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发展战略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新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大学生... 正文 2019-09-22 07:31:43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相关热词搜索: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篇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学解读》 摘 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 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后,要把“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去。

    关键词: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 群众路线 落实 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 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 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早在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就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提了出来;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总结为55年来我党 执政的主要经验,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使党始终成 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6年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一次在《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坚持“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总结为我们党在执政60年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号 召全党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公”即 “公众”,“民”即“人民”,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贯 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始终领导全国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人民的解放和幸 福、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进行百折不挠的奋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执政 62年、领导改革开放32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 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 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综 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1989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支持 不支持、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重 要标准。在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面前,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个党员 就是一面鲜艳旗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组织、党员领导干 部和广大共产党员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

    危难来临,从未压弯共产党人的民族脊梁;风险考验,不能摧毁共产党人的钢铁 意志。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要豁得出去、冲得上去。哪里有危 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一次次向人 们昭示着: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不追求特殊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始终保持党和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这个有着90年历史、7600多万党员,在13亿人口的 大国执政62年,目前正领导着空前伟大而深刻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的执政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实践证 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 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此相反,从上世纪后期 开始,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失去了执政地位,究其原因,关键 就在于党的内部出了问题,背民情、违民意、失民心,最终成了凌驾于群众之上 的特权阶层。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共产党的垮台就是明证。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这里的“新形势”指的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 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 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 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我们这个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 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 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既是历史性的课 题,又是历史性的考验,更是当今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挑战。

    这一挑战首先表现为我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守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权为民 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 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 命是一致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 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 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以防止滥用职权对党的侵蚀,防止社会意识多样 化对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带来的冲击,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地位观和义利观,构筑起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思想防线,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其次表现为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我党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 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 性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人民群 众的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利益构成的,市场经济越发展,利益协调的难度就越大。

    对于执政党来说,所有的政策措施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协调各种利益 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妥善协调各方 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 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建立健全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

    其中,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这就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处理好现阶段影响党群关系的主要问题。

    最后表现为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 题,发扬人民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坚持“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民主政治的主体。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宪法赋予人 民参与选举、决策、社会管理、监督的权利。在一党专政的条件下,政治参与有 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 要求,便于党和政府及时整合、协调各方利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利于克 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总而言之,“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呼唤,是我们党加强和改善自身建 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在新的形势下,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上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 首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经济、政治和文 化发展水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群关系最终要以群众的利益为 纽带,群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的,又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因而,新一代领导集 体强调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提 高生产力水平,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使群众得到切切实实的并不断增长的 物质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 群众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从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 根本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 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贯彻群众路线,要 求全党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决策、定 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 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要我们党正确使用手中的 权力,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 众就会发自内心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坚如 磐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贯彻科学发 展观的行动中去。千难万难,落实可谓天下第一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 表明,党要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 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在今天的中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日益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和广 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在解决关乎群众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 能听到、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和身影――我们不会忘记,“非典”肆虐,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轻车简从,下基层、进医院,和人民“零距离”接触;淮 河洪灾,温风尘仆仆走上大堤,向灾民嘘寒问暖,同吃一锅饭。人民不会忘记, 岁末年关,为民妇追讨工钱;新世纪以来,连续8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专为农民增收而发。我们不会忘记,春节临近,中国领导人身先士卒抗雪灾,国 家主席寒冬下矿井,国务院冒险“闯”灾区;汶川地震、世界性金融危机、舟曲泥 石流……一次次灾难、一次次危机,我们党经受了一次次新的严峻考验。以胡锦 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定沉着、统揽全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党中央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让民族精神得到充分展现,更让党心、 民心空前凝聚。实践一次次告诉中国,也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患难 与共、心手相连,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为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桩桩亲民、为民、富民、爱民的感人往事,无不彰显出我 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无不印证着中央领导集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 庄严承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90年的风雨砥 砺,我们的党更加坚强伟大,党的机体更加生机勃发;90年的风险考验,我们党 更加成熟自信,党的事业更加灿烂辉煌。90年艰辛探索,90载风雨辉煌,不管是 “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之一”,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这90年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 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历史,迎 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顽强奋进的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走 向现代化的90年;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 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

    马克思说:“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我们党坚持“立党 为公”,公众就会支持我们党;我们党“执政为民”,人民就会拥护我们党执政。党 ――人民,人民――党,这种鱼水相依、血肉相随、声气相通的关系,将产生一 种伟力,把中华民族推向到伟大复兴的辉煌峰顶。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篇二 《试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 论文摘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之间具 有共同的一致性,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 园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同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校园;关系 党的十七大 政治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理论 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 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谐校园是指校 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发展状态。和谐校园 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就要求 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二者的建设之间具有 共同的一致性。

    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 否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政治 经济领域的快速 发展,思想文化领域正处在多元思想的交融碰撞中,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 不断解放,导致传统道德体系逐渐瓦解,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判别上模 糊不清,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趋于弱化,甚至对共产主义 的信念发生动摇。高校的这种状况表明,要建立和谐校园,必须在价值观上构建 一个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核心,引导广大师生在复杂多变的 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这个根本,也就把握住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充分明确“建设什 么样的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问题,要求高校 必须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使其为每一名大学生所接受和掌握,并自觉遵守和奉行,通 过高校的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产生广泛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 谐校园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建设和谐校园 从而也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二、建设和谐校园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和谐校园 的建设过程中也要求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如果没有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校园的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要体现在实践上,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育 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 首位,要求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 自觉追求,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同 时,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 理想,具备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从而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成长,办好让人 民满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不断丰富工作手 段,创新工作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机制。

    (二)优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从事 教 育活动过程中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总和,又对高校广大 师生员工从事教育和教学等活动发挥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也就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中的“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 供了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价值理念,努力营造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建 构高校青年学生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创建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奠定坚实而共 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价值基础。

    (三)促进和谐校园制度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高效 有力的运行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谐校园制度的创新,建立高效 有力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抓好基层、落实责任、凝聚人心、合力推进、共 促和谐”和履责究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 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是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协调 发展的 制度平台。

    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引领和谐校园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来引领人们思想观念,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 全过程,明确“建设什么(上接第28页)样的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宗 旨,要求将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宗旨,转化为高校建设目标的价值判断标准上 来,用以规范、指导人们建设和谐校园的行为,并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 思想基础。首先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指导思想, 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引导 大学生自觉走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之路,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安定型校园建设指 明方向,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将促 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要求加 强培育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励他们特别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积极钻研创新。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荣辱观思想的教育使大学生全面确立荣辱观的道德思想,能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 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了和谐校园建设,并提供了坚实的思 想基础,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凝聚了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构 筑了社会主义道德。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纳入国民教 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 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 学生头脑,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不光要从思想道德观念上来 贯彻,更要从实践行为规范上来贯彻。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应该在课程的设置上和教材的编写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 布局,并结合多种形式的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 达到入耳、人脑、入心的目标,同时还应加强开展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从多角度多途径来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 行为规范。同时,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高校各级党组织。高校各级党组织是和谐 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成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导力量。党员 应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 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不断推动和谐校 园建设深入发展。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