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
  • 融资决策
  • 财务分析
  • 投资决策
  • 财务控制
  • 其他相关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财务管理 > 财务控制 > 【数学德育新论教学论文】 ... 正文 2019-11-12 07:51:54

    【数学德育新论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数学德育新论教学论文

    数学德育新论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数学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 特点、功能、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探讨了在实施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数学教学中的德育 1993年联合国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 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道德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将来科学技术更 进一步发达了,而领导权又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了,因 为他手中已经不是一把枪,而是原子弹。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 一项紧迫的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探 讨学科德育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 的责任。

    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 任务。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其 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第 三,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 新精神。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1.隐蔽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一种说教,而 是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2.深刻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反映出一种迟效性,它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 功效,而需要利用数学的特点,长期熏陶方能见效。但这种德育的功效一旦获得, 将不易被改变,终身受益无穷。因此,它又显现出长效性、深刻性。

    3.整体性数学之德育,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 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理性精神,又可以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因 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层次性德育内容本身是个层次的结构系统,一方面,教材的知识帅浅 入深的,以教材为载体的数学德育,也是同步由浅入深地构成德育系列;
    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也要求德育要有层次性。

    5.制约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教学内容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 过程的制约。教材是课堂德育的当然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教学的 前提。脱离教学内容,德育和智育就成了两张皮,油水两分离;
    找到了切入点, 智育和德育就可以水乳交融,双管齐下。

    二、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1.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 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 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 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 法,培养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有 限,必须善待人生,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培养理性精神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 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

    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
    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 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 的灵魂。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 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 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 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3.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 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 悦和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 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是人生秘不可少的体验。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 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 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4.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 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阴,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 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 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 起来介绍给学生,有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 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的磨炼,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

    5.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科技修养 由于在教学中,经常讨论最大值、最小值和最佳解题对策等问题,因此, 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事物发展的众多可能性中寻找最佳途径,培养优化意识。

    在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被直接应用的现成数学理论知识很少,真 正起作用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数学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 师要结合适当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 子”。同时,让学生从了解数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和里程碑事件中,如三次数 学危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五次方程不可解与群论,集合论与数学基础,“李 约瑟难题”和“陈省身猜想”等等,懂得数学落后即科技落后,就会挨打,就会丧 权辱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和追 求真理的良好品质。

    三、数学教学的德育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数学教学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认识论的规律。

    因此,德育渗透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数 学课的本质特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力度、结合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渗透性原则教学中要将智育和德育融为一体,防止牵强附会,贴政治 标签。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抓住道德的基本点,由此深入、辐射,才能收效。

    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课堂教学融 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

    3.系统性原则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 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见到功效。

    4.量力性原则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 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 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 因此,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 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

    5.情感性原则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 生交往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新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内外均 以教育者自居,表情严肃,态度严厉,学生就会产生压抑感和约束感,甚至会造 成心理障碍,日积月累就会对教师敬而远之,这时的教育自然是低效甚至无效。

    反之,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心帮助,一视同 仁,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 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实施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1.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面向新世纪,充分认识数学 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深远意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 到实处,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 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 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 精神,向理想目标进取。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除了精通自己所 教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的知识,能把握中学数学教学 的脉络,理出思想教育的层次,探索一些具体的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以全面 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一代为已任,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准确把握学生所思、所求、所感、所爱,有的效矢地教育,才能收到实交效。

    2.着眼课内,放眼课外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 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性活动是实现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教学中要着眼 课内,放眼课外,课内长期渗透,课外集中拓宽,才能促进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崇 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内驱力,进而深化德育效果。丰 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的生动的大课堂。如组织 数学美育讨论,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收集数学在社会经济动中的 应用实例等,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数学德育新论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