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民法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司法制度论文
  • 国家法论文
  • 宪法论文
  • 刑法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创新与基础的关系【对“基础... 正文 2019-11-11 07:35:35

    创新与基础的关系【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

    相关热词搜索:

    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

    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 摘要:基础扎实与创新素质的培养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正相关,如 果对“基础”的理解有偏差,对“扎实”的度把握失当,二者之间就可能出现负相关。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中,本来具有一致性的“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却成了一种 冲突与排斥大大多于一致与互动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在复杂性的意义上重新 审视“基础”与“创新”的内涵及其关系。

    关键词:基础;
    创新;
    正相关;
    负相关 Abstract:
    Thereisnotanaturally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strongfoundationandthecultivationo finnovationquality,andthe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mmayresultfromtheinaccurate understandingofthemeaningandextentofthefoundation.InthepracticeofChina""""sbasiced uc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foundationandinnovationismuchmoreconflictingandex clusivethanconsistencyandinteractive.Therefore,itisnecessarytoreexaminetheconnotati onandrelationshipofthem. Keywords:foundation;
    innovation;
    positivecorrelation;
    negativecorrelation 重视打基础,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且也并非应试 教育所独有,素质教育同样需要重视打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然 而,在应试教育中,本来具有一致性的“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却成了一种冲突与 排斥大大多于一致与互动的关系。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所以会在“基础”与“创新”的关系上发生冲突与排 斥,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两种教育对“基础”与“创新”的理解有着根本性的分歧。

    站在应试教育的立场上,所谓“基础”,基本上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即通常所说的“双基”,打基础就是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现成的基础知识和娴 熟的基本技能,而其他方面似乎就不是什么基础了。至于创新,那不是基础教育 所能奢望的,不是中小学生所能企及的。此外,在这种教育看来,“基础”与“创 新”之间似乎也一定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正相关:“基础”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 基础扎实必然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

    一 在素质教育看来,“基础”当然首先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又远不是 “基础”的全部内涵,甚至不一定是其最重要的内涵,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需求以及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尤其如此。至于创新,素质教育并不把创新 素质的培养看得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这一是因为素质教育中所说的创新,主要 是指创新的意识、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欲望、创新的冲动和创新的习惯,主要在 于对创新过程的一种体验,而不在于对创新结果的追求或创新成果的获得;
    二是 因为素质教育中所说的创新,主要是指个体认识论意义上的创新,即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在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中去发现个体原先所不知晓的事物,并不是指 要去发现人类尚不知晓的新事物,而个体自主发现自己原先所不知晓的事物在个 体认识论意义上也是一种创新。

    其实,对于创新,大可不必过分神秘化,即便是原始性创新,尽管这在总 体上是相当艰辛、不易的,但首先在思想上也不必神秘化。这里引述一个真实的 小故事,也许能部分说明这个问题:多年前,有一家已经营多年的酒店电梯不够 用了,打算增设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电梯。专 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方案定下来之 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 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 糟。”工程师瞥了一眼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我看,动工时最好把酒 店关闭些日子。”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门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 呢。再说,那也影响收益呀。”“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 装在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 这一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1] 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太高深、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阻隔了创新,东方人尤 其如此。其实,创新,甚至是一些伟大的创新,有时并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难。

    翻开科技史,一些重大发明创造的获得有时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有的甚至是歪 打正着。在这里,发明创造者的创新意识和相关的敏感性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创新思维在本质上是非常规思维,而突破常规的意识和勇气往往是非常规思维的 重要条件,是逃离思维陷阱的重要前提。下面这个小故事无论是否真实,也许能 说明这一点: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面 前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众臣一听面 面相觑,全答不上来。国王发旨:“给你们三天考虑,回答上来重赏,回答不上 来重罚!”眨眼三天到了,大臣们仍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一个小孩走向宫殿, 声称自己知道池塘里有多少桶水。国王命那些战战兢兢的大臣带小孩去看池塘。

    小孩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国王乐了“哦,那你就说说吧。” 孩子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般大,那池里就有一桶 水;
    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
    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

    [2]大臣们为什么解不开国王的问题呢?就在于他们全掉进了常规思维的陷阱, 被思维定势所困,越思考陷得就越深,越不能自拔。而那个小孩并没受到人们常 规思维的限制,撇开了池塘里水的多少,而从桶的大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下 子就迎刃而解。这说明,跳出思维陷阱进行非常规思维,有时只需换一种思维方 式或换一个思维角度。我们中国人做许多事情总爱自己吓自己,喜欢把事情神秘 化,总认为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啊?事情还没开始做, 就自己把自己吓得退缩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最缺乏的还不是创新的能力, 而是创新的意识、勇气、欲望、冲动以及相关的人格,总之,最缺乏的可能是一 种创新的精神。在基础教育中,尽管我们很难指望中小学生能真正创新出什么来, 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何况我们所说的创新主 要还是指个体认识论意义上的创新。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恐怕就不会把“创新” 排除在基础教育之外了,就不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排除在“打基础”之外了。

    二 应试教育在“基础扎实”方面也走入了许多误区。首先,对“基础”的理解过 于片面和狭隘,即把“基础”基本限定在“双基”上;
    第二,对所谓“扎实”的度把握 失当,即误以为基础越扎实越好;
    第三,对“基础扎实”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关系 的认识存有偏颇,误认为基础扎实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正相关,殊 不知,如果二者关系把握不当,也会出现负相关,基础如果扎实过度,就可能会 对创新素质产生抑制和排斥。

    有学者对我国传统教育所谓基础扎实作过深刻反思,认为我国教育是“赢 在起点,输在终点”[3],或者说是赢在“基础”,输在“创新”。“赢在起点,输 在终点”的说法很有启发性,但还有必要作一点复杂性分析。输在终点的教育是 否真正赢在了起点上?恐怕未必。既然我国教育培养的人创新素质严重不足,最 终缺乏发展后劲,就说明他们的基础并不真正全面和扎实,起码就创新人才的培 养而言基础是不扎实的,所谓扎实,过多地陷入到了片面的“双基”方面,这种所 谓的扎实,不仅不能对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什么后劲,反而更多的是 抑制。

    太重“基础扎实”(“双基”意义上的),势必导致迷信权威和思维定势,很 容易使学生淹没在“双基”的本本主义汪洋大海中,造成学生盲目服从、思想僵 化;
    太重“基础扎实”,势必导致教学的机械重复和训练的模式化,造成学生负担 过重、兴趣丧失;
    太重“基础扎实”,势必导致评价的一元化和结论的标准化,造成学生过于趋同、从众、死记硬背和谨小慎微,形成某些诸如过于患得患失的“小 家子”人格。以上种种,都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萎缩、个性的沦失和自信心消解。

    这样的“基础扎实”,总体上讲是得不偿失,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巨大的排斥性。

    在我们的教育中有许多不可理喻的做法:一个字一次要重复写十遍甚至数十遍;

    同样题目的作文要间或性地写若干次直至成型和模式化;
    成排成行的口算题要无 数次地反复练习直至能脱口而出;
    解释“灰溜溜”、说出“瓮”字的第七划是点还是 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难道我们不觉得这样的训练多少有些无聊吗?花大量 时间和精力追求这样的“基础扎实”究竟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对这样的“基础扎 实”,我们有什么理由引以为豪和自以为是?然而,在应试教育中,这些不可理 喻的东西都很好理解,因为这些东西对应付死记硬背的大容量的考试很有用处。

    许多人都认为,中国教育重基础、轻创造,美国教育重创造、轻基础,因 而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造力低下,美国学生创造力旺盛而基础薄弱。这话有一 定道理,但似乎又简单化了些。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即什么叫“基础”? 我们所理解和所重视的基础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方面,中国教育无 疑是有极大优势的。但也不能笼统地说美国教育就不重基础,只不过它对“基础” 或对基础的重点有不同的理解罢了。美国教育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确有所忽 视,这也正是他们要有所加强的,但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大胆尝试、实践动手、独 立思考、判断选择、个人见解、自主建构以及自信心、个性、兴趣、交往和科学 精神与科学世界观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这些难道就不是基础吗?当然也 是基础,而且是更重要的基础,这也正是我国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所要力图追求 的。此外,美国教育在“基础”方面还十分重视个性化,即尽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 点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尽相同的基础。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作者刘亦婷根 据她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归纳了中美中小学生素质八个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 上也反映了中美教育对“基础”的不同理解。这八个方面的差异是:(1)身体素 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优势;
    (2)独立工作能力对比,美国的多数学生胜过 我国学生;
    (3)基础知识对比,我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
    (4)团队精神对比, 我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
    (5)主动性与首创精神对比,美国学生大都比我国学 生强;
    (6)人际交往能力对比,美国学生比我国学生强;
    (7)动手能力对比, 美国学生强;
    (8)刻苦精神对比,我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差不多。[4]笔者认为, 上述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强的那些素质,当然也是属于“打基础”的范畴。由于对 “基础”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中美教育所赋予学生的特质就很不相同。杨振宁在中 国科协2000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演讲中,通 过对比美国学生与亚洲学生之间的不同,说明了美国与亚洲在文化和教育上的差 别。他指出,美国的中学生在考试中是比不过亚洲学生的,他们常常只能考倒数的名次,但也有人开玩笑说,恰恰是美国学生考倒数的名次,才成就了美国创新 的氛围和新经济的发展(这句“玩笑话”十分耐人寻味)。杨振宁概括说:美国学 生兴趣广泛,亚洲学生则往往钻入狭窄的专业;
    美国学生东跑西跑,亚洲学生按 部就班;
    美国学生活力充沛,亚洲学生安安静静;
    美国文化培养学生勇敢,亚洲 文化则训练学生胆怯;
    美国学生有自信心,亚洲学生则没有自信心;
    美国学生傲 慢,亚洲学生谦逊……[5]即便在学科教学方面,由于教学目标的片面性,中 国中小学生的基础在某些相当重要的方面也是远远谈不上扎实的。据有关人士透 露,在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中,中国初中生科学成绩测试平均百分正确率在 参加测试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仅居第13位。为什么在这一测试中中国学生的成绩 不是人们想象的数一数二?原因就在于这一测试的指标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 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其他方面的科学综合素质。我国科学教育对学生掌握 科学基本知识方面虽然是比较有效的,但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把科学教育等同于了 科学知识的教学,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意识 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质和科学意义的教育,忽视了科学与社会、技 术、生活的关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与认识,忽视了 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因而在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上造成了诸多重 大缺陷。[6] 看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重视“基础”,而在于我们更需要什么样的基础, 以及如何把握“基础扎实”的度。“基础”,要有利于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 有利于人的创造力的解放,有利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生命力的激活,有利于人的 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创新与基础的关系【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