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
  • 融资决策
  • 财务分析
  • 投资决策
  • 财务控制
  • 其他相关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财务管理 > 财务控制 >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文 2019-11-23 07:33:47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篇1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 力;健全危机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多边合作的公 共危机管理体系。

    关键词:危机管理 和谐社会 政府 1.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今天的危机已呈现常态化,今天 的社会时刻都有危机发生的可能。因此,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 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 2.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就社会现实 情况看,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政府偶尔为之的任务,而是政府的一项重要 的常态职能。这就要建立常设性的专门危机管理部门,统一指挥重大公共危机的 应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国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却缺乏专门、常设性的 危机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当公共危机出现后,主要依赖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 有关部门设立的临时机构来进行危机管理。这些临时机构,一方面缺乏对危机的 预测、预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和 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必然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级政府内部,成立一个专门常设性的危 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公共危机事件。

    3.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 危机 根据危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危机大致要经过危机的爆发、持续、消失三个阶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防范预警、 危机持续中的应对处理和危机结束时的善后总结三个过程。为此我国政府加强危 机管理就必须在危机预防、预警、处理及善后等各个环节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预防预警机制。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说,危机 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 治疗”。加强危机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要加强危机预防,以减少和避 免危机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自我 诊断,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 身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扼制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二是,建立一个灵敏、准 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对事态的发展和 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一旦爆发危机, 从政府角度来讲必须运用所有的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 有效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其一,实行强制性干预,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要对付危机,政府 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 策。在危机状态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快速处置危机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据 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使各级政府在危机状态下能依法行 政,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危机;
    其二,建立危机管理的监控系统,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变化,及时对 其进行分析判断;
    其三,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危机产生后,对社会和公众心理影响巨 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产生根源的不确定或不明确,从而引起恐慌。探寻危机根 源一方面可以暂时安抚公众心理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采取 有效措施的前提;
    其四,确保信息公开。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 真实地披露,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公众的信心。

    4.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里,危机带来的影响是广泛的,威胁的 是全社会的利益。虽然政府因其责任和能力,应成为危机应对的主导力量,但认 为应对危机只是政府的事情是不明智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没有社会力量的参 与和协作,单靠政府要管理好公共危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面对公共危机必须 建立一个多边的合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一要积极发展社 会基层自治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危机时刻, 第一时间的救援是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而且政府救治措施也要通过基层组织得 以落实。

    就我国目前而言,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在城市要加强社区管理委员会 的建设,在农村要加强村民委员会的建设;二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非 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和公共管理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很多方面与政府部门 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大有可为。当前,尽快建立非政府组织发 展的制度机制,大力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三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我国 近几年在现实的触动下才开始对危机管理有所引入,自身的研究十分匮乏和薄弱, 这就需要各级部门,加强和广大高校、研究部门、咨询公司的合作,推动有关危 机管理的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篇2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摘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建设 是文化发展的自身矛盾在社会实践当中的展开与协调。为此我们从三个维度入手 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是物之维度,即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二是人之维度,即实现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联动互促;三是心之维 度,即做到外疏内修,以安顿心灵。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 三重维度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 理解和谐文化的涵义又应该如何把握其实际作用呢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 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集思维方式、思想理念、社会风气、言行规范为一体 的,其包括兼容统一、多元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普世价值等多个方面, 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的认识,是现代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以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和谐文化提出的现实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当前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从 学理层面而论,和谐文化是文化自身矛盾的现实抉择.从国内而言,主要表现为 中国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关系,传统文化在 中国社会根深蒂固,而现代文化又在激荡与影响中国,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

    从国外而言,主要表现为中西文化外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的矛盾关系,中国文化本身的民族性需要维持与弘扬,而外来文化的某些先进性 又值得借鉴与利用,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正是基于国内与国外两个层面 文化冲突的展开,和谐文化的提出显得现实而必要。然而要加深对和谐文化这一 新型理念的理解,又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作用与依据的粗浅认识,而要从更深 层面上加以把握,即从三重维度上加以阐发、分析和明确。

    一、物之维度: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在物之维度上,和谐文化表现为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 一种舒适、谐和的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即天 人关系的回应,其实这是在解决“知天”的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要在物之维度上体现出来。

    社会和谐,乃至文化和谐,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社会, 人类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刍 议康晓磊用自然,才能维护和发展业已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人类对待自然的态 度,既不能过分渲染自然的神秘和强大,也不能过于张扬,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 而要善待自然,视大自然为朋友,以求得与其和谐共处和健康发展。总之,要用 和谐的文化环境,来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人之维度: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联动互促 在人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 在一种适匀、和谐的状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人关系即人际 关系的回应,其实是在处理“知人”的问题,为的是实现人际和谐。和谐文化倡导 人与人的和谐,必然要在人之维度上体现出来。在现代社会中,人不再是一个孤 立的个体,而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人。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需要在学校、 家庭和社会当中得到维持与调节。唯有恰当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诸般关系,这样的社会生活才可谓是美好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由于诸种原因的诱导与影响, 人们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般亲密无间、不分彼此, 而是这般遍生隔阂、荆棘密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疏远、正在淡化,人们不 再是那样团结一致,而是都在为着各自利益而奋斗。人与人之间彼此难以达成谅 解,矛盾与冲突充盈着现代社会,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可怕的、危险的。如此这般, 我们生活着的社会还算是进步吗 三、心之维度:外疏内修,安顿心灵 在心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维持或稳定 在一种谐和、适当的状态。之所以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因为和谐文化对人与 自身的关系应该有明确的阐述,也就是解决“知己”的问题,用意是实现身心和谐。

    和谐文化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必然要在心之维度上体现出来。人与自身的关系 是个人生存和发展中最为紧要的现实问题。面对生活的世界,只有两种事物是人 类迄今为止无法认知的,即苍穹宇宙与人类自身。

    人对自身的无知,正显得人与自身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人与自 然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都离不开人与自身的关系。伴随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的步 伐,人们越来越感到难以适应,众多的社会成员处在亚健康状况。在现代飞速发 展的社会境遇中,社会中的个人经常夜以继日地为家庭、为工作操劳,经常感受 到自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个人正被焦虑与不安等心理问题所困扰。

    个人总在努力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社会中的 个人总是察觉自己是那般力不从心。社会之中、人们之间的不同想法和不同观点, 总是迷惑和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产生盲从与无奈的情绪,显得人与自身关系在现 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睦团结, 以至人自身的谐和,都需要和谐文化的持续发力,从而使各方面的力量汇集成强 大的合力。以上我们已经深刻明确了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同时我们 要看到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时候,亦要注重国家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力的 提升。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文化也才能更加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篇3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的对策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总要求、基本途径、社 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途径;自身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 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 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 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 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 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 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 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国民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 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 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 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 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 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 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 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4.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 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 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5.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 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 方法不能奏效。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 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 态。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 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1.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2.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 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 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 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 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 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 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 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 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四、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 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 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 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教育、文化、卫生、 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 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 进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 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篇4 试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实现和谐社会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的研究,证明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对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结合中 国现代社会的具体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马克 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建设与稳定、持续的发 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任何一项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的发展都有一个极其曲折艰辛 的过程,毫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下 面我们就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产生前,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理论对马克思主 义实践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在 实践哲学中,他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在当时,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否定 了自己老师柏拉图的唯心主义,他曾说“我爱吾师,但我更真理。”他批判了柏拉 图把理想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的理论,但他的批判并不彻底,他 是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摇摆,所以他对唯物主义并不坚定,而且他的理论 主要指向人的伦理道德活动。

    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现之前,哲学理论还有一段重要的发展史。

    当时,一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黑格尔,他指出,在泰利士的时代伦理习惯在人们 的生活中逐渐便成为普遍化。而毕达哥拉斯的实践哲学使得“民族的精神在意识 本身中有着它自己的独特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的那个时代,伦理便从现实生活中提升到思想上了,人们才意识到我们是有真正意识的绝对个体,我们可以决 定自己的一切行为。这个理论也使得哲学不断向着实践哲学发展。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之后,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主要研究课题也 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给人以精神教养”,他们主张“智者们以智慧、科学、音乐、 数学等教人,人们要在他们的观念方面得到教育”这种思想。哲学史本身就是一 个有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毫无疑问, 当时不断完善更变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 基础,随着人类对哲学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逐步形成。

    而实践观的精神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 质问题理解上的历史变革和历史创新,所以作为中国现代青少年,我们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教育中要把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 和人本观内在的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一些方面的弊端, 例如:从客体方面理解事物本质,或者从主体方面理解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 断发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后,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也由此被提出,不得不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运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含义 (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 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通过 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那些西方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而且人的实践就是 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

    理解实践思维方式对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有以下几点特征:①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作为思维视觉和切 入点的,通过把人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化的人、实践 的人;并把世界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主体对象化世界、人 化世界、属人世界或人类世界这两种的实践转向来为人类哲学开拓出新的视野和 境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以主体的实践。

    详细来说就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或者社会中的人类作为立足点,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世界或社会作为出发点,在实践中生成和 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归宿点。③从实践去理解、评价哲学思维, 相关哲学方面的研究途径都是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通过这三条关于马 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践思维方式就是马克思的哲学 思维方式。

    (二)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 体化哲学,它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也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并且马克 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观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它也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 根本地位,因为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而且,在马克思看来:必须面向现实世界中的实践,把现实和实践联 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哲学研究。所谓哲学首先要能经受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的考 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另外,要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在现 实生活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就必须把马克思实践观的直接现实性和普遍统一性 这两个基本点进行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就是实践观,并且其自 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实践观。人类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 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通过对时间以及社会进行深入而全面探讨,这些都充 分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法代替的地位。

    2、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人类社会最科学、最具生命力的一 套理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深远。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丰 富和成熟,它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如此生命力的关键。另外,实践具有创 造客观价值和优化主体这两大社会功能,人类社会就是在人类的活动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去针对适时的问题情境,由此揭 露人类的生存状况,昭示人类发展机制的改进方向,完善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 类能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作为社会的接班人,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就 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巨大指导作用,并且不断的创造性地发展马克 思主义。由此可见,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无可比拟。

    三、马克思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以人民为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以人民为主体。

    人民是一个社会构成的主体,人民的幸福感决定了以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人民不 仅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 当政府服务于人民,又属于人民。执政者与人民之间不存在阶级差异,与人民平 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切机构都应以人民为主体,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 置,均是为人民服务的代言机关。

    2、公平、公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和谐社会中不存在阶 级的差异,社会等级制度等问题。消除阶级矛盾意味着在和谐社会中,人与人的 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不存在特权阶级,社会的任 何组织活动都是公正公开的的,社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等阶级矛盾,付出与收获得以 平衡,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得以提升,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中,一个人 的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一个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多少,而不是有一个人的出生、 地位所决定。

    3、民族团结统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向来都是政府关注的重点。由于各 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民族混居地往往是社会安定问题高发地带。

    但民族的团结统一,并不意味着民族的同化,各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都是宝贵的 文化财产,民族的团结统一应该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互相理解,互相理解, 消除民族歧视,将民族团结放在解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位置上,这样才能解决民族 矛盾,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重要一步。4、重视农民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正在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中, 农民问题依旧是民生之本,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 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在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导致各 种人才资源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作为农业大国,农民问 题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要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农民问题。

    通过健全农村各种福利制度,普及农村医疗保险等,出台更多地利民政策,保障 农民的权益,解决农民问题,让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各种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均十分匮乏,社会主义 建设基本照搬苏联,是毛泽东同志首先冲破桎梏,提出应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建 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苏联在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暴露了其不足之处, 我们在学习其先进思想与方法的同时,应吸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并应以为戒, 在中国的这会注意建设中少走弯路。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毛泽东同时提出,现在应重在努力学习、积累经验。这个时期主要是对社会主义 建设的初步探索,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认识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二代领导者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 与教训,改变了原来的“以阶级斗争”的不正确方针,将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 上。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并就此推行了一系 列措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 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全面推 动了新时期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迪 “三个代表”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全面认识国内外形 式变化,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之后,于十六大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它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江泽 明同志汲取了前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建设,要求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将马克思社会主 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国情,改变前期盲目地教条主义,增强全局意识,实现社会主 义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社会和谐是人民生活安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经济发 展,人民安定,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提出的,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在探索过 程中,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观作为理论依据,在不断地被改进与完善,更加的符 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几代 人的共同努力去建设,保证不断有先进文明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保 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