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
  • 融资决策
  • 财务分析
  • 投资决策
  • 财务控制
  • 其他相关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财务管理 > 融资决策 > 谈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的毛概论... 正文 2019-09-23 09:10:12

    谈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的毛概论文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论文毛概

    相关热词搜索:

    谈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的毛概论文

    谈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的毛概论文 美丽中国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一:《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内容摘要】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了人 征服自然与万物的雄心,人们毫无顾忌地向自然索取自己欲望所需要的一切,面 对环境恶化、生态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态势,人类产生了 焦虑和深刻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因其对人、自然与社会的独特看法而备受世人 关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对我国的生态 文明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一般认为,生态女性主义一方面受到当代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另一 方面也和人们当下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人们迫切要求改善生存状态的现实需 要。生态女性主义这一先锋理论首次在1970年出现,印度最北边的高帕什渥村庄 曾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生态运动,通常称为“Chipko”即抱树运动。1973年3月,300 棵木岑树被林业官员划分给了运动物品制造商。公司的代理人来到村庄准备伐木, 他们没想到会遇到全村妇女的抵抗,不让砍一棵树。妇女们列队步行,敲鼓齐唱 传统歌曲,用身体去保护树。面对突如其来的妇女列队,公司的代理人不得不撤 退。抱树运动让贫穷妇女拯救森林的形象深入人心,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雏形。

    法国女性主义领军人物朗索瓦·德·埃奥博尼于1974年发表了《女性主义·毁灭》, 文章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她呼吁人类应该关注生态与性别的关联, 她主张和谐、尊重差异,要求恢复女性长期以来被扭曲的天性。生态女性主义思 想理论毋庸置疑具有前瞻性,与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许多契合之处。

    一、报告中融入了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理论 党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第八条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 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西方生态 女性主义思想理论。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看待自然,认为环境恶化,能源、水、 土地消耗过度,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等社会现实必须寻求生态女性主义的支持,从而与生态女性主义的目标不谋而合,就是“实现全球 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结压迫”。①要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终结对自然的统治,寻 求建立一种女性主义和生态思想相结合的平等、非等级的结构。

    报告倡导:“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然恢复为主 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 化趋势……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报告中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为全 球生态安全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这一目标的提出与生态女性主义的最终目标也 有共性。老子非常偏爱女性的美德,强调女性的价值和特性。他“将女性作为无 为和自然原则的象征而加以赞颂”。生态女性主义相信女性的谦虚、同情、关怀、 关爱等美德使女性比男性更少侵略性,能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 社会能持续、和谐发展。生态女性主义者把性别与环境、性别与发展等有机地结 合起来,康德曾说“人为自然立法”,生态女性主义为女性立言,为自然立言,反 对一切逻各斯主义的压迫。它将目光投向了弱势群体、边缘群体,比如女性、自 然、有色人种、不发达国家等,使被压迫者能够发出与现代社会不同的声音,他 们所形成的一股政治力量受到世界人民的瞩目,同时也唤起了边缘群体的集体共 鸣,许多不同国籍的妇女都参与了生态运动,生态女性主义为人类挽救地球环境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二、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经济社会生态 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 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报告中强调“控制开发强度”,在生态 女性主义看来,男性则习惯于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常常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采 用机械化的方法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女性与自然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她 们具有环境保护的潜质。妇女善于关照、滋养、维持或非掠夺性开采自然,更倾 向于保护和保育环境。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女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生态女性主义的政治变革引导潜能归根结底来自 于女性在当代资本主义父权制下的独特境遇。”②受父权制文化的压迫,女性在 政治上、经济上、话语上都处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他者”地位、附属地位。在经历 传统文化压迫、扭曲之后,女性更倾向支持他人,善于安慰受伤的情感,调整紊 乱的社会关系以及自我抚慰的能力,从而成为了优秀的关系协调者。事实上,妇 女成为优秀的协调者具有传统性,她们洗衣做饭烧菜带孩子等,一直在协调生活与自然、环境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只不过妇女的家务劳动从来没有得到 过报酬,被限制在家庭领域,社会地位低下。女性和自然一直被看做陪衬、背景, 极容易被人们忽略,生态女性主义的崛起使女性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为女性立 言,为自然立言,呼唤男女平等,包含着对生态家园的关爱。她们质疑以利益为 中心的投机性行为,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家园,反对为了获取利润过度开发 自然,以至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显示出女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三、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处 报告中显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强全 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报告中警示人们注重水、土资源的 耗竭,这种警告不无道理。恩格斯就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 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③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人类盲目地增强了征服自然的雄心,过度的乱砍滥伐导致资源萎缩、环境恶化、 全球变暖。大地母亲千疮百孔,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土壤沙漠化、盐碱化等已经 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据报道:每年全世界被毁的森林约有20万平方公里, 以至于65年来热带的温度一直升高。每年平均有6. 14亿吨有害气体排向大气圈, 各种粉尘微粒、氧化物尤其是重金属微粒等的含量不断提高,人类妄为所造成的 土壤流失、土壤剥蚀已相当于全部海蚀总量,世界公路和铁路的路基与第四纪以 来河流堆积物的规模相等同,而世界谷类的生产面积则从1950年每人0.241公顷 下降为1975年的0.184公顷,预测到本世纪末将减少为0.125公顷。化肥、农药和 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谷物的产量,同时也使地下水、河流、湖泊乃 至海洋的水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正在改变水的化学过程,影响水循环和水平 衡的性质。④生态平衡的破坏,部分原因是我们错误的信仰——认为自己能够成 功地支配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样的男性至上主义(思想和身体的污染)是和生态 破坏(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的。⑤“女性美德”和“生态原则”是生态女性主义理论 的新标准,它所提倡的女性观和自然观为缓解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实现自然、 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舆论前导,使自然、社会和男性、女性协调发展、和 谐共存。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报告呼吁社会要珍爱自然,要保护生态,同样,生 态女性主义也认为,21世纪是一个生态的世纪,是人类崭新的时代,希望在人类 生活中增添自然的维度,人与自然不再对立,男人与女人不再对抗,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尊重女性的性别差异,实现人类整体美好和谐。

    四、面向全球化语境的理论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 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 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提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大 国有责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女性主义力图成为 全球化的理论前沿与行动先锋。生态女性主义者不仅坚持一种可概括为“维持生 计观点”或“生态适量观点”的深生态学,⑥生态女性主义面向所有的女性并且向 觉醒的生态男性开放,它超越了地区的界限、宗教差别,跨越了阶级、语言、文 化特征,希望得到后殖民主义、环境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联的支持。因此,生态 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已经不仅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权力、利益或个性解放, 而是要逐步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父权制文化及其相应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

    生态女性主义者们希望建立一个尊重个性差异、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和谐相处 的非等级制的、非剥削性的社会文化,至此,生态女性主义批判父权制、提升自 然、妇女等被压迫者的地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确立了新的伦理 价值观,向人们清晰展示了人类现代社会未来发展和进步的清晰道路。

    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源于对现实的反思批判,在颠覆、解构父权制的 过程中不愧为理论先锋者,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前沿独特而新颖,不仅丰富了女 性主义和生态学理论,而且促进了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立平衡的生态系统和建构和 谐的两性关系,为我国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注释:
    ①Elizabeth Carlassare. Socialist and Cultural Ecofeminism:Allies in Resistance[J]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 ,2000(O5) ②Ariel Salleh,Ecofeminism as Politics:Nature,Marx and the Postmodern,London:Zed Books,1997;
    Maria Mies and Vandana Shiva, Ecofeminism,London:Zed Books,1993,chapter2—3 and chapter ll. ③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④史少博.论生态女性主义在环境伦理学中的应用灵性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4). ⑤参见Maria Mies and Vandana Shiva,Ecofeminism,London:Zed Books,1993,pp.297—298;
    Ariel Salleh(ed.),Eco—sufficiency and Global Justice:
    Women Write Political Ecology,London and New York:Pluto Press,2009, pp.291—292. ⑥Maria Mies and Vandana Shiva,Ecofeminism,London:Zed Books, 1993,p.298,302;
    pp.38—42,318—322;pp.218—230;
    pp.264—276. 美丽中国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二:《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绘就美丽中国》 摘要:胡锦涛在党的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 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美在内涵,美丽中国的核心 是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环境 党的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 精神。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 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在字字珠玑的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 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

    1、“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美丽中国离不开秀丽山川、 秀美风景,但其内涵显然不止于此,党的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 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就 是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在融入中建 设,在建设中融入。这种融入的背后是科学发展的真谛。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是竭泽而渔。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山 清水秀但贫穷落后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因此,绘就美丽中国当然还是必须以发展 强盛为前提,否则就无所谓美丽可言。

    2、“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 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 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 感受。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 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 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 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 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3、“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 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 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 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 许。“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

    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 美丽生命。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 党的大报告指明了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振奋人心、催人奋 进。什么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型态, 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 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总和。当前, 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1、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主要是:环境 污染严重,一些重点领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重金属和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加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资源约束趋紧,石 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都在55%以上,全国每年缺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2/3城市缺水,大江大河特别是黄河、海河、 淮河、辽河及西北内陆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耕地面 积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依赖传统生物化学能 源资源的发展模式,建设以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才能摆脱对 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依赖,这将是解决国家能源资源战略性发展安全的突破口。

    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 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使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量均超过世界平均 水平发达国家要求我们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当前,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为一个重 大的国际问题,世界各国的竞争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 域,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绿色发展正成为新一轮 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 未来各国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日趋激 烈。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 参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谈判的对话交流位势,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 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三、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不等于漂亮中国,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之 所以被列为“五大建设”之一来抓,是因为环境问题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当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面对雾霾天气、地下“黑 水”的严重污染,长远思之,如果再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未来很难可期。即 便勉强实现经济增长,却付出了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这种增长又有什么意义呢 建设美丽中国,不是要求一时漂亮,而是要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 立足于永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那种只求任上风光亮丽、不管任后风沙遍地的治理思维,是不讲党性、不守政德、缺乏良知的畸形心理,应当坚决 摈弃。事实上,那些只求表面漂亮光鲜的做法,往往都等不到一些领导干部任后 才出恶果、显原形,当其还在位时就已宣告其做法乃急功近利、搞的是“驴粪蛋 蛋表面光”。想想一些城市有气派的风光也有内涝的窘态,一些地方贫困面貌改 变了但蓝天也难寻了,有的项目起来了、经济活络了但土地沙化了、地下水不能 喝了,不都是刺目而痛心的说明 美丽中国,美在内涵。当下,不少地方在谋划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打 造美丽中国,尤需读懂这个内涵,不要只在漂亮上打转转、做文章。只有加快转 变发展方式,进而转换发展思维,拿出一系列标本兼治的策略,才能为美丽中国 奠基。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这一党必 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 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超 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 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建设的毛概论文篇三:《美丽中国生态梦》 [摘 要]]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梦。中国梦只有 建立在环境优美的生态梦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富裕与美丽的完美结合。美丽中国 生态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美丽中国生态梦是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实基石、目标愿景和强大精神力量。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 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新时代。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梦;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的梦。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梦 只有建立在环境优美的生态梦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富裕与美丽的完美结合。美丽 中国生态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实基石、目标愿景和强大精神力量。建设 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 新时代。中国古人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现了 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①,都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即自然 与人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也间接地道出了美丽中国生态 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美丽中国生态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坚实基石 现在,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百姓,谈论最多的是中国梦。随着各 种媒体对于中国梦的广泛宣传,中国梦的理念犹如强劲的旋风,刮遍中华神州大 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然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都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前 提条件和坚实基础,否则,就如同在沙滩上造高楼,由于没有根基,造得越高越 危险,潮水一来,顷刻瓦解。因此,美丽中国生态梦构成了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坚 实基石。

    所谓美丽中国生态梦,就是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正视我国 目前严峻的生态矛盾,要从基本国策和战略任务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 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 衡型和生态安全保障型的社会,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代。

    生态梦对于实现繁荣富强与人民幸福的极端重要性,早被已经现代化 的欧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惨痛教训所证实。

    “枯萎了湖上的蒲草,消匿了鸟儿的歌声”,这是《寂静的春天》作者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该书扉页上引用的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诗句。《寂 静的春天》于1962年问世,正值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同时也是美国环 境污染十分严重的时期。当时美国的公共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环境保 护意识还没有成为公民的社会意识,人们为现代化狂飙凯歌式的神奇进展而欢欣鼓舞,丝毫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正在眼前。《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后,蕾切 尔·卡逊逝世于乳腺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科学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疾病与 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必然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蕾切尔·卡逊是在为她的生命 而写作。

    “《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 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①它告诉人们:建立在牺牲环境基础上 的现代化,只能将人们带进一个无绿色的坟墓,所谓强国梦和人民幸福梦,永远 只能是一个梦。只有将生态梦作为一个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梦,坚持走生态文明建 设的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规避令人恐怖的死气沉沉的寂静春天。

    美丽中国生态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是既没有 丢老祖宗、又在新时期发展老祖宗的绿色宣言。

    马克思既是红色革命的卫道士,以消灭私有制、推翻旧世界为毕生使 命,又是倡导绿色生态梦的先驱。红绿交织和相互辉映,体现了马克思的本色。

    26岁的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他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 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 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 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马克思 的话告诉我们一个十分浅显但又十分深刻的道理:如同每个人都无法抓住自己的 头发离开地球一样,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 产儿,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基础不 牢,地动山摇。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征服和改造的关系,而是和谐共生 的关系。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①他的话, 对于营造优良的人际关系来说是真理,对于营造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 言也是真理。

    遗憾的是,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 为自然立法”、“征服自然”、“向自然界宣战”等叫嚣不绝于耳。自然界被人类恣 意宰割,遍体伤痕累累,迫使它在忍无可忍中一次次地反击人类。阿尔温·托夫 勒(Alvin Toffler)在其名作《第三次浪潮》中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 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由于人类贪婪或忽视,整个空间 可以突然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挖得大地满目疮痍。

    从未有过的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 ② 人类与自然界根本不是截然对立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的 交互作用的关系。如果人类不能善待自然界,那么自然界也不可能善待人类。恩 格斯用报复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 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 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 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 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 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 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 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 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推广马 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在推广这种含粉块茎的同时也使瘰疬症传播开来了。因 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 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 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③ 人类如果不想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就只有改变自己对自然界的态度。

    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能只扬起高昂的头颅,以不可一世的姿态出现,恣意地向自 然界索取和掠夺,而应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如果人类精心地呵护自然界,那么自然界也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大 量财富和无限绿色奉献给人类,供人类使用和欣赏。无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天 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 还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 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以及另一位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 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句,都将自然界拟人化了。

    自然界成了活生生的主体,它慷慨地将青山绿水和无限美色馈赠给了人类。艺术 作品是如此,现实生活其实也是如此。

    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的生态矛盾和生态危机,面对改善生态民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权益和生态安全的强烈期 盼和渴求,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威胁论和生态责任论的指责,在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生态梦是一个最基础的梦和最实在的梦,也是一个 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日常生活的梦。这个梦直接关系老百姓福祉,关乎 未来发展愿景,关乎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是一个恩泽当代、惠及子孙、功在千 秋、造福人类的梦,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如果没有美丽中国生态梦,任生态环境被糟蹋下去,人们就不能呼吸 清新的空气,不能喝上干净的水,不能吃上放心的食品,不能与大地亲近,不能 倾听鸟儿和昆虫的鸣叫;就无法仰望到美丽的星空,无法欣赏到大自然的秀美, 连外出散步的权利也都会被剥夺;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谈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 展,无法谈论人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只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梦 和不可实现的梦。

    二、美丽中国生态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目标愿景 梦,不是客观现实,而是思想对未来的展望;梦,不是快乐的畅想曲, 而是对现实的忧虑和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超越;梦,不是短暂的瞬间喜悦,而 是充满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漫长过程。

    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说明目前的客观现实是:中国 还处于贫困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也达 不到人均1万美元,仍然位居世界后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必须破解 一系列难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众多艰难险阻;中国梦是不会轻轻松松、顺顺当 当实现的,要把蓝图变成现实,还将走很长的路,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 力。

    同样,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梦,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生态矛盾越 来越突出的客观现实,是基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越来越迫切的客观现实, 是基于构建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的客观现实。生态破坏容易修 复难,圆美丽中国生态梦任重而道远,需要举国上下坚韧不拔的长期奋斗和努力。

    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生态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矛盾已成为影响 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成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要矛盾同时并存的矛盾。美国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 罗尔斯顿Ⅲ(Holmes RolstonⅢ)认为,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是水、空气、土地和食品。他说:“人类生命是浮于以光合作用和食物链为基础的生物生命之上而向 前流动的,而生物生命又依赖于水文、气象和地质循环。在这里,生命同样也并 非只限于个体的自我,而是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我们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 在自然中生长和积累起来的。”①目前这些维护生命的基本要素因为环境污染都 产生了严重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乃至人生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和生态之基。然而,严重的水污染令人触目 惊心。“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 洗不干净马桶盖”的说法,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水污染的现状。

    工业废水、农村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三大元凶。尽管关于地下 水污染与疾病发生的联系,目前国内还没有直接的数据来佐证,但我国癌症逐年 高发,水污染是元凶之一的说法已经得到了验证。

    土地是孕育人类的最伟大的母亲!但是,给我们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 资料的土地的污染状况十分严重。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土地污染 事故。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

    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
    长三角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成为“毒土”。①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由 于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严峻,呼吸清新的空气竟然成为一种奢望。我国传统的煤烟 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机动车、重化工业造成的PM2.5、臭氧污染又接踵而至。

    可以说,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近20 年内集中出现。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我国330多个地级及以上 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机动车污染日益突出。2012年,1 亿辆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4左右。②机动车污染排放,不 仅是造成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而且低空排放的细颗粒物还多 为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据《2010年全球致病量研究》(2010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提供的研究数据,2010年12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平均每个月10万人,每天3000 多人,几乎占全球总数的40%。③《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对外发布:“全国 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 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伴随着对空气中弥漫的PM2.5的不安,这一连串灰色的数字令中国人对癌症的认知绷得更紧了,而预计到2033 年中国人肺癌的发病会出现“井喷”。④ 民以食为天,而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情。保障人民群众 起码的食品安全,就是保障基本人权。近年来,由食品引发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的事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呈现不断上升 的趋势。金属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超标的镉大米, 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很容易致癌。由于人体自身有代谢功能,镉在人体 积聚潜伏可长达10~30年,可能导致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引发骨痛病,还有可 能影响下一代的健康。长沙、株洲、湘潭一带是湖南的主要产粮区,每年生产的 大米被收购进入中央储备粮库。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导 致出产的大米镉含量严重超标,高出国家规定的2倍以上。这个秘密在当地已是 人所共知,但奇怪的是,无论粮食收购、销售、检验还是环保部门都视若无睹, 没有采取任何亡羊补牢的预防措施,任由毒大米泛滥成灾,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几年来查出的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如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 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 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等等,又如河南南阳毒 韭菜、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合肥染 色蛋糕、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荧光增白剂、海南的毒缸豆、陕西榆林学生奶 中毒、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 雪糕、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台湾塑化剂有毒食品等等,再如到期面包回炉再 造热卖、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双氧水凤爪、避孕药养黄鳝、 激素染色草莓、大肠杆菌超标青团、农药残留含敌敌畏、麻辣海带丝用苯甲酸防 腐、毒竹笋焦亚硫酸钠超标至少144倍等等。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面对法国大革命时代出现的一系列充满矛盾的奇特现象,陷入了 不知所措的困惑之中,他的这种困惑似乎也能代表今天人们对于生态危机和生态 矛盾的困惑:“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 年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总之,那时和现代是这样相像,以至 那时声名最响的某些作家对于它的批评,说好说坏,都固执地只用最高级的对比 之词。”① 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其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发出这样的警告:“人们获得了征服生物圈的力量,这一点就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些使人迷惑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判断是确定的。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孩子, 如果继续他的弒母之罪的话,他将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所面临的惩罚将是人 类的自我毁灭。”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 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我党的执政形象和国际形象,并关乎我们这代人和下一代 人能否存活和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 现美丽中国生态梦这个宏伟的目标愿景。

    三、美丽中国生态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精神力量 梦,在中国人的日常语境中,往往是难以实现的空想、幻想的同义语。

    梦的达成在于行动。有一万个梦,还不如一个行动。美丽中国生态梦不能总是停 留在梦境里,而要随着初升的太阳而觉醒,并将其化作建设美丽家园和美丽祖国 的一种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美丽中国生态梦的 觉醒,将会催生生态价值观的觉醒,利益观和政绩观的觉醒,民主观和法治观的 觉醒,以及生态文化观的觉醒。有了这些观念的全面觉醒,才能有效地推动人们 从事绿色实践,从而使美丽中国生态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早日成真。

    美丽中国生态梦的觉醒将是生态价值观的觉醒。价值观是支配人们行 为的根本观点。价值体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互益性关系,它存在和内隐于 主客体双方。生态环境构成了人类生活和实践的客体系统,没有或者无视它的存 在及其价值,主体自身的价值便不能成立。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之中, 人要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承认生态环境的内在的和固 有的价值,否则,主体就没有自身的价值可言。因此,承认生态环境的价值与承 认主体自身的价值具有一致性。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割裂了主体与客体之 间的互益性关系,其核心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 素”;“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唯一具有内在 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 的产物”等。人类虽然是高级的理性动物,但是不能脱离自然界,应是自然界的 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本身,实行尊重大自然的 原则;应该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只满足自己的需要,更不 是征服和破坏自然;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从开发利用自然转变到保护、保存自然,在人和自然之间 建立起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因此,呵护自然就是呵护人本身,破坏自然就是和 人自己过不去。只有重视生态价值,才能保证人的价值的实现。以人为本与以生 态环境为本是不矛盾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法国思想家施韦兹(Albert Schweitzer)、 美国思想家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Peter Singer)、日本伦 理学研究所丸山竹秋、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三世等还坚决主张要将属于人的伦理 道德扩展到生态领域,确立生态道德的基本理念。生态道德强调了自然与人相等 的地位与权利,强调人在地球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生态系统中,人和自然物都是 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地球上,一切事物在整个生态系统的金字塔内都是 有其存在价值的,人类一旦侵犯或破坏这种不被人感知的价值,整个生态系统将 会因此失去动态的平衡。

    美丽中国生态梦的觉醒将是利益观和政绩观的觉醒。司马迁将利益看 做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主要动因。他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 往。”(《史记·贷殖列传》)马克思一方面肯定利益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认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如果过分注重物质利 益,就会促使物欲横流,伦理丧失。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张扬金钱的作 用,在功利主义推动下,使得桌子也能跳舞,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冷 冰冰的金钱关系。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怀特(Elwyn Brooks White)认为,生态问题是 人类过分算计自己的利益所导致的。他指出:“因为人类太精明于自己的利益了, 因此我对人类是悲观的。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它,使它屈服。如果我们不 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并身怀感激之心地 对待它,我们本可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去。”①一些人利益熏心,只要有利可图, 有政绩可算,不管什么高污染的产业,哪怕人命关天,都要上马。一些地方官员 甚至叫嚣:“宁可毒死,也不要饿死。”为了利益和政绩,一些人居然敢在泰山头 上动土。被尊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修建索道而被炸“前额”, 破坏地形和生态1.9万平方米,曾引起权威遗产专家的义愤并联名制止。事隔不 久,泰山天烛峰下再次发生炸山动土的事件,与上次炸山为修建索道相似,此次 炸山仍然是为了旅游的短期利益——为了一个所谓的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 禅大典”的建设项目。在号称泰山“东大门”的天烛峰下,原来刻有“天烛胜景”字 样的牌坊已经被拆去,景区被完全封锁,而牌坊后面的小山头则被推平,如今呈 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由钢筋和水泥搭建的一个梯形舞台。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 大草原之一,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素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草原还储藏着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为306.7 亿吨,预测储量630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以上,占内蒙古全境煤炭含量的15%, 其中探明储量是东北三省(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煤炭总和的6倍。近年来,随着 内蒙古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措施,国内主要能源企业纷纷进驻呼伦贝 尔草原,开采煤矿和兴建化工企业,给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生 态危害。目前因地下水抽采严重,牧草提前枯死,化工集中的地方空气中飘着臭 味,使当地牧民的生存和生活受到影响。原先绿油油的草原上现在不规则地露出 黄色沙面,犹如一块块疮疤,往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今天, 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人们担忧:“中国最美的草原”是否会成 为中国最可怕的沙漠 对于自然与人关系的紧张,总有人将其说成是天灾,却不知不科学的 利益观和政绩观,才是导致自然灾害并隐蔽在背后的人祸。舟曲本来是一个山清 水秀的地方,号称塞上江南,是藏在山谷里的桃花源。据《舟曲县志》记载:“50 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平衡,空气清新湿润。”但是,后 来由于大面积开荒、毁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此外,当地农民大规模的开垦坡 地,也大大加剧了舟曲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由于舟曲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农 民通过开垦陡坡地增加土地面积而获得利益,却严重破坏了植被,造成了大面积 水土流失。据当地老人介绍,以前舟曲虽然四面环山,但山上全是郁郁葱葱的大 树,从来没发生过泥石流;现在由于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 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 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 极为严重。

    美丽中国生态梦的觉醒将是民主观和法治观的觉醒。历史是人民群众 自己的事业,生态治理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如果只是把治理污染的希望寄托在 有环保意识的清官上,希冀通过他们的铁面孔、铁心肠和铁手腕来罢免那些治污 不力的污吏,那么生态治理将会脱离民主和法治的轨道而陷入人治的怪圈。民主 和法治呼唤着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呼唤着有效的制度设计,促使生态治理规范 化和可持续推进。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我们的先祖荀子有这样一段十分精辟的论 述:“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 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论》他 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有了“本”和“备”,并且循道行事,那么什么天灾鬼怪都奈何 不了我们。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荀子已经看到了制度设计在生态环境(天人关 系)上的重要性。无论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社会秩序理论、哈丁(GarretHardin)的公有地悲哀理论,还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等人的制度激 励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都突出了制度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价值。虽然生态环境文 化问题是最为决定的因素,但是,制度高于技术的说法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还是具 有真理性的。有效的制度设计,如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上的严格的法律条 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管理、切合实际的程序等,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 有重视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创新,才能使生态环境伦理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美丽中国生态梦的觉醒将是生态文化观的觉醒。制度是重要的,但不 是万能的。制度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 题,人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始作俑者。生态环境危机实质上反映了人文危机。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革命。

    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返本开新,调整我们认识和解决 当前生态矛盾和生态危机的思路及方法。儒家以德性为中心,从仁德出发,把自 然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由亲亲、仁民而爱物,并最终实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 一体”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的 新时期的系统仁爱共同体。道家以自然无为为中心,以自然主义作为价值导向, 主张见素抱朴、知足适情,并最终实现“天人和乐”的理想境界,有助于我们在物 欲横流的态势下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贬抑功利,高扬伦理。佛家由缘起无我 引出慈悲护生,并由“明心见性”的修养,拓展出诗化的禅意世界的精神理念,有 助于我们超越物质主义,选择崇尚精神修养和俭朴节约的生活方式。

    要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寻找生态智慧。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 的时代,虽然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作为威胁到人类生存命运的重大问题凸显出来,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仍然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唯物史观,正确地论述了人与 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自然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辩 证统一性,揭示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生态 环境问题始终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下考察,既说明了生态环境 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既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对 人类的危害性,即自然异化现象,又揭示了解决自然异化问题的可能性,体现了 马克思主义在环境问题上的自然意识与社会意识、历史意识与现实意识和未来意 识的结合,同时显示了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者对于环境问题的责任心、能动性以及 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乐观心态,表现了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自然主 义的完整统一。

    “一朝梦醒多少事,才识年少徒轻狂。”在向自然界索取又遭到自然界无情报复而付出了惨痛而高昂代价的今天,那些毁林者、伐木者、偷猎者、滥捕 者、泰山头上动土者、对美丽草原开膛破肚者,难道还不应该醒来吗 “良心属于人类。人类良心对罪恶的反抗证明,人类也能够是善良的。” ①生态文化启蒙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只有让生态文明理念牢牢地根植于每个 人心中,使人从灵魂深处懂得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才能正确地 认识自身和自然,自觉地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迎 来“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态 文明新时代。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谈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的毛概论文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论文毛概》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