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实践课程 [互动式课程教学实践] 正文 2019-10-07 07:33:15

    实践课程 [互动式课程教学实践]

    相关热词搜索:

    互动式课程教学实践

    互动式课程教学实践 一、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实际上起源于社会性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

    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师生主体间的互动。【1】社会互动理论 (SocialInteractionTheory)认为,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 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 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2】社会互动理论注重学习的社会环境,把师生、生 生之间借助活动载体建立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视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 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性。我校“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就是以社会互动理论所包含的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作 为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知识是以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建 构获得的,该理论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学习的策划者、 组织者和帮助者。根据这一观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实质是学生个体对相关 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必然需要注重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情境对于个体知识建 构的重要作用,强调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同伴之间的互助协作式学习,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个体完成意义建构而不仅仅是完成简单的知识 传授。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帮 助学生树立起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自主责任意识,指导学生利用课程提供的专业知 识、测评工具和方法完成一份适合各自实际情况的且可付诸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 书。但是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业和职业生涯发 展过程,这也就决定了课程需要特别注重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建构。组织 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分享活动,灵活运用课程不同模块的 教学主题开展诸如演讲、游戏、表演等训练活动,在有效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 兴趣、参与度和自我效能感的同时,深化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理解 和掌握,真正体现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学习是 每个人“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教育的目的既要帮助学习者好好学习,更要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使学习成为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人是“终身 学习者”,而且学习者应居于主体地位。这一观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要传递给 学生的意识高度一致。同时,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由于人的感受和体验来 自于人的活动,而团体常常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团体不但能够协助成 员达成目标,而且可以满足成员的多种心理需要,所以人在成长的任何阶段都需 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由此可见,小组学习和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利 手段。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学习模式贯穿始终。从第一次 课开始,就把一个教学班级分成若干5人左右的小组,以小组作为活动团体展开 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反思和升华,在互动中积累更加广泛的生活经 验和切身感受,促使他们通过朋辈间思维和想法的碰撞而激发出更多富有创造性 的灵感和火花,较好地实现生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启发,从而帮助学生更全 面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提高掌控自我生涯发展的能力,切实把“我的生 涯我做主”的课程宗旨落到实处。

    二、教学环节设计 国内外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程度高、体验深刻的教育形式最能取得教 育的实效。因此,若想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尽可能全身 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 设计中,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互动方式,灵活 地采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行为训练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调动 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职业生涯规划”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如表1所 示。该教学大纲虽然在8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沿用,但具体教学环节每年都在不 断地修订和完善。本文分别以模块一和模块三中的部分教学环节设计为例,来详 细说明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作为教师应掌握的若干关键点。模块一 “生涯点灯”: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让师生都明确并认同双方对课程 所要达成的目标和期望、课程的考核标准及计分细则等;
    其次,师生之间和生生 之间要达成对课程重要性的共识并作出积极参与的承诺。这个环节的充分落实是 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因此,课程第一讲的主要教学环节设计为两个部 分:其一,教师对课程作总体介绍,让学生明确并理解课程的整体要求、作出这 样要求的原因以及教师期望达成的教学效果;
    其二,分组进行团队建设活动,让 来自不同年级和院系的小组成员相互熟悉、设计组名和小组口号,然后一起讨论 并写下本组成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和对教师教学的期望,从而实现师生和生 生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同时对课程教学及学习过程作出共同承诺,亦即完 成互动各方主体达成对所认定“规则”的共识,为课程后续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在此,以学生普遍关注的课程的考核标准及计分细则为例来详细说明。

    作者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划分为60%和40%,每一次 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都对应一定的分值,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和参与程 度。之所以做出如此细致和严格的要求,是基于作者2011年对高校通识教育教学 现状及问题的调查(有效样本量1053份)结果【3】,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 度普遍不如专业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把通识课程当成副课,不愿意花时间和 精力认真学习,但又比较在乎课程的成绩,甚至把通识课程当成“刷分机器”。若 教师的要求比较宽松,学生就会更加不重视。而本环节的实施,会让学生明晰整 个课程每一次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的意义所在与分数构成,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 重视参与课堂活动和完成作业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不会在期末对自己的课程成绩 产生疑问,而且活动和作业本身也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和通用技能的训练,是让学 生切身感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过程。模块三之“成长训练营”:国内外都有 调查数据表明,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是当代雇主招聘应届毕业生时最 看重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切实体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团队 合作,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建塔比赛”的活动环节。在活动 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分成两部分,1-2位观察员(负责观察和记录建塔组各成员 表现)和4位建塔组成员(负责用胶带纸和纸卡片建塔);
    小组在20分钟内完成 建塔任务,并参加班级的作品展示和评比;
    观察员讲述自己对所观察的建塔组活 动过程以及各组员表现的看法,建塔组成员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分组讨论 归纳出有效促进小组成员合作的要点和方法;
    教师在其中穿插进行总结和点评。

    根据作者的经验和体会,要做好这个环节的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自身实际与 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连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课程学习对自己当下的启 发和帮助。这就需要提前培训观察员,比如给观察员布置一项充当招聘官的任务, 并提示观察员应注意的若干考察要点。如此,在班级分享的过程中,观察员的评 述才能够切中要害,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建塔组成员对自身行为表现的思考和反思。

    为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场表现,在总结归纳小组活 动中应有意识把握的若干要点的基础上,把小组面试的有关内容作为此次教学环 节的最后总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中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积 极主动性、领导力、创造力、执行力以及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意义。经过这样一次 课堂训练与体验活动,学生普遍反应感受深刻,不仅开阔了视野和思路,而且能 够树立起全面审视自身表现的意识,并学会总结和反思的方法,从而为今后的自 我规划和成长发展打下基础。形象地讲,这就好比是给学生“钓鱼竿”的同时,教 会学生使用“钓鱼竿”的方法,切实达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三、学生反馈与评价(一)寓教于乐的互动环节较好地起到了相互启发和相互激励的作用 在课堂上设置的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和团队游戏等互动环节营造了平等、 民主的交流方式和自由、开放的分享氛围,达成了课程教学所要传递信息的双向 甚至多向流动,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讲出自己的观点,积极踊跃地参 与讨论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提升,有效地挥发了互动式教学环节相互启发和相互激 励的作用。学生积极地评价了互动式教学的作用。如“每一次上课,我都会有思 想的火花被激发,在与自己的对话中认识自我,在团队活动中剖析自我,每一次 上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这门课是我从小到大所上的课程中,参与性最强的 一门课”;
    “选修本课程降低了我大学四年被荒废的风险”;
    “这门课就好比是迷路 时,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相对其他课来说,这门课更具有互动性,上课大部分 时间气氛也比较轻松,不像有些课那样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正襟危坐,获取知识 的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在历届选课学生的课程反馈中,诸如此类的体会和感 受还有很多。

    (二)对课程核心理念的意义建构所促成的行动力量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 标 教学方法归根结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本课程的宗旨是帮助学生通过 对自我生涯发展自主责任意识的意义建构,来实现“我的生涯我做主”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化心动为行动,把课程要传递的理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下 文摘录的学生期末所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后记”中所表达出的较为强烈的 行动意愿说明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促成了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份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却不仅仅是几张薄纸的厚度,它承载着我梦想的 重量”;
    “我对自己、对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大致为自己想好了一条明天 的路。这,大概就是从‘天书’到‘地图’的转变吧。它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深奥难 懂的,而是我的一份指引、一纸蓝图”;
    “突然觉得把握当下是如此地重要,而我 已经浪费了一个学期了。大学,这是一个圣洁的殿堂,在这里我们可以创造我们 很多美好的回忆,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成长”……这一类的感悟和体会亦有很多。

    历届学生在学校教务网上对该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也显示,该课程主要指标 的得分情况整体较好,基本都集中在4.7~4.9分(满分为5分);
    学生在网上的留 言往往也是希望学校能够增加课时,并对课程教学给予积极的正向反馈。目前该 课程已经成为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抢手”的通识选修课,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也一直致力于大力培养后备师资,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要。四、教学体会与建议 (一)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 互动式教学方法的采用,不仅让教师为学生创设出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的良好条件和适宜环境,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学生之间的竞争学习能够 提供情景的压力,促使每一个参与者包括教师也积极投入到相关主题的思考中去, 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同时,学生在互动过 程中所展现出的集体学习智慧反过来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 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想方设法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以有效满足学 生的学习需要,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定期总结,反思促成提高 互动式教学模式带给我们的深刻启发是,单纯的知识传承并不是教育的主 要目的,良好的教育应当是帮助学习者学会怎样学习,尤其是具有独立思考和独 到见解的学习,因为只有这样的学习和教学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的学时数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课堂教学中用于低层次学习任务的时 间过多,那么用于高层次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就会减少”。【4】开展 互动式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有机会和时间 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去体验、去建构所学知识,以期到达融会贯通的学习境界。

    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作者在每个轮次的教学过程中都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学生 对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特别是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并定期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 行评估、总结与反思,修正和完善具体教学方案及实施过程。

    (三)集思广益,研讨促进提高 从事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间的教学研讨和交流分享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大有裨益。目前生涯辅导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学科,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在 绝大多数高校还是一项行政工作,兼职任课的师资通常来自多个学科。任课教师 拥有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虽然从事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也都会在不同教 学环节、素材、切入点等方面积累各自独特的经验与资源。通过研讨交流和相互 分享,好的教案可以在共同切磋、充分讨论后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成为大家共 同拥有的教学资源。这是师资队伍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四)团结协作,创意带来提高传统的教学研讨会常常是部分成员间单向的输入或输出,要想取得大的成 效并不容易。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时,同样需要注重采用适当的激励与互动的 方式进行,为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和合作学习创设出有利条件与情境。国外学 者关于“共同学习方法”的研究表明,当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时,就自然 形成一种团结的力量。有学者已经验证,合作学习有助于唤起学习者的学习积极 性,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的能力,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5】这也正是 互动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拥有的意识和采用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研讨活动本身 也要进行创意设计,通过创设出温馨民主、分享交流的人际氛围,激励教师踊跃 参与到教学研讨活动中,为提高课程教学水平这一共同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并能够从中受益。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采用互动式教学来替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当前高校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值得引 起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谢红梅 林芝 工作单位:浙江大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实践课程 [互动式课程教学实践] 》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