支柱之一,无 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研究,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现时代,社会领域的体 制改革、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调整、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建设等主题已 经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应当继续深化,学术界不应当在热 闹了一阵后归于冷寂。

    今天,重温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成果,仍有启发意义。

    一、当代中国正处于新的历史阶段 所谓新的历史阶段是说时代开辟了具有相当程度新意的境界,在这个新的 历史阶段,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陆学艺认为,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 时期,处于从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经济、社会并重的历史新时期。一个国家的现 代化建设,一般是由若干个历史性发展阶段所构成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了 不同的时代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任务。在三十余年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又一个历史新阶段,就是 进入经济、社会并重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经历了三次历史性转折。第一次转折是从建国到三 大改造基本完成,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基 础;第二次转折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将 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历了三十余年改革开放,我国 的综合国力有了显着的提高,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 小康;从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第三次历史转折,这个阶段的 主要任务就是要 “加强社会建设,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的矛盾,让社会更 加 ‘和谐起来".”[1](P4)这一战略性转变是由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所决定的。

    经过了三十余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成果令人 瞩目,但社会变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矛盾越加突出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严 重不相协调,并且成为一系列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经济建设的 成就为进行社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具备了进行社会建设的多方面优越 条件。当代中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时代要求将社会建设提上议事 日程,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所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首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可见社会建设对现时代的重要和不可或缺,到了十八大又加上生态文明建设,形成 了五位一体的格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发 展。

    所谓历史新阶段是对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具有质的提升阶段的刻画,新的 历史阶段具有崭新的历史任务。当代中国应当转向一个质量全面提升、社会各个 方面全面改善的历史时期,应当走向建设和谐社会、精致社会的新阶段。在这样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建设具有必然的要求和时代任务。

    二、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协调是我国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 社会建设之所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特定社 会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只有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只有将社会建设做好 了,才能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才能造就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崭新 形态。

    陆学艺认为,正确认识新的时代,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认识社会建设 的意义,就必须正确认识 1.经济发展成就卓着,社会问题越发增加 我国经过了三十余年的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 工业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然而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则 越加突出,历史长时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差不多都出现了,有些矛盾还非常尖锐、 加剧。

    收入差距扩大, “城市病”加剧,环境污染突出,官民矛盾激化,违规征地拆迁 剧增,劳资纠纷普遍,引起社会极大震动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影响极大的群体性 事件逐年递增。

    2.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发展成果共享不足 1978年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总值增长近80倍,①但城乡差距拉大,城乡 经济增速不平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城乡教育、医疗、文化、 卫生等方面资源配置不均现象更加突出,“城多乡少,城优乡劣”的态势日趋严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依然 没有根本性改变。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形成了两亿多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既是 经济建设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又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弱势群体,而且往往成 为城市问题的渊薮。

    3.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社会体制改革滞后 经过艰难的探索,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人民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中尝到了甜头,但另一方面,社会体制则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形成的那一套,学校基本还是公办一统天下,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无法得到 满足,致使大量年轻人花大钱出国寻找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劳动力配置基本市 场化了,但劳资关系、按照户籍配置社会资源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城市涌入了 那么多的外来人口,但人口管理仍沿袭着旧的一套做法。人的基层生活空间在形 式上改为了社区,但自治性不足,居民参与不够,政府与自治体功能划分界线不清, 社区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这样,社会活力受到抑制的同时也影响到经济活动 的展开。改革开放政策消除了人员城乡流动的限制,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 市。农民工是改革开放政策造就出来的一大群体,每年有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 涌向城市,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给社会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社会生活虽已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管理人口的方式、管理城市的模式、配置资源的方法、 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事业的投入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老办法。城市人口大量 增加了,有的城市甚至外地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但医院、学校几十年却没有增加, 城市的各项设施严重跟不上人口的增速。这样,大量社会问题涌现就是必然的了。

    4.社会组织化程度严重不足 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企业,企业的数量、组织化程度、市场参与度已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得到充分发育,但与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社会领 域,反映社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活力标志的社会组织的数量、社会事务参与度却 很低,我国的社会组织数量严重不足,功能远未发挥出来,本来应当由社会组织起 作用的领域却因社会组织的缺位而错位现象严重。现 5.经济结构日趋现代型态,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大 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 “配第-克拉克定律”,产业 的产值结构从1985年的 “二一三”转到了2011年的 “二三一”,2011年农业产值已占不到GDP的10%.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占比达到50.1%,二、三产业名副其 实成了就业的主体部分。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429美 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显示社会人群组合的社会阶层结构尚处于 现代化状态的初级阶段水平,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在28%-30%,距离中产阶层应在 工业化中期要达到40%的水平还有不小差距。

    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12∶1,城乡结构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城市人口虽首次超出农村人口,达到51.27%,但40%多的农村人口的总产出却不到 国内生产总值的10%②,说明农村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仍相当低。农村人口大规模向 城镇流动的事实与农民工体制问题并存,现代化的 “国际大都市”与城中村同时 出现在城市中,形成了独有的城市内部的所谓新二元结构,加上本来就有的、现在 尚未改变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变得越加复杂。目前, 我国的社会阶层结 构 是 “中 间 小 底 层 大”的 结 构 与 形 态,该“大”的地 方没有大起来,该 “小”的地方没有小下去。人群的阶层结构距离现代化社会应具 有的“两头小中间大”的 “橄榄型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 不相对称。

    6.市场经济体制日渐成熟,但现代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建立 市场经济追求平等交易,公平竞争,率先优先,优胜劣汰,这些特征在经济活 动中日显突出,但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也是现代社会应当具 备的诚信、守则、自律等社会规范则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日常生活中潜规则盛行, 道德滑坡,法治松弛,商品交易活动中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通过不 规则手段暴发与不健康的仇富心理同时并存。

    7.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尚未破题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不断完 善。但社会体制基本还是旧的一套,社会领域的体制变革可以说尚未破题。政府 很强,社会很弱,政府 “包打天下”、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 变。一方面,政府承担了过多的社会事务,无限责任,任务重,压力大,运作成本高,管 的多,而不少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反而没有管好;另一方面,政府一方独大,钳制了 “社会”的发育壮大。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关系是,政府应着力放权,做好本职工 作,给予社会组织更多的责任和发展空间,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认清现状的基本要求,是理清社会问题进而着力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也是把握时代走向的必要环节。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严重滞 后于经济变革,社会体制改革严重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 题的出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进行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进行社会建 设,从而使得社会与经济相协调、相匹配。

    三、现代化建设必须经历一个着重于社会建设的新阶段 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的实践来看,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注重于经济发 展、技术进步、积累资本,进入到了工业化中期,面临社会问题往往增多,社会发展 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陆学艺认为,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进入讲究质量提升型的 发展,从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到进入社会全面进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发展,标志着时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社会全面进步、重大发展要素的协调发展。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到了这样的历史阶 段,这符合现代化国家演进的一般规律,美国就有所谓的“进步运动”[1](PP.7-8)。时 代要求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现代化要求将社会建设提到应有的高度,新的历史阶 段要求充实社会建设的内涵,要求社会领域的现代化。

    一个国家的发展,很难按照一种理想的模式来展开。人们希望平平稳稳地 发展,发展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陆学艺社会建设重要理论的分析:什么是理论》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